CN216290568U -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90568U CN216290568U CN202123044402.6U CN202123044402U CN216290568U CN 216290568 U CN216290568 U CN 216290568U CN 202123044402 U CN202123044402 U CN 202123044402U CN 216290568 U CN216290568 U CN 2162905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coder
- motor
- rotor
- cover body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其中,旋转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壳体,编码器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编码器本体,设于容纳腔内,编码器本体具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编码器定子、编码器转子和编码器轴,编码器轴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沿编码器轴的轴线设置;其中,旋转编码器通过连接孔与电机本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便于针对不同的电机本体,可将不同的旋转编码器与之相连,从而实现不同的测速需求,通过将旋转编码器模块化,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相比于现有的分别固定在不同结构上的方案,可极大的降低由于加工精度导致偏心的可能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编码器、一种电机、一种压缩机和一种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机上通常利用旋转编码器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而现有的旋转编码器通常与电机固定连接,但由于旋转编码器的不同,编码器转子和电机转子轴之间的连接也会产生尺寸差异,故而对于不同的搭配需求而言,每次均需要重新调整电机的转子轴以及与旋转编码器相连的后端盖的结构,不可避免的增加设计工序和加工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壳体,编码器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编码器本体,设于容纳腔内,编码器本体具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编码器定子、编码器转子和编码器轴,编码器轴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沿编码器轴的轴线设置;其中,旋转编码器通过连接孔与电机本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主要包括编码器壳体以及设置在编码器壳体内的编码器本体,编码器本体通过设置在编码器转子上的连接孔可与电机本体相连,使得旋转编码器形成模块化结构,以便于应用于不同的电机本体,或是对同一电机本体连接不同的旋转编码器。具体地,编码器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同轴设置在容纳腔内,在编码器转子上还设有编码器轴,编码器转子可与编码器轴一同相对于编码器定子发生转动,通常是由电机本体的转动带动编码器轴转动,再带动编码器转子转动,从而可实现对转动速度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编码器轴的一端,且限定其延伸方向为轴向,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轴线的位置,以便于保证在将其连接到电机本体上时,减少偏心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还需强调的是,通过将旋转编码器整体通过编码器轴一端的连接孔直接与电机本体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便于针对不同的电机本体,可将不同的旋转编码器与之相连,从而实现不同的测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将旋转编码器模块化设计,对于旋转编码器本身,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相比于现有的将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分别固定在不同结构上,即编码器定子固定在电机本体的后端盖,将编码器转子连接至电机本体的转子轴上,可极大的降低由于加工精度导致偏心的可能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壳体具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连形成容纳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编码器壳体主要包括两个罩体,即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由于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编码器转子和转码器定子的安装固定,特别的,由于在两个罩体相连后形成了容纳腔,并将编码器转子和编码器定子均设置在容纳腔内,对于旋转编码器整体而言是形成了模块化结构,一方面可提高检测准确率,另一方面还可在不产生较多零配件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对于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选用连接螺栓,穿过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在连接时的强度更高,保证旋转编码器整体模块化的设计的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轴承,设于第一罩体靠近第二罩体的一端,编码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罩体上;第二轴承,设于第二罩体靠近第一罩体的一端,编码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二罩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即在第一罩体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二罩体上设有第二轴承,以便于将编码器轴的位置固定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可以理解,编码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编码器轴可相对于编码器壳体发生转动,在轴承的作用下可保持位置的稳定,提高检测准确率,进而便于实现与电机本体的连接,进而实现正常的检测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轴上设有轴肩,在编码器轴的轴向方向上,轴肩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编码器转子相抵;其中,编码器转子上设有轴肩的一端设有连接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编码器轴上设置轴肩,可对第一轴承以及编码器转子的位置起到一侧的轴向定位作用,通过限制编码器轴设置有轴肩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以便于与电机本体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转子的一端与轴肩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轴承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编码器转子的两端分别与轴肩和第二轴承相抵,可在轴肩和第二轴承的共同作用下限制编码器转子在编码器壳体内的轴向位置,从而便于实现旋转编码器整体的模块化结构设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定子设于第一罩体和/或第二罩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编码器定子固定在编码器壳体上,具体地,可选择的通过单一的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对编码器定子的位置进行固定,或者还可以利用两个罩体,即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共同对编码器定子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便于编码器轴和编码器转子在转动时会与编码器定子产生相对转动,进而便于实现对转速的测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罩体与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或第二罩体与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与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旋转编码器整体与电机本体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更利于模块化的设计以及使用,在更换时的操作更为便捷。
此外,由于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是和电机本体的一端相连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会有所减少。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提供的旋转编码器;电机本体,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联轴器,联轴器的一端与电机转子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编码器的连接孔与编码器转子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联轴器以及旋转编码器,其中,电机本体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二者同轴设置,以便于在运行时电机转子可在电机定子的切向磁力的作用下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编码器是通过联轴器将编码器转子和电机转子相连,以便于在电机转子转动的情况下,带动编码器转子一同转动,进而实现定子是直接与电机壳体的内壁相连,从而在电机壳体的作用下可对定子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以起到液冷的效果。
当然,由于电机包括上述任一电机壳体,还具有上述任一电机壳体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联轴器具体包括:第一联轴件,第一联轴件的一端伸入连接孔内;第二联轴件,第二联轴件的一端沿电机转子的轴线伸入电机转子;缓冲配合件,设于第一联轴件和第二联轴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联轴器主要包括两个联轴件,即第一联轴件和第二联轴件,在两个联轴件的共同作用下,可将电机转子和编码器转子连接到一起,以实现电机转子对编码器转子的驱动,需要说明的,为了提高第一联轴件和第二联轴件之间连接的稳固,还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缓冲配合件,可以理解,缓冲配合件的形状与两个联轴件连接到一起后的空间形状相适配。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旋转编码器和电机本体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可隔绝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部分热量,保证旋转编码器的正常运行,也延长旋转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其中,通过利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缓冲配合件,可以实现旋转编码器与电机本体配合时的自动调心找正,保证了旋转编码器和电机本体的同轴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联轴件靠近第二联轴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爪,第二联轴件靠近第一联轴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爪,缓冲配合件设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联轴件和第二联轴件相对的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在二者连接时,可在两个卡爪的作用下传递扭矩,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缓冲配合件设置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可实现第一联轴件和第二联轴件的同步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电机机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设于电机机壳内;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于电机机壳的两端;其中,第二端盖设于电机机壳靠近旋转编码器的一端,第二端盖上设有配合槽,配合槽与旋转编码器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靠近第二端盖设置的一个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机机壳,可对内部的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实现保护,同时,通过在电机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端盖,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便于将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封闭起来,减少外部物体对内部结构的影响,此外,在两个端盖中,将第二端盖设置在电机的后端,也即电机机壳靠近旋转编码器的一端,通过在第二端盖上设置配合槽,可与旋转编码器上更靠近第二端盖的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相配合,进而实现与不同的旋转编码器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电机设于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机,壳体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任一实施例的电机,故而具有上述电机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器,包括:箱体以及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电机设于箱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内的电机,箱体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电器包括任一实施例的电机,故而具有上述电机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其中,电器可以为制冷设备,此时电机可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内,以带动压缩机循环压缩。
当然,电器还可以为电动车,将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作为驱动件,驱动电动车前进或后退。此时甚至在电动车的制冷设备中可选用上述包括有电机的制冷设备,提高电机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旋转编码器;102:编码器壳体;1022:第一罩体;1024:第二罩体;104:编码器本体;1042:编码器定子;1043:编码器轴;1044:编码器转子;1045:轴肩;1062:第一轴承;1064:第二轴承;200:电机;202:电机本体;2022:电机定子;2024:电机转子;204:联轴器;2042:第一联轴件;2043:第一卡爪;2044:第二联轴件;2045:第二卡爪;2046:缓冲配合件;206:电机机壳;2082:第一端盖;2084:第二端盖;210:配合槽;300:压缩机;302:壳体;400:电器;402:箱体;500:车辆;502:底盘;504: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旋转编码器100,主要包括编码器壳体102以及设置在编码器壳体102内的编码器本体104,编码器本体104通过设置在编码器转子1044上的连接孔可与电机本体202相连,使得旋转编码器100形成模块化结构,以便于应用于不同的电机本体202,或是对同一电机本体202连接不同的旋转编码器100。具体地,编码器壳体102内形成有容纳腔,在编码器转子1044上还设有编码器轴1043,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同轴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编码器转子1044可与编码器轴1043一同相对于编码器定子1042发生转动,通常是由电机本体202的转动带动编码器轴1043转动,再带动编码器转子1044转动,从而可实现对转动速度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编码器轴1043的一端,且限定其延伸方向为轴向,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轴线的位置,以便于保证在将其连接到电机本体202上时,减少偏心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还需强调的是,通过将旋转编码器100整体通过编码器轴1043一端的连接孔直接与电机本体202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便于针对不同的电机本体202,可将不同的旋转编码器100与之相连,从而实现不同的测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将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化设计,对于旋转编码器100本身,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相比于现有的将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分别固定在不同结构上,即编码器定子1042固定在电机本体202的后端盖,将编码器转子1044连接至电机本体202的转子轴上,可极大的降低由于加工精度导致偏心的可能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编码器壳体102主要包括两个罩体,即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由于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编码器转子1044和转码器定子的安装固定,特别的,由于在两个罩体相连后形成了容纳腔,并将编码器转子1044和编码器定子1042均设置在容纳腔内,对于旋转编码器100整体而言是形成了模块化结构,一方面可提高检测准确率,另一方面还可在不产生较多零配件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在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即在第一罩体1022上设有第一轴承1062,第二罩体1024上设有第二轴承1064,以便于将编码器轴1043的位置固定在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上,可以理解,编码器轴104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1062和第二轴承1064,编码器轴1043可相对于编码器壳体102发生转动,在轴承的作用下可保持位置的稳定,提高检测准确率,进而便于实现与电机本体202的连接,进而实现正常的检测功能。
其中,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采用螺栓的连接方式,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在连接时的强度更高,保证旋转编码器整体模块化的设计的使用。
而对于第一罩体1022或第二罩体1024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将其中的一者与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旋转编码器整体与电机本体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更利于模块化的设计以及使用,在更换时的操作更为便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孔为螺纹孔,以便于与联轴器204进行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旋转编码器100,主要包括编码器壳体102以及设置在编码器壳体102内的编码器本体104,编码器本体104通过设置在编码器转子1044上的连接孔可与电机本体202相连,使得旋转编码器100形成模块化结构,以便于应用于不同的电机本体202,或是对同一电机本体202连接不同的旋转编码器100。具体地,编码器壳体102内形成有容纳腔,在编码器转子1044上还设有编码器轴1043,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同轴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编码器转子1044可与编码器轴1043一同相对于编码器定子1042发生转动,通常是由电机本体202的转动带动编码器轴1043转动,再带动编码器转子1044转动,从而可实现对转动速度的测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在编码器轴1043上设置轴肩1045,可对第一轴承1062以及编码器转子1044的位置起到一侧的轴向定位作用,通过限制编码器转子1044设置有轴肩104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以便于与电机本体202的连接。
进一步地,对编码器转子1044的限位主要是,将编码器转子1044的两端分别与轴肩1045和第二轴承1064相抵,可在轴肩1045和第二轴承1064的共同作用下限制编码器转子1044在编码器壳体102内的轴向位置,从而便于实现旋转编码器100整体的模块化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对编码器定子1042的限位主要是,将编码器定子1042固定在编码器壳体102上,具体地,可选择的通过单一的第一罩体1022或第二罩体1024对编码器定子1042的位置进行固定,或者还可以利用两个罩体,即第一罩体1022和第二罩体1024,共同对编码器定子1042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便于编码器轴1043和编码器转子1044在转动时会与编码器定子1042产生相对转动,进而便于实现对转速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编码器轴1043的一端,且限定其延伸方向为轴向,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轴线的位置,以便于保证在将其连接到电机本体202上时,减少偏心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还需强调的是,通过将旋转编码器100整体通过编码器轴1043一端的连接孔直接与电机本体202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便于针对不同的电机本体202,可将不同的旋转编码器100与之相连,从而实现不同的测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将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化设计,对于旋转编码器100本身,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相比于现有的将编码器定子1042和编码器转子1044分别固定在不同结构上,即编码器定子1042固定在电机本体202的后端盖,将编码器转子1044连接至电机本体202的转子轴上,可极大的降低由于加工精度导致偏心的可能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电机200,包括电机本体202、联轴器204以及旋转编码器100,其中,电机本体202包括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二者同轴设置,以便于在运行时电机转子2024可在电机定子2022的切向磁力的作用下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编码器100是通过联轴器204将编码器转子1044和电机转子2024相连,以便于在电机转子2024转动的情况下,带动编码器转子1044一同转动,进而实现定子是直接与电机壳体302的内壁相连,从而在电机壳体302的作用下可对定子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以起到液冷的效果。
当然,由于电机200包括上述任一电机壳体302,还具有上述任一电机壳体302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机200,包括电机本体202、联轴器204以及旋转编码器100,其中,电机本体202包括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二者同轴设置,以便于在运行时电机转子2024可在电机定子2022的切向磁力的作用下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编码器100是通过联轴器204将编码器转子1044和电机转子2024相连,以便于在电机转子2024转动的情况下,带动编码器转子1044一同转动,进而实现定子是直接与电机壳体302的内壁相连,从而在电机壳体302的作用下可对定子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以起到液冷的效果。
当然,由于电机200包括上述任一电机壳体302,还具有上述任一电机壳体302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如图3所示,联轴器204主要包括两个联轴件,即第一联轴件2042和第二联轴件2044,在两个联轴件的共同作用下,可将电机转子2024和编码器转子1044连接到一起,以实现电机转子2024对编码器转子1044的驱动,需要说明的,为了提高第一联轴件2042和第二联轴件2044之间连接的稳固,还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缓冲配合件2046,可以理解,缓冲配合件2046的形状与两个联轴件连接到一起后的空间形状相适配。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旋转编码器100和电机本体202之间通过联轴器204相连,可隔绝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部分热量,保证旋转编码器100的正常运行,也延长旋转编码器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联轴件2042和第二联轴件2044相对的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卡爪2043和第二卡爪2045,在二者连接时,可在两个卡爪的作用下传递扭矩,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缓冲配合件2046设置在第一卡爪2043和第二卡爪2045之间,可实现第一联轴件2042和第二联轴件2044的同步转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还设置有电机机壳206,可对内部的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实现保护,同时,通过在电机机壳206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端盖,即第一端盖2082和第二端盖2084,以便于将电机定子2022和电机转子2024封闭起来,减少外部物体对内部结构的影响,此外,在两个端盖中,将第二端盖2084设置在电机的后端,也即电机机壳206靠近旋转编码器100的一端,通过在第二端盖2084上设置配合槽210,可与旋转编码器上更靠近第二端盖的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相配合实现与不同的旋转编码器100的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旋转编码器100中的编码器转子1044、编码器轴承(即第一轴承1062和第二轴承1064)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到编码器转子1044的轴上,通过编码器转子1044的轴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挡肩(即轴肩1045)定位,将编码器轴未有带螺纹中心孔的一端的编码器轴承(即第二轴承1064)压入编码器后罩壳体(即第二罩体1024)内的轴承室,在编码器后罩壳体安装旋转编码器100中的编码器定子1042,编码器前罩壳体(即第一罩体1022)内轴承室压入编码器轴带螺纹中心孔的一端编码器轴承(即第一轴承1062),同时将编码器后罩、编码器前罩通过螺栓可以固定一起形成一个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因为旋转编码器100通过编码器轴、编码器轴承、编码器后罩、编码器前罩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块。编码器转子1044和编码器定子1042的同心度好,与电机部件(即电机200)安装后也不会产生偏心情况,传递信号稳定性高。此外编码器后罩、编码器前罩壳体302开有孔可以引出编码器的信号线。将联轴卡爪一(即第一联轴件2042)通过联轴螺钉固定到旋转编码器100模块的带中心螺纹孔的编码器轴上,同时将联轴卡爪二(即第二联轴件2044)通过联轴螺钉固定到电机转子2024的带中心螺纹孔的转子轴上,将联轴弹垫(即缓冲配合件2046)安装到联轴卡爪一或联轴卡爪二上。整体将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固定到电机部件的后端盖上,因为通过联轴结构弹性连接,所以可以自动调心找正,保证了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和电机部件的同轴度,员工装配装和拆卸维护的效率也大幅提高。同时在电机部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改旋转编码器100模块,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各种旋转编码器100类型、品牌的伺服电机方案,同时减少了电机部件转子轴、电机后端盖的种类,降低了成本。此外旋转编码器100模块为整体结构通过联轴结构联接到电机部件上,有效减少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旋转编码器100,提高了旋转编码器100使用的最高温度,延长了旋转编码器10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300,包括壳体302以及设于壳体302内的电机200,壳体302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压缩机300包括任一实施例的电机200,故而具有上述电机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器400,包括箱体402以及设于箱体402内的电机200,箱体402用于保护其内部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电器400包括任一实施例的电机200,故而具有上述电机200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其中,电器400可以为制冷设备,此时电机200可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300内,以带动压缩机300循环压缩。
当然,电器400还可以为电动车,将上述电机200的实施例作为驱动件,驱动电动车前进或后退。此时甚至在电动车的制冷设备中可选用上述包括有电机200的制冷设备,提高电机200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500,包括:底盘502,底盘502上设有电机仓,电机舱内设有上述实施例的电机200。其中,底盘502上设有电机仓,用于保护电机,其中,电机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提的电机,具有上述电机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500,包括:车体504,车体504上设有上述实施例的电器400。其中,电机400为制冷设备,制冷设备设于车体上,且用于对车体内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制冷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提的制冷设备,故而具有上述制冷设备的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一方面便于针对不同的电机本体,可将不同的旋转编码器与之相连,从而实现不同的测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将旋转编码器模块化设计,对于旋转编码器本身,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相比于现有的将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分别固定在不同结构上,即编码器定子固定在电机本体的后端盖,将编码器转子连接至电机本体的转子轴上,可极大的降低由于加工精度导致偏心的可能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器壳体,所述编码器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编码器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编码器本体具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编码器定子、编码器转子和编码器轴,所述编码器轴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编码器轴的轴线设置;
其中,所述旋转编码器通过所述连接孔与电机本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壳体具体包括:
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相连形成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罩体靠近所述第二罩体的一端,所述编码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罩体上;
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罩体靠近所述第一罩体的一端,所述编码器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罩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轴上设有轴肩,在所述编码器轴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轴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编码器转子相抵;
其中,所述编码器轴上设有所述轴肩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转子的一端与所述轴肩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定子设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或所述第二罩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或
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8.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编码器;
电机本体,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
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转子的转子轴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编码器的连接孔与所述编码器转子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具体包括:
第一联轴件,所述第一联轴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内;
第二联轴件,所述第二联轴件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线伸入所述电机转子;
缓冲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联轴件和所述第二联轴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件靠近所述第二联轴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爪,所述第二联轴件靠近所述第一联轴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爪,所述缓冲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机壳,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电机转子设于所述电机机壳内;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于所述电机机壳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二端盖设于所述电机机壳靠近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靠近所述第二端盖设置的一个相适配。
12.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
13.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44402.6U CN216290568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44402.6U CN216290568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90568U true CN216290568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4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44402.6U Active CN216290568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905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2118A (zh) * | 2022-09-22 | 2022-12-13 | 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驱动器 |
-
2021
- 2021-12-06 CN CN202123044402.6U patent/CN2162905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2118A (zh) * | 2022-09-22 | 2022-12-13 | 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驱动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3814B (zh) | 电动压缩机 | |
US7671496B2 (en) | Direct drive | |
CN216290568U (zh) | 旋转编码器、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
US5917259A (en) | Coupling of an electric motor to a load | |
CN210129795U (zh) |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 |
US20090285517A1 (en) | Drive facility | |
CN203339874U (zh) | 高同心度和传动精度的伺服电动缸 | |
CN116073557B (zh) | 一种无绳电钻电机 | |
US20230268793A1 (en) | Motor for impact tool | |
CN216122113U (zh) | 旋转编码器组件、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 |
CN208330470U (zh) | 一种微型涡轮发电机 | |
CN214177101U (zh) | 永磁同步电机 | |
SE517284C2 (sv) | Förfarande för montering av varvtalsgivare jämte varvtalsgivaremontage. | |
CN213521431U (zh) | 一种外转子电机 | |
EP1601545B1 (en) | Wheel driving assembly | |
CN112436675A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双发电机结构 | |
EP2495537A2 (en) | Spring loaded gear driven resolver | |
CN218897152U (zh) | 一种同步电机和磨床 | |
CN214314856U (zh) | 电机结构和汽车 | |
CN209838986U (zh) | 易拆式夹壳联轴器 | |
CN209910703U (zh) | 扫描机构 | |
CN220732573U (zh) | 用于力矩电机的安装装置 | |
CN219327654U (zh) | 一种连接结构、外转子风叶超速测试结构 | |
CN212033952U (zh) | 一种直驱转台 | |
CN218276256U (zh) | 一种电机盖和同轴式电驱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