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9795U -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9795U
CN210129795U CN201921532349.4U CN201921532349U CN210129795U CN 210129795 U CN210129795 U CN 210129795U CN 201921532349 U CN201921532349 U CN 201921532349U CN 210129795 U CN210129795 U CN 210129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motor
assembly
shaft
r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23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似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23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9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9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9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组件和一种送风装置,其中,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内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心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至少部分第二输出轴穿过空心部;转轴支撑结构,设于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以在第二输出轴的径向方向上支撑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独立运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使电机组件的结构简化,减少空间占用,实现两根输出轴分别独立转动,可有效减少转动过程中输出轴的摆动,有利于增强电机组件运转时的稳定性,还可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组件和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机多为单轴电机,即电机只有一根输出轴,设于输出轴上的负载随输出轴旋转,一般只能提供固定的旋转形式。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双轴电机,通过将两个电机的输出轴嵌套设置,通过在两个输出轴上分别连接负载,以提供两种不同的旋转形式,但该方案中的双轴电机仍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相互嵌套的两根输出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内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心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至少部分第二输出轴穿过空心部;转轴支撑结构,设于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以在第二输出轴的径向方向上支撑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独立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转轴支撑结构。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以将第一电机所产生的动力向外输出,第一输出轴为空心结构,内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心部;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以将第二电机所产生的动力向外输出,至少部分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一输出轴的空心部,即至少部分第二输出轴由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伸入并由另一端伸出,形成相互嵌套的结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在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设有转轴支撑结构,以对第二输出轴形成径向方向的支撑,从而减少第二输出轴的径向摆动,增强第二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使相应的负载随第二输出轴一同稳定转动。可以理解,第二输出轴的部分置于第一输出轴内部,若仅对第二输出轴的两端进行支撑,在转动过程中,在重力或其他受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径向摆动。其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独立运行,可使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转动时不产生相互干扰,以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连接不同的负载,并提供不同的旋转形式。
其中,第二输出轴的外径应小于第一输出轴的内径,且第二输出轴的长度应大于第一输出轴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可以同向转动,也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动。第一输出轴的转速与第二输出轴的转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虽然单轴电机的一根输出轴上也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负载,但多个负载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相同,无法提供差异化的旋转形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机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即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且第一电机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二电机的转动中心线重合,一方面可使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沿径向的任意角度至第一输出轴的内侧的距离相等,防止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相互干涉,另一方面可以使转轴支撑结构沿径向方向形成规则形状,有利于加工,且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过程中,转轴支撑结构沿径向的受力均匀。
此外,由于两个输出轴的轴线重合,还有利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及其他连接结构的安装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轴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和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转轴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和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相抵,以使第一输出轴通过转轴支撑结构向第二输出轴提供支撑力,从而使第二输出轴保持径向的稳定,减少摆动。
其中,转轴支撑结构可以是沿周向的连续结构,也可以是间断结构。
进一步地,转轴支撑结构为支撑轴承。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轴支撑结构具体为支撑轴承,通过支撑轴承的外侧壁与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相抵,使第一输出轴对支撑轴承提供径向支撑力,通过支撑轴承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以对第二输出轴提供径向支撑力。
可选地,支撑轴承可采用滚动轴承,例如球轴承、滚子轴承或滚针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内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轴肩部,第二输出轴外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轴肩部,支撑轴承的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肩部以及第二轴肩部相抵,以对支撑轴承进行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轴承的两端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轴肩部和第二轴肩部,以通过第一轴肩部和第二轴肩部与支撑轴承的两端相抵,限制支撑轴承的轴向位移。具体地,第一轴肩部沿径向由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第二轴肩部沿径向由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且第一轴肩部和第二轴肩部分别位于支撑轴承沿轴向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滚动件,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上与第一环形凹槽对应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滚动件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滚动件,通过在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第一环形凹槽,每个滚动件的一部分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第一输出轴相抵,每个滚动件的其余部分由第一环形凹槽向第二输出轴伸出,并与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相抵,以对第二输出轴提供支撑力,同时在第一输出轴和/或第二输出轴转动过程中,多个滚动件沿第一环形凹槽进行相应的滚动,以使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在转动时不发生相互干涉。此外,也可以由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每个滚动件的部分设于第二环形凹槽内,每个滚动件的其余部分有第二环形凹槽向第一输出轴伸出,并与第一输出轴相抵,以对第二输出轴提供支撑力;当然,也可以同时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每个滚动件的部分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并与第一输出轴相抵,部分设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并与第二输出轴相抵,以向第二输出轴提供支撑力。
其中,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凹槽可限制滚动件的轴向位移。
可选地,滚动件可以是万向球或滚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径向间隙,以防止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发生接触或碰撞,造成故障或损坏。
其中,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以使径向间隙可以承受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的微量的径向位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输出轴通过空心部伸出第一输出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输出轴通过空心部伸出第一输出轴,以便于在第二输出轴伸出第一输出轴的部分上连接负载,从而使连接于第二输出轴的负载与第一输出轴以及连接于第一输出轴上的负载存在一定的轴向间距,以免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相互干涉。可以理解,虽然在第二输出轴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平齐或位于第一输出轴内时,第二输出轴也可以连接负载,但连接方式相对复杂,且连接稳定性受到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沿轴向方向相邻设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向第一端面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沿轴向方向相邻设置,使得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无其他部件阻挡,以便于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一输出轴的空心部,有利于简化电机组件的内部连接关系,同时有利于缩减电机组件的轴向尺寸。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向第一端面延伸,即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的输出端朝向电机组件的同一方面延伸,使得连接于第一输出轴上的负载与连接于第二输出轴上的负载位于电机组件的同一侧,可缩短负载之间的最小轴向间距,以根据负载的具体结构和需要,确定负载的安装位置。可以理解,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对设置,会导致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位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一电机远离第一输出轴的一侧,不便于负载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二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远离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二输出轴的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第二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远离第一端面的一侧,以便于第二输出轴由第一电机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伸入第一输出轴的空心部内。通过限定第二输出轴的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的长度,以确保第二输出轴伸入第一输出轴的空心部后可以由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伸出,以便于在第二输出轴上连接负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形成轴向间距,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形成轴向间距,以防止在转动过程中,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发生接触造成相互干涉,甚至碰撞损坏。限定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可承受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发生轴向方向的微量位移。可以理解,电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难免发生松动,容易引起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的轴向方向窜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设于第一转子组件内,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第一转子组件转动;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设于第二转子组件内,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第二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第二转子组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具体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其中,第一定子组件设于第一转子组件内,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以在第一电机通电时,第一转子组件绕第一定子组件旋转,并带动第一输出轴一同旋转,进而带动负载转动。同样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其中,第二定子组件设于第二转子组件内,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以在第二电机通电时,第二转子组件绕第二定子组件旋转,并带动第二输出轴一同旋转,进而带动负载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设于第一转子组件外,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第一转子组件转动;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设于第二转子组件外,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第二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第二转子组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具体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其中,第一定子组件设于第一转子组件外,即第一定子组件为环状结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以在第一电机通电时,第一转子组件受到外侧的环形的第一定子组件的驱动进行旋转,并带动第一输出轴一同旋转,进而带动负载转动。同样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其中,第二定子组件设于第二转子组件外,即第二定子组件为环形结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以在第二电机通电时,第二转子组件受到外侧的第二定子组件的驱动旋转,并带动第二输出轴旋转,进而带动负载转动。通过本方案可以缩减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二转子组件的径向尺寸,减小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有利于保持转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组件还包括壳体,包括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于壳体内,第一定子组件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第二定子组件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且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均穿过第一端盖向外伸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壳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于壳体内,以通过壳体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起到保护作用。壳体包括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沿轴向方向对壳体进行封盖。其中,第一定子组件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一端盖对第一定子组件提供支撑力,以使第一定子组件保持位置固定。第二定子组件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二端盖对第二定子组件提供支撑力,以使第二定子组件保持位置固定。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均穿过第一端盖向外伸出,以便于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连接负载。可以理解,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一输出轴的空心部,因而第二输出轴必然与第一输出轴向同一方向穿出壳体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与第一端盖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输出轴与第二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输出轴与第一端盖可转动地连接,一方面可通过第一端盖对第一输出轴提供径向的支撑力,进而对第一输出轴以及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子组件进行径向定位,另一方面,在第一输出轴转动过程中第一端盖不会对第一输出轴产生干涉。同样地,第二输出轴与第二端盖可转动地连接,一方面可通过第二端盖对第二输出轴提供径向的支撑力,进而对第二输出轴以及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子组件进行径向定位,另一方面,在第二输出轴转动过程中,第二端盖不会对第二输出轴产生干涉。具体地,第一输出轴可通过轴承与第一端盖实现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输出轴可通过轴承与第二端盖实现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一输出轴的轴向位移;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第二输出轴的轴向位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以分别限制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轴向位移,从而防止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轴向窜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子组件或第二转子组件发生轴向位移,造成第一转子组件与第二转子组件之间发生碰撞而受损,从而提高电机组件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电机为精密器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发生碰撞极易导致损坏。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以是卡簧结构,通过在第一输出轴伸出第一端盖的一端沿径向设有与第一端盖的外端面平齐的卡簧槽,并将卡簧卡入卡簧槽内,从而通过卡簧与卡簧槽的侧壁相抵实现对第一输出轴的轴向限位;同样地,通过在第二输出轴伸出第二端盖的一端沿径向设有大于第二端盖的外端面平齐的卡簧槽,并将卡簧卡入卡簧槽内,从而通过卡簧与卡簧槽的侧壁相抵实现对第二输出轴的轴向限位。或者,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以为端盖,可以理解,任何可以限制输出轴的轴向移动的结构或装置均可作为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以对第一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以对第二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以分别对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装配之后保持同轴位置,有利于电机组件的加工装配。可选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槽或定位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线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线孔,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线路通过过线孔伸出,以便与电源接通,向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电。其中,过线孔可以设于壳体的侧壁上,也可以设于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上;过线孔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具体接线位置就近设置,以减少绕线长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电机组件,其中,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的送风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扇叶组件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电机组件,因而送风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电机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通过将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以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带动,实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相互独立地转动,从而形成不同的风形,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第一电机,11第一输出轴,111第一轴肩部,113第一卡簧槽,114空心部,12第一转子组件,13第一定子组件,2第二电机,21第二输出轴,211第二轴肩部,212环形凹槽,213第二卡簧槽,22第二转子组件,23第二定子组件,31支撑轴承,32滚动件,4壳体,41第一端盖,411第一凸台,412第一轴承,413辅助轴套,414第一通孔,42第二端盖,421第二凸台,422第二轴承,423辅助轴承,424第二通孔,43过线孔,5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和支撑轴承31。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相邻设置,第一电机1设有第一输出轴11,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电机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由第一电机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其中,第一输出轴11内设有沿轴向的空心部114;第二电机2设有第二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电机2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二输出轴21的外径小于第一输出轴11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11的长度,并穿过第一输出轴11的空心部114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端向外伸出。第一输出轴11向外伸出的一端和第二输出轴21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1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2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独立运行,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相互独立。其中,第一输出轴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1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支撑轴承31设于第一输出轴11内,支撑轴承31的外圈与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相配合,支撑轴承31的内圈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相配合,以支撑第二输出轴21,同时,支撑轴承31在第一输出轴11和/或第二输出轴21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上分别设有第一轴肩部111和第二轴肩部211。具体地,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为阶梯状,由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轴肩部111,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为阶梯状,由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轴肩部211,且第一轴肩部111和第二轴肩部211在轴向方向上分别位于支撑轴承31的两端,第一轴肩部111与支撑轴承31的外圈靠近第一轴肩部111的一端相抵,第二轴肩部211与支撑轴承31的内圈远离第一轴肩部111的一端相抵,从而限制支撑轴承31的轴向位移。其中,第一输出轴11以第一轴肩部111为分界,沿轴向方向上靠近输出端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输出端的一端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以第二轴肩部211为分界,沿轴向方向上靠近输出端的一端的外径小于远离输出端的一端的外径。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以及起支撑作用的多个滚动件32。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相邻设置,第一电机1设有第一输出轴11,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电机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由第一电机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其中,第一输出轴11内设有沿轴向的空心部114;第二电机2设有第二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电机2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二输出轴21的外径小于第一输出轴11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11的长度,并穿过第一输出轴11的空心部114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端向外伸出。第一输出轴11向外伸出的一端和第二输出轴21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1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2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独立运行,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相互独立。其中,第一输出轴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1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面设有沿径向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212,环形凹槽212的轴向尺寸与滚动件32的尺寸相适配,多个滚动件32沿周向镶嵌于环形凹槽212中,且每个滚动件32的部分由环形凹槽212向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凸出,并与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相抵,以通过多个滚动件32对第二输出轴21形成支撑,以防止第二输出轴21在转动过程中的径向摆动。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凹槽212的位置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也可以由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凹陷形成环形凹槽212,多个滚动件32与第一输出轴11上的环形凹槽212配合并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相抵,以对第二输出轴21形成支撑。当然,还可以在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上和第二输出轴21上同时对应设有环形凹槽212,使多个滚动件32同时与第一输出轴11上的环形凹槽212和第二输出轴21上的环形凹槽212配合,从而对第二输出轴21形成支撑。
其中,滚动件32具体为滚球,当然,滚动件32也可以是滚轴或其他可以与环形凹槽212配合的滚动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和支撑轴承31。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相邻设置,第一电机1设有第一输出轴11,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电机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由第一电机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其中,第一输出轴11内设有沿轴向的空心部114;第二电机2设有第二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电机2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二输出轴21的外径小于第一输出轴11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11的长度,并穿过第一输出轴11的空心部114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端向外伸出。第一输出轴11向外伸出的一端和第二输出轴21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1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2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独立运行,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相互独立。其中,第一输出轴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1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支撑轴承31设于第一输出轴11内,支撑轴承31的外圈与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相配合,支撑轴承31的内圈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相配合。
具体地,第一电机1包括第一转子组件12和第一定子组件13,第一转子组件12为环形结构,第一定子组件13设于第一转子组件12内,并沿径向与第一转子组件12对应设置,第一输出轴11与第一转子组件12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一电机1通电时,第一转子组件12在第一定子组件1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一输出轴11转动。同样地,第二电机2包括第二转子组件22和第二定子组件23,第二转子组件22为环形结构,第二定子组件23设于第二转子组件22内,并沿径向与第二转子组件22对应设置,第二输出轴21与第二转子组件22靠近第一电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二电机2通电时,第二转子组件22在第二定子组件2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二输出轴21转动。
其中,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之间形成轴向间距,且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以防止第一转子组件12与第二转子组件22发生接触。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的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电机1也可以是第一定子组件13为环状结构,第一转子组件12设于第一定子组件13沿径向的内侧,同样地,第二电机2也可以是第二定子组件23为环状结构,第二转子组件22设于第二定子组件23沿径向的内侧。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还包括壳体4,壳体4呈圆筒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均穿过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其中,第一定子组件13与第一端盖41固定连接,第二定子组件23与第二端盖42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端盖4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子组件13同轴的第一凸台411,第一定子组件13套设于第一凸台411上且与第一凸台411固定连接,第一端盖41沿轴向设有与第一输出轴11同轴的第一通孔414,第一输出轴11穿过第一通孔414向外伸出,且第一输出轴11通过第一轴承412与第一端盖41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同样地,第二端盖42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定子组件23同轴的第二凸台421,第二定子组件23套设于第二凸台421上且与第二凸台42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42沿轴向设有与第二输出轴21同轴的第二通孔424,第二输出轴2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24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通过第二轴承422与第二端盖42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簧槽113,第一卡簧槽113靠近第一电机1一侧的侧壁与第一端盖4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一卡簧槽1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一端盖41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一输出轴11的轴向位移。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端盖42向外伸出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卡簧槽213,第二卡簧槽213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侧的侧壁与第二端盖42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二卡簧槽2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二端盖42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二输出轴21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上还设有定位筋,以在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装配时进行径向定位,以确保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在壳体4靠近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孔43,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的电线5穿过过线孔43与电源连接。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支撑轴承31和壳体4。
具体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相邻设置,第一电机1设有第一输出轴11,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电机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由第一电机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其中,第一输出轴11内设有沿轴向的空心部114;第二电机2设有第二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电机2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二输出轴21的外径小于第一输出轴11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11的长度,并穿过第一输出轴11的空心部114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端向外伸出。第一输出轴11向外伸出的一端和第二输出轴21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1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2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独立运行,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相互独立。其中,第一输出轴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1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如图2所示,支撑轴承31设于第一输出轴11内,支撑轴承31的外圈与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相配合,支撑轴承31的内圈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相配合,以支撑第二输出轴21,同时,支撑轴承31在第一输出轴11和/或第二输出轴21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为阶梯状,由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轴肩部111,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为阶梯状,由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轴肩部211,且第一轴肩部111和第二轴肩部211在轴向方向上分别位于支撑轴承31的两端,第一轴肩部111与支撑轴承31的外圈靠近第一轴肩部111的一端相抵,第二轴肩部211与支撑轴承31的内圈远离第一轴肩部111的一端相抵,从而限制支撑轴承31的轴向位移。其中,第一输出轴11以第一轴肩部111为分界,沿轴向方向上靠近输出端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输出端的一端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以第二轴肩部211为分界,沿轴向方向上靠近输出端的一端的外径小于远离输出端的一端的外径。
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1包括第一转子组件12和第一定子组件13,第一转子组件12为环形结构,第一定子组件13设于第一转子组件12内,并沿径向与第一转子组件12对应设置,第一输出轴11与第一转子组件12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一电机1通电时,第一转子组件12在第一定子组件1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一输出轴11转动。同样地,第二电机2包括第二转子组件22和第二定子组件23,第二转子组件22为环形结构,第二定子组件23设于第二转子组件22内,并沿径向与第二转子组件22对应设置,第二输出轴21与第二转子组件22靠近第一电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二电机2通电时,第二转子组件22在第二定子组件2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二输出轴21转动。其中,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之间形成轴向间距,且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以防止第一转子组件12与第二转子组件22发生接触。
如图1所示,壳体4呈圆筒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均穿过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其中,第一定子组件13与第一端盖41固定连接,第二定子组件23与第二端盖42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端盖4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子组件13同轴的第一凸台411,第一定子组件13套设于第一凸台411上且与第一凸台411固定连接,第一端盖41沿轴向设有与第一输出轴11同轴的第一通孔414,第一输出轴11穿过第一通孔414向外伸出,在第一通孔414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412,第一输出轴11通过第一轴承412与第一端盖41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通孔414靠近第一电机1的一端沿第一输出轴11的径向设有辅助轴套413,辅助轴套413套设于第一输出轴11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端盖41的内侧壁相抵,以对第一输出轴11和第一凸台411形成支撑,第一端盖41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制第一轴承412和辅助轴套413轴向位移的台阶。同样地,第二端盖42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定子组件23同轴的第二凸台421,第二定子组件23套设于第二凸台421上且与第二凸台42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42沿轴向设有与第二输出轴21同轴的第二通孔424,第二输出轴2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24向外伸出,在第二通孔424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422,第二输出轴21通过第二轴承422与第二端盖42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通孔424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辅助轴承423,以对第二输出轴21和第二凸台421形成支撑,第二端盖42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制第二轴承422和辅助轴承423轴向位移的台阶。此外,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簧槽113,第一卡簧槽113靠近第一电机1一侧的侧壁与第一端盖4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一卡簧槽1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一端盖41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一输出轴11的轴向位移。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端盖42向外伸出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卡簧槽213,第二卡簧槽213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侧的侧壁与第二端盖42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二卡簧槽2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二端盖42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二输出轴21的轴向位移。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上还设有定位筋,以在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装配时进行径向定位,以确保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壳体4靠近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孔43,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的电线5穿过过线孔43与电源连接。
实施例七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壳体4以及起支撑作用的多个滚动件32。
具体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相邻设置,第一电机1设有第一输出轴11,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电机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由第一电机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其中,第一输出轴11内设有沿轴向的空心部114;第二电机2设有第二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电机2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且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其中,第二输出轴21的外径小于第一输出轴11的内径,第二输出轴21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一输出轴11的长度,并穿过第一输出轴11的空心部114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端向外伸出。第一输出轴11向外伸出的一端和第二输出轴21由第一输出轴11伸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1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2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分别独立运行,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相互独立。其中,第一输出轴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1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面与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第二输出轴21的外侧壁面设有沿径向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212,环形凹槽212的轴向尺寸与滚动件32的尺寸相适配,多个滚动件32沿周向镶嵌于环形凹槽212中,且每个滚动件32的部分由环形凹槽212向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凸出,并与第一输出轴11的内侧壁相抵,以通过多个滚动件32对第二输出轴21形成支撑,以防止第二输出轴21在转动过程中的径向摆动。
第一电机1包括第一转子组件12和第一定子组件13,第一转子组件12为环形结构,第一定子组件13设于第一转子组件12内,并沿径向与第一转子组件12对应设置,第一输出轴11与第一转子组件12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一电机1通电时,第一转子组件12在第一定子组件1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一输出轴11转动。同样地,第二电机2包括第二转子组件22和第二定子组件23,第二转子组件22为环形结构,第二定子组件23设于第二转子组件22内,并沿径向与第二转子组件22对应设置,第二输出轴21与第二转子组件22靠近第一电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在第二电机2通电时,第二转子组件22在第二定子组件23的驱动下旋转,带动第二输出轴21转动。其中,第一电机1与第二电机2之间形成轴向间距,且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以防止第一转子组件12与第二转子组件22发生接触。
壳体4呈圆筒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第一输出轴11和第二输出轴21均穿过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其中,第一定子组件13与第一端盖41固定连接,第二定子组件23与第二端盖42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端盖41朝向第一电机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子组件13同轴的第一凸台411,第一定子组件13套设于第一凸台411上且与第一凸台411固定连接,第一端盖41沿轴向设有与第一输出轴11同轴的第一通孔414,第一输出轴11穿过第一通孔414向外伸出,在第一通孔414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412,第一输出轴11通过第一轴承412与第一端盖41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通孔414靠近第一电机1的一端沿第一输出轴11的径向设有辅助轴套413,辅助轴套413套设于第一输出轴11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端盖41的内侧壁相抵,以对第一输出轴11和第一凸台411形成支撑,第一端盖41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制第一轴承412和辅助轴套413轴向位移的台阶。同样地,第二端盖42朝向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定子组件23同轴的第二凸台421,第二定子组件23套设于第二凸台421上且与第二凸台42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42沿轴向设有与第二输出轴21同轴的第二通孔424,第二输出轴2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24向外伸出;在第二通孔424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422,第二输出轴21通过第二轴承422与第二端盖42之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通孔424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端设有辅助轴承423,以对第二输出轴21和第二凸台421形成支撑,第二端盖42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制第二轴承422和辅助轴承423轴向位移的台阶。此外,第一输出轴11由第一端盖41向外伸出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簧槽113,第一卡簧槽113靠近第一电机1一侧的侧壁与第一端盖41远离第一电机1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一卡簧槽1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一端盖41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一输出轴11的轴向位移。第二输出轴21由第二端盖42向外伸出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卡簧槽213,第二卡簧槽213靠近第二电机2的一侧的侧壁与第二端盖42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端面平齐,通过在第二卡簧槽213内卡入卡簧,卡簧与第二端盖42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二输出轴21的轴向位移。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上还设有定位筋,以在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装配时进行径向定位,以确保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同轴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壳体4靠近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42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孔43,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的电线5穿过过线孔43与电源连接。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扇叶组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组件。其中,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通过电机组件带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分别独立转动,以提供不同的风形。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扇叶组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组件。其中,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旋向相同,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转速相同或接近,可选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转速比的范围为0.8至1.2,以使第一扇叶的出风气流和第二扇叶的出风气流沿轴向进行叠加,对出风气流起到聚拢和驱动的作用,可增大出风量和出风距离。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扇叶组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组件。其中,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旋向相反,第一扇叶的转速小于第二扇叶的转速,且转速相差较大,可选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转速比为0.05至0.4,通过两个扇叶朝向相对的方向送风,以通过第一扇叶的出风气流对第二扇叶的出风气流起到对冲作用,使得第二扇叶的出风气流沿径向向外发散,但第二扇叶的转速远大于第一扇叶的转速,因而不会改变第二扇叶的整体送风方向,从而通过扩大出风面积使送风装置的出风气流变得柔和。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扇叶组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组件。其中,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扇叶套设于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旋向相同,第一扇叶或第二扇叶为环形结构,且为环形结构的一个设于另一个沿径向方向的外侧,使得两个扇叶的出风气流沿径向形成内外嵌套形式,通过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独立转动,以向同一方向送出不同风形的气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机组件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实现两根输出轴分别独立运行,以带动不同的负载,且可有效减少转动过程中输出轴的径向摆动和轴向窜动,有利于增强电机组件运转时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内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心部;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轴穿过所述空心部;
转轴支撑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径向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二输出轴,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独立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撑结构为支撑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轴内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轴肩部,所述第二输出轴外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轴肩部,
所述支撑轴承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肩部以及所述第二轴肩部相抵,以对所述支撑轴承进行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滚动件,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的第一环形凹槽,和/或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为0.1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空心部伸出所述第一输出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沿轴向方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向第一端面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输出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形成轴向间距,所述轴向间距的最大值的范围为1mm~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内,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所述第一转子组件转动;
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内,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所述第二转子组件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一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外,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所述第一转子组件转动;
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转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外,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驱动下随所述第二转子组件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包括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均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向外伸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向位移;
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向位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以对所述第一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
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以对所述第二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线孔。
19.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叶组件,包括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
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扇叶套设于所述电机组件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扇叶套设于所述电机组件的第二输出轴上。
CN201921532349.4U 2019-09-16 2019-09-16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Active CN210129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349.4U CN21012979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349.4U CN21012979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9795U true CN210129795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2349.4U Active CN21012979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97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365A (zh) * 2019-11-29 2020-03-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风机和空调器
CN114183393A (zh) * 2021-11-29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送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4268203A (zh) * 2021-12-30 2022-04-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同向双输出轴自由转动装置
WO2023272967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轴系结构、双轴电机、风机及家用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365A (zh) * 2019-11-29 2020-03-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风机和空调器
WO2023272967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轴系结构、双轴电机、风机及家用电器
CN114183393A (zh) * 2021-11-29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组件、送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4268203A (zh) * 2021-12-30 2022-04-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同向双输出轴自由转动装置
CN114268203B (zh) * 2021-12-30 2023-04-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同向双输出轴自由转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9795U (zh)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CN101138146B (zh) 带有滑动轴承的电动机
CN102801265A (zh) 电机
CN104958046A (zh) 电机内置式吸尘器滚刷结构
CN210129811U (zh) 双轴电机和送风装置
CN102909396A (zh) 具有外转子结构的高速电主轴
CN211880254U (zh) 转子结构和电机结构
WO2021115003A1 (zh) 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
CN108649733B (zh) 电机
CN21976072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20646266U (zh) 一种机头及风扇
CN218563946U (zh) 风扇双出风结构
CN210958012U (zh) 一种吹风机的电机组件和吹风机
CN111313622A (zh) 道闸用防碳粉积压直流电机
CN116799991B (zh) 外转子电机
CN215890327U (zh) 一种用于风电滑环反向安装的固定结构
CN211456862U (zh) 用于吊扇电机的外壳
CN211701753U (zh) 动力源和适用于动力源的电动工具
CN112412841B (zh) 送风装置
CN21750842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机端盖
CN220622444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高速转轴
CN201403034Y (zh) 共基座双转子双速电机
CN214014019U (zh) 一种跑步滚筒电机
KR102354435B1 (ko) 송풍팬 용 교류 전동기
CN215949946U (zh) 风机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