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8923U -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8923U
CN216288923U CN202123107326.9U CN202123107326U CN216288923U CN 216288923 U CN216288923 U CN 216288923U CN 202123107326 U CN202123107326 U CN 202123107326U CN 216288923 U CN216288923 U CN 216288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antenna
vehicle
guid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7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福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7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8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8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8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和驾驶测试领域。物体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至少两个导柱,该至少两个导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上,且该第二固定板被配置为能够沿至少两个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且位于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至少两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其中,第二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件,被配置为用于固定承载的物体。

Description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和驾驶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等任意设备上设置的传感器等物体被碾压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坏传感器等物体,并因此影响车辆等任意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了一种防止物体被碾压的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体支架,该物体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至少两个导柱,该至少两个导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至少两个导柱,该至少两个导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上,且该第二固定板被配置为能够沿至少两个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且位于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至少两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其中,第二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件,被配置为用于固定承载的物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模组,该天线模组包括天线支架及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经由天线支架的固定件与天线支架连接,其中,天线支架为本公开提供的物体支架。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包括底盘支架,该底盘支架包括天线模组安装位;以及本公开提供的天线模组,该天线模组固定于天线模组安装位,其中,在车辆底盘未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天线模组包括的天线组件凸出于底盘支架。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底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体支架,该物体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至少两个导柱、至少两个弹性件和第二固定板。其中,至少两个导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且第二固定板被配置为能够沿至少两个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且位于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该至少两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其中,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固定件,被配置为用于固定承载的物体。
以下将结合图1对本公开提供的装置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100中包括有测试靶车110和自动驾驶车120。
在该应用场景100中,自动驾驶车120可以为出厂之前的车辆,也可以为出厂后需要维修的车辆。在对自动驾驶车120测试时,可以将测试靶车110作为模拟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来对自动驾驶车120的避障等功能进行测试。
例如,可以将测试靶车110设置在自动驾驶车120所在道路上,以测试自动驾驶车120是否可以在行驶至测试靶车110附近时自动变道,或者是否可以减速等,实现自动驾驶安全测试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测试靶车110例如可以是自动在地面行驶的机器人,通过电机驱动,该测试靶车110可以到达指定速度。例如,该实施例可以在后台预先为测试靶车110设定行驶路径,测试靶车110可以根据该行驶路径行驶,以模拟实际路况中的车辆。或者,该测试靶车110还可以应用在物体运输场景中,以运输撞损的靶车,或者任意可被测试靶车110承载的物体。例如,该测试靶车110还可以作为智能搬运机器人。
在一实施例中,该测试靶车110例如可以包括有机身框架、机身盖板、驱动系统、刹车系统、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其中,驱动系统例如可以用于驱动测试靶车110行驶,并改变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该驱动系统例如可以包括动力驱动系统和转向驱动系统。
例如,机身框架可以为车辆的底盘框架,该底盘框架的设置例如可以使得该测试靶车110的车辆高度控制在20cm以内。该机身框架例如可以设置有除机身盖板外,测试靶车110中其他系统包括的各个组件的安装位。例如,可以设置有转向轮安装位、驱动轮安装位、电机安装位、主要电器件安装位、中央控制器安装位、GPS天线安装位、电池安装位等。该机身框架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走线孔,用于穿设各个组件中的电子器件之间的通信线、电线等。该底盘框架可以设置有加强筋,以用于提高测试靶车的抗压能力,提高测试靶车的使用寿命。
例如,机身盖板可以与机身框架可拆卸连接,用于遮盖机身框架中的各个安装位中安装的组件,以避免该各个安装位中安装的组件免受风吹雨淋等。该机身盖板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有多个盖板彼此拼接构成。
例如,刹车系统例如可以包括刹车线、传感器、联轴器和电机等。该刹车系统例如可以在其包括的电机的作用下,向驱动轮或转向轮提供摩擦力,以阻碍驱动轮或转向轮的转动,实现刹车。
例如,电源系统可以包括电池模组、继电器、电源模块等,用于为测试靶车110中的电子器件提供电能。在该电源系统的作用下,测试靶车11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可以运行,实现测试靶车的行驶。其中,电源模块例如可以用于对电池模组提供的电压进行转换,以转换为适于各个电子器件使用的电压。
例如,控制系统可以包括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电机驱动器、旋转编码器和组合导航装置等。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对测试靶车110的控制及轨迹自定义等。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中的组合导航装置可以包括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用于接收卫星信号,以使得组合导航装置进行定位或者导航。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该天线组件再被碾压时损坏,可以为该天线组件设置支架,以在天线组件受到碾压时,拉动天线组件移动,使得天线组件缩回车辆的外壳内。
以下将结合图2~图3对适于作为天线组件的支架的物体支架进行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该物体支架还可以用于支撑任意的需要避免碾压或碰撞的物体。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物体支架21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211、至少两个导柱212、至少两个弹性件213和第二固定板214。
其中,至少两个导柱21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211上,第二固定板240套设在该至少两个导柱212上,且可沿该至少两个导柱212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两个弹性件213也套设在该至少两个导柱212上,且该至少两个弹性件21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固定板211固定连接。该至少两个弹性件213的与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第二固定板214上,或者,该至少两个弹性件213的另一端也可以为自由端。其中,至少两个弹性件213可以位于在第一固定板211与第二固定板214之间。即第二固定板214套设在至少两个导柱212上相对于至少两个弹性件213靠近至少两个导柱212的另一端的区域。
其中,至少两个导柱212的另一端例如可以为自由端。或者,该至少两个导柱21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尺寸大于导柱尺寸的外沿结构,以限制第二固定板214的移动。如此,在第二固定板214受到压力时,可以沿至少两个导柱212向靠近第一固定板21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至少两个弹性件213。在压力消失后,在该至少两个弹性件213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固定板214又可以向远离第一固定板211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214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孔,至少两个导柱212分别穿过该至少两个导向孔,以使得该第二固定板214套设于该至少两个导柱21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板214设置有固定件2141,用于固定第二固定板214承载的物体。该固定件2141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14的中心位置。或者,该固定件2141可以为多个,且均匀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14上。该固定件2141例如可以为螺纹套、螺栓等,该固定件2141可以与第二固定板214的远离第一固定板211的表面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包括焊接等。例如,该第二固定板214上可以设置有定位孔,固定件2141可以包括基座和螺纹杆,基座与该第二固定板214的靠近第一固定板211的一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杆穿过该定位孔。如此,第二固定板214承载的物体可以与该物体支架螺纹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导柱212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导柱固定件固定于第一固定板211上。其中,每个导柱固定件例如可以包括一体成型的卡环和固定板,导柱经由卡环卡设在第一固定板211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柱固定件的结构仅作为示例以利于理解本公开,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任意结构的导柱固定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导柱212和至少两个弹性件213的个数可以均为3,三个导柱212可以均匀分布地与第一固定板211固定连接。通过该个数的设置,可以提高物体支架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该物体支架的设置,在物体支架中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固定了承载的物体时,若该承载的物体受到压力,则可以将该压力传递至第二固定板,并使得该第二固定板在该压力作用下沿导柱向靠近第一固定板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性件。如此,可以使得承载的物体移动至导柱围成的空间中,从而可以避免承载的物体继续承受压力。通过该方式,可以对承载的物体起到保护作用。在承载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消失后,该承载的物体又可以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物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物体支架310除了第一固定板311、至少两个导柱312、至少两个弹性件313和第二固定板314外,还可以包括有至少两个直线轴承315。
其中,第二固定板314例如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孔,至少两个直线轴承315可以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两个导向孔中,且分别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直线轴承315可以通过支撑板等与第二固定板314固定连接。即,第二固定板314的至少两个导向孔与至少两个直线轴承315均分别套设于至少两个导柱312上,套设在导柱312上的直线轴承315位于第二固定板314的导向孔与导柱312之间。
通过该直线轴承315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二固定板314在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的摩擦力,并提高该第二固定板314移动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该直线轴承315的结构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任意结构,该直线轴承315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物体支架310除了第一固定板311、至少两个导柱312、至少两个弹性件313和第二固定板314外,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垫片316。
其中,该至少两个垫片316可以分别固定于至少两个导柱31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311的一端。该至少两个垫片31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金属等,通过该至少两个垫片316的设置,可以限制第二固定板314的移动范围。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垫片31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以此减小该第二固定板314移动至至少两个导柱31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311的一端时,对该至少两个导柱31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311的一端的冲击力,提高物体支架3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物体支架310中,第一固定板3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111,经由外置固定件与该多个固定孔的配合,例如可以将物体支架310与其他物体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其他物体可以为除第二固定板314承载的物体外其他的物体。例如,该其他物体可以为车辆底盘的壳体等上设置的安装位,该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固定板314承载的物体。其中,外置固定件例如可以为螺钉、螺栓等固定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物体支架310中,第二固定板314可以为凹多边形。该凹多边形的边的个数可以与至少两个导柱的个数相关联。例如,若至少两个导柱的个数为n,则该凹多边形的边的个数可以为(n+1)。n个导柱可以分别设置在凹多边形的n个顶点处,该n个顶点为顶角角度小于180°的顶点。
通过设置该第二固定板314为凹多边形,可以在第二固定板314承载的物体为电子器件时,为该电子器件的线缆提供收容空间。例如,可以将该电子器件的线缆设置在凹多边形的夹角大于180°的两个边围成的空间。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物体支架,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天线模组,以下将结合图4~图5对该天线模组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天线模组400可以包括天线支架410和天线组件420。
其中,天线支架410可以为前文描述的本公开提供的物体支架。天线组件420可以经由天线支架410中第二固定板414上的固定件与天线支架410连接。例如,若第二固定板414上的固定件包括螺纹杆,则该天线组件420上应相应地设置有螺纹孔,经由螺纹杆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来实现天线支架410与天线组件420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天线组件420可以为车辆中组合导航装置包括的天线组件,例如可以包括GPS天线。该天线组件可以为蘑菇头结构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在一实施例中,该天线组件也可以用于接收传输至车辆中收音机、车载电话等设备的信号。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天线组件420的类型仅作为示例以利于理解本公开,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该实施例的天线模组400,通过为天线组件420设置天线支架410,可以在天线组件420受到压力时,使得天线组件420向下移动,缩回至包括该天线模组400的设备的外壳内,从而避免天线组件420被损毁。在压力消失后,在天线支架410中弹性件的作用下,又可以使得天线组件420恢复至凸出于包括该天线模组400的设备的外壳的位置,从而保证天线组件420接收信号的稳定性。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天线模组500中,天线组件可以包括天线头521和天线端口522。
其中,天线头521例如可以为蘑菇头结构,也可以为矩形头结构。该天线端口522中例如可以设置有转换线缆,用于将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收音机、车载电话等设备可以接收的信号。该天线端口522例如可以凸出设置于天线头521的底端。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板514的形状为凹多边形时,该天线组件在与天线支架连接时,该天线端口522位于第二固定板的夹角大于180°的两个边围成的空间处。
该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固定板设置为凹多边形,并限定天线组件与天线支架连接时天线端口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天线模组的尺寸,可以在避免天线组件被压坏的同时,利于天线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天线模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以下将结合图6对该车辆底盘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车辆底盘60可以包括天线模组600和底盘支架601。
其中,底盘支架601上例如可以设置有天线模组安装位。天线模组600可以固定于底盘支架601的该天线模组安装位处。
在一实施例中,车辆底盘60例如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模组600,该多个天线模组600可以用于接收不同的信号。其中,该不同的信号可以被车辆中不同的设备接收。车辆中接收信号的设备可以包括组合导航装置中的显示设备、收音机、车载电话等。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底盘60中,除了天线模组600和底盘支架601外,还可以包括驱动系统、电源系统和刹车系统等。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底盘6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车辆底盘60。可以理解的是,该车辆除了车辆底盘60外,还可以包括机身盖板、车轮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辆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例如,可以为前文描述的测试靶车,也可以为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驾驶火车、自动驾驶轿车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该车辆中通过设置车辆底盘60,车辆底盘60通过设置天线模组600,可以避免天线组件因被碾压而损坏,从而便于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支架包括:
第一固定板;
至少两个导柱,所述至少两个导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柱,且所述第二固定板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至少两个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柱,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固定件,被配置为用于固定承载的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孔;所述物体支架还包括:
至少两个直线轴承,所述至少两个直线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向孔中,且分别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柱,所述至少两个直线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支架还包括:
至少两个垫片,分别固定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柱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用于在外置固定件的作用下将所述物体支架与除所述第二固定板承载的物体外其他物体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导柱和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均为三个,所述至少两个导柱均匀分布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凹多边形。
7.一种天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
天线支架;以及
天线组件,经由所述天线支架的固定件与所述天线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天线支架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体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天线头;以及
天线端口,所述天线端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天线头的底端,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凹多边形;所述天线组件被配置为:在与所述天线支架连接时,所述天线端口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夹角大于180°的两个边围成的空间处。
9.一种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包括:
底盘支架,包括天线模组安装位;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组,固定于所述天线模组安装位,
其中,在所述车辆底盘未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所述天线模组包括的天线组件凸出于底盘支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底盘。
CN202123107326.9U 2021-12-09 2021-12-09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Active CN216288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326.9U CN2162889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326.9U CN2162889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8923U true CN216288923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7326.9U Active CN2162889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8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8807B2 (en) Hovering aerial vehicle and method of flying same
US20140208976A1 (en) Driving wheel of robot moving along the wire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EP3470311B1 (en) Autonomously travelling vehicle
US20170042085A1 (en) Robotic work tool
CN108512272A (zh) 一种具有自动充电功能的仓储搬运机器人组及其无线自动充电方法
CN110641576A (zh) 一种舵轮agv移动平台
CN216288923U (zh) 物体支架、天线模组、车辆底盘和车辆
CN113844557B (zh) 一种无人机停机巢及无人机电力运维系统
CN209479801U (zh) 一种牵引式单驱双向agv
CN111409739A (zh) 一种包括可伸缩安装结构激光雷达的无人车
KR20230019808A (ko) 차량 새시 및 차량
CN214776630U (zh) 一种用于测绘的无人机
CN211196610U (zh) 适用于野外勘测的防碰撞无人机
CN216423993U (zh) 车轮悬挂组件、转向轮装置、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12586743U (zh) 一种可智能移动的运输装置
CN220743198U (zh) 移动设备及移动系统
CN114954200B (zh) 电力运检用智能移动平台
CN110733058A (zh) 一种用于agv载车机器人的跃障减震车架
CN213021465U (zh) 一种轮式巡检机器人
CN216269195U (zh) 车辆的刹车装置、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19524254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无人机
CN219077486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216529127U (zh) 电池收容装置、电源系统、车辆底盘和车辆
CN109238446B (zh) 一种输电塔振动特性检测装置
CN114056017A (zh) 车轮悬挂组件、转向轮装置、转向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