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6927U - 寄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寄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6927U
CN216286927U CN202122170403.9U CN202122170403U CN216286927U CN 216286927 U CN216286927 U CN 216286927U CN 202122170403 U CN202122170403 U CN 202122170403U CN 216286927 U CN216286927 U CN 216286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etching
blocking
component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04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逸伦
程波
彭兵
黄晓康
张从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04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6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6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6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寄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寄存装置,其包括柜体、取物机构和阻挡机构,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取物的取物口和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储物格的侧壁开设有用于物品通过的第一开口,且储物格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体,门体开启时,能够用于操作人员自行取放物。取物机构能够从第一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处,阻挡机构与储物格开设第一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且阻挡机构上开设第二开口,由于阻挡机构可移动设置,因此阻挡机构能够带动第二开口与不同的第一开口相对,以使取物机构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处,本公开使用方便,而且还能够避免物品意外掉落。

Description

寄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寄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寄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购物和外卖就餐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方便了上班族和学生族的生活。下面以外卖为例进行说明,目前有些配送地点不允许配送人员进入,因此只能等待消费者自己下楼去取,降低了配送效率。为此研发了一种取餐柜,方便了配送人员送餐,也方便消费者取餐,若消费者不方便取餐时,也可通过取餐柜内部的机器人送餐,使用非常方便。
但是现有的取餐柜如果既能满足消费者自行取餐,又能满足机器人送餐的话,则需要将储物格的侧壁打通,从而便于机器人取餐,但是,当消费者自行取餐时,容易不小心触碰到外卖,使外卖从储存储物格的侧壁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寄存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寄存装置,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取物的取物口和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所述储物格的侧壁开设第一开口,且所述储物格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体;
取物机构,所述取物机构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所述取物口处;
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与所述储物格开设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且所述阻挡机构上开设第二开口;所述阻挡机构可移动设置,以带动所述第二开口与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以使所述取物机构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所述取物口处。
可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阻挡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储物格开设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储物格内部的物品,且所述阻挡部件上开设第二开口;
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阻挡部件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开口与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相对。
可选的,所述取物机构包括取物部件和与所述取物部件连接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带动所述取物部件在所述取物口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移动。
可选的,所述取物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位于所述储物格内部,所述物品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连接在所述移动部件上;
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相对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同向传输,使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的物品输送至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上,所述移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在所述取物口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传送部件。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承载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竖直移动;
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导向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物口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取物部件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连接在所述移动部件上,所述移动部件带动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取物口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升降杆和导向杆,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所述夹持部件,并带动所述夹持部件竖直移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用于使所述升降杆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物口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柜体设置多列储物格,每列所述储物格对应一个所述阻挡机构。
可选的,每列所述储物格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一个电气格,所述第二开口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气格处。
可选的,所述储物格靠近所述阻挡机构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阻挡机构在所述导向槽内部移动。
可选的,所述寄存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储物格内部设置载物件,所述载物件用于承载物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寄存装置,包括柜体、取物机构和阻挡机构,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取物的取物口和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储物格的侧壁开设有用于物品通过的第一开口,且储物格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体,门体开启时,能够用于操作人员自行取放物。取物机构能够从第一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处,阻挡机构与储物格开设第一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且阻挡机构上开设第二开口,由于阻挡机构可移动设置,因此阻挡机构能够带动第二开口与不同的第一开口相对,以使取物机构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处,然后物品通过取物口被取出,此时物品可以通过机器人取出。在机器人取物时,其他储物格的门体也可以打开进行取放物,主要是因为阻挡机构一直阻挡着其他储物格的侧壁,因此即使用户或外卖人员不小心碰到物品,在阻挡机构的阻挡下,物品也不会从储物格的侧壁掉落,因此外卖人员、用户和机器人可以同时操作,不仅使用方便、取放物效率高,而且还能够避免物品意外掉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寄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寄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寄存装置安装阻挡机构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寄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寄存装置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柜体;1、取物口;2、储物格;201、第一开口;202、门体; 3、取物机构;31、取物部件;311、第一传送部件;312、第二传送部件;32、移动部件;321、承载部件;4、阻挡机构;41、第二开口; 42、阻挡部件;43、驱动部件;5、电气格;6、载物件;7、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寄存装置可以寄存外卖,也可以寄存快递,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而定。下面以寄存外卖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寄存装置包括柜体100、取物机构3和阻挡机构4,柜体100上设置有用于取物的取物口1和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2,储物格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物品通过的第一开口201,且储物格2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体202,门体202开启时,能够用于操作人员自行取放物。取物机构3能够从第一开口201 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1处,阻挡机构4与储物格2开设第一开口201 的一侧相对设置,且阻挡机构4上开设第二开口41,由于阻挡机构4 可移动设置,因此阻挡机构4能够带动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第一开口 201相对,以使取物机构3从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41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1处,然后物品通过取物口1被取出,此时物品可以通过机器人取出。在机器人取物时,其他储物格2的门体202也可以打开进行取放物,主要是因为阻挡机构4一直阻挡着其他储物格2的侧壁,因此即使用户或外卖人员不小心碰到物品,在阻挡机构4的阻挡下,物品也不会从储物格2的侧壁掉落,因此外卖人员、用户和机器人可以同时操作,不仅使用方便、取放物效率高,而且还能够避免物品意外掉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其中,机器人具有接货单元,接货单元处设置有电子门,当机器人的接货单元与取物口1对应时,机器人内部的控制器控制电子门打开,然后通过柜体100内部的取物机构3将物品送入机器人中,最后通过机器人进行送货。
另外,储物格2内部设置载物件6,载物件6用于承载物品。由于物品底部可能不平整,若直接放到储物格2中,在物品转移过程会容易倾倒,因此物品放到载物件6上,转移时能够避免物品倾倒。
上述的第二开口41和第一开口201的尺寸接近,且第二开口41 的尺寸可以略大于第一开口201的尺寸,方便取物机构3取物。
上述的寄存装置还包括控制柜7,控制柜7内部设置中控单元,控制整个寄存装置的作业,且控制柜7的柜门上设置有显示屏、扫码器和扬声器,用户通过扫描扫码器,扫码器能够将信号传递至门体202 上的电子锁,电子锁开启后可以打开门体202,或者也可以在显示屏上输入取货码,也可以打开门体202,最终进行取货,取货完成后,直接将门体202关闭,门体202自动落锁。扬声器具有提示的作用(例如可以提示门体202已打开或门体202已关闭等)。而控制柜7的柜门通过门锁锁紧于控制柜7,需要打开柜门时,也可以在显示屏上输入开锁的密码开启柜门。
上述的门体202可以为储物格2的前门,门体202只有在用户取餐或者外卖人员放置餐食的时候才会打开,取餐或者放餐完成后再将前门关闭,则完成一套取放餐流程。当然门体202也可以为储物格2 的侧门,该侧门与第一开口201相对设置,即用户和外卖人员可以与机器人在柜体100的不同储物格2取放餐,具体可根据使用需求而定。
具体使用时,当储物格2的门体202被打开时,不管是用户还是外卖人员来操作,打开门体202时的储物格2的侧面具有阻挡机构4,避免人为的因素导致储物格2内的餐食直接掉落在柜体100的承载部件321的区域。而当储物格2的门体202关上之后,储物格2的侧面是否被挡住对于整体功能无太大影响,当取物机构3需要来对接储物格2取餐时,需要对应的储物格2侧面无阻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机构4包括阻挡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阻挡部件42与储物格2开设第一开口201的一侧相对设置,用于阻挡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且阻挡部件42上开设第二开口41。驱动部件43 与阻挡部件42连接并带动阻挡部件42移动,以带动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第一开口201相对,从而取物机构3从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 41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1处,然后物品通过取物口1被取出。
其中,阻挡部件42包括卷帘门,驱动部件43与卷帘门连接,并带动卷帘门转动,以带动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第一开口201相对,即卷帘门能够带动第二开口41在不同的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即第二开口41上下移动,使用比较方便。
另外,驱动部件43可以为电机,且一个卷帘门对应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布在卷帘门的上方和下方,卷帘门的端部卷在电机上,通过两个电机的同步运动带动卷帘门转动,从而带上第二开口41上下移动,以使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第一开口201相对,从而取物机构3从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41处取物并运送到取物口1处,然后物品通过取物口1被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物机构3包括取物部件31和与取物部件31 连接的移动部件32,移动部件32带动取物部件31在取物口1和不同的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当取物部件31取出物品时,移动部件32 带动取物部件31向取物口1的方向移动,取物比较方便。
其中,取物部件31包括第一传送部件311和第二传送部件312,第一传送部件311位于储物格2内部,物品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311 上;第二传送部件312连接在移动部件32上;第二传送部件312与第一传送部件311相对后,第二传送部件312与第一传送部件311同向传输,使第一传送部件311上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输送至第二传送部件312上,移动部件32带动第二传送部件312在取物口1和不同的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通过第二传送部件312将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 带至取物口1处,可以通过机械手或推杆将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送入机器人内部,最后通过机器人进行送货。
上述的移动部件32包括承载部件321,承载部件321位于第二传送部件312下方,用于承载第二传送部件312。通过承载部件321承载第二传送部件312,能够承载第二传送部件312在取物口1和不同的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使用比较方便。其中,承载部件321可以为承载平台,便于第二传送部件312的承载,且承载部件321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物品放置到第二传送部件312上时,移动部件32才会带动承载部件321移动。
上述的取物机构3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承载部件321 连接在第一导向件上,并沿第一导向件竖直移动,第二导向件与第一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导向件用于使第一导向件沿靠近或远离取物口的方向移动。具体使用时,承载部件321沿着第一导向件竖直移动,第一导向件沿着导向部件水平移动,最终将承载部件321送至取物口1 处,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上述的第一传送部件311和第二传送部件312可以为传送带,方便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的传送。且第一传送部件311和第二传送部件 312通过控制柜7控制其转动。
或者,取物部件31包括夹持部件,夹持部件连接在移动部件32 上,移动部件32带动夹持部件在取物口1和不同的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然后夹持部件夹持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移动到取物口1处,通过机械手或推杆将载有物品的载物件6送入机器人内部,最后通过机器人进行送货。
上述的移动部件32包括升降杆和导向杆,升降杆上设置夹持部件,通过升降杆的升降带动夹持部件竖直移动;导向杆与升降杆滑动连接,导向杆用于使升降杆沿靠近或远离取物口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升降杆和导向杆的设置能够带动夹持部件移动到取物口1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上述的夹持部件通过控制柜7控制其加紧和松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0设置多列储物格2,每列储物格2对应一个阻挡机构4,该阻挡机构4只能控制该列储物格2,且该阻挡机构 4对应一个驱动部件43。当该列储物格2的其中一个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需要移至取物口1取出时,移动部件32带动取物部件31移动至设定位置,同时驱动部件43带动该阻挡部件42移动,使该阻挡部件 42上的第二开口41与设定位置处的储物格2的第一开口201相对,然后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依次穿过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41移至取物部件31上。
其中,每列储物格2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一个电气格5,电气格5 内部用于放置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用于控制驱动部件43,使驱动部件43带动阻挡部件42移动。
另外,第二开口41的初始位置设置在电气格5处,即第二开口41 最开始的位置位于电气格5的侧面,此时阻挡部件42能够将该列所有的储物格2的侧壁阻挡,此时只能进行人工取物,不进行机器人取物。当需要机器人取物时,阻挡部件42带动第二开口41向下或向上移动,使第二开口41与需要取物的储物格2的第一开口201对齐,然后该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依次穿过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41移至取物部件 31上,当物品位于取物部件31上时,移动部件32带动取物部件31 移动至取物口1,通过机器人取出。
上述的一个阻挡机构4上只设置一个第二开口41,能够方便控制。
上述的储物格2可以设置两列,且取物部件31和取物口1也可以设置两个,一列储物格2对应一个取物部件31,且该取物部件31对应一个取物口1。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格2靠近阻挡机构4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沿柜体100的竖直方向设置,阻挡机构4在导向槽内部移动,以使阻挡机构4带动第二开口41上下移动,导向槽能够对阻挡机构4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寄存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开口41处,用于检测第二开口41的位置,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第二开口41和第一开口201对齐后,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才会通过取物部件31取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00),所述柜体(100)上设置有用于取物的取物口(1)和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2),所述储物格(2)的侧壁开设第一开口(201),且所述储物格(2)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体(202);
取物机构(3),所述取物机构(3)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201)处取物并运送到所述取物口(1)处;
阻挡机构(4),所述阻挡机构(4)与所述储物格(2)开设所述第一开口(201)的一侧相对设置,且所述阻挡机构(4)上开设第二开口(41);所述阻挡机构(4)可移动设置,以带动所述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201)相对;以使所述取物机构(3)从所述第一开口(201)和所述第二开口(41)处取物并运送到所述取物口(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4)包括阻挡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所述阻挡部件(42)与所述储物格(2)开设所述第一开口(201)的一侧相对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储物格(2)内部的物品,且所述阻挡部件(42)上开设第二开口(41);
所述驱动部件(43)带动所述阻挡部件(42)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开口(41)与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20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机构(3)包括取物部件(31)和与所述取物部件(31)连接的移动部件(32),所述移动部件(32)带动所述取物部件(31)在所述取物口(1)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件(31)包括第一传送部件(311)和第二传送部件(312),所述第一传送部件(311)位于所述储物格(2)内部,所述物品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件(311)上;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连接在所述移动部件(32)上;
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311)相对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311)同向传输,使所述第一传送部件(311)上的物品输送至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上,所述移动部件(32)带动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在所述取物口(1)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32)包括承载部件(321),所述承载部件(321)位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传送部件(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32)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承载部件(321)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竖直移动;
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导向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物口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件(31)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连接在所述移动部件(32)上,所述移动部件(32)带动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取物口(1)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开口(201)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32)包括升降杆和导向杆,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所述夹持部件,并带动所述夹持部件竖直移动;
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用于使所述升降杆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物口(1)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0)设置多列储物格(2),每列所述储物格(2)对应一个所述阻挡机构(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储物格(2)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一个电气格(5),所述第二开口(41)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气格(5)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格(2)靠近所述阻挡机构(4)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阻挡机构(4)在所述导向槽内部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存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41)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开口(41)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格(2)内部设置载物件(6),所述载物件(6)用于承载物品。
CN202122170403.9U 2021-09-08 2021-09-08 寄存装置 Active CN216286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0403.9U CN216286927U (zh) 2021-09-08 2021-09-08 寄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0403.9U CN216286927U (zh) 2021-09-08 2021-09-08 寄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6927U true CN21628692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0403.9U Active CN216286927U (zh) 2021-09-08 2021-09-08 寄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6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9413B2 (en) Automated outdoor terminal for storage and handover of online orders and a method to operate the terminal
KR101935990B1 (ko) 철판 적재타워
CN108389323A (zh) 自动售货平台
CN109147213B (zh) 一种可调整存储单元大小的智能终端机及存取件方法
CN216286927U (zh) 寄存装置
CN213601285U (zh) 售药机
CN109584466A (zh) 一种自动存取货柜
CN211180943U (zh) 一种智能仓
CN209000125U (zh) 一种简易式存取货机
CN114393606B (zh) 实现暂存中转的机器人餐食配送系统和方法
CN209000133U (zh) 一种取篮设备和存取货机
CN214086206U (zh) 一种自动存取装置
KR101654021B1 (ko) 의류 보관 및 출고 시스템
KR102550714B1 (ko) 로봇 조리 시스템용 조리용기 자동공급장치
CN107879102A (zh) 一种锡膏管理机
CN110796799A (zh) 货物管理装置
JP5736629B1 (ja) 収納システム及び収納方法
CN211140827U (zh) 一种自动传送装置
JPH03133810A (ja) 屋外付設型自動倉庫
CN111214043A (zh) 出餐控制方法及出餐设备
CN211653777U (zh) 一种转动式售餐机
CN219135482U (zh) 分类管理物流架
JP2019085194A (ja) 物品搬入出装置
CN220501664U (zh) 一种仓库货物输送提取装置
CN115119456B (zh) 一种机房服务器自动上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