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1997U -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1997U
CN216281997U CN202122878830.2U CN202122878830U CN216281997U CN 216281997 U CN216281997 U CN 216281997U CN 202122878830 U CN202122878830 U CN 202122878830U CN 216281997 U CN216281997 U CN 216281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mesh enclosure
guide ring
connecting portion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88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文滔
陈伟华
胡辉
韦善蒙
许晓峰
杨慧敏
杨志超
尧潇
杨艳
詹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88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1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1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1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包括第一本体;网罩,设于导风圈,网罩包括第二本体;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设于第一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另一个设于第二本体;多个减振部,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通过在导风圈中设置减振部,可以减小第一插接部直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Description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圈组件、一种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导风圈组件中,设有多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中的各个连接部件之间直接通过面与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在导风圈组件处于振动环境中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网罩,设于导风圈,且导风圈和网罩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设有多个减振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风圈组件,包括导风圈和网罩,其中,网罩设于导风圈上。可以理解地,导风圈组件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振动,导风圈组件随之振动,进而导致导风圈与网罩之间存在振动现象。在导风圈与网罩振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反复碰撞从而形成噪音。
为了减小由于导风圈与网罩相互碰撞而形成的噪音,在导风圈和网罩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中设置多个减振部,从而将导风圈与网罩之间的直接接触改为两者通过减振部接触,减振部能够起到减振作用,进而减小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通过在导风圈和网罩之间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设置多个减振部,从而将导风圈与网罩之间的直接接触改为两者通过减振部接触,减振部能够起到减振作用,进而减小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风圈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圈包括第一本体;网罩包括第二本体;导风圈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设于第一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另一个设于第二本体,第一插接部的形状与第二插接部相适配,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配合插接,用于限制网罩与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移;第一插接部垂直于其插接方向的横截面积沿着插接方向逐渐减小;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导风圈与网罩之间的连接,在导风圈组件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其中,导风圈包括第一本体,网罩包括第二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分别设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既可以设于第一本体,也可以设于第二本体,只要将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设于第一本体,另一个设于第二本体即可。
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相适配,具体地,第一插接部插设于第二插接部中,从而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连接的状态下,第二插接部能够对第一插接部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连接限制网罩与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以第一插接部设于网罩的第二本体,第二插接部设于导风圈的第一本体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过程,网罩带动第一插接部朝向导风圈移动,直至设于网罩上的第一插接部与设于导风圈上的第二插接部相抵,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对第一插接部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插接部设于导风圈的第一本体,第二插接部设于网罩的第二本体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朝导风圈移动时,导风圈上的第一插接部插入网罩上的第二插接部,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为多个情况下,可将多个第一插接部相互平行设置,将多个第二插接部相互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在移动网罩的过程中,同时将多个第一插接部插入与其对应的第二插接部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可实现在多个点对网罩进行限位,使网罩与导风圈的连接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相互连接,将第一插接部设置为变截面的结构,具体地,第一插接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横截面积沿着插接方向逐渐缩小,即垂直于第一插接部的插接方向,朝向第一插接部插接方向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小于背离第一插接部插接方向的一侧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在将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部时,先将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插入第二插接部,减小插接难度。
进一步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于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设置于第一插接部与设有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也即,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于第一插接部和与第一插接部接触的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可以理解地,导风圈组件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振动,进而带动导风圈组件整体出现振动,在第一插接部和与第一插接部接触的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设置减振部,可以减小第一插接部直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圈组件,通过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对导风圈和网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仅通过移动网罩即可实现对网罩的限位,减少了装配过程的工作量,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通过在导风圈中设置减振部,可以减小第一插接部直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减振部包括减振凸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减振部中设置有减振凸起,具体地,减振凸起整体呈梯形结构,减振凸起靠近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一侧尺寸较小,减振凸起靠近第一插接部的一侧尺寸较大,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插接部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过在减振部中设置减振凸起,一方面通过减振凸起对第一插接部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插接部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减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减振部设有弹性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减振部设有弹性件。具体地,弹性件设置于减振部的顶部。即弹性件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相接触,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通过在减振部中设置弹性件,使弹性件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相接触,可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圈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设于导风圈;第四连接部,设于网罩,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连接件,穿设于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用于将网罩与导风圈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对网罩进行限位,在导风圈组件中还设置了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连接件,其中,第三连接部设于导风圈,第四连接部设于网罩,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先对设置,连接件穿设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从而通过连接件将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连,进而将导风圈与网罩相连,进一步对网罩进行限位。连接件可将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网罩与导风圈的固定相连。
具体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可设置于远离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一侧,从而使网罩与导风圈的连接点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网罩周侧,使网罩处于受力均衡的状态。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为多个时,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连接件的数量相同,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在导风圈组件中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并将连接件穿设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从而通过连接件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进一部对网罩进行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的一者被构造为螺纹孔,另一者被构造为通孔,连接件被构造为螺钉。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的一者被构造为通孔,另一者被构造为螺纹孔,连接件被构造为螺钉。具体地,螺钉的一端为螺杆,另一端为螺帽,通孔位于螺纹孔和螺帽之间,即螺钉的螺杆穿过通孔与螺纹孔旋合,将设有通孔的部件固定于螺帽与设有螺纹孔的部件之间,从而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将网罩固定连接于导风圈。
通过将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的一者构造为螺纹孔,另一者构造为通孔,并将连接件构造为螺钉,从而通过螺钉将网罩固定连接于导风圈,连接稳定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本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本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振部。在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本体之间设置减振部,可以减小第四连接部直接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通过在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本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振部,可以减小第四连接部直接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被构造为凸部,第二插接部朝向第一插接部的一侧设有与凸部适配的凹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第一插接部能够插设与第二插接部中,将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部,并在第二插接部朝向第一插接部的一侧设置凹槽,其中,凹槽的尺寸与凸部适配,从而使凸部能够插入凹槽中,实现对网罩的限位。
具体地,凸部由设置于网罩或导风圈上的凸壳构成,即凸部被构造为空心结构,通过凸出于网罩或导风圈的本体的凸壳构成凸出于网罩或导风圈的本体的凸部。可以理解地,空心的凸部仅由凸壳构成,重量较轻,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重作用。
进一步地,凸部也可以设置为实心的凸块结构,从而提高凸部的强度。
具体地,以第一插接部设于网罩,第二插接部设于导风圈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过程,网罩带动凸部朝向导风圈移动,直至设于网罩上的凸部与设于导风圈上的凹槽端部相抵,凸部随着网罩的移动插入凹槽中,凹槽的槽壁与凸部相抵,对凸部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插接部设于导风圈,第二插接部设于网罩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朝导风圈移动时,导风圈上的凸部插入网罩上的凹槽,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通过将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部,并在第二插接部朝向第一插接部的一侧设置与凸部适配的凹槽,通过凹凸配合的结构实现网罩与导风圈的连接,使连接操作更为简单,易于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凹槽的槽深大于凸部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凸部和凹槽的尺寸进行限定,具体地,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凹槽的槽深大于凸部的长度。可以理解地,凸部插入凹槽后,朝凹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如果凹槽的槽深尺寸较小,则容易出现网罩还没有与导风圈连接到位,凸部的顶端就已经与凹槽的槽底相抵的情况,在凹槽槽底的限制下,凸部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继续移动,导致网罩与导风圈无法连接到位。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将凹槽尺寸设置足够长,从而保证网罩在于导风圈连接到位之前,凸部不会与凹槽的槽底相抵。因此,将凹槽的槽深设置为大于凸部的长度,从而保证即使凸部完全插入凹槽中,也不会出现凹槽的槽底与凸部相抵的情况,从而保证导风腔与网罩能够正常连接。
通过将凹槽的槽深设置为大于凸部的长度,从而避免凸部的顶端提前与凹槽的槽底相抵,进而导致网罩与导风圈无法正常连接的情况,保证即使凸部完全插入凹槽中,也不会出现凹槽的槽底与凸部相抵的情况,从而保证导风腔与网罩能够正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垂直于凸部延伸的方向,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的一侧的尺寸。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凸部的截面尺寸发生变化。具体地,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一侧的尺寸。与之相对地,沿垂直于凹槽延伸的方向,凹槽各个位置的尺寸相同。将凸部靠近凹槽一侧的尺寸设置为大于凸部远离凹槽一侧的尺寸,从而使凸部先将尺寸最小的端部插入凹槽,可以减小插入难度,并起到引导作用。随着网罩与导风圈的相对移动,凸部继续插入凹槽,并且随着凸部的移动,插入凹槽的凸部尺寸逐渐增大,直至凸部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相抵,凸部与凹槽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凸部越深入,凹槽与凸部之间的力越大,从而使凸部牢固地固定于凹槽中,减小网罩与导风圈之间由于配合间隙而导致的串动,进而减小由于串动而导致的振动噪音。
通过将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可以实现凸部越深入凹槽,凸部与凹槽的配合越紧密的技术效果,从而使凸部牢固地固定于凹槽中,减小网罩与导风圈之间由于配合间隙而导致的串动,进而减小由于串动而导致的振动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斜面,设于第一插接部朝向第二插接部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插接部朝向第二插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可以理解地,在第一插接部朝向第二插接部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可以使第一插接部先以尺寸较小的部分插入第二插接部,降低插入难度,进而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相较于不设置斜面的结构,通过第一斜面对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插入过程进行引导,可以避免第一插接部的端部由于尺寸较大难以插入第二插接部的现象发生。
通过在第一插接部朝向第二插接部的端部设置第一斜面,可以在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部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第一插接部更加易于插入第二插接部,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圈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共同设于导风圈或所述网罩;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与第二插接部共同设于导风圈或所述网罩;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第六连接部,用于限制网罩朝向凹槽方向的位移。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对导风圈和网罩进行限位,在导风圈组件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其中,第五连接部与第一插接部设置于同一部件,即第一插接部设置于导风圈时,第五连接部也设置于导风圈,第一插接部设置于网罩时,第五连接部也设置于网罩。第六连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设置于同一部件,即第二插接部设置于导风圈时,第六连接部也设置于导风圈,第二插接部设置于网罩时,第六连接部也设置于网罩。
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均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的数量相同,且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相适配。具体地,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第六连接部,从而在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第六连接部能够对第五连接部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的连接进一步限制网罩与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以第五连接部设置于网罩,第六连接部设置于导风圈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过程,网罩带动第五连接部朝向导风圈移动,直至设于网罩上的第五连接部与设于导风圈上的第六连接部相抵,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第六连接部上,第六连接部对第五连接部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五连接部设于导风圈,第六连接部设于网罩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朝导风圈移动时,导风圈上的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网罩上的第六连接部,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均为多个情况下,可将多个第五连接部相互平行设置,将多个第六连接部相互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在移动网罩的过程中,同时将多个第五连接部挂设于与其对应的第六连接部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可实现在多个点对网罩进行限位,使网罩与导风圈的连接更为稳定。
通过在导风圈组件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并将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第六连接部上,可进一步通过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的配合对网罩进行限位,并且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连接失效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的连接关系对网罩进行限位,提高了网罩与导风圈连接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五连接部与设有第六连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第五连接部与设有第六连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于第五连接部与设有第六连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设置于第五连接部与设有第六连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也即,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于第五连接部和与第五连接部接触的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在第五连接部和与第五连接部接触的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设置减振部,可以减小第五连接部直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通过在第五连接部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振部,可以减小第五连接部直接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被构造为挂环,第六连接部被构造为挂钩,挂钩朝背离第一插接部的方向设有开口,挂环穿过开口挂设于挂钩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五连接部被构造为挂环,第六连接部被构造为挂钩,从而实现将第五连接部挂设于第六连接部上。其中,挂钩朝向背离第一插接部的方向设有开口,挂环穿过开口挂设于挂钩中。由于挂钩朝向背离第一插接部的方向设置开口,从而在网罩相对于导风圈移动时,与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部同步地,挂环穿过开口挂设于挂钩中。
具体地,以第五连接部设于网罩,第六连接部设于导风圈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过程,网罩带动挂环朝向导风圈移动,直至设于网罩上的挂环到达设于导风圈上的开口位置,挂环随着网罩的移动穿过开口挂设于挂钩中,挂钩的底部与挂环相抵,对挂环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五连接部设于导风圈,第六连接部设于网罩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朝导风圈移动时,导风圈上的挂环挂设于网罩上的挂钩,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通过将第五连接部构造为挂环,将第六连接部构造为挂钩,通过挂接的方式实现网罩与导风圈的连接,使连接操作更为简单,易于操作。进一步地,在挂钩背离第一插接部的方向设置开口,从而在网罩相对于导风圈移动时,与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部同步地,挂环穿过开口挂设于挂钩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朝向第一插接部的方向,开口尺寸逐渐缩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朝着第一插接部的方向,开口尺寸逐渐减小,也即,在挂钩的入口处,开口尺寸最大,朝向挂钩底部的方向,开口尺寸逐渐减小。通过将挂钩入口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最大,可以使挂环更易于伸入挂钩中,便于挂钩与挂环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
本申请提出的室内机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因此,室内机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
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因此,空调器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导风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图1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导风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示出了图4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示出了图6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6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示出了图9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了图9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图6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2示出的导风圈组件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6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导风圈组件,110导风圈,111第一本体,120网罩,121第二本体,130第一插接部,131第一斜面,140第二插接部,150第三连接部,160第四连接部,161连接件,170减振部,171减振凸起,180第五连接部,190第六连接部,19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6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风圈组件100、室内机和空调器。
实施例一:
结合图6、图10、图11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导风圈组件100,包括:导风圈110;网罩120,设于导风圈110,且导风圈110和网罩120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设有多个减振部17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包括导风圈110和网罩120,其中,网罩120设于导风圈110上。可以理解地,导风圈组件100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振动,导风圈组件100随之振动,进而导致导风圈110与网罩120之间存在振动现象。在导风圈110与网罩120振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反复碰撞从而形成噪音。
为了减小由于导风圈110与网罩120相互碰撞而形成的噪音,在导风圈110和网罩120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中设置多个减振部170,从而将导风圈110与网罩120之间的直接接触改为两者通过减振部170接触,减振部170能够起到减振作用,进而减小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通过在导风圈110和网罩120之间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设置多个减振部170,从而将导风圈110与网罩120之间的直接接触改为两者通过减振部170接触,减振部170能够起到减振作用,进而减小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二:
结合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圈110包括第一本体111;网罩120包括第二本体121;导风圈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130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140,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中的一个设于第一本体111,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中的另一个设于第二本体121,第一插接部130的形状与第二插接部140相适配,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配合插接,用于限制网罩120与导风圈110之间的相对位移;第一插接部130垂直于其插接方向的横截面积沿着插接方向逐渐减小;多个减振部170,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在第一插接部130与设有第二插接部140的第一本体111之间,或,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在第一插接部130与设有第二插接部140的第二本体121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包括导风圈110和网罩120,其中,网罩120设于导风圈110上。为了实现导风圈110与网罩120之间的连接,在导风圈组件100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130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140。其中,导风圈110包括第一本体111,网罩120包括第二本体121,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分别设于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21,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既可以设于第一本体111,也可以设于第二本体121,只要将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中的一个设于第一本体111,另一个设于第二本体121即可。
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均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插接部130与第二插接部140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130与第二插接部140相适配,具体地,第一插接部130插设于第二插接部140中,从而在第一插接部130与第二插接部140连接的状态下,第二插接部140能够对第一插接部130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的连接限制网罩120与导风圈110之间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以第一插接部130设于网罩120的第二本体121,第二插接部140设于导风圈110的第一本体111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的过程,网罩120带动第一插接部130朝向导风圈110移动,直至设于网罩120上的第一插接部130与设于导风圈110上的第二插接部140相抵,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第二插接部140,第二插接部140对第一插接部130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120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120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插接部130设于导风圈110的第一本体111,第二插接部140设于网罩120的第二本体121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120朝导风圈110移动时,导风圈110上的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网罩120上的第二插接部140,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120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均为多个情况下,可将多个第一插接部130相互平行设置,将多个第二插接部140相互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在移动网罩120的过程中,同时将多个第一插接部130插入与其对应的第二插接部140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可实现在多个点对网罩120进行限位,使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连接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的相互连接,将第一插接部130设置为变截面的结构,具体地,第一插接部130垂直于插接方向的横截面积沿着插接方向逐渐缩小,即垂直于第一插接部130的插接方向,朝向第一插接部130插接方向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小于背离第一插接部130插接方向的一侧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在将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第二插接部140时,先将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插入第二插接部140,减小插接难度。
进一步地,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于第一插接部130与设有第二插接部140的第一本体111之间,或设置于第一插接部130与设有第二插接部140的第二本体121之间。也即,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于第一插接部130和与第一插接部130接触的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可以理解地,导风圈组件100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振动,进而带动导风圈组件100整体出现振动,在第一插接部130和与第一插接部130接触的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设置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一插接部130直接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将网罩连接于导风圈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圈组件100,通过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对导风圈110和网罩12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仅通过移动网罩120即可实现对网罩120的限位,减少了装配过程的工作量,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通过在导风圈110中设置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一插接部130直接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实施例三:
结合图10、图11和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减振部170包括减振凸起171。
在该实施例中,在减振部170中设置有减振凸起171,具体地,减振凸起171整体呈梯形结构,减振凸起171靠近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的一侧尺寸较小,减振凸起171靠近第一插接部130的一侧尺寸较大,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插接部130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过在减振部170中设置减振凸起171,一方面通过减振凸起171对第一插接部130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插接部130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减振效果。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减振部170设有弹性件。
在该实施例中,减振部170设有弹性件。具体地,弹性件设置于减振部170的顶部。即弹性件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相接触,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通过在减振部170中设置弹性件,使弹性件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相接触,可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实施例五:
结合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圈组件100还包括:第三连接部150,设于导风圈110;第四连接部160,设于网罩120,第三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160相对设置;连接件161,穿设于第三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160,用于将网罩120与导风圈110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对网罩120进行限位,在导风圈组件中还设置了第三连接部150、第四连接部160和连接件161,其中,第三连接部150设于导风圈110,第四连接部160设于网罩120,第三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160先对设置,连接件161穿设于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从而通过连接件161将第三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160相连,进而将导风圈110与网罩120相连,进一步对网罩120进行限位。连接件161可将第三连接部150与第四连接部16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固定相连。
具体地,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可设置于远离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的一侧,从而使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连接点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网罩120周侧,使网罩120处于受力均衡的状态。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为多个时,第三连接部150、第四连接部160以及连接件161的数量相同,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在导风圈组件100中设置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并将连接件161穿设于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中,从而通过连接件161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进一部对网罩120进行限位。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中的一者被构造为螺纹孔,另一者被构造为通孔,连接件161被构造为螺钉。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中的一者被构造为通孔,另一者被构造为螺纹孔,连接件161被构造为螺钉。具体地,螺钉的一端为螺杆,另一端为螺帽,通孔位于螺纹孔和螺帽之间,即螺钉的螺杆穿过通孔与螺纹孔旋合,将设有通孔的部件固定于螺帽与设有螺纹孔的部件之间,从而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将网罩120固定连接于导风圈110。
通过将第三连接部150和第四连接部160中的一者构造为螺纹孔,另一者构造为通孔,并将连接件161构造为螺钉,从而通过螺钉将网罩120固定连接于导风圈110,连接稳定可靠。
实施例七:
结合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在第四连接部160与第二本体121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四连接部160与第二本体12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振部170。在第四连接部160与第二本体121之间设置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四连接部160直接与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通过在第四连接部160与第二本体12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四连接部160直接与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实施例八:
结合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30被构造为凸部,第二插接部140朝向第一插接部130的一侧设有与凸部适配的凹槽。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插接部130能够插设与第二插接部140中,将第一插接部130构造为凸部,并在第二插接部140朝向第一插接部130的一侧设置凹槽,其中,凹槽的尺寸与凸部适配,从而使凸部能够插入凹槽中,实现对网罩120的限位。
具体地,凸部由设置于网罩120或导风圈110上的凸壳构成,即凸部被构造为空心结构,通过凸出于网罩120或导风圈110的本体的凸壳构成凸出于网罩120或导风圈110的本体的凸部。可以理解地,空心的凸部仅由凸壳构成,重量较轻,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重作用。
进一步地,凸部也可以设置为实心的凸块结构,从而提高凸部的强度。
具体地,以第一插接部130设于网罩120,第二插接部140设于导风圈110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的过程,网罩120带动凸部朝向导风圈110移动,直至设于网罩120上的凸部与设于导风圈110上的凹槽端部相抵,凸部随着网罩120的移动插入凹槽中,凹槽的槽壁与凸部相抵,对凸部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120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120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插接部130设于导风圈110,第二插接部140设于网罩120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120朝导风圈110移动时,导风圈110上的凸部插入网罩120上的凹槽,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120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通过将第一插接部130构造为凸部,并在第二插接部140朝向第一插接部130的一侧设置与凸部适配的凹槽,通过凹凸配合的结构实现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连接,使连接操作更为简单,易于操作。
实施例九:
结合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凹槽的槽深大于凸部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对凸部和凹槽的尺寸进行限定,具体地,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凹槽的槽深大于凸部的长度。可以理解地,凸部插入凹槽后,朝凹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如果凹槽的槽深尺寸较小,则容易出现网罩120还没有与导风圈110连接到位,凸部的顶端就已经与凹槽的槽底相抵的情况,在凹槽槽底的限制下,凸部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继续移动,导致网罩120与导风圈110无法连接到位。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将凹槽尺寸设置足够长,从而保证网罩120在于导风圈110连接到位之前,凸部不会与凹槽的槽底相抵。因此,将凹槽的槽深设置为大于凸部的长度,从而保证即使凸部完全插入凹槽中,也不会出现凹槽的槽底与凸部相抵的情况,从而保证导风腔与网罩120能够正常连接。
通过将凹槽的槽深设置为大于凸部的长度,从而避免凸部的顶端提前与凹槽的槽底相抵,进而导致网罩120与导风圈110无法正常连接的情况,保证即使凸部完全插入凹槽中,也不会出现凹槽的槽底与凸部相抵的情况,从而保证导风腔与网罩120能够正常连接。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凸部延伸的方向,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的一侧的尺寸。
在该实施例中,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凸部的截面尺寸发生变化。具体地,沿凸部的延伸方向,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一侧的尺寸。与之相对地,沿垂直于凹槽延伸的方向,凹槽各个位置的尺寸相同。将凸部靠近凹槽一侧的尺寸设置为大于凸部远离凹槽一侧的尺寸,从而使凸部先将尺寸最小的端部插入凹槽,可以减小插入难度,并起到引导作用。随着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相对移动,凸部继续插入凹槽,并且随着凸部的移动,插入凹槽的凸部尺寸逐渐增大,直至凸部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相抵,凸部与凹槽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凸部越深入,凹槽与凸部之间的力越大,从而使凸部牢固地固定于凹槽中,减小网罩120与导风圈110之间由于配合间隙而导致的串动,进而减小由于串动而导致的振动噪音。
通过将凸部朝向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凸部背离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可以实现凸部越深入凹槽,凸部与凹槽的配合越紧密的技术效果,从而使凸部牢固地固定于凹槽中,减小网罩120与导风圈110之间由于配合间隙而导致的串动,进而减小由于串动而导致的振动噪音。
实施例十:
结合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30包括:第一斜面131,设于第一插接部130朝向第二插接部14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30朝向第二插接部140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131。可以理解地,在第一插接部130朝向第二插接部140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131,可以使第一插接部130先以尺寸较小的部分插入第二插接部140,降低插入难度,进而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相较于不设置斜面的结构,通过第一斜面131对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插入过程进行引导,可以避免第一插接部130的端部由于尺寸较大难以插入第二插接部140的现象发生。
通过在第一插接部130朝向第二插接部140的端部设置第一斜面131,可以在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第二插接部140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第一插接部130更加易于插入第二插接部140,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十一: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圈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180,与第一插接部130共同设于导风圈110或所述网罩120;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190,与第二插接部140共同设于导风圈110或所述网罩120;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一一对应设置,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第六连接部190,用于限制网罩120朝向凹槽方向的位移。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对导风圈110和网罩120进行限位,在导风圈组件100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180和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190,其中,第五连接部180与第一插接部130设置于同一部件,即第一插接部130设置于导风圈110时,第五连接部180也设置于导风圈110,第一插接部130设置于网罩120时,第五连接部180也设置于网罩120。第六连接部190与第二插接部140设置于同一部件,即第二插接部140设置于导风圈110时,第六连接部190也设置于导风圈110,第二插接部140设置于网罩120时,第六连接部190也设置于网罩120。
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均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的数量相同,且第五连接部180与第六连接部190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180与第六连接部190相适配。具体地,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第六连接部190,从而在第五连接部180与第六连接部190连接的状态下,第六连接部190能够对第五连接部180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第五连接部180与第六连接部190的连接进一步限制网罩120与导风圈110之间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以第五连接部180设置于网罩120,第六连接部190设置于导风圈110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的过程,网罩120带动第五连接部180朝向导风圈110移动,直至设于网罩120上的第五连接部180与设于导风圈110上的第六连接部190相抵,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第六连接部190上,第六连接部190对第五连接部180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120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120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五连接部180设于导风圈110,第六连接部190设于网罩120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120朝导风圈110移动时,导风圈110上的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网罩120上的第六连接部190,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120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均为多个情况下,可将多个第五连接部180相互平行设置,将多个第六连接部190相互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在移动网罩120的过程中,同时将多个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与其对应的第六连接部190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可实现在多个点对网罩120进行限位,使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连接更为稳定。
通过在导风圈组件100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180和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190,并将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第六连接部190上,可进一步通过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的配合对网罩120进行限位,并且在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的连接失效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五连接部180和第六连接部190的连接关系对网罩120进行限位,提高了网罩120与导风圈110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二:
结合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在第五连接部180与设有第六连接部190的第一本体111之间,或,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在第五连接部180与设有第六连接部190的第二本体121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减振部170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于第五连接部180与设有第六连接部190的第一本体111之间,或设置于第五连接部180与设有第六连接部190的第二本体121之间。也即,至少一个减振部170设置于第五连接部180和与第五连接部180接触的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在第五连接部180和与第五连接部180接触的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设置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五连接部180直接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通过在第五连接部180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振部170,可以减小第五连接部180直接与第一本体111或第二本体1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由于振动所导致的噪音。
实施例十三: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五连接部180被构造为挂环,第六连接部190被构造为挂钩,挂钩朝背离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设有开口191,挂环穿过开口191挂设于挂钩中。
在该实施例中,第五连接部180被构造为挂环,第六连接部190被构造为挂钩,从而实现将第五连接部180挂设于第六连接部190上。其中,挂钩朝向背离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设有开口191,挂环穿过开口191挂设于挂钩中。由于挂钩朝向背离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设置开口191,从而在网罩120相对于导风圈110移动时,与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第二插接部140同步地,挂环穿过开口191挂设于挂钩中。
具体地,以第五连接部180设于网罩120,第六连接部190设于导风圈110为例进行说明。在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的过程,网罩120带动挂环朝向导风圈110移动,直至设于网罩120上的挂环到达设于导风圈110上的开口191位置,挂环随着网罩120的移动穿过开口191挂设于挂钩中,挂钩的底部与挂环相抵,对挂环进行限位,从而使网罩120无法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对网罩120起到了限位作用。
而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五连接部180设于导风圈110,第六连接部190设于网罩120的情况,操作者将网罩120朝导风圈110移动时,导风圈110上的挂环挂设于网罩120上的挂钩,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网罩120继续沿原移动方向移动的作用。
通过将第五连接部180构造为挂环,将第六连接部190构造为挂钩,通过挂接的方式实现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连接,使连接操作更为简单,易于操作。进一步地,在挂钩背离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设置开口191,从而在网罩120相对于导风圈110移动时,与第一插接部130插入第二插接部140同步地,挂环穿过开口191挂设于挂钩中。
进一步地,沿朝向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开口191尺寸逐渐缩小。
在该实施例中,朝着第一插接部130的方向,开口191尺寸逐渐减小,也即,在挂钩的入口处,开口191尺寸最大,朝向挂钩底部的方向,开口191尺寸逐渐减小。通过将挂钩入口处的开口191尺寸设置为最大,可以使挂环更易于伸入挂钩中,便于挂钩与挂环的连接。
实施例十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30被构造为卡扣,第二插接部140被构造为卡槽。
第一插接部130和第二插接部140可以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插接部130被构造为卡扣,第二插接部140被构造为卡槽。其中,在网罩120相对于导风圈110移动的过程中,卡扣与卡槽随网罩120和导风圈110产生相对位移,卡扣插入卡槽中。在卡扣与卡槽连接到位的情况下,卡槽对卡扣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上。
通过将第一插接部130构造为卡扣,将第二插接部140构造为卡槽,从而使使第一插接部130卡接于第二插接部140中,此种连接方式可限制第一插接部130沿各个方向的位移,从而将网罩120连接于导风圈110中,并且连接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操作,简化了网罩120与导风圈110的装配过程。
实施例十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
本申请提出的室内机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因此,室内机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十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
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因此,空调器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室内机,或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导风圈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圈;
网罩,设于所述导风圈,且所述导风圈和网罩的至少部分接触区域设有多个减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圈包括第一本体;
所述网罩包括第二本体;
所述导风圈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中的另一个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适配,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配合插接,用于限制所述网罩与所述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移;
所述第一插接部垂直于其插接方向的横截面积沿着所述插接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设有所述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所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设有所述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部包括减振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部设有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导风圈;
第四连接部,设于所述网罩,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
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用于将所述网罩与所述导风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中的一者被构造为螺纹孔,另一者被构造为通孔,所述连接件被构造为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部被构造为凸部,所述第二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凸部适配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凸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凹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凸部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凸部延伸的方向,所述凸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凸部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
第一斜面,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共同设于所述导风圈或所述网罩;
至少一个第六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共同设于所述导风圈或所述网罩;
所述第五连接部和所述第六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五连接部挂设于所述第六连接部,用于限制所述网罩朝向所述凹槽方向的位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设有所述第六连接部的第一本体之间,或,所述多个减振部中的至少一个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设有所述第六连接部的第二本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连接部被构造为挂环,所述第六连接部被构造为挂钩,所述挂钩朝背离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方向设有开口,所述挂环穿过所述开口挂设于所述挂钩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风圈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朝向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方向,所述开口尺寸逐渐缩小。
16.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圈组件。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室内机;或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圈组件。
CN202122878830.2U 2021-11-23 2021-11-23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281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8830.2U CN216281997U (zh) 2021-11-23 2021-11-23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8830.2U CN216281997U (zh) 2021-11-23 2021-11-23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1997U true CN21628199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8830.2U Active CN216281997U (zh) 2021-11-23 2021-11-23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1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2273B1 (ko) 천장 매립형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내기
CN216281997U (zh)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281994U (zh) 导风圈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206250A1 (zh) 电脑板盒的安装结构及洗衣机
CN217763690U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机房的安装组件
CN214055333U (zh) 舵机及机器人
CA3128268C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08330752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
CN218133956U (zh) 吊顶器用磁性吸附防尘罩
CN211104034U (zh) 机器人控制柜以及机器人系统
CN220067102U (zh) 一种高速电机
KR100348604B1 (ko) 에어콘용 실외기의 진동 저감구조
CN219197662U (zh) 一种风扇及包括该风扇的风扇安装结构
CN216812304U (zh) 一种减震底座及水泵
CN219018018U (zh) 电连接器以及变频器
CN216384553U (zh) 一种外壳总成及空调器
CN217952679U (zh) 电机安装座及空调
CN220807482U (zh) 一种电推剪的传动机构
CN220452255U (zh) 可消除谐振的低噪声组合式电风扇
CN219177830U (zh) 空调壳体和室内机
CN218352566U (zh) 一种组合式视频融合器
CN210569142U (zh) 电机支架的安装结构、电机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1820506U (zh) 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CN220958264U (zh) 灯具一体内折吊件模组
CN220173009U (zh) 一种稳固型带减速箱的单相异步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