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9626U -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 Google Patents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9626U
CN216269626U CN202123012218.3U CN202123012218U CN216269626U CN 216269626 U CN216269626 U CN 216269626U CN 202123012218 U CN202123012218 U CN 202123012218U CN 216269626 U CN216269626 U CN 216269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sel engine
power
motor
water pump
electromagnetic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22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鹏
章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nkaili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nkaili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nkaili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nkaili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22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9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9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9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包括被动牵引车和可拆卸连接在车上的水泵,所述水泵包括双动力装置,形成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输出动力的结构;所述双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柴油机,所述电动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柴油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水泵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用于对水做功的水泵转子,形成电磁离合器接合后,柴油机提供输出动力,电磁离合器脱开后,电动机提供输出动力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泵由于处于长期库存、欠缺保养的状态或恶劣的工作环境而经常发生故障的问题,在防汛泵车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Description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背景技术
洪涝灾害每年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重量损失。发生洪涝灾害后,只有及时响应,进行排涝抢险,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进行排涝抢险时,排水泵是重要的抢险装备,但是,由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不规律、难以预测的特性,排水泵一般处于长期库存、欠缺保养的状态,而且,排涝抢险作业中排水泵工作环境恶劣,当洪涝发生时,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泵经常发生故障,导致排涝抢险工作被延误,如果配备专业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维护,维护成本过高,故难以适应洪涝灾害的抢险救灾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泵由于处于长期库存、欠缺保养的状态或恶劣的工作环境而经常发生故障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包括被动牵引车和可拆卸连接在车上的水泵,所述水泵包括双动力装置,形成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输出动力的结构;所述双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柴油机,所述电动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泵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柴油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水泵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用于对水做功的水泵转子,形成电磁离合器接合后,柴油机提供输出动力,电磁离合器脱开后,电动机提供输出动力的结构;
还包括被配置为固定连接于被动牵引车边部的控制装置,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接合或脱开的控制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为电动机提供短时动力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电动机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接合,控制装置控制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后,电动机转动带动柴油机启动的结构;所述柴油机还包括用于手动启动的机械启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所述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与柴油机电性连接,形成通过控制柴油机转速,调节泵送能力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被动牵引车为具有驻车制动功能的双轴四轮平板车,包括手摇式平衡支撑脚,形成辅助平板车驻车的结构;还包括带有缓冲功能的牵引杆,形成支持平板车被牵引的连接机构;所述平板车底部设有用于车体稳定的配重平衡;所述平板车的车轮为实心型轮胎,所述平板车车架喷设有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柴油机排烟口部设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柴油机的进气口部设有消声器。
优选的,所述平板车上固定连接有防雨车厢,所述防雨车厢为长方形箱体结构,其侧面开设有若干换气孔,各所述换气孔上方设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所述防雨车厢上设有汽车尾灯式警示标志,其顶部设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水泵的动力装置通过电动机串联柴油机形成双动力装置的设置,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快捷切换电动机动力或柴油机动力,形成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输出动力的结构,适应移动式抢险救灾的突击排涝抢险作业,具有较高的容错率,防止水泵由于处于长期库存、欠缺保养的状态或恶劣的工作环境而发生故障,导致排涝抢险工作被延误。
2、本实用新型的启动方式包括手动启动和电动启动,适应于复杂且恶劣的洪涝抢险救灾作业,保证设备到达现场后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够快捷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雨箱内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离合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被动牵引车1、手摇式平衡支撑脚11、牵引杆12、防雨车厢13、配重平衡14、实心型轮胎15、照明灯16、水泵2、电动机3、第一输出轴31、第二输出轴32、柴油机4、空气过滤装置42、消声器43、联轴器5、水泵传动轴6、电磁离合器7、控制装置8、蓄电池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包括被动牵引车1和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车上的水泵2,所述水泵2包括双动力装置,形成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输出动力的结构,适应移动式抢险救灾的排涝作业,主要用于突击排涝抢险,可以快捷地选用一种动力方式进行启动,具有较高的容错率,防止水泵突然故障导致排涝抢险工作被延误。
所述双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3和柴油机4,所述电动机3为双轴电动机,其输出轴沿轴向方向向两端延设至机壳外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为YX3-132M-4X系列双轴伸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所述第一输出轴31通过联轴器5与水泵传动轴6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5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5为通用联轴器。所述第二输出轴32通过电磁离合器7与柴油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7为现有技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内外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使旋转运动的第二输出轴32和柴油机4输出轴,在主动部件不停止旋转的情况下,从动部件可以与其结合或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为干式常开型多片电磁离合器,其型号为GDF-M-210-Φ65(18)-Φ65(18)-A型牙齿-X,其轴径尺寸适应于电动机3和柴油机4的具体尺寸。所述柴油机4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其型号为K4100D5-1,功率为20kw。所述水泵传动轴6传动连接有用于对水做功的水泵转子,形成排水装置。所述水泵2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其类型为离心泵,具有抽排能力强,能抽气、液、固混输的优点。
还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被动牵引车1边部的控制装置8,所述控制装置8为现有技术,用于控制电磁离合器7的接合或脱开动作,所述电磁离合器7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7接合或脱开的控制结构。
工作时,当电磁离合器7接合后,柴油机4提供输出动力,电磁离合器7脱开后,电动机3提供输出动力。双动力装置有效解决了排水泵由于处于长期库存、欠缺保养的状态经或恶劣的工作环境而经常发生动力装置故障的问题,保证水泵2的快速启动和稳定的动力输出。
泵、电动机、柴油机串联组合方式,形成水泵2的双动力,能够适用各种工况条件。根据现场条件可选用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水泵来搭配泵车,也可根据工况条件配用适用工况的电动机和柴油机,排水效率得到保障。
还包括为电动机3提供短时动力的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为24V锂电池,所述蓄电池9与控制装置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与电动机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7接合,控制装置8控制蓄电池9为电动机3供电后,电动机3转动带动柴油机4启动的结构;所述柴油机4还包括用于手动启动的机械启动装置41。水泵2的启动可选择电动机启动和柴油机启动,柴油机启动又分为人工储能启动和蓄电池启动双启动方式。
当电磁离合器7为脱开状态,水泵2的启动和运行动力来源为电动机3,适应于现场有稳定电源的洪涝抢险救灾作业,设备抵达现场后,先将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然后将电动机3接通电源线,通过控制装置8将电动机3接通电源启动,开始排水作业。
当电磁离合器7为接合状态,水泵2的启动和运行动力来源为柴油机4,适应于现场没有稳定电源、或者电动机故障等难于稳运行时的洪涝抢险救灾作业,设备抵达现场后,先将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柴油机4的启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动启动和电动启动,手动启动通过柴油机4自带的机械启动装置41,人工通过Z型摇杆机械储能启动;电动启动通过蓄电池9先为电动机3提供电源,电动机3启动后带动柴油机4启动,柴油机4启动后,电动机3断电,水泵2的启动动力来源于电动机3,运行动力来源为柴油机4。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电机启动系统,包括电机软启动器,所述软启动器为现有技术,形成电动机3的调压启动,在整个起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起动电机,实现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起动过程中的参数,如限流值、起动时间等的电机自动化启动。还包括星三角启动控制系统,使电动机3的启动电流不对电网电压形成过大的冲击;还包括电机变频器,实现电机的变频启动。根据不同的电动机3 的功率,选用软启动、星三角启动和变频启动的电机启动方式,提高本申请的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所述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与柴油机4电性连接,形成通过控制柴油机4转速,调节泵送能力的结构。所述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具体为CCEC调速板3053065。通过调节柴油机4转速,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并保证最佳的泵送能力和持续工作能力。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动牵引车1为具有驻车制动功能的双轴四轮平板车,包括手摇式平衡支撑脚11,形成辅助平板车驻车的结构,手摇式平衡支撑脚11为现有技术,通过杠杆和齿轮传动形成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通过还包括带有缓冲功能的牵引杆12,形成支持平板车被牵引的连接机构;所述牵引杆12为现有技术,通过弹簧的缓冲作用,降低制动惯性。所述平板车底部设有用于车体稳定的配重平衡14,防止泵车因受力不平衡而倾倒;所述平板车的车轮为实心型轮胎15,免加气,省却定时充气的时间,所述平板车车架喷设有防锈漆,防止锈蚀,增加使用寿命。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柴油机4排烟口部设有空气过滤装置42,所述柴油机4的进气口部设有消声器43,所述空气过滤装置42和消声器43为现有技术,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板车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雨车厢13,所述防雨车厢13为长方形箱体结构,其侧面开设有若干换气孔,各所述换气孔上方设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对电动机3和柴油机4进行保护,防止雨水进入导致故障。
所述防雨车厢13上设有汽车尾灯式警示标志,其顶部设有照明灯16,适用于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离合器7为脱开状态,水泵2的启动和运行动力来源为电动机3,适应于现场有稳定电源的洪涝抢险救灾作业,设备抵达现场后,先将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然后将电动机3接通电源线,通过控制装置8将电动机3接通电源启动,开始排水作业。
当电磁离合器7为接合状态,水泵2的启动和运行动力来源为柴油机4,适应于现场没有稳定电源、或者电动机故障等难于稳运行时的洪涝抢险救灾作业,设备抵达现场后,先将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柴油机4的启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动启动和电动启动,手动启动通过柴油机4自带的机械启动装置41,人工通过Z型摇杆机械储能启动;电动启动通过蓄电池9先为电动机3提供电源,电动机3启动后带动柴油机4启动,柴油机4启动后,电动机3断电,水泵2的启动动力来源于电动机3,运行动力来源为柴油机4。
本适应新型完全满足长期库存、欠缺保养、非专业人员操作、工作环境恶劣、易于维护等抢险设备的特殊需求。具有调速功能: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控制,具有能调节转速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并保证最佳的泵送能力和持续工作能力。可选择电动机启动和柴油机启动,柴油机启动又分为人工储能启动器和蓄电池启动双启动方式。 泵、电动机、柴油机的串联双动力组合方式,能够适用各种工况条件。根据现场条件可选用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泵来搭配泵车,也可根据工况条件配用适用工况的电动机和柴油机。实心轮胎,免加气,省却定时充气时间。无堵塞,能通过污水、杂质,普通的塑料袋、纺织袋、泥浆、毛发等杂物能顺利通过抽排,可免维护,低使用成本。快速上水,只需接好进出水管,一键启动,10秒内即可上水,满足应急救险快速投入工作的需求。整车体积小,比同等流量参数的泵车体积小,能够通过桥梁、隧道。结构简单,无需随车吊,柴油机、电动机串联水泵,结构简单,无需专业的多人操作。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包括被动牵引车(1)和可拆卸连接在车上的水泵(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2)包括双动力装置,形成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输出动力的结构;所述双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3)和柴油机(4),所述电动机(3)包括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所述第一输出轴(31)通过联轴器(5)与水泵传动轴(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32)通过电磁离合器(7)与柴油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水泵传动轴(6)传动连接有用于对水做功的水泵转子,形成电磁离合器(7)接合后,柴油机(4)提供输出动力,电磁离合器(7)脱开后,电动机(3)提供输出动力的结构;
还包括被配置为固定连接于被动牵引车(1)边部的控制装置(8),所述电磁离合器(7)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7)接合或脱开的控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为电动机(3)提供短时动力的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与电动机(3)电性连接,形成电磁离合器(7)接合,控制装置(8)控制蓄电池(9)为电动机(3)供电后,电动机(3)转动带动柴油机(4)启动的结构;所述柴油机(4)还包括用于手动启动的机械启动装置(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所述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系统与柴油机(4)电性连接,形成通过控制柴油机(4)转速,调节泵送能力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牵引车(1)为具有驻车制动功能的双轴四轮平板车,包括手摇式平衡支撑脚(11),形成辅助平板车驻车的结构;还包括带有缓冲功能的牵引杆(12),形成支持平板车被牵引的连接机构;所述平板车底部设有用于车体稳定的配重平衡(14);所述平板车的车轮为实心型轮胎(15),所述平板车车架喷设有防锈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柴油机(4)排烟口部设有空气过滤装置(42),所述柴油机(4)的进气口部设有消声器(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车上固定连接有防雨车厢(13),所述防雨车厢(13)为长方形箱体结构,其侧面开设有若干换气孔,各所述换气孔上方设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所述防雨车厢(13)上设有汽车尾灯式警示标志,其顶部设有照明灯(16)。
CN202123012218.3U 2021-12-02 2021-12-02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Active CN216269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2218.3U CN216269626U (zh) 2021-12-02 2021-12-02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2218.3U CN216269626U (zh) 2021-12-02 2021-12-02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9626U true CN21626962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2218.3U Active CN216269626U (zh) 2021-12-02 2021-12-02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96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031A (zh) * 2021-12-02 2022-02-01 河南新开利泵业有限公司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CN115030969A (zh) * 2022-06-28 2022-09-09 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定位负载易分合联轴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031A (zh) * 2021-12-02 2022-02-01 河南新开利泵业有限公司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CN115030969A (zh) * 2022-06-28 2022-09-09 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定位负载易分合联轴器系统
CN115030969B (zh) * 2022-06-28 2024-02-20 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定位负载易分合联轴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69626U (zh)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CN207345791U (zh) 纯电动汽车供气系统
CN101509241B (zh) 一种洒水车
CN102582410B (zh) 多功能汽车双动力节能减排装置
CN202300901U (zh) 混合动力车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
CN113998031A (zh) 双动力多功能防汛泵车
JP3641778B2 (ja) 高機能トラック
CN207140912U (zh) 远程供排水抢险车
CN2592420Y (zh) 一种由空气动力牵引的机动车
CN206797218U (zh) 一种排水车
CN209600216U (zh) 变功率双模一体车用空调压缩机
CN209999475U (zh) 一种电动搅拌车
CN101792060A (zh) 一种可控软启动电动滚筒
CN203129319U (zh) 一种纯电动吸污车
CN201601568U (zh) 一种可控软启动电动滚筒
CN206188370U (zh) 一种全天候机动式抽油泵车
CN205478174U (zh) 一种带有双离合器的混合动力汽车空调压缩机系统
CN105197814A (zh) 电动轮胎式起重机
CN103434500B (zh) 一种汽车制动动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7710517U (zh) 雾炮装置及其抑尘车
CN111251881B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泵驱动结构、方法及电动汽车
CN2071255U (zh) 机动车冷却风扇自控电动装置
CN203381611U (zh) 一种汽车制动动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8558536U (zh) 一种纯电动起重机整车系统及起重机
CN201090444Y (zh) 粉罐车空气压缩机的双动力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