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3324U -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3324U
CN216263324U CN202122463996.8U CN202122463996U CN216263324U CN 216263324 U CN216263324 U CN 216263324U CN 202122463996 U CN202122463996 U CN 202122463996U CN 216263324 U CN216263324 U CN 216263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 mounting
sand mixing
hand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39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国炎
韩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he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he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he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he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39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3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3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3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针对现有混砂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全靠人工控制上料,如果混砂设备内的物料上多了之后就会对设备造成负担,损坏电机甚至损坏搅拌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拉动把手,就可打开进料管进行进料,再进料管下料到一定程度后还可自动将料管关闭,就实现了的外壳内物料的定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背景技术
混砂设备是使型砂中各组分均匀混合,并使黏结剂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的设备。混砂设备是铸造砂处理型砂混制的主要设备,也是获得合格型砂的关键设备。
现有的混砂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全靠人工控制上料,如果混砂设备内的物料上多了之后就会对设备造成负担,损坏电机甚至损坏搅拌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混砂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全靠人工控制上料,如果混砂设备内的物料上多了之后就会对设备造成负担,损坏电机甚至损坏搅拌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外壳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环,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堵块,所述堵块与进料管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第一矩形环相配合,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矩形环,所述第二矩形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一矩形环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把手、连接杆、挡块、压缩弹簧、拉杆和带动块,所述带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矩形环上,所述带动块与配合杆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杆与拉杆相配合,所述拉杆的底端与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块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右侧与压缩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与第一矩形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延伸至外壳外,所述把手的底部与带动块的顶部滑动接触,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把手与第一矩形环脱离,在第一矩形环被把手带动堵块下降进行上料时后,控制机构可与把手脱离,来再次堵住进料管,就实现了对外壳内最大进料量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斜板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与搅拌杆的外侧转动连接,密封圈用于密封住斜板,将斜板中间的通孔密封住,防止物料通过斜板中间的通孔流入到斜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料槽,所述外壳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料门,所述料门的外侧与导料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向上拉动料门后,料门就可将导料槽打开,使得斜板上的物料再从导料槽上流出,斜板的顶部为斜边结构,物料就可快速从斜板上流出,不容易残留在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所述配合杆上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与梯形块滑动接触,圆杆用于与梯形块配合,使得梯形块在外壳内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梯形块可推动配合杆向右侧移动,来与把手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把手的外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把手可在外壳的左侧向下被拉动,把手再将进料管打开。
有益效果:
1、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把手与第一矩形环脱离,在第一矩形环被把手带动堵块下降进行上料时后,控制机构可与把手脱离,来再次堵住进料管,就实现了对外壳内最大进料量的限制;
2、通过在斜板上安装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密封住斜板,将斜板中间的通孔密封住,防止物料通过斜板中间的通孔流入到斜板的底部;
3、斜板的顶部为斜边结构,物料就可快速从斜板上流出,不容易残留在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拉动把手,就可打开进料管进行进料,再进料管下料到一定程度后还可自动将料管关闭,就实现了的外壳内物料的定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的导料槽3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的A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料门、3导料槽、4支架、5检测弹簧、6斜板、7电机、8进料管、9堵块、10搅拌杆、11密封圈、12第一矩形环、13把手、14连接杆、15带动块、16挡块、17压缩弹簧、18拉杆、19配合杆、20复位弹簧、21第二矩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进料管8,进料管8的数量为两个,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4,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弹簧5,检测弹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板6,斜板6的顶部为斜边结构,物料就可快速从斜板6上流出,不容易残留在外壳1内,外壳1内设有搅拌杆10,搅拌杆10的顶端与电机7输出轴固定连接,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环12,第一矩形环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堵块9,堵块9与进料管8的内壁滑动接触,外壳1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第一矩形环12相配合,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矩形环21,第二矩形环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的顶端与第一矩形环12的底部固定连接,斜板6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的内侧与搅拌杆10的外侧转动连接,密封圈11用于密封住斜板6,将斜板6中间的通孔密封住,防止物料通过斜板6中间的通孔流入到斜板6的底部,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外壳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料槽3,外壳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料门2,料门2的外侧与导料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向上拉动料门2后,料门2就可将导料槽3打开,使得斜板6上的物料再从导料槽3上流出,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把手13的外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把手13可在外壳1的左侧向下被拉动,把手13再将进料管8打开。
控制机构包括把手13、连接杆14、挡块16、压缩弹簧17、拉杆18和带动块15,带动块15滑动连接在第一矩形环12上,带动块15与配合杆19固定连接,配合杆19与拉杆18相配合,拉杆18的底端与斜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带动块15与挡块16固定连接,挡块16的右侧与压缩弹簧17的左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7的右端与第一矩形环12固定连接,把手13延伸至外壳1外,把手13的底部与带动块15的顶部滑动接触,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把手13与第一矩形环12脱离,在第一矩形环12被把手13带动堵块9下降进行上料时后,控制机构可与把手13脱离,来再次堵住进料管8,就实现了对外壳1内最大进料量的限制,拉杆1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配合杆19上固定安装有圆杆,圆杆与梯形块滑动接触,圆杆用于与梯形块配合,使得梯形块在外壳1内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梯形块可推动配合杆19向右侧移动,来与把手13配合。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设备进行混砂时,先在外壳1的左侧向下拉动把手13,把手13向下移动时,把手13还会带动第一矩形环12向下移动,第一矩形环12在压缩复位弹簧20并带动两个连接杆14和两个堵块9向下移动来打开两个进料管8,两个进料管8再进行下料,在斜板6上的物料增加,重量就会增加,随之会下压斜板6,使得斜板6在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然后再压缩检测弹簧5,此时斜板6还会带动拉杆18向下移动,拉杆18再带动梯形块下降,梯形块再与配合杆19上的圆杆接触,圆杆在梯形块的右侧滑动,使得配合杆19向右侧移动,配合杆19再带动带动块15与把手13脱离,此时第一矩形环12就会通过复位弹簧20进行复位,第一矩形环12再带动连接杆14和堵块9堵住进料管8,将进料管8堵住,就实现了在外壳1内的物料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自动停止上料,启动电机7,电机7即可带动搅拌杆10旋转,搅拌杆10再搅拌物料,最后再将把手13推至滑槽的最上方,把手13的顶部右侧位置斜边结构,在把手13向上时,把手13上的斜边结构就会与带动块15接触,进入到带动块15与外壳1之间,推动带动块15向右侧移动,带动块15通过压缩弹簧17复位,把手13的底部再与带动块15的顶部贴合,打开料门2,物料流出,检测弹簧5再对斜板6进行复位,方便下一次混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4),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弹簧(5),所述检测弹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板(6),所述外壳(1)内设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的顶端与电机(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环(12),所述第一矩形环(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堵块(9),所述堵块(9)与进料管(8)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外壳(1)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第一矩形环(12)相配合,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矩形环(21),所述第二矩形环(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0),所述复位弹簧(20)的顶端与第一矩形环(12)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把手(13)、连接杆(14)、挡块(16)、压缩弹簧(17)、拉杆(18)和带动块(15),所述带动块(15)滑动连接在第一矩形环(12)上,所述带动块(15)与配合杆(19)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杆(19)与拉杆(18)相配合,所述拉杆(18)的底端与斜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带动块(15)与挡块(16)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6)的右侧与压缩弹簧(1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7)的右端与第一矩形环(12)固定连接,所述把手(13)延伸至外壳(1)外,所述把手(13)的底部与带动块(15)的顶部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6)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的内侧与搅拌杆(10)的外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料槽(3),所述外壳(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料门(2),所述料门(2)的外侧与导料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所述配合杆(19)上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与梯形块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把手(13)的外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CN202122463996.8U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Active CN216263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3996.8U CN216263324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3996.8U CN216263324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3324U true CN21626332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3996.8U Active CN216263324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3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2397A (zh) 一种用于铣床内部废料处理的回收装置
CN216263324U (zh) 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CN111231118A (zh) 一种混凝土定量搅拌装置
CN206391953U (zh) 工业漆生产用投料装置
CN210706095U (zh) 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
CN116889852A (zh) 一种用于高纯度过氧化氢制备用的装置
CN211913681U (zh) 一种涂层织物工艺中浆料配置装置
CN210361925U (zh) 一种水泥制品加工用定量进料装置
CN113997411A (zh) 一种水泥砂浆加工工艺
CN208032395U (zh) 炼钢添加剂生产用搅拌槽
CN210699706U (zh) 一种便于原料二次添加的密封性搅拌罐
CN215703087U (zh) 一种彩色母粒高速分散混合机
CN213101705U (zh) 一种门框填充装置
CN215389948U (zh) 一种冶金废渣回收用磁选机
CN215905267U (zh) 一种颗粒螺旋上料装置
CN216171959U (zh) 一种干粉混料机
CN210254079U (zh) 一种自动混砂装置
CN212795827U (zh) 一种新型环保材料的挤出成型装置
CN215877552U (zh) 一种制备塑料添加剂的混合装置
CN218854216U (zh) 一种干式捣打料制备装置
CN219423806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CN211462803U (zh) 一种卧式混合机
CN111239348B (zh) 一种铸造用模砂黏土含量检测辅助设备
CN216799600U (zh) 一种生物质高分子材料搅拌设备
CN219823986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