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0175U -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0175U
CN216250175U CN202122571206.8U CN202122571206U CN216250175U CN 216250175 U CN216250175 U CN 216250175U CN 202122571206 U CN202122571206 U CN 202122571206U CN 216250175 U CN216250175 U CN 216250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ing
cooling water
hole
annula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12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tom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tom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tom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tom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12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0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0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0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并线装置,包括并线模、并线头以及冷却水道,所述并线模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并线头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并线头设置有并线孔,所述冷却水道设置于所述并线模内,所述冷却水道设置进水孔和出水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并线装置,不仅能够使并线孔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对线缆芯造成损坏,而且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芯进行并线,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缆的绞线工序(成缆工序)中,需要用到并线装置对绞合后的线缆芯进行限位,以保证线缆芯绞合后的成型效果。现有的并线装置一般包括并线模,并线模设置有并线孔,绞合后的线缆芯沿进线方向穿过并线孔,从而实现电缆芯的并线。
现有的并线装置虽然能够用于线缆的并线,但是存在以下弊端:首先,线缆芯穿过并线孔时,会与并线孔的内侧壁发生摩擦,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摩擦生热产生较高的温度,温度过高会对线缆芯造成损坏。其次,并线孔的孔径不能够改变,进而不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芯进行并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缆并线装置,不仅能够使并线孔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对线缆芯造成损坏,而且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芯进行并线,实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并线装置,包括:
并线模,所述并线模设置有安装孔;
并线头,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并线头设置有并线孔;
冷却水道,设置于所述并线模内,所述冷却水道设置进水孔和出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并线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绞合后的线缆芯沿进线方向穿过并线孔,并线孔即可实现线缆芯的并线。在并线工作过程中,通过进水孔向冷却水道内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再从出水孔流出,冷却水的流动即可带走并线模和并线头上的热量,从而能够使并线孔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并线孔内的温度过高而对线缆芯造成损坏。其次,并线头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进而可以准备多个并线头,不同的并线头可以设置有不同孔径的并线孔,不同孔径的并线孔对应不同尺寸的线缆芯,进而将不同的并线头安装于安装孔内,即可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芯进行并线,实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与所述并线头的外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水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水槽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水槽之间设置有流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水槽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环绕所述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槽位于所述安装孔轴心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并线模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并能够相互拆分的半模体,两个所述半模体相贴合的端面设置有半圆孔,两个所述半圆孔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模体于所述半圆孔轴向的两侧设置有凸缘,两个所述半模体上对应的所述凸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圆孔两端的内壁沿周向均设置有安装凹位,两个所述半圆孔同一端的所述安装凹位对接形成环形安装槽,所述并线头两端的外侧壁沿周向对应设置有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配合安装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安装部外套设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背离所述环形安装部的表面紧贴所述环形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并线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注油槽,所述环形注油槽设置有注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注油槽内配合安装有环形吸油层,所述环形吸油层的内侧壁能够紧贴线缆芯的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并线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并线头安装于其中一个半模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并线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并线模100、安装孔101、冷却水槽102、流通槽103、半模体104、半圆孔105、安装凹位106、凸缘107、通孔108、限位槽109、限位块110;并线头200、并线孔201、环形安装部202、环形密封垫203、注油孔204、环形吸油层205;冷却水道300、进水孔301、出水孔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组”的含义是两组或两组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并线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并线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
并线模100,并线模100设置有安装孔101;
并线头200,能够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孔101内,并线头200设置有并线孔201;
冷却水道300,设置于并线模100内,冷却水道300设置进水孔301和出水孔302。
本实施例中,绞合后的线缆芯沿进线方向穿过并线孔201,并线孔201即可实现线缆芯的并线。在并线工作过程中,通过进水孔301向冷却水道300内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再从出水孔302流出,冷却水的流动即可带走并线模100和并线头200上的热量,从而能够使并线孔201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并线孔201内的温度过高而对线缆芯造成损坏。其次,并线头200能够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孔101内,进而可以准备多个并线头200,不同的并线头200可以设置有不同孔径的并线孔201,不同孔径的并线孔201对应不同尺寸的线缆芯,进而将不同的并线头200安装于安装孔101内,即可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芯进行并线,实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101的两端贯穿设置,并线头200可以是与安装孔101相适配的圆柱形,安装孔101、并线头200和并线孔201可以同轴设置,且并线孔201的两端同样贯穿设置,进而方便线缆芯的穿设。进水孔301和出水孔302可以均设置于并线模100上,进水孔301的一端连通冷却水道300,进水孔301的另一端连通并线模100外,以用于接通冷却水源,出水孔302的一端连通冷却水道300,出水孔302的另一端连通并线模100外,以用于排出吸热后温度较高的冷却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孔101的内壁设置有冷却水槽102,冷却水槽102与并线头200的外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冷却水道300。并线头200可以与安装孔101相适配,并线头200安装于安装孔101内后,并线头200的外侧壁可以紧贴安装孔101的内壁,进而冷却水槽102与并线头200的外侧壁之间即可围合形成冷却水道300。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孔101的内壁上加工出冷却水槽102,通过冷却水槽102与并线头200的外侧壁围合形成冷却水道300,进而不仅加工更加方便,而且冷却水道300离并线孔201较近,进而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冷却水槽102沿安装孔101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冷却水槽102之间设置有流通槽103。冷却水槽102为多个并沿安装孔101的轴向排布,进而冷却水道300内的冷却水与并线头200的接触面积更大,在冷却水道300内流动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冷却水吸走的热量更多,冷却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冷却水从安装孔101一端的冷却水道300内流至安装孔101另一端的冷却水道300内,进水孔301可以与安装孔101一端的冷却水槽102连通,出水孔302可以与安装孔101另一端的冷却水槽10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冷却水槽102沿安装孔101的周向环绕安装孔101。也就是冷却水槽102呈环形结构并围绕安装孔101一周,也就是并线头200一周,进而冷却水道300内的冷却水与并线头200的接触面积更大,在冷却水道300内流动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冷却水吸走的热量更多,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沿安装孔101的轴向,相邻的两个流通槽103位于安装孔101轴心相对的两侧。也就是沿安装孔101的轴向,冷却水从安装孔101一侧的流通槽103流到一个冷却水槽102内后,再从安装孔101另一侧的流通槽103流到相邻的另外一个冷却水槽102内,也就是冷却水只有在充满一个冷却水槽102后才会进入到下一个冷却水槽102,而不是还没充满一个冷却水槽102就直接流走,进而冷却水道300内的冷却水与并线头200的接触面积更大,在冷却水道300内流动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冷却水吸走的热量更多,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并线模100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并能够相互拆分的半模体104,两个半模体104相贴合的端面设置有半圆孔105,两个半圆孔105围合形成安装孔101。安装并线头200时,可以将并线头200放置于两个半圆孔105之间,然后连接两个半模体104,两个半圆孔105即可围合形成安装孔101并对并线头200进行夹紧。需要更换并线头200时,将两个半模体104相互拆分,然后取出并线头200并更换新的并线头200即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两个半模体104时,冷却水槽102可以包括两个分槽,两个分槽分别设置在两个半模体104的半圆孔105的内壁上,当两个半圆孔105围合形成安装孔101时,两个分槽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水槽1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半模体104于半圆孔105轴向的两侧设置有凸缘107,两个半模体104上对应的凸缘10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凸缘107上设置有通孔108,当两个半模体104贴合,且两个半圆孔105围合形成安装孔101时,对应的两个凸缘107上相对应的通孔108同轴设置,之后在两个通孔108之间插上并拧紧螺栓即可。当然,两个半模体104之间也可以是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半模体104相贴合的端面之间还可以设置限位槽109和限位块110,具体的,限位槽109沿安装孔101的轴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半模体104的端面上,限位块110沿安装孔101的轴向设置在另外一个半模体104的端面上,当两个半模体104连接后,限位块110卡入限位槽109内,进而能够进一步防止两个半模体104相对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半圆孔105两端的内壁沿周向均设置有安装凹位106,两个半圆孔105同一端的安装凹位106对接形成环形安装槽,并线头200两端的外侧壁沿周向对应设置有环形安装部202,环形安装部202配合安装于环形安装槽内。安装并线头200时,将并线头200两端的环形安装部202安装于其中一个半模体104的两个安装凹位106内,然后将另外一个半模体104的两个安装凹位106套设在并线头200两端的环形安装部202外,之后将两个半模体104连接即可实现并线头200的安装。本实施例中,通过环形安装部202与环形安装槽的配合不仅能够避免并线头200安装于安装孔101内后沿安装孔101的轴向随意滑动而影响安装效果,而且还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冷却水从并线头200与安装孔101两端的缝隙渗出,从而能够避免冷却水的浪费,同时使得冷却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并线头200也可以是其它的可拆卸安装方式,例如,也可以在半圆孔105一端的内壁上设置半螺纹孔,两个半圆孔105上的半螺纹孔对接形成螺纹孔,并线头200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并线头200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的配合安装于安装孔10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环形安装部202外套设有环形密封垫203,环形密封垫203背离环形安装部202的表面紧贴环形安装槽。当环形安装部202和环形密封垫203安装于环形安装槽内后,环形密封垫203位于环形安装部202与环形安装槽之间,环形安装部202与环形安装槽对环形密封垫203实现紧压,进而使得密封效果更好,能够进一步避免冷却水从并线头200与安装孔101两端的缝隙渗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并线孔20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注油槽,环形注油槽设置有注油孔204。在并线的过程中,通过注油孔204向环形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即可较为均匀地涂抹在线缆芯的外侧壁上,进而不仅使得线缆芯进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从而磨损和生热更少,而且润滑油还能够减少线缆芯生锈,使得线缆芯使用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环形注油槽内配合安装有环形吸油层205,环形吸油层205的内侧壁能够紧贴线缆芯的外侧壁。环形吸油层205可以是吸油棉或者吸油海绵,环形吸油层205可以迅速吸取注油孔204内的润滑油并使润滑油均匀地充满整个环形吸油层205,当线缆芯穿过并线孔201时,环形吸油层205的内侧壁紧贴线缆芯的外侧壁,进而能够对线缆芯的外侧壁一周进行润滑油的涂抹,润滑油的涂抹更加全面和均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线模(100),所述并线模(100)设置有安装孔(101);
并线头(200),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1)内,所述并线头(200)设置有并线孔(201);
冷却水道(300),设置于所述并线模(100)内,所述冷却水道(300)设置进水孔(301)和出水孔(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的内壁设置有冷却水槽(102),所述冷却水槽(102)与所述并线头(200)的外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水道(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102)沿所述安装孔(101)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水槽(102)之间设置有流通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102)沿所述安装孔(101)的周向环绕所述安装孔(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安装孔(101)的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通槽(103)位于所述安装孔(101)轴心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模(100)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并能够相互拆分的半模体(104),两个所述半模体(104)相贴合的端面设置有半圆孔(105),两个所述半圆孔(105)围合形成所述安装孔(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孔(105)两端的内壁沿周向均设置有安装凹位(106),两个所述半圆孔(105)同一端的所述安装凹位(106)对接形成环形安装槽,所述并线头(200)两端的外侧壁沿周向对应设置有环形安装部(202),所述环形安装部(202)安装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部(202)外套设有环形密封垫(203),所述环形密封垫(203)背离所述环形安装部(202)的表面紧贴所述环形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孔(20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注油槽,所述环形注油槽设置有注油孔(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注油槽内配合安装有环形吸油层(205),所述环形吸油层(205)的内侧壁能够紧贴线缆芯的外侧壁。
CN202122571206.8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Active CN216250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1206.8U CN21625017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1206.8U CN21625017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0175U true CN216250175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1206.8U Active CN21625017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0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31674A1 (en) Tray, tray assembly, battery pack assembly and vehicle
US7675209B2 (en) Electric motor cooling jacket
KR20090043566A (ko) 모듈 방식의 배터리 유닛
US4103911A (en) Sealing member for cable inlets
CN216250175U (zh) 一种线缆并线装置
HU222095B1 (hu) Berendezés és eljárás többvezetékes kábelkötegrendszer előállítására
KR20160120651A (ko) 케이싱의 냉각액 드레인 구조, 축전 장치 및 건설 기계
CN216507940U (zh) 一种充电枪冷却系统及充电枪
US4603729A (en) Piping assembly for use in roll section of continuous casting line
CN111740532A (zh) 新能源动力总成冷却结构
CN215320468U (zh) 一种用于大口径管材的旋转冷却定型套
CN211807728U (zh) 一机双出线缆护套挤出机头及机构
CN113393959A (zh) 海缆及其制造方法、涂覆设备
CN212643503U (zh) 减速器散热结构
CN110289513B (zh)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217196794U (zh) 一种双通道快速冷却电缆绝缘挤出装置
CN218867487U (zh) 一种纵向水密穿舱装置
CN210651809U (zh) 用于塑料挤出机的冷却机筒
CN215355338U (zh) 一种小摩擦耐磨钢管穿孔顶头
CN111590858A (zh) 多复合共挤机头
CN221046448U (zh) 一种用于钢芯铝绞线的防腐油涂覆装置
CN211105747U (zh) 一种包玄武岩长纤维的包覆机
CN219082240U (zh) 一种铝业用石墨环
CN219119630U (zh) 一种换挡拉索总成用星型护套
CN215934610U (zh) 电机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