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0004U -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0004U
CN216240004U CN202122876491.4U CN202122876491U CN216240004U CN 216240004 U CN216240004 U CN 216240004U CN 202122876491 U CN202122876491 U CN 202122876491U CN 216240004 U CN216240004 U CN 216240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roller
vehicle carrying
lapp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64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uo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uo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uo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uo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64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0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0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0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包括组成刚性构件的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包括承托载车板的前滚轮单元、后滚轮单元以及设置在前板框、后板框之间、能够在垂直方向作往复位移的左板框、右板框;正常停放的车辆由前板框、后板框承受重量,车辆车轮接触左板框、右板框时,左板框、右板框往下位移并接触地面,车辆重量转移至地面承受;体量尺寸相对较小的前板框、后板框、左板框、右板框均能够采用截面厚度较小的钢板通过常规设备和技术冲压或折弯成型,获得较佳受力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前板框、后板框外部尺寸的简单方式(其他部件无需改变)满足不同车位宽度的需求,容易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地面层承载车辆、能够在地面层位移的载车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载车板是停车设备的主要构件,在停车设备所有钢结构部件中成本占比较高。当前的载车板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整体式,载车板的面板采用厚钢板,以焊接或者冲压加工的方式制作成一个整体的矩形构件;另一种是拼装式,通常采用左右各一根刚性足够强的纵向边梁以及至少一根横向边梁以螺栓紧固连接的方式构成一个矩形中空构件,然后横向以螺栓紧固连接方式拼装上若干块能够单独承受车辆重量的较厚的波纹板。整体式载车板垂直尺寸相对较小,便于进出车;但缺点是成本高;拼装式载车板的缺点是刚性略差且垂直尺寸较大,影响进出车的便利性。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性能、使用性能、方便进出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载车板的制作成本,始终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不断研发、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专门针对应用在地面层承载车辆、能够在地面层位移的载车板设计出满足正常停车及正常位移、承受车辆纵向运行的中间位置主要借助地面支承力的新型结构的载车板。
以下技术方案的载车板的方位描述为:载车板前后纵向设置,靠近车道一侧为前端、远离车道一侧为后端,前端边线至后端边线的距离尺寸为载车板的纵向尺寸,左侧边线至右侧边线的距离尺寸为载车板的横向尺寸;车辆停放的时候从载车板的前端纵向驶入,直至前轮、后轮均位于载车板之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应用在停车设备的地面层,包括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前滚轮单元、后滚轮单元、左板框、右板框。
所述前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前端位置,用于车辆停放时承载车辆位于所述载车板前端的车轮;所述后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后端位置,用于车辆停放时承载车辆位于所述载车板后端的车轮;所述连接构件为纵向设置的构件,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数量至少为一件,两端分别紧固连结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使得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连接构件组成一个刚性组件。
所述前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前板框的底部位置,至少设置两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板框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包括前轴承座、前滚轮轴、前滚轮;所述前轴承座紧固安装在所述前板框之上;所述前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座的内部;所述前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座之上。
所述后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后板框的底部位置,至少设置两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板框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包括后轴承座、后滚轮轴、后滚轮;所述后轴承座紧固安装在所述后板框之上;所述后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后轴承座的内部;所述后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后轴承座之上。
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共同支承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连接构件组成的刚性组件,使得所述刚性组件能够在地面之上或者在地面设置的导轨之上作横向位移。
所述左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左侧,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所述左板框的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当所述左板框的前端没有承载重物的时候,所述左板框的前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所述左板框的前端承载有重物的时候,所述左板框的前端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后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当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没有承载重物的时候,所述左板框的后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承载有重物的时候,所述左板框的后端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
所述右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右侧,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所述右板框的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当所述右板框的前端没有承载重物的时候,所述右板框的前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所述右板框的前端承载有重物的时候,所述右板框的前端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后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当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没有承载重物的时候,所述右板框的后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承载有重物的时候,所述右板框的后端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
当载车板之上没有停放车辆,左板框、右板框没有重物负载,底部离开地面,不会妨碍载车板的横向位移。
当车辆进入载车板停放,车辆的车轮首先驶上载车板的前板框;车辆继续往前进入,左侧车轮驶上左板框的前端,车辆的重力通过车轮传递至左板框的前端,使得左板框的前端与地面接触,车辆的重力通过左板框直接作用于地面;同时,右侧车轮驶上右板框的前端,车辆的重力通过车轮传递至右板框的前端,使得右板框的前端与地面接触,车辆的重力通过右板框直接作用于地面;车辆继续往前,左侧车轮、右侧车轮持续在左板框、右板框上方滚动位移,左板框、右板框的底部持续与地面接触;当车辆在载车板之上停放妥当,车辆的四个车轮分别位于前板框、后板框之上,左板框、右板框的上方没有车辆的车轮,没有重物负载,即恢复至底部离开地面的状态,不会妨碍载车板的横向位移。
很明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载车板结构使得车辆在载车板之上停放的时候,重力完全由前板框、后板框承受,左板框、右板框只是在车辆的车轮驶经的过程受力,且车辆的重力能够被转移至地面承受;因此,只要专注于解决前板框、后板框的承重问题;而载车板的整体刚性则主要通过由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组成的刚性组件来实现,前板框、后板框与左板框、右板框的搭接、定位结构也能够起到辅助作用。由于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以及左板框、右板框的体量尺寸相对较小,容易采用常规工艺即可实现冲压加工成型,因此,能够有效地减轻载车板的总质量,有效改善载车板的受力状况,明显降低载车板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的前滚轮以及所述后滚轮单元的后滚轮均为随动滚轮。本技术方案的所有滚轮都是随动滚轮,特别适用于载车板通过外部拖动实现横向位移的使用情况。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前横移驱动机构,所述前滚轮由所述前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所述前滚轮转动的结构;所述后滚轮单元的后滚轮为随动滚轮。本技术方案适用于载车板通过自身安装的前横移驱动机构进行前端驱动、实现横向往复位移;所述前横移驱动机构为本行业的常用机构,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后横移驱动机构,所述后滚轮由所述后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后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所述后滚轮转动的结构;所述前滚轮单元的前滚轮为随动滚轮。本技术方案适用于载车板通过自身安装的后横移驱动机构进行后端驱动、实现横向往复位移;所述后横移驱动机构为本行业的常用机构,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均增加安装横移驱动机构;所述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滚轮转动的结构;至少一个所述前滚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后滚轮由所述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的非驱动滚轮为随动滚轮。本技术方案适用于载车板通过自身安装的横移驱动机构进行前端、后端驱动、实现横向往复位移;所述横移驱动机构为本行业的常用机构,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应用于下台板前移旋转停车设备,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滚轮转动的结构;至少一个所述前滚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后滚轮由所述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的非驱动滚轮为随动滚轮所述前滚轮、所述后滚轮。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下台板前移旋转停车设备,该设备在载车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使得载车板能够进行前/后位移以及旋转位移;所述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为本行业的常用机构,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的外框轮廓与内腔轮廓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在所述右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的外框轮廓与内腔轮廓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两个构件的外框轮廓与内腔轮廓配合组成约束其中一个构件在平面方向的位移,属于常规技术,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之上分别安装的轴和轴孔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在所述右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之上分别安装的轴和轴孔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两个构件之间安装轴、设置轴孔的配合组成约束其中一个构件在平面方向的位移,属于常规技术,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连接构件组成刚性组件并完成所述左板框、所述右板框的安装之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左板框、所述右板框形成的中间空腔位置,紧固安装有封闭所述空腔的金属板。该金属板的作用是封闭载车板的中间空腔,以方便用户及管理人员的安全使用。很明显,该金属板只需要承受用户或者管理人员的脚踏,而且有连接构件的承托,因此厚度相对较小,可以采用常用的踏脚花纹板。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一种地面层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所述左板框、所述右板框的结构、尺寸一经确定,即成为通用部件;对于不同宽度的车位需求,只需调整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的外部尺寸,其他部件无需改变。本方案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重大优点,就是容易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把载车板分解为包括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以及左板框、右板框等构件组成,其中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组成刚性构件,所停放的车辆的重量由前板框、后板框承受,设置在前板框、后板框之间的左板框、右板框能够在垂直方向作位移,当车辆的车轮施加压力的时候,左板框、右板框往下位移并接触地面,使得车辆的重量能够转移至地面承受;体量尺寸相对较小的前板框、后板框能够采用比整体式载车板薄的钢板通过常规的设备和技术冲压成型,获得较佳的受力结构;左板框、右板框由于受力相对较小,能够采用更薄的钢板通过常规的设备和技术冲压或者折弯成型,获得较佳的受力结构;以上方法能够在尽量节省材料的前提下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前板框、后板框外部尺寸(其他部件无需改变)的简单方式即能够满足不同车位宽度的需求,容易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仅仅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及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对应图1的立面示意图;
图3至图5显示了上述实施例当车辆从车道驶入载车板停的不同阶段的立面示意图。
图中:01车辆;02后板框;03连接构件;04左板框;05前板框;06右板框;07前滚轮单元;08后滚轮单元;09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该图的右侧为车道;因此,图示右侧为车位和车板的前方,左侧为车位和车板的后方;以站在车道往车位观察作为参考系,图示上方为车位和车板的右侧,下方为车位和车板的左侧。
图中可见:前板框05和后板框02通过两件连接构件03紧固连结;左板框04、右板框06分别设置在前板框05和后板框02之间位置;车辆01当前正停放在载车板之上。为清晰起见,图中没有显示前滚轮单元以及后滚轮单元。很明显,连接构件03可以设置多件,甚至可以设置在图示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下方或者外侧(只要不妨碍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垂直往复位移)。
从前述可知,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分别搭接前板框05,该搭接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该搭接位置还设置有压缩弹簧;当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没有承载重物(即车辆车轮没有在上方碾压)的时候,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承载有重物(即车辆车轮在上方碾压)的时候,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前端克服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
从前述可知,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分别搭接后板框02,该搭接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该搭接位置还设置有压缩弹簧;当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没有承载重物(即车辆车轮没有在上方碾压)的时候,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的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当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承载有重物(即车辆车轮在上方碾压)的时候,左板框04、右板框06的后端克服压缩弹簧的举升力、往下位移,底部与地面接触。
图2为对应图1的立面示意图,图中显示为左侧立面;图中可见,车辆01当前正停放在载车板之上,车辆的前轮位于后板框02之上,后板框02的下方安装有后滚轮单元08(图中仅显示了其中的两个后滚轮;可以设想,由于是对称设置,本实施例的后滚轮单元08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套);车辆的后轮位于前板框05之上,前板框05的下方安装有前滚轮单元07(图中仅显示了其中的两个前滚轮;可以设想,由于是对称设置,本实施例的前滚轮单元07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套)。
图中可见,由于车辆的重量全部由前板框05、后板框02通过前滚轮单元07、后滚轮单元08传递至地面09 ,因此,左板框04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同理,右板框06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上述实施例当车辆01从车道驶入载车板停放的不同阶段的立面示意图(为左侧立面)。
首先考察图3。图示车辆01左侧的前轮从车道驶上前板框05;可以设想,车辆01右侧的前轮同时从车道驶上前板框05;此时,左板框04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同理,右板框06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
考察图4,图示车辆01左侧的前轮越过前板框05,驶上左板框04的位置,使得左板框04往下位移、底部接触地面09;可以设想,车辆01右侧的前轮同时越过前板框05,驶上右板框06的位置,使得右板框06往下位移、底部接触地面09。
考察图5,图示车辆01左侧的前轮越过左板框04、驶上后板框02的位置,车辆01左侧的后轮驶上前板框05的位置;可以设想,车辆01右侧的前轮同时越过左板框04、驶上后板框02的位置,车辆01右侧的后轮驶上前板框05的位置。
图5所示车辆01在载车板之上静置。此时,左板框04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同理,右板框06没有承受重物,底部与地面不产生接触;载车板能够承载车辆01,在前滚轮单元07、后滚轮单元08的滚轮的支承下作横向位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应用在停车设备的地面层,包括前板框、后板框、连接构件、前滚轮单元、后滚轮单元、左板框、右板框;
所述前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前端位置;所述后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后端位置;所述连接构件为纵向设置的构件,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数量至少为一件,两端分别紧固连结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
所述前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前板框的底部位置,至少设置两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板框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包括前轴承座、前滚轮轴、前滚轮;所述前轴承座紧固安装在所述前板框之上;所述前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座的内部;所述前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座之上;
所述后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后板框的底部位置,至少设置两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板框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位置,包括后轴承座、后滚轮轴、后滚轮;所述后轴承座紧固安装在所述后板框之上;所述后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后轴承座的内部;所述后滚轮通过所述滚轮轴设置在所述后轴承座之上;
所述左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左侧,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所述左板框的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后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
所述右板框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右侧,位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之间;所述右板框的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前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部件,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后端的平面位移受到约束;所述后端搭接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的前滚轮以及所述后滚轮单元的后滚轮均为随动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前横移驱动机构,所述前滚轮由所述前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所述前滚轮转动的结构;所述后滚轮单元的后滚轮为随动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后横移驱动机构,所述后滚轮由所述后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后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所述后滚轮转动的结构;所述前滚轮单元的前滚轮为随动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均增加安装横移驱动机构;所述横移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滚轮转动的结构;至少一个所述前滚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后滚轮由所述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的非驱动滚轮为随动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应用于下台板前移旋转停车设备,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增加安装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紧固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之上,为电机减速机输出带动滚轮转动的结构;至少一个所述前滚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后滚轮由所述前移及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成为驱动滚轮;所述前滚轮单元、所述后滚轮单元的非驱动滚轮为随动滚轮所述前滚轮、所述后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的外框轮廓与内腔轮廓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在所述右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的外框轮廓与内腔轮廓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左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之上分别安装的轴和轴孔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左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在所述右板框前端搭接所述前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在所述右板框的后端搭接所述后板框的位置设置的定位部件,由搭接位置的两个构件之上分别安装的轴和轴孔配合组成;所述配合使得所述右板框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水平方向位移受到约束,只能在垂直方向产生往复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层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连接构件组成刚性组件并完成所述左板框、所述右板框的安装之后,所述前板框、所述后板框、所述左板框、所述右板框形成的中间空腔位置,紧固安装有封闭所述空腔的金属板。
CN202122876491.4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Active CN216240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6491.4U CN21624000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6491.4U CN21624000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0004U true CN216240004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5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6491.4U Active CN21624000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0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7031Y (zh) 双层旋转滚床
CN112172933A (zh) 一种车身前地板结构
CN102303644A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216240004U (zh)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CN113914691A (zh) 一种地面层载车板
CN211731104U (zh) 车轮到位检测组件和停车限位机构
CN110017042B (zh) 汽车轮胎夹持装置
CN111216590A (zh) 搭桥式电动汽车换电池用的汽车承载装置
CN106760731A (zh) 一种连杆式可升降无避让立体停车位
CN210789891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转向架辅助装配装置
CN210618136U (zh) 适应小半径曲线的转向架及机车
CN219635176U (zh) 新能源汽车换电定位系统
CN110625355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转向架辅助装配装置
CN210212563U (zh) 车底架总成
CN212049242U (zh) 一种内嵌式中低速磁浮列车维保平台的滑撬驱动装置
CN206140952U (zh) 整车不同厚度止口密封条滚边一体式设备
CN221215784U (zh) 组合式过桥结构
CN201040515Y (zh) 一种高刚度汽车保险杠
CN2900298Y (zh) 在货车中使用的备胎固定装置
CN216546424U (zh) 一种挪车机器人用稳定性强的行走机构
CN213330250U (zh) 带有防止横移从动轮脱轨的底层载车板
CN213892151U (zh) Phev车型蓄电池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7232939U (zh) 一种用于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中的载车板
CN218616972U (zh) 一种桁架式燃料电池客车轨道转运车
CN111823776B (zh) 一种面向报废汽车的车轮拆卸定位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