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7757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7757U
CN216217757U CN202122631668.4U CN202122631668U CN216217757U CN 216217757 U CN216217757 U CN 216217757U CN 202122631668 U CN202122631668 U CN 202122631668U CN 216217757 U CN216217757 U CN 216217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oard
board body
new energy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16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 Da Xing Circuit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 Da Xing Circuit Bo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 Da Xing Circuit Bo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 Da Xing Circuit Bo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16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7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7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7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涉及多层线路板技术领域,包括线路板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线路板本体顶端和底端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二顶板的顶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底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第一顶板的底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顶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设置,将线路板本体放入在第二顶板顶端开设的第一凹槽内,将第一顶板罩在线路板本体的上面,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封装,通过在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散热盘,微型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加速空气的流通,外界的空气通过防尘网进入到线路板本体内,线路板本体内的热量被散发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电池管理系统(BMS)为一套保护动力电池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统,时刻监控电池的使用状态,通过必要措施缓解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为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BMS可以被认为是电池组的大脑”,主要负责保护电池单元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的领先电能存储技术都是使用锂离子作为动力电池的,具有使携性,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和记忆效应等特点。
现有的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多层线路板被安装好后,汽车晃动过程中容易带动多层线路板晃动,造成多层线路板表面被撞伤,且多层线路板过度充电会发热,热量难以排出容易减短多层线路板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存在的多层线路板被安装好后,汽车晃动过程中容易带动多层线路板晃动,造成多层线路板表面被撞伤,且多层线路板过度充电会发热,热量难以排出容易减短多层线路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线路板本体顶端和底端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顶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底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第一顶板的底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顶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顶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散热盘,所述散热盘的外表面均匀间隔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盘内腔的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散热盘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散热盘的底端与第一顶板的顶端对应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扇叶设置于防尘网的正上方,所述散热孔开设于防尘网一侧的上方。通过将散热孔开设于防尘网一侧的上方,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线路板本体内。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端口以及两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于第二端口的一侧。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设置,便于进行汽车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板顶端两侧和第二顶板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块。通过凸起块的设置,便于与卡合块进行连接,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所述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凸起块相配合的卡合块。通过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的设置,便于对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两侧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销,两组所述定位销分别贯穿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与第一顶板相连。通过定位销的设置,便于将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分别与第一顶板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边板远离线路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套口和第一套口,所述第一侧边板和第二侧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便于将线路板本体受到的冲击力缓冲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设置,将线路板本体放入在第二顶板顶端开设的第一凹槽内,海绵垫对线路板本体起保护作用,将第一顶板罩在线路板本体的上面,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封装,通过在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散热盘,微型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加速空气的流通,外界的空气通过防尘网进入到线路板本体内,线路板本体内的热量被散发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中线路板本体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中第二顶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中第一侧边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中散热盘的内部平面图。
图中:1、线路板本体;2、第一端口;3、第二端口;4、第一侧边板;5、第二侧边板;6、第一顶板;7、第二顶板;8、凸起块;9、卡合块;10、定位销;11、第二套口;12、第一套口;13、散热盘;14、减震弹簧;15、散热孔;16、防尘网;17、微型电机;18、连接轴;19、扇叶;20、海绵垫;2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1以及分别设置于线路板本体1顶端和底端的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第二顶板7的顶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1底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第一顶板6的底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1顶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第一顶板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散热盘13,散热盘13的外表面均匀间隔开设有散热孔15,散热盘13内腔的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17,微型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扇叶19,散热盘1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6,散热盘13的底端与第一顶板6的顶端对应开设有通风孔。
其中,扇叶19设置于防尘网16的正上方,散热孔15开设于防尘网16一侧的上方。通过将散热孔15开设于防尘网16一侧的上方,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线路板本体1内。
其中,线路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端口2以及两组第二端口3,第一端口2设置于第二端口3的一侧。通过第一端口2和第二端口3的设置,便于进行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第一顶板6顶端两侧和第二顶板7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块8。通过凸起块8的设置,便于与卡合块9进行连接,对线路板本体1进行固定。
其中,线路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凸起块8相配合的卡合块9。通过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的设置,便于对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的两侧进行固定。
其中,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销10,两组定位销10分别贯穿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与第一顶板6相连。通过定位销10的设置,便于将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分别与第一顶板6进行固定。
其中,第二侧边板5远离线路板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套口11和第一套口12,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14,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21。通过减震弹簧14的设置,便于将线路板本体1受到的冲击力缓冲掉。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将线路板本体1放入在第二顶板7顶端开设的第一凹槽内,海绵垫20对线路板本体1起保护作用,将第一顶板6罩在线路板本体1的上面,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对线路板本体1进行封装,接着微型电机17带动扇叶19转动,加速空气的流通,外界的空气通过防尘网16进入到线路板本体1内,线路板本体1内的热量被散发出来,接着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与第一顶板7进行连接,通过定位销10将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分别与第一顶板6进行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本体(1)以及分别设置于线路板本体(1)顶端和底端的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所述第二顶板(7)的顶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1)底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第一顶板(6)的底端开设有与线路板本体(1)顶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顶板(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散热盘(13),所述散热盘(13)的外表面均匀间隔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盘(13)内腔的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17),所述微型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扇叶(19),所述散热盘(1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6),所述散热盘(13)的底端与第一顶板(6)的顶端对应开设有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9)设置于防尘网(16)的正上方,所述散热孔(15)开设于防尘网(16)一侧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端口(2)以及两组第二端口(3),所述第一端口(2)设置于第二端口(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6)顶端两侧和第二顶板(7)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凸起块(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所述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凸起块(8)相配合的卡合块(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销(10),两组所述定位销(10)分别贯穿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与第一顶板(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板(5)远离线路板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套口(11)和第一套口(12),所述第一侧边板(4)和第二侧边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14),所述第一顶板(6)和第二顶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21)。
CN202122631668.4U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Active CN216217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1668.4U CN216217757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1668.4U CN216217757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7757U true CN21621775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1668.4U Active CN216217757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7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95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安装箱
CN11037996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蓄电池散热保护装置
CN10861583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CN11286448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3312389U (zh) 一种防震高散热的车用锂电池
CN21621775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bms的多层线路板
CN105275605A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增程器的稀土永磁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CN2189398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防护结构
CN2110455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209447888U (zh) 48v锂离子电池系统的防护安装装置
CN201532974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箱
CN108878714A (zh) 一种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装置
CN21293476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减震安装座
CN10811018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210092164U (zh)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组
CN2079386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109760498B (zh) 新能源汽车的紧急备用电源装置
CN219534708U (zh) 一种防水的锂电池
CN218274821U (zh) 带有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包组件
CN219979647U (zh) 一种具有防破损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CN213483823U (zh) 一种自均衡功能的启动电源
CN216751236U (zh) 一种具有防爆结构的储能电源
CN213402511U (zh) 一种适用于300w低噪音性能的锂电充电器
CN212876345U (zh) 一种组装便捷的电动车电池保护板
CN21153000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