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2019U -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2019U
CN216212019U CN202122452162.7U CN202122452162U CN216212019U CN 216212019 U CN216212019 U CN 216212019U CN 202122452162 U CN202122452162 U CN 202122452162U CN 216212019 U CN216212019 U CN 216212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light modu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supporting structur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21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怡仁
巫崧辅
杨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21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2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2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2019U/zh
Priority to JP2022001283U priority patent/JP3237970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包含定位结构及接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的背光模组包含第一板件、第二板件、至少一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及光源,本实用新型另提供的显示器包含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定位结构为弹性材质并连接第一板件,接合结构连接定位结构,并连接至第二板件的固定位置,定位结构为弹性材质,当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产生相对位移时,定位结构能产生弹性变形,使接合结构保持连接至第二板件的固定位置,从而能避免第二板件被刮伤。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构造,尤指应用于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支撑构造。
背景技术
现今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含有背板、光源及扩散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扩散板能接受光源投射的光线,且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以维持间隔距离并形成混光空间,所述混光空间能使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呈均匀分布。
然而,若所述背光模组受到碰撞或震动等外力作用,导致所述扩散板相对所述背板及所述支撑件位移时,所述扩散板可能会被所述支撑件刮伤,造成所述扩散板的光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仍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希藉此改善现今当背光模组受外力影响时,扩散板可能会被所述支撑件刮伤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公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设于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之间,并包含:
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界定为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板件;以及
接合结构,其连接该定位结构的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的固定位置;
其中,该定位结构为弹性材质,当所述第一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产生相对位移时,该定位结构能产生弹性变形,而使该接合结构仍保持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的该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通过该定位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件,并通过该接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上的固定位置,当所述第一板件或所述第二板件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该定位结构为弹性材质制成并能产生弹性变形,因此该接合结构能保持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的该固定位置而不会脱落,从而能避免所述第二板件被刮伤,而该定位结构能使所述第二板件复位,且能吸收震动,以避免所述第二板件受到影响。
为达成前述公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的背光模组包含:
第一板件;
第二板件;
至少一如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及
光源,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并能对该第二板件投光。
为达成前述公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的显示器包含:
如前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板件朝所述第二板件延伸形成框壁;及
显示面板,其设于所述框壁上,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及该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板件能为背板,所述第二板件能为扩散板,当本实用新型显示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时,通过运用了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能有效避免所述扩散板被刮伤或受到影响,而能藉此降低维护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定位结构的第一端伸入第一板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定位结构的第一端呈吸盘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固定件改变长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定位结构弹性变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多种较佳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设于第一板件30及第二板件40之间,并包含定位结构10及接合结构20,其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为能透光的材质,并用以使所述第一板件30及所述第二板件40之间维持间隔距离。
该定位结构10的相对两端分别界定为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该第一端11连接至所述第一板件30,较佳地,如图1及图4所示,该第一端11 的直径大于该第二端12的直径,以提升该定位结构10的结构强度。
该接合结构20连接该定位结构10的第二端12,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40的固定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接合结构20呈吸盘状,并能真空吸附所述第二板件40,能无须涂布光学胶而稳固地连接至该固定位置,且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藉此能重复拆装,提升维护的便利性。
其中,该定位结构10为弹性材质,如图6所示,当所述第一板件30 及所述第二板件40产生相对位移时,该定位结构10能产生弹性变形,而使该接合结构20仍保持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40的该固定位置,藉此避免所述第二板件40被该接合结构20刮伤,且该定位结构10能使所述第二板件40复位,以避免所述第二板件40的边缘碰撞其他构件,并能吸收外力造成的震动,避免所述第二板件40受到影响。
此外,该定位结构10及该接合结构20能为可相互拆装的两个构件,藉此,当该定位结构10或该接合结构20受损或达到使用年限时,能仅更换该定位结构10或该接合结构20,从而能降低成本,或者,该定位结构 10及该接合结构20能为一体成形的结构,藉此使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便于装卸,以缩减组装作业的时间。
该定位结构10与所述第一板件30之间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0的第一端11能涂布光学胶而黏贴于所述第一板件30,以降低生产成本;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 11能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30中,以提升该定位结构10结合于所述第一板件30的组接强度;亦或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11呈吸盘状,并能真空吸附而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30,藉此能便于拆卸及改变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于所述第一板件30上的位置,且仍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定位结构10 还具有固定件13,该第一端11通过该固定件13连接所述第一板件30,较佳地,所述第一板件30上设有对应该固定件13的穿孔31,该固定件 13可拆装地设于所述穿孔31及该第一端11,因此当厂商依本实用新型应用的产品的设计,而欲调整所述第一板件30及所述第二板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时,如图5所示,厂商仅须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固定件13即能达成,而无须另外开模制造该定位结构10,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适用范围。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件13具有组设部131 及延伸部132,该组设部131设于该第一端11,该组设部131与该延伸部 132之间形成有夹角,且该延伸部132设于所述第一板件30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40的另一侧,当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结构受到欲使所述第一板件 30及所述第二板件40分离的外力作用时,通过该延伸部132设于所述第一板件30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40的另一侧的设计,能有效提升该固定件 13连接所述第一板件30的强度,以避免所述第一板件30及所述第二板件40分离,较佳地,所述第一板件30在对应该延伸部132的位置还形成有配合槽32,所述配合槽32的深度略小于该延伸部132的直径,以供该延伸部132紧配嵌合,能提升该固定件13组设于所述第一板件30的强度。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所述第一板件30、所述第二板件40、至少一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及光源50,该光源50设于所述第一板件30及所述第二板件40之间,并能对所述第二板件40投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件40为扩散板,该光源50则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发光二极管。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60,其中,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板件30朝所述第二板件40延伸形成框壁33,该显示面板60设于所述框壁33上,所述第二板件40位于所述第一板件30及该显示面板60之间。
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所述背光模组及所述显示器的设计,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板件30上能设置有一个或是多个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供厂商依生产需求做选择,此外,在所述背光模组及所述显示器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件30能为背板,所述第二板件40能为扩散板,而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背板及所述扩散板之间,以使所述背板及所述扩散板之间形成混光空间,厂商能依不同产品的混光空间的大小,而选择不同长度的所述固定件13,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当所述显示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时,通过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的定位结构10为弹性材质的设计,能有效避免所述扩散板被刮伤或受到影响,而能藉此降低维护及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通过该定位结构10为弹性材质制成的设计,若所述第一板件30或所述第二板件40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位移,由于该定位结构 10能产生弹性变形,使该接合结构20能保持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40的该固定位置而不会脱落,从而有效避免所述第二板件40被刮伤。
【附图标记说明】
10:定位结构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固定件
131:组设部
132:延伸部
20:接合结构
30:第一板件
31:穿孔
32:配合槽
33:框壁
40:第二板件
50:光源
60:显示面板。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造设于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之间,所述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包含:
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界定为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板件;以及
接合结构,其连接该定位结构的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的固定位置;
其中,该定位结构为弹性材质,当所述第一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产生相对位移时,该定位结构能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接合结构仍保持连接至所述第二板件的该固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的第一端能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的第一端呈吸盘状,并能真空吸附而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还具有固定件,该第一端通过该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板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具有组设部及延伸部,该组设部设于该第一端,该组设部与该延伸部之间形成有夹角,且该延伸部设于所述第一板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的该第一端的直径大于该第二端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及该接合结构为一体成形。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合结构呈吸盘状,并能真空吸附所述第二板件。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第一板件;
第二板件;
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及
光源,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及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并能对该第二板件投光。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第一板件朝第二板件延伸形成框壁;及
显示面板,其设于所述框壁上,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及该显示面板之间。
CN202122452162.7U 2021-10-12 2021-10-12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Active CN216212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2162.7U CN216212019U (zh) 2021-10-12 2021-10-12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JP2022001283U JP3237970U (ja) 2021-10-12 2022-04-20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支持構造、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2162.7U CN216212019U (zh) 2021-10-12 2021-10-12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2019U true CN21621201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4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2162.7U Active CN216212019U (zh) 2021-10-12 2021-10-12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7970U (zh)
CN (1) CN216212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9A (zh) * 2022-06-29 2022-09-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4050937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具有扩散板支撑功能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9A (zh) * 2022-06-29 2022-09-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019659B (zh) * 2022-06-29 2023-08-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4050937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具有扩散板支撑功能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7970U (ja)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12019U (zh)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KR100959685B1 (ko) 백라이트 고정 어셈블리
CN101464572B (zh) 显示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US10745184B2 (en) Cushioning device, display screen storage device, and display screen storage box
WO2019056719A1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1435061B2 (en) Direct-type panel lamp
CN1137596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032512B (zh) 背光模块及平面显示器
US20150276148A1 (en) Reflective sheet, display device and reflective member
US9519172B2 (en) Backplat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36912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739052B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737557A (zh) 显示装置
CN115966136A (zh)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10514881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160306106A1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4061529B (zh) 导光板组件
WO2023060433A1 (zh) 背光模组的支撑构造、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6863401U (zh) 直下式液晶显示器
CN210605286U (zh) 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2316184A (zh) 背光模組的支撐構造、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WO2017104099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補強部材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18205B2 (ja) 板状部材取付け方法
CN100437257C (zh) 平面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2868461U (zh) 背光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