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9212U -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9212U
CN216209212U CN202122035799.6U CN202122035799U CN216209212U CN 216209212 U CN216209212 U CN 216209212U CN 202122035799 U CN202122035799 U CN 202122035799U CN 216209212 U CN216209212 U CN 216209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vessel
pushing
swing
ro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57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礼川
向裕
柳邦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ivzon Diagnos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ivzon Diagno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ivzon Diagno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Zhuhai Livzon Diagnost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20357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9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9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9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及应用其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和体外诊断系统。所述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驱动机构和推动连接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和旋转轴,所述推动连接机构包括推动杆和摆动杆,所述推动杆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导向块并由所述导向块可支撑的导向,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为反应容器推动端,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杆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摆动。

Description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及应用其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和体外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体外诊断是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诊断方法,通过采集人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化学成分或者化学反应分析,从而判断人体病变。如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等。在今天,医院每天需要对大量的样本进行检测,医护人员的检测量加大,因此需要相应的体外诊断设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一种多重免疫分析仪,该设备使用一种已公开的反应容器进行样本检测,并用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向反应模块补充反应容器。反应容器补充设备中包括将反应容器向上推送的反应容器输送装置,对输送的反应容器进行筛选并区分反应容器正确状态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将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回输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上的反应容器回输装置。
在实际使用中,由反应容器筛选装置中输出至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时,反应容器重量较轻,会出现多个反应容器停滞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情况,导致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工作出现异常,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反应容器补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中反应容器停滞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导致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工作异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驱动机构和推动连接机构;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和旋转轴,所述推动连接机构包括推动杆和摆动杆,所述推动杆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导向块并由所述导向块可支撑的导向,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为反应容器推动端,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杆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摆动。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摆动杆和所述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以是电磁铁或伸缩气缸等具有伸缩功能的部件,气缸的活塞或电磁铁与驱动部件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上设有驱动部件伸缩端,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伸缩端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上设有圆孔,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的一端插入所述圆孔内以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远离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一端的直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滑动连接。当然,所述连接部件也可以是设置于驱动部件伸缩端和推动连接机构之间的挂钩或者卡合部件,以连接驱动部件和推动连接机构。
所述驱动部件伸缩端、摆动杆、旋转轴、摆动块形成杠杆结构,驱动部件伸缩端与旋转轴的直线距离小于摆动块与旋转轴的直线距离,以便通过驱动部件伸缩端推动摆动杆一端最大限度的转动将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反应容器推出。驱动部件伸缩端的力传递至摆动块的力,同时摆动块受摆动杆带动,弹性件由最初的压缩状态被进一步压缩,摆动块的横向运动行程大于驱动部件伸缩端的横向运动行程。
优选的,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还包括摆动块、推动块和弹性件,所述摆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反应容器推动端的相对一端,所述摆动杆与所述摆动块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导向孔以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动杆上,且位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摆动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摆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摆动杆滑槽,所述摆动杆另一端设有可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滑动连接的第二摆动杆滑槽,在所述第一摆动杆滑槽和第二摆动杆滑槽之间设有旋转轴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旋转轴孔。
优选的,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置入摆动杆的第二摆动杆滑槽内与所述摆动杆滑动连接,且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始终不会脱离第二摆动杆滑槽。旋转轴为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的圆柱形结构,摆动杆设于旋转轴的中间直径位置,以防止摆动杆脱离旋转轴。驱动机构带动驱动机构输出端伸缩运动,驱动机构输出端带动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伸缩运动,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在第二摆动杆滑槽内滑动带动摆动杆绕旋转轴转动,通过推动块的平面端推动位于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第一端的反应容器运动。
优选的,所述摆动块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摆动块孔、位于两个所述摆动块孔之间的摆动块连接孔、贯通所述摆动块连接孔的摆动块通孔、穿过所述摆动块通孔的摆动块销,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摆动块孔以与所述摆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和所述摆动杆通过摆动块销在所述第一摆动杆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反应容器输送装置、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和如上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分别与所述反应容器推出装置和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连接,所述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回输反应容器方向相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送样板及接样板,所述接样板的末端设有引导反应容器的导向通道,送样板和接样板设于壳体内,并由对应的传动装置驱动向斜上方或斜下方移动;每组中,送样板与接样板相面对设置,如送样板和接样板可抵接设置,或接样板和送样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宽度小于反应容器的最小宽度。所述送样板和接样板分别同步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以便在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上的反应容器经过交替上下运动的送样板与接样板,不断翻转进入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内。当送样板朝向斜上方运动,且接样板同时朝斜下方运动时,反应容器由所述送样板上表面输送到接样板上表面,当所述送样板朝向斜下方运动且所述接样板同时朝向斜上方运动时,反应容器由所述接样板上表面经导向通道输送至反应容器筛选装置。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包括弧形板、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第一推动件、第二推动件、与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分别连接的反应容器筛选装置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凸台,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推动件设于凹槽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的侧面并正对所述凹槽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检测反应容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带动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运动。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上设有区分反应容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将状态正确的反应容器输送至反应容器推出装置上,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将状态错误的反应容器输送至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反应容器推出装置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连接,设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的一侧,用于将反应容器筛选装置筛选出的处于正确状态的反应容器推出进行下一检测步骤,如输送至检测样品处。
优选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设于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的上游侧,即反应容器筛选装置的另一侧,也即设置反应容器推出装置的对侧。
优选的,第一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将正确状态的反应容器由凹槽的一侧(即第一方向)推入反应容器推出装置内,第二推动件可沿与输送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即凹槽的另一侧)将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推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内,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第一推动件与第二推动件运动。第一推动件与第二推动件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当反应容器在凹槽内底面向下时,反应容器掉落在两个凸台之间,此时反应容器处于正确状态,第一传感器反馈A信号给驱动机构,以使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推动件将反应容器推出至反应容器推出装置,A信号即反应容器处于正确状态的信号;当反应容器在凹槽内底面向上时,反应容器掉落在两个凸台之上,此时,反应容器处于错误状态,第一传感器反馈B信号给驱动机构和反应容器助推装置,B信号即反应容器处于错误状态的信号,以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推动件将反应容器推离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并到达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在反应容器助推装置的作用下返回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再次进行反应容器的输送。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齿轮,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是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并分设于齿轮的上、下侧,第一推动件设于齿轮的左侧或右侧,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推动件设于齿轮的右侧或左侧。当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齿轮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向相反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对应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设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设于反应容器助推装置的下游,以便将反应容器助推装置推出的处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回输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包括第一端、杠杆机构、第二端、第二传感器,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与所述杠杆机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下部固定连接有遮光片,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感测所述遮光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端位置,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运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带动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运动。
优选的,杠杆机构上还设有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设于第二端上,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端的运动位置。
优选的,杠杆机构包括一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成一定角度的弯折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端上设有直线凹槽,直线凹槽用于限制第一端仅在竖直方向上直线移动,避免第一端沿水平方向移动;当第一端向下运动时,第二端向上运动;当第一端向上运动时,第二端向下运动。当处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由反应容器筛选装置进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时,第一端位于其运动轨迹的最下端,反应容器位于第一端上表面,此时第二传感器检测到C信号,第三传感器未检测到信号;在杠杆机构的作用下,第一端由其运动轨迹的最下方在直线凹槽的限制下运动至第一端运动轨迹的最上方停止,此时反应容器仍位于第一端上表面,第二传感器检测到D信号,第三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此时反应容器位于反应助推器装置的一侧,便于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将反应容器推出沿滑道滑动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杠杆机构由与其连接的驱动器驱动,以使第一端和第二端向上或向下运动。
当第一传感器反馈B信号,且第二传感器检测到D信号时,驱动部件伸缩端伸出运动,带动摆动杆的下端绕旋转轴向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运动,摆动杆上端的摆动快向靠近导向块的方向运动,并推动推动杆穿过导向块推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反应容器,以将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反应容器推离反应容器回输装置。摆动块的横向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推动块的横向运动,将第一端上表面的反应容器推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内,且反应容器的落点临近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下端或者输送起始端,更利于反应容器被输送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上。当推动块完成反应容器助推后,弹性件由进一步的压缩状态伸长至最初压缩状态,带动摆动杆复位,同时电磁体输出端回缩。如此设置,可解决反应容器停滞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问题。并且相较于驱动机构伸缩端与推动端直接连接,通过杠杆结构缩短了推动端的横向运动距离,节省反应补充装置的整体横向空间。当第一传感器未反馈B信号,或第二传感器未检测到D信号时,驱动机构伸缩端不会伸出,反应容器助推装置不会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体外诊断系统,包括上述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所述体外诊断系统也具有反应容器补充设备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通过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的一侧设置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将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的反应容器推动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附近,解决了反应容器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造成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工作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补充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补充设备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筛选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C的放大图。
图5为图3沿截面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局部结构D的放大图。
图7为图3沿截面线A-A的剖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的立体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处于正确状态(即反应容器在凹槽内底面向下)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处于错误状态(即反应容器在凹槽内底面向上)的示意图。
图9为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助推装置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助推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应容器助推装置的分解图。
图13为图12中局部结构E的放大图。
图中,1、反应容器;2、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1、送样板;22、接样板;213、导向通道;
3、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1、第一端;32、杠杆机构;321、水平部;322、弯折部;33、第二端;34、第二传感器;35、第三传感器;36、遮光片;
4、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0、凹槽;41、弧形板;410、凸台;
42、第一固定板;43、驱动机构;430、齿轮;431、第一推动件;432、第二推动件;433、电机;44、第一传感器;441、发射端;442、接收端;
5、反应容器推出装置;
6、壳体;643、直线凹槽;
8、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1、第二固定板;811、旋转轴固定孔;82、驱动机构;821、驱动部件;821a、驱动部件伸缩端;822、驱动部件输出端;8221、圆孔;823、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
80、推动连接机构;
83、推动块;831、平面端;84、导向块;841、导向孔;85、推动杆;86、弹性件;87、摆动块;871、摆动块孔;871a、摆动块连接孔;871b、摆动块通孔;872、摆动块销;88、摆动杆;881、第一摆动杆滑槽;882、旋转轴孔;883、第二摆动杆滑槽;89、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至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包括壳体6以及设于壳体6内的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连接,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用于将壳体6内的反应容器1输送至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内进行筛选。如附图1、2所示,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设置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回输反应容器1方向相对的一侧。
因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与反应容器1的结构如图8a至图8c所示,反应容器1在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中时仅有具有正确状态和错误状态两种状态,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内反应容器如图8b所示反应容器底面向下时为反应容器正确状态;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内反应容器如图8c所示反应容器底面向上时为反应容器错误状态。
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分别与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和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上设有区分反应容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44,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将正确状态的反应容器1输送至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上,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4置将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1输送至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连接,且设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的一侧,用于将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筛选出的处于正确状态的反应容器1推出进行下一检测步骤,例如输送至检测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处,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设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的另一侧,即设置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的对侧。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设于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的下游,以便将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推出的处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1回输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的起始端。
具体的,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包括多组交替设置的送样板21及接样板22,所述接样板22的末端设有引导反应容器1的导向通道213,送样板21和接样板22设于壳体6内,并由对应的传动装置驱动向斜上方或斜下方移动,传动装置在附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每组中,送样板21与接样板22相面对抵接设置,所述送样板21和接样板22均同步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以便在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上的反应容器1经过交替上下运动的送样板21与接样板22,不断翻转进入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内。具体的,当送样板21朝向斜上方运动,且接样板22同时朝斜下方运动时,反应容器1由所述送样板21上表面输送到接样板22上表面,当所述送样板21朝向斜下方运动且所述接样板22同时朝向斜上方运动时,反应容器1由所述接样板22上表面经导向通道213输送至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
具体的,如图3至7所示,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包括弧形板41、与弧形板41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2、第一推动件431、第二推动件432、与第一推动件431和第二推动件432分别连接的驱动机构43以及设于第一固定板42上的第一传感器44。弧形板41与第一固定板42之间形成凹槽40,反应容器1由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输送进入凹槽40内。弧形板41与第一固定板42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凸台410,两个凸台410用于限制反应容器1的下落位置与反应容器的状态。第一固定板42上端正对凹槽40的侧面设有检测反应容器1状态的第一传感器44。凹槽40底部设有第一推动件431与第二推动件432,第一推动件431可沿第一方向将正确状态的反应容器1由凹槽40的一侧(即第一方向)推入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内,第二推动件432可沿与输送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即凹槽40的另一侧)将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1推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内,驱动机构43可同时驱动第一推动件431与第二推动件432运动。第一推动件431与第二推动件432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本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反应容器1为错误状态,反应容器1位于两个凸台410之上,第一方向为向左侧方向,第二方向为向右侧方向。第一传感器44为光电传感器,当反应容器1在凹槽40内底面向下时,反应容器1掉落在两个凸台410之间,此时反应容器1处于正确状态,第一传感器44反馈A信号给驱动机构43,以使驱动机构43驱动第一推动件431将反应容器1推出至反应容器推出装置5,A信号即反应容器处于正确状态的信号;A信号即反应容器处于正确状态的信号;如图7所示,当反应容器1在凹槽40内底面向上时,反应容器1掉落在两个凸台之上,此时,反应容器1处于错误状态,第一传感器反馈B信号给驱动机构43和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B信号即反应容器处于错误状态的信号,以使驱动机构43驱动第二推动件432将反应容器1推离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并到达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在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的作用下返回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的起始端,再次进行反应容器的输送。驱动机构43包括电机、由电机433驱动的齿轮430,第一推动件431和第二推动件432是与齿轮430啮合的齿条,并分设于齿轮的上、下侧,第一推动件设于齿轮的左侧或右侧,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推动件设于齿轮的右侧或左侧。当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齿轮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向相反方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传感器44包括发射端441和对应的接收端442,如图4、5所示,所述发射端441设于反应容器筛选装置的第一固定板42上,接收端442位于凹槽40内与发射端对应的位置上。
具体的,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包括第一端31、一端与第一端31连接的杠杆机构32、与杠杆机构32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端33,所述第二端下部固定连接有遮光片36,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感测所述遮光片36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端位置,杠杆机构32包括一水平部321以及与水平部321成一定角度的弯折部322,第一端31与第二端33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端31的运动路径上设有直线凹槽643,如附图1和2所示,直线凹槽643用于限制第一端31仅在竖直方向上直线移动,避免第一端31沿水平方向移动;当第一端31向下运动时,第二端33向上运动;当第一端31向上运动时,第二端33向下运动。如图9所示,杠杆机构32上设有用于检测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状态的第二传感器34和第三传感器35,第二传感器34设于第二端33下部,第三传感器35设于第二端33上,第二传感器34和第三传感器35用于检测第一端31的运动位置;当处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1由反应容器筛选装置4进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时,第一端31位于其运动轨迹的最下端,反应容器1位于第一端31上表面,此时第二传感器34检测到C信号,第三传感器35未检测到信号;在杠杆机构32的作用下,第一端31由其运动轨迹的最下方在直线凹槽643的限制下运动至第一端31运动轨迹的最上方停止,此时反应容器1仍位于第一端31上表面,第二传感器34检测到D信号,第三传感器35检测到信号,此时反应容器1位于反应助推器装置8的一侧,便于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将反应容器1推出,反应容器移动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附近。杠杆机构由与其连接的驱动器驱动,以使第一端31和第二端33向上或向下运动,驱动器在附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包括第二固定板81、设于第二固定板81上的驱动机构82和导向块84以及推动反应容器1移动的推动连接机构80,第二固定板81安装在壳体6上,导向块84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固定板81上,驱动机构82设于导向块84下部。驱动机构82为电磁铁或其他具有驱动功能的部件。推动连接机构80与导向块84活动连接,驱动机构82与推动连接机构80连接,并驱动推动连接机构80推动反应容器1移动。
具体的,驱动机构82包括驱动部件821、与驱动部件821和推动连接机构80连接的连接部件,驱动部件821上设有驱动部件伸缩端821a,连接部件包括与驱动部件伸缩端821a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822以及与驱动机构输出端822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件821为电磁铁,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远离驱动机构输出端822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驱动机构输出端822一端的直径。驱动机构输出端822上设有圆孔8221,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直径较小的一端插入圆孔8221内,与驱动机构输出端822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可以替换为可实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相同功能的其他结构。
具体的,推动连接机构80包括与驱动机构82连接的摆动杆88、与摆动杆88顶端连接的摆动块87、与摆动块87连接的推动杆85、设于推动杆85远离摆动块87一端的推动块83,导向块84上设有供推动杆85穿过的导向孔841,推动杆85穿过所述导向块84并设于推动块83与摆动块87之间,推动杆85上位于导向块84与摆动块87之间的部分设有弹性件86;驱动机构82驱动摆动杆88转动,并带动摆动杆88顶端的摆动块87推动推动杆85于导向孔841内移动。推动杆85远离摆动块87一端并与推动块83固定连接的一端即为反应容器推动端。弹性件86对摆动块87的运动具有缓冲作用。
摆动杆88上端设有与摆动块87连接的第一摆动杆滑槽881,中部设有旋转轴孔882,下端设有与驱动机构82连接的第二摆动杆滑槽883,在所述旋转轴孔882中插入旋转轴89后将摆动杆88与第二固定板81连接,使得摆动杆88能够绕旋转轴89转动。驱动机构82的输出端销钉823置入摆动杆88的第二摆动杆滑槽883内滑动连接摆动杆88与驱动机构82,且驱动机构82输出端销钉823始终不会脱离第二摆动杆滑槽883。摆动块87上设有位于两侧的摆动块孔871、位于两个摆动块孔871之间的摆动块连接孔871a、贯通摆动块连接孔871a的摆动块通孔871b,摆动块孔871用于连接推动杆,摆动块连接孔871a用于连接摆动块87和摆动杆88,摆动块87和摆动杆88之间通过摆动块销872连接,当摆动块销872依次插入摆动块通孔871b、设于摆动块连接孔871a之间并与摆动块连接孔871a对应的第一摆动杆滑槽881、摆动块通孔871b后将摆动杆88和摆动块87可转动连接。摆动块销872能够在第一摆动杆滑槽881内滑动,旋转轴89为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的圆柱形结构,旋转轴89一端固定在设于第二固定板81上的旋转轴固定孔811中,摆动杆88设于旋转轴89的中间直径位置,以防止摆动杆88脱离旋转轴89。第二摆动杆滑槽883与第一摆动杆滑槽881的滑槽结构使得反应容器助推装置所占用的整体竖向空间更小,节省空间。
驱动机构82的驱动部件821带动驱动机构输出端822伸缩运动,驱动机构输出端822带动驱动机构输出端钉销823伸缩运动,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823在第二摆动杆滑槽883内滑动带动摆动杆88绕旋转轴89转动,通过推动块83的平面端831推动位于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第一端31上的反应容器1运动。
驱动部件输出端822、摆动杆88、旋转轴89、摆动块87形成杠杆结构,驱动部件输出端822与旋转轴89的直线距离小于摆动块87与旋转轴89的直线距离,以便通过驱动部件输出端822推动摆动杆88上部进行最大限度的转动带动推动块将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反应容器1推出。驱动部件输出端822的力传递至摆动块87的力,同时摆动块87受摆动杆88带动,弹性件86由最初的压缩状态被进一步压缩,摆动块87的横向运动行程大于驱动部件输出端822的横向运动行程。
当第一传感器44反馈B信号,且第二传感器34检测到D信号时,驱动部件输出端822伸出运动,带动摆动杆88的下端绕旋转轴89向远离驱动机构82的一端运动,摆动杆88上端的摆动块87向靠近导向块84的方向运动,并推动推动杆85穿过导向块84推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反应容器1,以将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反应容器1推离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摆动块87的横向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推动块83的横向运动,将第一端31上表面的反应容器1推入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内,且反应容器1的落点临近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下端或者输送起始端,更利于反应容器1被输送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2上。当推动块83完成反应容器助推后,弹性件86由进一步的压缩状态伸长至最初压缩状态,带动摆动杆88复位,同时驱动部件输出端822回缩。如此设置,可解决反应容器1停滞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问题。并且相较于驱动部件输出端822与推动块83直接连接,通过杠杆结构缩短了推动块83的横向运动距离,节省反应补充装置的整体横向空间。并且反应容器1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第一端31上的位移距离更大,更加利于将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反应容器1推动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2附近,避免了反应容器1停滞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3上的情况发生。当第一传感器未反馈B信号,或第二传感器未检测到D信号时,驱动部件输出端822不会伸出,反应容器助推装置8不会运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补充设备,通过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的一侧设置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将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处于错误状态的反应容器推动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附近,使其能够进行正常输送,解决了反应容器停留在反应容器回输装置上造成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工作异常的问题。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诊断设系统,其包括进样模块、反应模块、检测模块、控制系统和上述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所述体外诊断系统也具有反应容器补充设备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驱动机构和推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和旋转轴,所述推动连接机构包括推动杆和摆动杆,所述推动杆至少部分的穿过所述导向块并由所述导向块可支撑的导向,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为反应容器推动端,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杆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摆动杆和所述驱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上设有驱动部件伸缩端,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伸缩端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
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上设有圆孔,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的一端插入所述圆孔内以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远离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的一端的直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还包括摆动块、推动块和弹性件,所述摆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反应容器推动端的相对一端,所述摆动杆与所述摆动块可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导向孔以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动杆上,且位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摆动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摆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摆动杆滑槽,所述摆动杆另一端设有可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销钉滑动连接的第二摆动杆滑槽,在所述第一摆动杆滑槽和第二摆动杆滑槽之间设有旋转轴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旋转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摆动块孔、位于两个所述摆动块孔之间的摆动块连接孔、贯通所述摆动块连接孔的摆动块通孔、穿过所述摆动块通孔的摆动块销,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摆动块孔以与所述摆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和所述摆动杆通过摆动块销在所述第一摆动杆滑槽内滑动。
7.一种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反应容器输送装置、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容器助推装置;所述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分别与反应容器推出装置和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连接,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的一侧设有所述反应容器助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筛选装置包括弧形板、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第一推动件、第二推动件、与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分别连接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凸台,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推动件设于凹槽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的侧面并正对所述凹槽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检测反应容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带动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包括第一端、杠杆机构、第二端、第二传感器,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杠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下部固定连接有遮光片,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感测所述遮光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端位置,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运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带动所述推动连接机构运动。
10.一种体外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
CN202122035799.6U 2021-08-26 2021-08-26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Active CN216209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5799.6U CN216209212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5799.6U CN216209212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9212U true CN21620921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6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5799.6U Active CN216209212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9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8409B2 (en) Specimen-transport module for multi-instrument clinical workcell
CA1329998C (en) Automatic sampling system
CN202041537U (zh) 样本传输装置
CN202909958U (zh) 半自动样本分拣仪
CN109946470B (zh) 样本输送装置
CN104374934B (zh)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采样方法
CN104374935B (zh)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采样装置
CN216209212U (zh) 反应容器助推装置、补充设备及体外诊断系统
CN212059805U (zh) 样本分析系统
CN218412573U (zh) 样本转移设备
CN110221086A (zh) 一种具备样本重测功能的进样装置
CN206975056U (zh) 一种样本输送装置的阻挡定位机构
US3615239A (en) Automated analyzer and programmer therefor
CN209296744U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运输装置
CN114414827B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运送方法
CN211997663U (zh) 免疫分析仪样本架搬运及运输机构
CN112693871B (zh) 反应容器回输装置及应用其的反应容器补充设备
CN211955521U (zh) 免疫分析仪进样机构
CN210418261U (zh) 一种用于试管架的中转输送装置
CN217332498U (zh) 一种反应杯运输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CN205992002U (zh) 一种化学发光测定仪中用于加入试剂或样本的装置
CN216979106U (zh) 一种样本架及轨道进样装置
CN219084964U (zh) 多通道样本输送平台
CN217112379U (zh) 一种轨道进样装置
CN220912967U (zh) 一种反应杯转移和混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