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5519U -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5519U
CN216205519U CN202122409598.8U CN202122409598U CN216205519U CN 216205519 U CN216205519 U CN 216205519U CN 202122409598 U CN202122409598 U CN 202122409598U CN 216205519 U CN216205519 U CN 21620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x body
box
ai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95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美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e Jiah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e Jiah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e Jiah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e Jiah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95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箱体和吸热机构;箱体:其右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出风口与箱体的进风口相通,连接管的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滤板,箱体的左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进风口与箱体的出风口相通,箱体的前端下侧对称设有连接头;吸热机构:包括铝板、热管和束风槽,铝板阵列设置于箱体的上下壁面之间,铝板的开孔内侧均与热管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热管的前端分别与连接头后端固定连接,箱体的上下壁面错位设置有束风槽,该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吸收,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为了使模具对材料进行更好的挤压成型作业,厂家都会使用模具加热炉来实现模具的快速升温,模具加热炉是配合挤压机使用的设备,将模具加热至与产品相近的温度,有利于挤压成型,在模具加热炉使用过程中,加热模具时所散发的热量不能被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时就需要用到余热回收装置来对模具加热炉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余热回收装置是指将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重新利用的设备,它可以适应多变的生产工艺要求,对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但是一般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对生产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吸收,烟气热量的传递速度不高,不能对回收后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利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吸收,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箱体和吸热机构;
箱体:其右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出风口与箱体的进风口相通,连接管的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滤板,箱体的左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进风口与箱体的出风口相通,箱体的前端下侧对称设有连接头;
吸热机构:包括铝板、热管和束风槽,所述铝板阵列设置于箱体的上下壁面之间,铝板的开孔内侧均与热管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热管的前端分别与连接头后端固定连接,箱体的上下壁面错位设置有束风槽,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吸收,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箱体的上表面左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机构还包括鼓风机、分流管和气管,所述鼓风机设置于箱体的上表面中部,分流管设置于鼓风机的左端,分流管的进气口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管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束风槽的进气口连接,鼓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提高气体的流通速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表,所述温度表设置于箱体后端的安装孔内部,温度表的前端端头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温度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设置于箱体的前壁面上端,第二弧形块设置于箱体的后壁面下端,对风烟气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滤板和提拉握把,所述第二滤板分别插接于排气管上端的插槽内部,第二滤板的底端均与排气管的内部底端接触,提拉握把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滤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实现高效阻隔过滤。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和排气扇,所述支架阵列设置于排气管的内部左端,排气扇分别设置于支架的左端,排气扇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高效排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具有以下好处:
烟气中携带的余热传递到铝板和热管处,铝板提高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将热量进行吸收,铝板将吸收到的热量再次传递给热管,随后人员将前侧的连接头与外部输水装置进行连接,这时外部的水被输送到热管的内部,热管管体所携带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通过后侧的连接头被输送到外部收集设备中,在工作时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鼓风机工作,鼓风机抽取外部的空气并将空气输送到分流管的内部,分流管通过气管将空气输送到束风槽的内部,束风槽将空气吹出并带动内部的烟气进行运动,烟气在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导向作用下在箱体的内部进行有规律的流通,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吸收,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连接管、3排气管、4连接头、5吸热机构、51铝板、52热管、53束风槽、54鼓风机、55分流管、56气管、6温度表、7第一滤板板、8控制开关组、9第一弧形块、10第二弧形块、11第二滤板、12提拉握把、13支架、14排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箱体1和吸热机构5;
箱体1:其右端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出风口与箱体1的进风口相通,连接管2的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滤板7,箱体1的左端设有排气管3,排气管3实现烟气的排出,排气管3的进风口与箱体1的出风口相通,箱体1的前端下侧对称设有连接头4,连接头4实现对外部水的输送作用,人员将连接管2与外部设备的烟气出口连接,这时带有热量的烟气进入连接管2的内部,烟气中携带的杂质被第一滤板7所阻隔,然后被过滤后的烟气到达箱体1的内部;
吸热机构5:包括铝板51、热管52和束风槽53,铝板51阵列设置于箱体1的上下壁面之间,铝板51的开孔内侧均与热管5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热管52的前端分别与连接头4后端固定连接,箱体1的上下壁面错位设置有束风槽53,吸热机构5还包括鼓风机54、分流管55和气管56,鼓风机54设置于箱体1的上表面中部,分流管55设置于鼓风机54的左端,分流管55的进气口与鼓风机54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管55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56与束风槽53的进气口连接,鼓风机5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烟气中携带的余热传递到铝板51和热管52处,铝板51提高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将热量进行吸收,铝板51将吸收到的热量再次传递给热管52,随后人员将前侧的连接头4与外部输水装置进行连接,这时外部的水被输送到热管52的内部,热管52管体所携带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通过后侧的连接头4被输送到外部收集设备中,在工作时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鼓风机54工作,鼓风机54抽取外部的空气并将空气输送到分流管55的内部,分流管55通过气管56将空气输送到束风槽53的内部,束风槽53将空气吹出并带动内部的烟气进行运动。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8,控制开关组8设置于箱体1的上表面左端,控制开关组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还包括温度表6,温度表6设置于箱体1后端的安装孔内部,温度表6的前端端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温度表6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温度表6工作,温度表6对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使人员实时掌握箱体1内部的温度变化。
其中:还包括第一弧形块9和第二弧形块10,第一弧形块9设置于箱体1的前壁面上端,第二弧形块10设置于箱体1的后壁面下端,烟气在第一弧形块9和第二弧形块10的导向作用下在箱体1的内部进行有规律的流通,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
其中:还包括第二滤板11和提拉握把12,第二滤板11分别插接于排气管3上端的插槽内部,第二滤板11的底端均与排气管3的内部底端接触,提拉握把12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滤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滤板11对烟气中残留的杂质和粉尘进行阻隔,避免烟气中的杂质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不工作时,人员可以手握提拉把手12向上拉取,提拉把手12带动第二滤板1脱离排气管3上端的插槽,然后对第二滤板11进行清理。
其中:还包括支架13和排气扇14,支架13阵列设置于排气管3的内部左端,支架13实现了对排气扇14的安装作用,排气扇14分别设置于支架13的左端,排气扇1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排气扇14工作,箱体1内部的烟气在排气扇14的作用下缓慢向排气管3的内部进行输送并排出装置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人员将连接管2与外部设备的烟气出口连接,这时带有热量的烟气进入连接管2的内部,烟气中携带的杂质被第一滤板7所阻隔,然后被过滤后的烟气到达箱体1的内部,烟气中携带的余热传递到铝板51和热管52处,铝板51提高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将热量进行吸收,铝板51将吸收到的热量再次传递给热管52,随后人员将前侧的连接头4与外部输水装置进行连接,这时外部的水被输送到热管52的内部,热管52管体所携带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通过后侧的连接头4被输送到外部收集设备中,在工作时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鼓风机54工作,鼓风机54抽取外部的空气并将空气输送到分流管55的内部,分流管55通过气管56将空气输送到束风槽53的内部,束风槽53将空气吹出并带动内部的烟气进行运动,烟气在第一弧形块9和第二弧形块10的导向作用下在箱体1的内部进行有规律的流通,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度,人员可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温度表6工作,温度表6对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使人员实时掌握箱体1内部的温度变化,然后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8调控排气扇14工作,箱体1内部的烟气在排气扇14的作用下缓慢向排气管3的内部进行输送并排出装置外部,第二滤板11对烟气中残留的杂质和粉尘进行阻隔,避免烟气中的杂质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不工作时,人员可以手握提拉把手12向上拉取,提拉把手12带动第二滤板1脱离排气管3上端的插槽,然后对第二滤板11进行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鼓风机54可选用PF150-3的鼓风机,温度表6可选用WSS-411的温度表,排气扇14可选用FP-108EX-S1-S的排气扇,控制开关组8上设有与鼓风机54、温度表6和排气扇14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开关按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吸热机构(5);
箱体(1):其右端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出风口与箱体(1)的进风口相通,连接管(2)的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滤板(7),箱体(1)的左端设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进风口与箱体(1)的出风口相通,箱体(1)的前端下侧对称设有连接头(4);
吸热机构(5):包括铝板(51)、热管(52)和束风槽(53),所述铝板(51)阵列设置于箱体(1)的上下壁面之间,铝板(51)的开孔内侧均与热管(5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热管(52)的前端分别与连接头(4)后端固定连接,箱体(1)的上下壁面错位设置有束风槽(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组(8),所述控制开关组(8)设置于箱体(1)的上表面左端,控制开关组(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机构(5)还包括鼓风机(54)、分流管(55)和气管(56),所述鼓风机(54)设置于箱体(1)的上表面中部,分流管(55)设置于鼓风机(54)的左端,分流管(55)的进气口与鼓风机(54)的出气口连接,分流管(55)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56)与束风槽(53)的进气口连接,鼓风机(5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表(6),所述温度表(6)设置于箱体(1)后端的安装孔内部,温度表(6)的前端端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温度表(6)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弧形块(9)和第二弧形块(10),所述第一弧形块(9)设置于箱体(1)的前壁面上端,第二弧形块(10)设置于箱体(1)的后壁面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滤板(11)和提拉握把(12),所述第二滤板(11)分别插接于排气管(3)上端的插槽内部,第二滤板(11)的底端均与排气管(3)的内部底端接触,提拉握把(12)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滤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3)和排气扇(14),所述支架(13)阵列设置于排气管(3)的内部左端,排气扇(14)分别设置于支架(13)的左端,排气扇(1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
CN202122409598.8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Active CN21620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9598.8U CN21620551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9598.8U CN21620551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5519U true CN21620551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9598.8U Active CN21620551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9809U (zh) 碳纤维的预氧化炉
CN216205519U (zh) 一种模具加热炉余热回收设备
CN210922075U (zh) 一种中药药材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6591746U (zh) 高效节能蓄热式高温氧化炉
CN215489795U (zh) 一种启燃温度低的催化co炉
CN109737433A (zh) 一种小型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317898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吸料天车
CN211480210U (zh) 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锂电池膜生产用热处理装置
CN208827336U (zh) 一种印刷机高效节能环保干燥系统
CN208382921U (zh) 一种新型陶瓷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09989249U (zh) 一种平弯结合式玻璃钢化炉
CN208960601U (zh) 一种再生塑料加工用熔融装置
CN202993860U (zh) 一种铝熔炉预热系统
CN209568173U (zh) 一种半导体晶圆用快速退火设备
CN208068853U (zh) 一种塑料盒降温成型烘干装置
CN220039042U (zh) 一种塑料瓶生产装置
CN207763446U (zh) 一种短纤维烘干机
CN218709896U (zh) 一种污泥干化回收余热的节能装置
CN217686676U (zh) 电石余热利用集热装置
CN110030826A (zh) 一种电气辊道窑快速烧成设备
CN219247112U (zh) 一种热缩管用加热装置
CN220959540U (zh)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受热均匀的步进炉
CN215792487U (zh) 一种具有预热机构的烫笔机
CN212820917U (zh) 一种快速表干block喷胶的装置
CN20881586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抹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