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335U -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3335U
CN216203335U CN202122378580.6U CN202122378580U CN216203335U CN 216203335 U CN216203335 U CN 216203335U CN 202122378580 U CN202122378580 U CN 202122378580U CN 216203335 U CN216203335 U CN 216203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chamber
gas injection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85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史铎
李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85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3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3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3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在喷气盘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气腔;同时在分气盘上设置对应专用的进气通道,以使分气燃气喷气装置同时具有至少两条燃气通路。由于控制阀能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中,因此,若需小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控制其中一个进气通道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使得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至对应的喷气腔中,并由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若需较大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同时控制两条以上的进气通道进行供气,使得两个以上的喷气腔上的喷嘴均能得到燃烧,实现燃烧器分段式燃烧,以满足用户各负荷段的分段燃烧需求。

Description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段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全预混燃烧器,其燃烧方式是利用强鼓风机和空燃比例阀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配比后,鼓入燃烧室点燃。传统全预混燃烧器为实现不同负荷燃烧,通常采用燃气比例阀和风机进行适配调整。然而,这样容易导致全预混产品的负荷调节比不均匀,低负荷段的调节较为吃力。比如:夏季使用时为了减小热水温升,实现较低的热负荷,需鼓入较小的空气燃气量,导致可燃气体的喷射速度降低,从而造成燃气在燃烧时出现回火和熄火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分段燃烧喷气装置,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有效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有效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分段燃烧喷气装置,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包括:分气盘,所述分气盘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进气通道;喷气盘,所述喷气盘盖设于所述分气盘上,所述喷气盘朝向所述分气盘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喷气腔,所述喷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设于所述喷气盘与所述分气盘之间;喷嘴,所述喷嘴装设于所述喷气盘上,任一所述喷气腔与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装设于分气盘上,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所述进气通道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喷气盘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气腔;同时在分气盘上设置对应专用的进气通道,以使分气燃气喷气装置同时具有至少两条燃气通路。由于控制阀能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中,因此,若需小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控制其中一个进气通道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使得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至对应的喷气腔中,并由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若需较大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同时控制两条以上的进气通道进行供气,使得两个以上的喷气腔上的喷嘴均能得到燃烧,实现燃烧器分段式燃烧,以满足用户各负荷段的分段燃烧需求。如此,相比于传统全预混燃气燃烧器,本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在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有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腔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喷气腔、第二喷气腔和第三喷气腔,所述第二喷气腔与所述第三喷气腔沿着所述第一喷气腔的外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喷气腔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三喷气腔上连通的喷嘴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气腔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所述第三喷气腔上连通的喷嘴数量,且所述第二喷气腔内的空间体积小于所述第三喷气腔内的空间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围套与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所述喷气盘朝向所述分气盘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围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套与所述喷气盘内壁之间,以形成所述第二喷气腔和所述第三喷气腔,所述第一喷气腔设于所述第一围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喷气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处于常开状态,并能单独控制分别与所述第二喷气腔、所述第三喷气腔连通的进气通道的启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装设于所述分气盘上的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于和所述第一喷气腔对应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于和所述第二喷气腔对应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三出气孔连通于和所述第三喷气腔对应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孔的启闭,所述第二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出气孔的启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盘朝向所述喷气盘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与所述喷气腔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腔,所述分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腔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分气腔、第二分气腔和第三分气腔,所述第二分气腔与所述第三分气腔沿着所述第一分气腔的外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围套与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所述分气盘朝向所述喷气盘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围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套与所述分气盘内壁之间,以形成所述第二分气腔和所述第三分气腔,所述第一分气腔设于所述第二围套内。
实用新型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热水设备,所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在喷气盘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气腔;同时在分气盘上设置对应专用的进气通道,以使分气燃气喷气装置同时具有至少两条燃气通路。由于控制阀能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中,因此,若需小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控制其中一个进气通道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使得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至对应的喷气腔中,并由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若需较大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同时控制两条以上的进气通道进行供气,使得两个以上的喷气腔上的喷嘴均能得到燃烧,实现燃烧器分段式燃烧,以满足用户各负荷段的分段燃烧需求。如此,相比于传统全预混燃气燃烧器,本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在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有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盘结构分析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气盘结构剖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阀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喷气装置;110、分气盘;111、分气腔;1111、第一分气腔;1112、第二分气腔;1113、第三分气腔;112、第二围套;113、第二分隔件;114、进气通道;115、第二凹槽;120、喷气盘;121、喷气腔;1211、第一喷气腔;1212、第二喷气腔;1213、第三喷气腔;122、第一围套;123、第一分隔件;124、第一凹槽;125、安装孔;130、控制阀;131、阀座;1311、第一出气孔;1312、第二出气孔;1313、第三出气孔;1314、入气口;132、第一阀体;133、第二阀体;140、第一密封件;141、密封槽;15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图3及图5,一种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包括:分气盘110、喷气盘120、第一密封件140、喷嘴和控制阀130。分气盘110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进气通道114。喷气盘120盖设于分气盘110上,喷气盘120朝向分气盘110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喷气腔121。喷气腔121与进气通道114一一对应连通。第一密封件140密封设于喷气盘120与分气盘110之间。喷嘴装设于喷气盘120上,任一喷气腔121与至少一个喷嘴连通。控制阀130装设于分气盘110上,控制阀130用于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114中。
上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在喷气盘120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气腔121;同时在分气盘110上设置对应专用的进气通道114,以使分气燃气喷气装置100同时具有至少两条燃气通路。由于控制阀130能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114中,因此,若需小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130控制其中一个进气通道114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使得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至对应的喷气腔121中,并由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若需较大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130同时控制两条以上的进气通道114进行供气,使得两个以上的喷气腔121上的喷嘴均能得到燃烧,实现燃烧器分段式燃烧,以满足用户各负荷段的分段燃烧需求。如此,相比于传统全预混燃气燃烧器,本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在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有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114中应理解为:根据小负荷、较大负荷或者全负荷燃烧需求,可对其中一个进气通道114、两个以上进气通道114或者所有进气通道114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同时,进气通道114与喷气腔121之间的连通可为直接连通或者间接连通。当进气通道114与喷气腔121之间为间接连通时,进气通道114与喷气腔121之间则具有一中间空间,以使进气通道114中的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先进入中间空间中;再由中间空间转移至喷气腔121内。
还需说明的是,各个喷气腔121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可保持相同,也可保持不同。当各个喷气腔121上的数量均保持不同时,通过不同组合方式能获取更多段位的燃烧负荷。当然,各个喷嘴的喷射尺寸大小可保持相同,也可保持不同。当各个喷嘴的喷射尺寸均不同时,控制阀130控制不同喷气腔121内供气后,各个喷气腔121上流出的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总流量也会不相同,这样获取的燃烧负荷也各不相同。
可选地,喷气盘120的外形可为但不仅限于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3,喷气盘120的外形为圆形,整体呈盘状,以便喷气装置100更适用于筒状燃烧器。
可选地,喷气盘120在分气盘110上的安装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卡接、铆接、销接、焊接等。同时,喷嘴在喷气盘120上的安装方式也可为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1,喷气盘120上设有与喷气腔121内连通的安装孔125。喷嘴嵌设于安装孔125内。
另外,第一密封件140密封设于喷气盘120和分气盘110之间,以提高喷气盘120与分气盘110之间的气密性,避免出现燃气泄漏风险。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40为橡胶垫,其内部结构应与喷气盘120上结构保持一致,以便分气腔111内的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入喷气腔121内。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3与图5,为了稳定固定第一密封件140,可在喷气盘120和/或分气盘110上开设密封槽141。密封槽141用于装入第一密封件140。
具体地,请参考图3与图5,第一分隔件123、第一围套122、第二分隔件113和第二围套112上均设有密封槽14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喷气腔121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喷气腔1211、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第二喷气腔1212与第三喷气腔1213沿着第一喷气腔1211的外围间隔设置,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或者大于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即第二喷气腔1212上的喷嘴数量与第三喷气腔1213上的喷嘴数量不相等。在燃烧中,控制进气通道114使得第一喷气腔1211内通气,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内均不通气,此时喷嘴上形成的燃烧则为第一段燃烧;接着,控制进气通道114使得第一喷气腔1211内通气,第二喷气腔1212或者第三喷气腔1213内择一通气。由于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上的喷嘴数量不相等,因此,喷嘴上形成的燃烧为两种不同的负荷,即分别形成有第二段燃烧和第三分段燃烧。最后,控制通道使得第一喷气腔1211、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内均通气,此时喷嘴上形成的燃烧则为第四段燃烧。如此,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100能至少实现四段不同负荷的燃烧,使得燃烧器的负荷分配更为均匀,各负荷段燃烧更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的喷嘴数量,且第二喷气腔1212内的空间体积小于第三喷气腔1213内的空间体积。由此可知,喷气腔121上的喷嘴数量与喷气腔121内的空间体积保持一定的正相关,即当喷气腔121上的喷嘴数量减小时,喷气腔121内的空间体积则相应缩小;当喷气腔121上的喷嘴数量增加时,喷气腔121内的空间体积则相应扩大。这样有利于每个喷嘴上的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压力保持均衡,使得各个喷嘴上的气流量相等或者近似相等,从而保证燃烧特性保持稳定。
具体地,第二喷气腔1212的喷嘴数量与第二喷气腔1212内的空间体积之比和第三喷气腔1213的喷嘴数量与第三喷气腔1213内的空间体积之比保持相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大于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的喷嘴数量,且第二喷气腔1212内的空间体积大于第三喷气腔1213内的空间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围套122与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3。喷气盘120朝向分气盘1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124。第一围套122位于第一凹槽124内。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3间隔连接于第一围套122与喷气盘120内壁之间,以形成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第一喷气腔1211设于第一围套122内。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分别由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3在第一围套122与喷气盘120之间分隔而成,保证形成的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环绕在第一喷气腔1211的外围,有利于燃烧器上的负荷分配更为均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喷气腔1211、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还可采用钻削等机加工方式在喷气盘120加工而成的。
具体地,请参考图4,喷气腔121为三个。第一分隔件123则为两个。第一凹槽124为圆形槽。第一分隔件123沿着第一凹槽124的径向连接于第一围套122与喷气盘120之间,第一围套122围设于第一凹槽124的圆心。两个第一分隔件123之间的夹角有两个,分别为144°和216°。第二喷气腔1212位于两个第一分隔件123之间所成144°角度的一侧;第三喷气腔1213位于两个第一分隔件123之间所成216°角度的一侧。另外,喷嘴的数量为六个。一个喷嘴位于第一凹槽124的圆心上。另五个喷嘴分别环绕第一凹槽124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即相邻两个喷嘴之间的圆心角均为72°),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有两个喷嘴。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有三个喷嘴。同时,位于第一分隔件123两侧的喷嘴与位于第一凹槽124圆心上的喷嘴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分隔件123之间所成夹角均为36°。
另外,在燃烧中,当仅第一喷气腔1211供气时,只有一个喷嘴喷出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器则为一级负荷燃烧;当第一喷气腔1211和第二喷气腔1212均供气时,有三个喷嘴喷出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器则为三级负荷燃烧;当第一喷气腔1211和第三喷气腔1213均供气时,有四个喷嘴喷出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器则为四级负荷燃烧;当第一喷气腔1211、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均供气时,有六个喷嘴喷出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器则为六级负荷燃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5,控制阀130用于控制与第一喷气腔1211连通的进气通道114处于常开状态,并能单独控制分别与第二喷气腔1212、第三喷气腔1213连通的进气通道114的启闭。由此可知,只要当燃烧器开启运行时,第一喷气腔1211上的喷嘴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从而保证燃烧器至少能以最小负荷进行燃烧。同时,控制阀130能控制与第一喷气腔1211连通的进气通道114处于常开状态外,还能单独控制两个进气通道114的启闭。当两个进气通道114择一开启时,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内则选择性供气,这样能实现两种不同负荷的燃烧。当控制阀130控制两个进气通道114同步开启或者关闭时,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内则同时供气或者同时中止供气,使得燃烧器能以最大和最小两种负荷进行燃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与图6,控制阀130包括第一阀体132、第二阀体133和装设于分气盘110上的阀座131。阀座131上设有第一出气孔1311、第二出气孔1312和第三出气孔1313。第一出气孔1311连通于和第一喷气腔1211对应的进气通道114。第二出气孔1312连通于和第二喷气腔1212对应的进气通道114。第三出气孔1313连通于和第三喷气腔1213对应的进气通道114。第一阀体132用于控制第二出气孔1312的启闭,第二阀体133用于控制第三出气孔1313的启闭,即通过第一阀体132和第二阀体133分别对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内供气进行单独控制,以便稳定实现不同负荷燃烧。
具体地,第一阀体132和第二阀体133均为电磁阀。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阀座131上设有入气口1314。入气口1314用于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3,分气盘110朝向喷气盘120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与喷气腔121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腔111。分气腔111与进气通道114一一对应连通,即进气通道114与喷气腔121之间均为间接连通。当进气通道114内通入燃气或者预混气体时,燃气或者预混气体会先进入分气腔111内;再由分气腔111对应进入喷气腔121中。本实施例在喷气腔121与进气通道114之间增加分气腔111结构,不仅对进气通道114内流出的燃气或者预混气体起着缓冲减速作用,而且还有利于燃气或者预混气体在分气腔111内充分混合,提高燃烧器的燃烧特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分气腔111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分气腔1111、第二分气腔1112和第三分气腔1113。第二分气腔1112与第三分气腔1113沿着第一分气腔1111的外围间隔设置,如此,便于进入喷气腔121之前的燃气或者预混气体混合更加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气腔1111与第一喷气腔1211对应连通,第二分气腔1112与第二喷气腔1212对应连通,第三分气腔1113与第三喷气腔1213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围套112与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113。分气盘110朝向喷气盘12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115。第二围套112位于第二凹槽115内。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113间隔连接于第二围套112与分气盘110内壁之间,以形成第二分气腔1112和第三分气腔1113。第一分气腔1111设于第二围套112内。
具体地,请参考图3与图5,当喷气盘120盖设于分气盘110上时,第一围套122压合在第二围套112上,第一分隔件123压合在第二分隔件11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50。第二密封件150设于控制阀130与分气盘110之间,同样提高控制阀130与分气盘110之间的气密性,避免出现燃气泄漏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燃气热水设备,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
上述的燃气热水设备,采用以上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在喷气盘120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气腔121;同时在分气盘110上设置对应专用的进气通道114,以使分气燃气喷气装置100同时具有至少两条燃气通路。由于控制阀130能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进气通道114中,因此,若需小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130控制其中一个进气通道114中通入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使得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流至对应的喷气腔121中,并由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若需较大负荷燃烧时,通过控制阀130同时控制两条以上的进气通道114进行供气,使得两个以上的喷气腔121上的喷嘴均能得到燃烧,实现燃烧器分段式燃烧,以满足用户各负荷段的分段燃烧需求。如此,相比于传统全预混燃气燃烧器,本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在无需降低燃气喷射速度,实现分段燃烧,保证各负荷段燃烧稳定,使得水温波动幅度低,有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包括:
分气盘(110),所述分气盘(110)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进气通道(114);
喷气盘(120),所述喷气盘(120)盖设于所述分气盘(110)上,所述喷气盘(120)朝向所述分气盘(110)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喷气腔(121),所述喷气腔(121)与所述进气通道(114)一一对应连通;
第一密封件(140),所述第一密封件(140)密封设于所述喷气盘(120)与所述分气盘(110)之间;
喷嘴,所述喷嘴装设于所述喷气盘(120)上,任一所述喷气腔(121)与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
控制阀(130),所述控制阀(130)装设于分气盘(110)上,所述控制阀(130)用于控制燃气或者预混合气体能选择性通入所述进气通道(11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腔(121)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喷气腔(1211)、第二喷气腔(1212)和第三喷气腔(1213),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与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沿着所述第一喷气腔(1211)的外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的喷嘴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上连通的喷嘴数量小于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上连通的喷嘴数量,且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内的空间体积小于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内的空间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围套(122)与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3),所述喷气盘(120)朝向所述分气盘(1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124),所述第一围套(1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4)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123)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套(122)与所述喷气盘(120)内壁之间,以形成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和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所述第一喷气腔(1211)设于所述第一围套(1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30)用于控制与所述第一喷气腔(1211)连通的进气通道(114)处于常开状态,并能单独控制分别与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连通的进气通道(114)的启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30)包括第一阀体(132)、第二阀体(133)和装设于所述分气盘(110)上的阀座(131),所述阀座(131)上设有第一出气孔(1311)、第二出气孔(1312)和第三出气孔(1313),所述第一出气孔(1311)连通于和所述第一喷气腔(1211)对应的进气通道(114),所述第二出气孔(1312)连通于和所述第二喷气腔(1212)对应的进气通道(114),所述第三出气孔(1313)连通于和所述第三喷气腔(1213)对应的进气通道(114),所述第一阀体(132)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孔(1312)的启闭,所述第二阀体(133)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出气孔(1313)的启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110)朝向所述喷气盘(120)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与所述喷气腔(121)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腔(111),所述分气腔(111)与所述进气通道(114)一一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腔(111)为至少三个,分为第一分气腔(1111)、第二分气腔(1112)和第三分气腔(1113),所述第二分气腔(1112)与所述第三分气腔(1113)沿着所述第一分气腔(1111)的外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围套(112)与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113),所述分气盘(110)朝向所述喷气盘(12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115),所述第二围套(11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15)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113)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套(112)与所述分气盘(110)内壁之间,以形成所述第二分气腔(1112)和所述第三分气腔(1113),所述第一分气腔(1111)设于所述第二围套(112)内。
10.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段燃烧喷气装置(100)。
CN202122378580.6U 2021-09-29 2021-09-29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Active CN216203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8580.6U CN2162033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8580.6U CN2162033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3335U true CN21620333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8580.6U Active CN2162033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3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11684A (en) Fuel-air mixing unit
AU2014349389B2 (en) Rich-lean combustion apparatus
CN216203335U (zh)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5899690A (zh) 分段燃烧喷气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1550786A (zh) 燃气分配件、燃气热水器及其分段燃烧方法
KR100326188B1 (ko) 연소장치
AU2015354930A1 (en) Rich lean combustion apparatus
CN216203325U (zh) 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0553258B (zh) 一种燃烧器、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热水器以及控制方法
CN215112610U (zh) 环状燃气分气结构、燃烧器装置及热水设备
CN113864782A (zh) 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9083091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2362013U (zh) 燃气分配件和燃气热水器
CN214370984U (zh) 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3686826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双引射方管
CN216769417U (zh) 一种低氮方管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20152732U (zh) 分火器和燃烧器
CN218209553U (zh) 一种预混器、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20506710U (zh) 控制精度高的全预混燃烧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218993445U (zh) 两用型喷气管
CN219222403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5112602U (zh) 分段式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装置
CN218442816U (zh) 一款小腔体大功率分配器
CN216521658U (zh) 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装置
CN215112611U (zh) 燃气分气结构、燃烧器装置及热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