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1349U -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1349U
CN216201349U CN202122389132.6U CN202122389132U CN216201349U CN 216201349 U CN216201349 U CN 216201349U CN 202122389132 U CN202122389132 U CN 202122389132U CN 216201349 U CN216201349 U CN 216201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iece
rubber ring
sealing
tubu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1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静宇
郑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ong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ong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ong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ong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1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1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1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1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密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包括用于安装在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之间间隙中的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沿管状承口件的安装方向倾斜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中设置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与管状承口件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管状插口件的外壁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装有防脱件的密封圈安装在管状插口件中,开口槽的倾斜方向与管状承口件的安装方向相同,进而在安装管状承口件的过程中较为省力,拔出时较为费力。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管道密封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避免了管道连接处因管道脱滑造成泄露。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密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塑料管密封连接时,两个连接的管道经常会因为其内部的压力而出现脱开,为避免这种情况,一般会在管道接头处使用防脱扎箍,在现场安装时,防脱扎箍的安装不但会影响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4455446A,公开了一种防滑性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环上设有波浪形防滑条。在管道密封连接时,该装置上的波浪形防滑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密封圈产生移动,但插入的力与拔出的力是一样的,在配合过程中,如果配合过松,虽然容易插入,但密封效果不佳,两管道容易手外力脱开,如果配合过紧,两管道则存在不容易装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管道密封连接时,存在配合过松或不易装配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包括用于安装在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之间间隙中的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沿管状承口件的安装方向倾斜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中设置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与管状承口件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管状插口件的外壁相抵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将防脱件安装在开口槽中,然后将装有防脱件的密封圈安装在管状插口件中,在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连接的过程中,因为开口槽的倾斜方向与管状承口件的安装方向相同,所以在安装管状承口件的过程中较为省力;在拔出管状插口件时,管状插口件的拔出方向与防脱件的倾斜方向相反,增加了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之间的作用力,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通过倾斜设在密封圈本体上的开口槽以及安装在开口槽中的防脱件,在保证管道连接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又降低了管道在连接时的装配难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避免了管道连接处因管道脱滑造成泄露。
优选地,所述防脱件与所述管状承口件相抵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结构,所述锯齿结构的齿尖朝向与所述防脱件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锯齿结构包括第一锯齿以及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锯齿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锯齿的高度不超过2mm。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中均设置有所述的防脱件。
优选地,若干所述的开口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本体包括硬度不同的第一胶圈以及第二胶圈,所述第一胶圈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胶圈的硬度,所述第一胶圈与所述第二胶圈相连接,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胶圈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胶圈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圈与所述管状插口件外周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胶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管状插口件外周面上的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防脱件为金属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防脱件安装在开口槽中,然后将装有防脱件的密封圈安装在管状插口件中,在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连接的过程中,因为开口槽的倾斜方向与管状承口件的安装方向相同,所以在安装管状承口件的过程中较为省力;在拔出管状插口件时,管状插口件的拔出方向与防脱件的倾斜方向相反,增加了管状插口件与管状承口件之间的作用力,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倾斜设在密封圈本体上的开口槽以及安装在开口槽中的防脱件,在保证管道连接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又降低了管道在连接时的装配难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避免了管道连接处因管道脱滑造成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脱滑密封圈与管状插口件、管状承口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脱滑密封圈本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脱滑密封圈中的防脱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密封圈本体;2、开口槽;3、防脱件;4、管状插口件;5、管状承口件;6、锯齿结构;11、第一胶圈;12、第二胶圈;22、凸起;23、第二凹槽;61、第一锯齿;62、第二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包括用于安装在管状插口件4与管状承口件5之间间隙中的密封圈本体1,密封圈本体1沿管状承口件5的安装方向倾斜设有开口槽2,开口槽2中设置有防脱件3,防脱件 3的一端与管状承口件5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管状插口件4的外壁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将防脱件3安装在开口槽2中,然后将装有防脱件3 的密封圈安装在管状插口件4中,在管状插口件4与管状承口件5连接的过程中,因为开口槽2的倾斜方向与管状承口件5的安装方向相同,所以在安装管状承口件5的过程中较为省力;在拔出管状插口件4时,管状插口件4的拔出方向与防脱件3的倾斜方向相反,增加了管状插口件4与管状承口件5之间的作用力,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本实施例结构简单,通过倾斜设在密封圈本体1上的开口槽2以及安装在开口槽2中的防脱件3,在保证管道连接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又降低了管道在连接时的装配难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避免了管道连接处因管道脱滑造成泄露。
其中,防脱件3与管状承口件5相抵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结构6,锯齿结构6的齿尖朝向与防脱件3的倾斜方向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锯齿结构6为钢片,密封圈为橡胶圈,在管道装配过程中,锯齿结构6的倾斜方向与管状承口件5的推进方向一致,不增加装配力,在管状插口件4进入到管状承口件5 一定深度后进行一定的拔出动作处理,使锯齿结构6穿透密封圈,并使锯齿结构6中的持剑部分插入到管状承口件5的内壁中,进而使管状插口件4与管状承口件5连接的更紧密,在本实施例中,防脱件3与开口槽2结构相同,防脱件3固定安装在开口槽2中。
另外,锯齿结构6包括第一锯齿61以及第二锯齿62,第一锯齿61的高度大于第二锯齿6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管状插口件4脱滑的过程中,密封圈会受力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样设计可以方便变形的密封圈挤在第一锯齿 61与第二锯齿62之间,方便第一锯齿61插入到管状承口件5中。
其中,第一锯齿61的高度不超过2mm。
另外,密封圈本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口槽2,开口槽2中均设置有的防脱件3。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加连接的紧密性,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槽2,考虑到管状插口件4的变形以及外周面上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槽或者波纹,所以橡胶密封圈的内径具有一定弹性,间隔设置若干开口槽2可以防止防脱件3相抵接,进而可以使密封圈的内径具有收缩性。
其中,若干的开口槽2均匀分布在密封圈本体1的内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可以使管状承口件5与管状插口件4之间的受力均匀分布,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另外,密封圈本体1包括硬度不同的第一胶圈11以及第二胶圈12,第一胶圈11的硬度大于第二胶圈12的硬度,第一胶圈11与第二胶圈12相连接,开口槽2的开口端位于第一胶圈11中,另一端位于第二胶圈12中。在本实施例中,当管状插口件4受力向外脱滑时,第二胶圈12受摩擦力作用发生形变,进而带动第二胶圈12中的防脱件3上的锯齿结构6进一步嵌在管状承口件5的内壁中,进而增加了防脱件3与管状承口件5之间的阻力,可以很好的防滑作用。
其中,第一胶圈11与管状插口件4外周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可以防止密封圈从接头处脱落出来。
另外,第二胶圈12的内表面设有与管状插口件4外周面上的凸起22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3,凸起22与第二凹槽23相卡接。
另外,防脱件3为金属片。在本实施例中,防脱件3以及锯齿结构6均为钢片,这样可以方便防脱件3戳破密封圈插入到塑料的管状承口件5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管状插口件(4)与管状承口件(5)之间间隙中的密封圈本体(1),所述密封圈本体(1)沿管状承口件(5)的安装方向倾斜设有开口槽(2),所述开口槽(2)中设置有防脱件(3),所述防脱件(3)的一端与管状承口件(5)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管状插口件(4)的外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3)与所述管状承口件(5)相抵接的一端设置有锯齿结构(6),所述锯齿结构(6)的齿尖朝向与所述防脱件(3)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6)包括第一锯齿(61)以及第二锯齿(62),所述第一锯齿(6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锯齿(6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61)的高度不超过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开口槽(2),所述开口槽(2)中均设置有所述的防脱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开口槽(2)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圈本体(1)的内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1)包括硬度不同的第一胶圈(11)以及第二胶圈(12),所述第一胶圈(11)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胶圈(12)的硬度,所述第一胶圈(11)与所述第二胶圈(12)相连接,所述开口槽(2)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胶圈(11)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胶圈(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圈(11)与所述管状插口件(4)外周面上的第一凹槽相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圈(12)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管状插口件(4)外周面上的凸起(22)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3),所述凸起(22)与所述第二凹槽(23)相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3)为金属片。
CN202122389132.6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Active CN216201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132.6U CN2162013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132.6U CN2162013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1349U true CN21620134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132.6U Active CN21620134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1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81059B2 (en) Hose clamp
CN201902734U (zh) 大直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的连接装置
JP4399691B2 (ja) 螺旋管継ぎ手
JP2685105B2 (ja) パイプ継手
CN216201349U (zh)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防脱滑密封圈
JPS60231093A (ja) 管継手
JP2008286259A (ja) 管継手
GB2470276A (en) Clamp for pipe couplings
CN217927698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防脱落型sae法兰液压软管接头
CN210266362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接头组件
JPH1047571A (ja) ホース継手
JPH1061855A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
CN211501946U (zh) 一种凸管型压缩空气管接头
CN213271471U (zh) 承插式球墨铸管防滑托结构
KR101068778B1 (ko) 상수도관의 직선이음구간 접합구조
JP4403460B2 (ja) ホース継手
CN210637640U (zh) 一种弹性带防脱功能的气管接头
KR200439127Y1 (ko) 배관 조인트용 체결 압착 홀더
CN210036863U (zh) 一种燃气表接头固定机构
CN219510360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16344554U (zh) 一种超高压整体式扣压接头
CN216618894U (zh) 一种配置有可串联加强防脱结构的防脱管件
CN217108726U (zh) 一种管路安装结构和管路系统
JP2010127409A (ja) 管継手
CN217976364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