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6613U -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6613U
CN216196613U CN202122396447.3U CN202122396447U CN216196613U CN 216196613 U CN216196613 U CN 216196613U CN 202122396447 U CN202122396447 U CN 202122396447U CN 216196613 U CN216196613 U CN 216196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refabricated
prefabricated rafter
building roof
side 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64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征
王科
张帆
郑明林
端木永正
彭广谋
王军鹏
毛丹峰
汪伟华
杜国松
陈明
邢利超
宋健
邢浩
李威伟
许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64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6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6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6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涉及建筑模板体系技术领域,包括底模板、预制椽条侧模板和悬挑板侧模板,预制椽条侧模板为多个,悬挑板侧模板的下端与底模板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并形成浇注空间,各预制椽条侧模板设置于浇注空间内,各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下表面与底模板的上表面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各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一端端面与悬挑板侧模板的侧壁相匹配并接触,悬挑板侧模板的上端端面与底模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上表面与底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留有用于成型椽条的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体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仿古建筑施工中,很多的仿古建筑是钢筋砼结构的,但是砼现浇屋面檐口为了达到木结构的效果,往往设计成檐口安装木椽条或者钢筋混预制椽条。而木材作为生物材料,其存在着天然的弱点,主要是易腐、易蛀和易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现代建筑材料和方法来表现传统建筑形式以达到推陈出新之目的成为可能,加之仿古建筑工程建设所需木材量大,供应日趋困难,以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来替代传统建筑木结构部分,势在必行。
现有的椽条模板多采用木制模板,需要先将模板在木工加工厂加工制作,然后按照施工要求将相应尺寸的木板拼接在底模板上,形成预制椽条侧模板。施工效率低;容易造成模板移位、变形,形成的错台或挂帘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外观成型效果差;后期模板拆除较困难,椽条成品易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包括底模板、预制椽条侧模板和悬挑板侧模板,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多个,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模板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并形成浇注空间,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设置于所述浇注空间内,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侧壁相匹配并接触,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上端端面与所述底模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留有用于成型椽条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底模板呈环形,多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沿所述底模板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塑料材质,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通过挤塑成型工艺加工成型。
优选的,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通过连接线将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绑紧在所述底模板上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还包括结构梁模板,所述底模板远离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结构梁模板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所述底模板、所述悬挑板侧模板和所述结构梁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部件。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件为双面自粘海绵条。
优选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宽度为150mm-200mm,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的间距70mm-90mm。
优选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挤塑聚苯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采用预制椽条侧模板,无需现场加工,只需将多个预制椽条侧模板布置于底模板的上表面,且使相邻的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在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的间隙中浇注混凝土,即可在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成型椽条。无需现场采用多个木板拼接出每个预制椽条侧模板,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00-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1-底模板,2-预制椽条侧模板,3-悬挑板侧模板,4-浇注空间,5-椽条,6-结构梁模板,7-悬挑板,8-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100,包括底模板1、预制椽条侧模板2和悬挑板侧模板3,预制椽条侧模板2为多个,悬挑板侧模板3的下端与底模板1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并形成浇注空间4,各预制椽条侧模板2设置于浇注空间4内,优选的,悬挑板侧模板3的下端搭设在底模板1上,且悬挑板侧模板3的下端与底模板1上表面相匹配。各预制椽条侧模板2的下表面与底模板1的上表面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各预制椽条侧模板2的一端端面与悬挑板侧模板3的侧壁相匹配并接触,悬挑板侧模板3的上端端面与底模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制椽条侧模板 2的上表面与底模板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之间留有用于成型椽条5的间隙。采用预制椽条侧模板2,无需现场加工,只需将多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布置于底模板1的上表面,且使相邻的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在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之间的间隙中浇注混凝土,即可在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之间成型椽条5。无需现场采用多个木板拼接出每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底模板1呈环形,多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沿底模板1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预制椽条侧模板2为塑料材质,预制椽条侧模板2通过挤塑成型工艺加工成型。重量较轻,工程造价较低,应用灵活。
各预制椽条侧模板2与底模板1通过连接线将各预制椽条侧模板2绑紧在底模板1上进行固定连接。防止预制椽条侧模板2移位。优选的,连接线为扎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100还包括结构梁模板6,底模板1远离悬挑板侧模板3的一端与结构梁模板6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在结构梁模板6、底模板1、预制椽条侧模板2和悬挑板侧模板3之间浇注混凝土,能够使结构梁8、椽条5和悬挑板7一体成型。
预制椽条侧模板2、底模板1、悬挑板侧模板3和结构梁模板6之间的拼缝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部件,防止接缝处漏浆。
优选的,预制椽条侧模板2密封部件为双面自粘海绵条。
预制椽条侧模板2的宽度为150mm-200mm,相邻两个预制椽条侧模板2 之间的间距为70mm-90mm。
预制椽条侧模板2为挤塑聚苯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椽条侧模板2 不局限于采用挤塑聚苯板,还可以采用铝制模板等其他材料的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100对应的施工方法如下:
一、模板制作。
预制椽条侧模板2根据施工需要的尺寸进行预制,运输至现场备用;底模板1和悬挑板侧模板3利用木质材料现场制作;备好结构梁模板6。
二、模板安装。
①安装底模板1、悬挑板侧模板3和结构梁模板6,模板之间的拼缝处贴双面自粘海绵条。
②根据施工图安装悬挑板侧模板3。
③采用扎丝固定将悬挑板侧模板3固定在底模板1上,并校正位置。
三、混凝土浇注。
四、模板拆除。
①严格执行拆模审批制度。在同条件试块试压的同时,由项目工程师根据现场混凝土硬化程度,来确定拆模时间和拆模顺序,以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光洁度。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应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②模板拆卸顺序应与安装顺序相反。拆模时不得碰撞混凝土面,应轻轻将模板撬离结构面,然后整体拆除,严禁用撬杠直接挤压。
③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以利于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预制椽条侧模板和悬挑板侧模板,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多个,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模板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并形成浇注空间,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设置于所述浇注空间内,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侧壁相匹配并接触,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上端端面与所述底模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留有用于成型椽条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呈环形,多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沿所述底模板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塑料材质,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通过挤塑成型工艺加工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通过连接线将各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绑紧在所述底模板上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梁模板,所述底模板远离所述悬挑板侧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结构梁模板相匹配且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所述底模板、所述悬挑板侧模板和所述结构梁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为双面自粘海绵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的宽度为150mm-200mm,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之间的间距为70mm-9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椽条侧模板为挤塑聚苯板。
CN202122396447.3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Active CN216196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447.3U CN21619661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6447.3U CN21619661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6613U true CN21619661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6447.3U Active CN21619661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6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7166B2 (e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CN110284704B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后浇带模板拼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78105A (zh) 一种清水模架及其施工工艺
CN210622306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后浇带模板拼缝结构
CN103470038B (zh) 建筑外形装饰线条与主体结构混凝土一次成型工艺
CN216196613U (zh) 一种建筑屋面模板支设结构
CN102587665B (zh) 一种双肢剪力墙结构的浇注方法
CN111535577A (zh) 一种金属龙骨墙体结构现浇轻混凝土快装标准模板系统
CN111877163A (zh) 一种空心板梁用铰缝施工贴模工艺
CN109252879B (zh) 一种公路隧道排水沟内衬工具式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12064894A (zh) 一种大直径圆形柱的施工方法
CN109296117B (zh) 复合式中空内模板轻质隔墙及施工方法
CN215978040U (zh) 预制装饰保温结构一体化墙板单元及其连接结构
CN109812011A (zh) 混凝土楼板免拆除模板与模板内一体化布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3129572U (zh)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
CN112302332A (zh) 彩色装饰夯土背景墙单侧支模的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63656A (zh) 弧形可伸缩剪力墙对拉螺杆式木模板施工工法
CN109707152B (zh) 铝合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77028B (zh) 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1535578A (zh) 一种现浇结构的模板的安装工艺
CN110847592A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铝型材铝模板
CN204728730U (zh) 一种用于安装轻质墙板的导向结构
CN220487106U (zh) 一种整体固定楼梯踏步模板
CN212535062U (zh) 一种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6840607U (zh) 一种楼梯间处弧形木纹清水混凝土梁模板施工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