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0502U -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0502U
CN216190502U CN202122151857.1U CN202122151857U CN216190502U CN 216190502 U CN216190502 U CN 216190502U CN 202122151857 U CN202122151857 U CN 202122151857U CN 216190502 U CN216190502 U CN 21619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telescopic pipe
mutual inductor
oper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1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新
张晓磊
潘霞
李晓光
庄亚杰
刘天翼
王新刚
苑龙祥
刘晓健
窦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22151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伸缩机构和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的中部前侧和第二限位板的中部前侧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第一限位板右部前侧设有第一限位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将互感器放置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使用主操作杆对准互感器需要吊移的方向,进行互感器的吊移,能够进行不同方位的移动,由此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双手扶持互感器进行移动,避免了互感器的大质量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互感器是民用电力基础设施的必要设备,应用在电力输送环节中的变电变压中,互感器通常都极为沉重,无论是加工修理,还是安装拆卸过程中的移动都很不方便,这个过程中,由于设备不能被碰撞,在吊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人力辅助,使其不会晃动。
传统的辅助方式都是吊起过程中操作人员直接双手扶持,但是互感器的大质量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后来使用推杆作为防护装置,使操作人员与互感器保持距离,然而推杆只能产生推力、或者加装拉钩产生拉力,无法对侧向的位移和晃动进行限制,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互感器移动拆卸辅助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双手扶持互感器存在的互感器的大质量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伸缩机构和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的中部前侧和第二限位板的中部前侧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第一限位板右部前侧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对应第一限位挡板位置的第二限位板左部前侧设有第二限位挡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还可包括副操作杆,副操作杆包括水平操作杆和竖直操作杆,水平操作杆右端与竖直操作杆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主操作杆中部外侧设有轴承,主操作杆中部外侧设有开口向外且与轴承外径相匹配的安装孔,轴承固定套装在安装孔内侧,竖直操作杆下端固定在轴承内圈内侧。
上述主操作杆左端和水平操作杆左端均可固定有橡胶层。
上述主操作杆左部外侧和水平操作杆左部外侧均可固定有凸起。
上述伸缩机构可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板中部前侧,第一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管的左端,复位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侧且右端与第二伸缩管内部右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管右部外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且与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管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中部前侧。
上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可固定有柔性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将互感器放置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使用主操作杆对准互感器需要吊移的方向,进行互感器的吊移,能够进行不同方位的移动,由此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双手扶持互感器进行移动,避免了互感器的大质量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沿A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限位板,2为第二限位板,3为主操作杆,4为第一限位挡板,5为第二限位挡板,6为第一连接杆,7为第二连接杆,8为第一伸缩管,9为第二伸缩管,10为水平操作杆,11为竖直操作杆,12为轴承,13为柔性泡沫层,14为橡胶层,15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沿A向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沿A向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1、第二限位板2、伸缩机构和主操作杆3,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1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操作杆3,第一限位板1的中部前侧和第二限位板2的中部前侧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第一限位板1右部前侧设有第一限位挡板4,对应第一限位挡板4位置的第二限位板2左部前侧设有第二限位挡板5。
工作时,首先将需要移动的互感器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之间,并将互感器与第一限位挡板4和第二限位挡板5相接触,避免互感器与伸缩机构相接触,损坏互感器的表面结构及伸缩机构的结构,由此通过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将需要移动的互感器固定,然后操作人员将主操作杆3对准互感器需要吊移的方向,进行互感器的吊移,能够进行不同方位的移动,由此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双手扶持互感器进行移动,避免了互感器的大质量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副操作杆,副操作杆包括水平操作杆10和竖直操作杆11,水平操作杆10右端与竖直操作杆11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主操作杆3中部外侧设有轴承12,主操作杆3中部外侧设有开口向外且与轴承12外径相匹配的安装孔,轴承12固定套装在安装孔内侧,竖直操作杆11下端固定在轴承12内圈内侧。
通过这样设置,在主操作杆3进行操作时,当互感器晃动或者偏移时,只需转动副操作杆,使副操作杆产生的推拉力和主操作杆3产生的推拉力共同作用,稳定互感器。
如附图1所示,主操作杆3左端和水平操作杆10左端均固定有橡胶层14。
通过这样设置,减少主操作杆3和水平操作杆10与操作人员接触时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危害。
如附图1所示,主操作杆3左部外侧和水平操作杆10左部外侧均固定有凸起15。
通过设置凸起15,增大操作人员与主操作杆3和水平操作杆10的接触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手握主操作杆3和水平操作杆10时打滑。
如附图1所示,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一伸缩管8、第二伸缩管9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杆6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板1中部前侧,第一连接杆6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管8的左端,复位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9内侧且右端与第二伸缩管9内部右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管8右部外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9内且与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管9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7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7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2中部前侧。
通过这样设置,使第一伸缩管8在第二伸缩管9内移动,通过对复位弹簧拉伸和复位,使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对互感器进行固定,由此便于不同尺寸的互感器的固定。
如附图1所示,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柔性泡沫层13。
通过这样设置,减少互感器与第一限位板1和第二限位板2接触时对互感器的损伤。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9)

1.一种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伸缩机构和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操作杆,第一限位板的中部前侧和第二限位板的中部前侧通过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第一限位板右部前侧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对应第一限位挡板位置的第二限位板左部前侧设有第二限位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操作杆,副操作杆包括水平操作杆和竖直操作杆,水平操作杆右端与竖直操作杆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主操作杆中部外侧设有轴承,主操作杆中部外侧设有开口向外且与轴承外径相匹配的安装孔,轴承固定套装在安装孔内侧,竖直操作杆下端固定在轴承内圈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操作杆左端和水平操作杆左端均固定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操作杆左部外侧和水平操作杆左部外侧均固定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板中部前侧,第一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管的左端,复位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侧且右端与第二伸缩管内部右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管右部外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且与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管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中部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和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板中部前侧,第一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管的左端,复位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侧且右端与第二伸缩管内部右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管右部外侧套装在第二伸缩管内且与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管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中部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柔性泡沫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柔性泡沫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柔性泡沫层。
CN202122151857.1U 2021-09-07 2021-09-07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619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1857.1U CN216190502U (zh) 2021-09-07 2021-09-07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1857.1U CN216190502U (zh) 2021-09-07 2021-09-07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0502U true CN21619050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1857.1U Active CN216190502U (zh) 2021-09-07 2021-09-07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0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328728A (ja) 可動連絡橋
JP4874025B2 (ja) クライミングクレーン
JP5752184B2 (ja) 高所作業車および高所作業車による装柱工法
CN216190502U (zh) 互感器上下料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JP6352834B2 (ja) バラストの設置及び取外し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130004699U (ko) 리프팅 러그의 제거용 안전 지그
US10323380B2 (en) Coupling pin extracting apparatus and work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same
JP3187279U (ja) 車両搭載型クレーン用ウィンチ付き補助ジブ装置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KR20140004732U (ko) 선장 작업용 대차
JP6200150B2 (ja) 遠隔玉外し装置
CN211169563U (zh) 一种吊装设备
CN208345271U (zh) 一种货车轮毂抓取移动装置
CN215711200U (zh) 一种设备吊装翻转装置
CN205555851U (zh) 砂芯组芯吊具
EP3453670B1 (en) Crane
JP2017128443A (ja) クレーン付き高所作業車
CN215443006U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辅助装置
GB2569846A (en) Crane
CN211569896U (zh) 一种组合式控制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14744772U (zh) 一种移动底座显示屏及移动机器人
CN220902147U (zh) 移动式等离子切割装置
WO2014000045A1 (en) Crane arrangement
CN213202165U (zh) 一种全液压汽车塔式起重机
CN220102817U (zh) 一种安全生产保护装置
CN211385357U (zh) 一种用于磨煤机的排石子门拆装辅助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