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4586U -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4586U
CN216184586U CN202122620085.1U CN202122620085U CN216184586U CN 216184586 U CN216184586 U CN 216184586U CN 202122620085 U CN202122620085 U CN 202122620085U CN 216184586 U CN216184586 U CN 216184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uide rail
plate
installation
p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00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瑞杨
曹亮
周成华
丁增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00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4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4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4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柱安装框架及充电桩。该充电桩安装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及安装导轨,安装导轨设置在框架主体上,安装导轨由框架主体向内折弯形成,安装导轨用于支撑功率模组,安装导轨能够引导功率模组进入框架主体内。由于安装导轨由框架主体向内折弯形成,使得安装导轨与框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无需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降低了充电桩安装框架的成本,保证了安装导轨在框架主体上的安装精度以及结构稳定性,使得安装导轨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功率模组,也保证了安装导轨能够精确引导功率模组进入框架主体内。充电桩通过应用上述充电柱安装框架,降低了充电桩安装框架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安装导轨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主要用于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与我们也越来越紧密。充电桩主要包括安装框架、壳体以及功率模组,其中,安装框架主要用于支撑固定功率模组,安装框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壳体对安装框架以及功率模组具有保护的作用,功率模组为整个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保证充电桩具有充电功能。
现有市场上的安装框架通常由框架主体以及安装导轨组成,安装导轨用于支撑功率模组,安装导轨通过大量的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框架主体上,使得装配复杂,也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再加上各零部件之间组装时存在一定装配误差,降低了安装导轨在框架主体上的装配精度,从而降低了安装导轨对功率模组的支撑效果,安装导轨也无法精确引导功率模组进入框架主体内。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以降低充电桩安装框架的加工成本,提高安装导轨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包括:
框架主体;以及
安装导轨,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安装导轨由所述框架主体向内折弯形成,所述安装导轨用于支撑功率模组,所述安装导轨能够引导所述功率模组进入所述框架主体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导轨包括:
两组支撑板,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均向内折弯形成所述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对称支撑在所述功率模组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侧板、背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均向内折弯形成所述支撑板;
所述背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功率模组的发热部正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上开设有间隔排布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功率模组的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固定孔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功率模组的输出端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的边缘处向外翻边形成加强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主体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均向外折弯形成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充电桩的壳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处向内折弯形成有固定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处也向内折弯形成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功率模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导轨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安装导轨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安装框架通过钣金件一体成型。
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该安装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以及安装导轨,安装导轨设置在框架主体上,由于安装导轨由框架主体向内折弯形成,保证安装导轨与框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无需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降低了充电桩安装框架的成本,保证了安装导轨在框架主体上的安装精度以及结构稳定性,使得安装导轨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功率模组,也保证了安装导轨能够精确引导功率模组进入框架主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通过应用上述充电桩安装框架,保证安装导轨与框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无需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降低了充电桩安装框架的成本,保证了安装导轨在框架主体上的安装精度以及结构稳定性,使得安装导轨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功率模组,也保证了安装导轨能够精确引导功率模组进入框架主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充电桩安装框架;200、功率模组;300、壳体;
1、框架主体;11、第一侧板;12、背板;121、通风口;122、第一固定孔;123、第二固定孔;124、加强筋;13、第二侧板;14、安装板;141、固定板;1411、第三安装孔;142、第一安装孔;
2、安装导轨;2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主要用于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安装框架100、壳体300以及功率模组200,其中,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用于支撑固定功率模组200,充电桩安装框架100以及功率模组200均位于壳体300的内部,壳体300对充电桩安装框架100以及功率模组200具有保护的作用,功率模组200为整个充电桩的核心部件,能够保证充电桩具有稳定的充电功能。
结合图2对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充电桩安装框架100包括框架主体1以及安装导轨2,其中,安装导轨2设置在框架主体1上,安装导轨2用于支撑功率模组200,安装导轨2还能够引导功率模组200进入框架主体1内,为功率模组200在充电桩安装框架100上的安装固定提供导向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安装框架100采用零部件拼接式结构,安装导轨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框架主体1上,使得安装导轨2的安装需要大量的紧固件,使得装配复杂,也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再加上各零部件之间组装时存在一定装配误差,降低了安装导轨2在框架主体1上的装配精度,从而降低了安装导轨2对功率模组200的支撑效果,安装导轨2也无法精确引导功率模组200进入框架主体1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例提供的充电桩安装框架100上的安装导轨2由框架主体1向内折弯形成,保证安装导轨2与框架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无需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降低了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的成本,保证了安装导轨2在框架主体1上的安装精度以及结构稳定性,使得安装导轨2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功率模组200,也保证了安装导轨2能够精确引导功率模组200进入框架主体1内。
优选地,充电桩安装框架100通过钣金件一体成型,该钣金件通过冲压、折弯、翻边和压铆工艺制成充电桩安装框架100,不仅提高了整个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的结构强度,也便于进行加工生产,也保证了整个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的加工精度,避免充电桩安装框架100的各个零部件因装配精度问题产生的松动、安装不到位等问题。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安装导轨2包括两组支撑板21,框架主体1的两侧均向内折弯形成支撑板21,两组支撑板21对称支撑在功率模组200的两侧,从而保证对功率模组200支撑地更加稳固,也能够更加平稳地引导功率模组20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组支撑板21均通过冲压折弯形成,两组支撑板21的安装精度高,避免了两组支撑板21出现安装高度差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2所示,安装导轨2设置有多组,多组安装导轨2沿框架主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安装导轨2对应支撑一组功率模组200,保证整个充电桩安装框架100固定功率模组200的结构更加紧凑,也更加美观。
结合图2对框架主体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框架主体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侧板11、背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3正对设置,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3均向内折弯形成支撑板21,从而保证两组支撑板21在背板12的两端对称设置。此外,由于功率模组200放置在支撑板21上,使得功率模组200位于第一侧板11、背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围成的空腔中,从而提高了对功率模组200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背板12上开设有通风口121,通风口121与功率模组200的发热部正对设置,提高对功率模组200的散热效果,保证功率模组200的稳定工作,提高功率模组200的运行效率。
此外,如图3所示,背板12上开设有间隔排布的第一固定孔122以及第二固定孔123,其中,第一固定孔122用于固定功率模组200的输入端子,第二固定孔123用于固定功率模组200的输出端子。具体而言,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22以及输入端子,从而将输入端子固定在背板12上,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123以及输出端子,从而将输出端子固定在背板12上。
优选地,如图3所示,背板12的边缘处向外翻边形成加强筋124,可有效防止在功率模组200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上进行插拔时,对背板12造成冲击而产生的变形,从而增加了整个背板12的结构强度。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主体1还包括安装板14,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3上均连接有安装板14,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3远离背板12的一端均向外折弯形成安装板14,安装板14固定在充电桩的壳体300上。该设置方式不仅保证了整个框架主体1的结构强度,也便于将框架主体1的两侧稳固固定在壳体300上。具体而言,安装板14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2,壳体30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42以及第二安装孔将安装板14与壳体300相固定。具体而言,第一安装孔142可通过冲压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侧板11和安装板14的连接处向内折弯形成有固定板141,第二侧板13和安装板14的连接处也向内折弯形成有固定板141,固定板141用于固定功率模组200。具体而言,固定板141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411,功率模组200开设有第四安装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三安装孔1411以及第四安装孔将功率模组200与固定板141相固定,保证功率模组200稳固放置在支撑板21上。通过将固定板141向内折弯形成,便于进行冲压形成,也避免第三安装孔1411与第一安装孔142发生干涉,起到避让第一安装孔142的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1);以及
安装导轨(2),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1)上,所述安装导轨(2)由所述框架主体(1)向内折弯形成,所述安装导轨(2)用于支撑功率模组(200),所述安装导轨(2)能够引导所述功率模组(200)进入所述框架主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2)包括:
两组支撑板(21),所述框架主体(1)的两侧均向内折弯形成所述支撑板(21),两组所述支撑板(21)对称支撑在所述功率模组(20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侧板(11)、背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3)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3)均向内折弯形成所述支撑板(21);
所述背板(12)上开设有通风口(121),所述通风口(121)与所述功率模组(200)的发热部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上开设有间隔排布的第一固定孔(122)以及第二固定孔(123),所述第一固定孔(122)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功率模组(200)的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固定孔(123)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功率模组(200)的输出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的边缘处向外翻边形成加强筋(1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还包括安装板(14),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3)上均连接有所述安装板(14),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3)远离所述背板(12)的一端均向外折弯形成所述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固定在充电桩的壳体(3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安装板(14)的连接处向内折弯形成有固定板(141),所述第二侧板(13)和所述安装板(14)的连接处也向内折弯形成有所述固定板(141),所述固定板(141)用于固定所述功率模组(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2)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安装导轨(2)沿所述框架主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安装框架通过钣金件一体成型。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安装框架。
CN202122620085.1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Active CN216184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0085.1U CN21618458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0085.1U CN21618458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4586U true CN21618458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0085.1U Active CN21618458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4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4586U (zh) 一种充电桩安装框架及充电桩
CN107901992B (zh) 电动汽车地板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
CN215680867U (zh) Bms安装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215186609U (zh) 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和组装结构
CN21409978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电池
CN210805904U (zh) 电池模组及其连接件
CN211654884U (zh) 一种锂电池包
CN112928377A (zh)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777067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bms控制板支架结构
CN220253411U (zh) 一种可拆卸的热传导型电芯
CN215184264U (zh) 一种电芯支架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20809112U (zh) 用于电池盒的横梁支撑结构、框架及电池盒
CN219626827U (zh) 锂电池
CN214797632U (zh) 一种ctp模组的低压插件的固定结构和电池包
CN220155686U (zh) 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
CN2136497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动自行车后坐垫
CN220106795U (zh) 一种电池包内快速装配电芯单元的装置
CN219875637U (zh) 一种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CN218242162U (zh) 一种电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CN211828995U (zh) 电池模块
CN21756274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8101618U (zh) 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113517512B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安装支架
CN112290148B (zh) 一种具有抗振结构的动力电池包
CN213214039U (zh) 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