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2722U - 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2722U
CN216182722U CN202122292023.2U CN202122292023U CN216182722U CN 216182722 U CN216182722 U CN 216182722U CN 202122292023 U CN202122292023 U CN 202122292023U CN 216182722 U CN216182722 U CN 216182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mponent
pressing
b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20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伟
杨宝江
袁正普
徐华勇
陈木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920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2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2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2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折弯装置用于对待折弯部件进行折弯操作,待折弯部件包括部件本体和与部件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折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承载部件本体;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用于与待折弯部抵接;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包括向着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部件本体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抵接,以将部件本体固定在支撑部件上;其中,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部件本体沿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部件对待折弯部的限位作用使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弯折预设角度。折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折弯方法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Description

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麦拉膜(mylar膜)是PET聚酯薄膜,它是系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在相关催化剂的辅助下加热,经过酯交换和真空缩聚,双轴拉伸而成的薄膜。在锂电池的装配工序中,需要对锂电池的mylar膜进行预折的工序。
然而,在传统的预折方法中,采用的模式为90°预折,这种方法,在预折后需要恢复形变,导致预折效果不佳,会影响包mylar膜胶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折弯方法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折弯装置用于对待折弯部件进行折弯操作,待折弯部件包括部件本体和与部件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折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承载部件本体;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用于与待折弯部抵接;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包括向着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部件本体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抵接,以将部件本体固定在支撑部件上;其中,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部件本体沿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部件对待折弯部的限位作用使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弯折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支撑部件包括用于与部件本体抵接的第一接触面,移动部件具有用于与待折弯部抵接的第二接触面;其中,按压部件包括与远离部件本体的初始状态和与部件本体抵接的按压状态,当按压部件处于按压状态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进一步地,按压部件位于部件本体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按压部件沿垂直于第一接触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按压部件从部件本体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推动部件本体,进而推动支撑部件向部件本体远离按压部件的一侧移动。
进一步地,按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气缸臂与按压部件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连接,以通过驱动气缸臂伸长而带动按压部件靠近部件本体或者通过驱动气缸臂缩短而带动按压部件远离部件本体。
进一步地,按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气缸臂与按压部件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连接,以通过驱动气缸臂伸长而带动按压部件靠近部件本体或者通过驱动气缸臂缩短而带动按压部件远离部件本体。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导向套,导向套与支撑部件远离第一接触面的一侧连接,导向套沿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导向柱,导向柱插设在导向套内;导向柱沿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且导向柱与支撑部件间隔设置,而使支撑部件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导向柱的方向移动;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导向柱上,弹性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导向柱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支撑部件上,定位件用于穿设在部件本体的定位孔内;和/或,吸盘部,吸盘部设置在支撑部件上,以通过在吸盘部内产生负压,使部件本体吸附在第一接触面上。
进一步地,移动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的位置可移动的设置,以通过调节移动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的位置,调整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的弯折角度。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导轨部;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导轨部相配合的导向槽,滑块与移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安装座上,驱动部件的与滑块连接,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滑块沿导轨部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部件移动。
进一步地移动部件包括推动部,沿移动部件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推动部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折弯装置用于对待折弯部件进行折弯操作,待折弯部件包括部件本体和与部件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折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承载部件本体;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用于与待折弯部抵接;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包括向着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部件本体远离支撑部件的一侧抵接,以将部件本体固定在支撑部件上;其中,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部件本体沿靠近支撑部件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部件对待折弯部的限位作用使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弯折预设角度。采用上述设置,当进行与折弯操作时,将待折弯部件固定在支撑组件的支撑部件后,在按压部件的推动作用下,支撑部件带着待折弯部件移动,此时第一接触面向着移动部件远离第二接触面的方向移动,这样,移动部件便能够限制待折弯部的移动,使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待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弯折。通过调节支撑部件的移动距离便能够调节折弯部相对于部件本体弯折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折弯方法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待折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支撑组件;11、支撑部件;111、第一接触面;12、导向套;13、导向柱;15、定位件;16、吸盘部;
2、移动组件;21、移动部件;211、第二接触面;212、推动部;22、安装座;221、导轨部;23、滑块;24、驱动部件;
3、按压组件;31、按压部件;32、驱动气缸;
10、折弯部件;101、折弯部;102、部件本体;10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参见图1至图4,折弯装置用于对待折弯部件10进行折弯操作,待折弯部件10包括部件本体102和与部件本体102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101,折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部件11,支撑部件11用于承载部件本体102;移动组件2,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部件21,移动部件21用于与待折弯部101抵接;按压组件3,按压组件3包括向着靠近支撑部件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31,按压部件31与部件本体102远离支撑部件11的一侧抵接,以将部件本体102固定在支撑部件11上;其中,移动部件2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部件本体102沿靠近支撑部件1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部件21对待折弯部101的限位作用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预设角度。采用上述设置,当进行与折弯操作时,将待折弯部件10固定在支撑组件1的支撑部件11后,在按压部件31的推动作用下,支撑部件11带着待折弯部件10移动,此时第一接触面111向着移动部件21远离第二接触面211的方向移动,这样,移动部件21便能够限制待折弯部101的移动,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通过调节支撑部件11的移动距离便能够调节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折弯方法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参见图1支撑部件11包括用于与部件本体102抵接的第一接触面111,移动部件21具有用于与待折弯部101抵接的第二接触面211;其中,按压部件31包括与远离部件本体102的初始状态和与部件本体102抵接的按压状态,当按压部件31处于按压状态时,第一接触面111和第二接触面211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保证了折弯操作的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4,按压部件31位于部件本体102远离支撑部件11的一侧,按压部件31沿垂直于第一接触面1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按压部件31从部件本体102远离支撑部件11的一侧推动部件本体102,进而推动支撑部件11向部件本体102远离按压部件31的一侧移动。
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按压组件3包括:驱动气缸32,驱动气缸32的气缸臂与按压部件31远离支撑部件11的一侧连接,以通过驱动气缸臂伸长而带动按压部件31靠近部件本体102或者通过驱动气缸臂缩短而带动按压部件31远离部件本体102。
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参见图1、图2,待折弯部101为多个,多个待折弯部101设置在部件本体102的相对两侧;移动组件2为两个,两个移动组件2的移动部件21分别位于支撑部件11的相对两侧,各个移动组件2均具有用于与相应的上述待折弯部101抵接的移动部件21。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移动部件21相对于支撑部件11的位置可移动的设置,以通过调节移动部件21相对于支撑部件11的位置,调整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的弯折角度。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参见图1至图4,移动组件2包括:安装座22,安装座22上设置有导轨部221;滑块23,滑块23上设置有与导轨部221相配合的导向槽,滑块23与移动部件21连接;驱动部件24,驱动部件24设置在安装座22上,驱动部件24的与滑块23连接,以通过驱动部件24驱动滑块23沿导轨部221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部件21移动。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移动部件21包括推动部212,沿移动部件21靠近支撑部件11的方向,推动部212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这样,能够减小结构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参见图1至图4,支撑组件1包括:导向套12,导向套12与支撑部件11远离第一接触面111的一侧连接,导向套12沿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导向柱13,导向柱13插设在导向套12内;导向柱13沿支撑部件11的移动方向延伸,且导向柱13与支撑部件11间隔设置,而使支撑部件11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导向柱13的方向移动;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导向柱13上,弹性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11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导向柱13连接。这样,当完成折弯作业时,支撑组件1可以自动回位,以为下一次作业做准备。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中,支撑组件1包括:定位件15,定位件15设置在支撑部件11上,定位件15用于穿设在部件本体102的定位孔103内;和/或,吸盘部16,吸盘部16设置在支撑部件11上,以通过在吸盘部16内产生负压,使部件本体102吸附在第一接触面111上。这样,可以将部件本体102进行固定,以保证折弯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的一种mylar膜的预折弯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mylar膜上料放置在支撑部件11上,定位件15和吸盘部16将mylar膜固定在支撑部件11上。
下压气缸驱动气缸32的气缸臂带动下压板按压部件31下压贴紧mylar膜。
右随动块右侧的移动部件21运动至mylar膜预折板右侧面位置,弹簧驱动部件24弹性推动右随动块,使mylar膜预折板向下运动过程中,右随动块相对向左运动;左随动块左侧的移动部件21运动至mylar膜预折板左侧面位置,弹簧弹性推动左随动块,使mylar膜预折板向下运动过程中,左随动块相对向右运动。
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板下压贴紧mylar膜进行预折,mylar膜预折板随动向下运动进行预折,完成mylar膜预折后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板收回,同步弹簧(弹性件)推回mylar膜预折板返回原位,mylar膜预折完成。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用于对待折弯部件10进行折弯操作,待折弯部件10包括部件本体102和与部件本体102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101,折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部件11,支撑部件11用于承载部件本体102;移动组件2,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部件21,移动部件21用于与待折弯部101抵接;按压组件3,按压组件3包括向着靠近支撑部件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31,按压部件31与部件本体102远离支撑部件11的一侧抵接,以将部件本体102固定在支撑部件11上;其中,移动部件2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部件本体102沿靠近支撑部件1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部件21对待折弯部101的限位作用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预设角度。采用上述设置,当进行与折弯操作时,将待折弯部件10固定在支撑组件1的支撑部件11后,在按压部件31的推动作用下,支撑部件11带着待折弯部件10移动,此时第一接触面111向着移动部件21远离第二接触面211的方向移动,这样,移动部件21便能够限制待折弯部101的移动,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通过调节支撑部件11的移动距离便能够调节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弯折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折弯方法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待折弯部件(10)进行折弯操作,所述待折弯部件(10)包括部件本体(102)和与所述部件本体(102)的一端连接的待折弯部(101),所述折弯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部件(11),所述支撑部件(11)用于承载所述部件本体(102);
移动组件(2),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部件(21),所述移动部件(21)用于与所述待折弯部(101)抵接;
按压组件(3),所述按压组件(3)包括向着靠近所述支撑部件(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按压部件(31),所述按压部件(31)与所述部件本体(102)远离所述支撑部件(11)的一侧抵接,以将所述部件本体(102)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件(11)上;
其中,所述移动部件(2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部件本体(102)沿靠近所述支撑部件(1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移动部件(21)对所述待折弯部(101)的限位作用使所述待折弯部(101)相对于所述部件本体(102)弯折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1)包括用于与所述部件本体(102)抵接的第一接触面(111),所述移动部件(21)包括用于与所述待折弯部(101)抵接的第二接触面(211);其中,所述按压部件(31)包括与远离所述部件本体(102)的初始状态和与所述部件本体(102)抵接的按压状态,当所述按压部件(31)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一接触面(1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211)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31)位于所述部件本体(102)远离所述支撑部件(11)的一侧,所述按压部件(3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1)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按压部件(31)从所述部件本体(102)远离所述支撑部件(11)的一侧推动所述部件本体(102),进而推动所述支撑部件(11)向所述部件本体(102)远离所述按压部件(31)的一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包括:驱动气缸(32),所述驱动气缸(32)的气缸臂与所述按压部件(31)远离所述支撑部件(11)的一侧连接,以通过驱动所述气缸臂伸长而带动所述按压部件(31)靠近所述支撑部件(11)或者通过驱动所述气缸臂缩短而带动所述按压部件(31)远离所述部件本体(1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
导向套(12),所述导向套(12)与所述支撑部件(11)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面(111)的一侧连接,所述导向套(12)沿所述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导向柱(13),所述导向柱(13)插设在所述导向套(12)内;所述导向柱(13)沿所述支撑部件(11)的移动方向延伸,且所述导向柱(13)与所述支撑部件(11)间隔设置,而使所述支撑部件(11)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导向柱(13)的方向移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3)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11)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柱(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
定位件(15),所述定位件(15)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11)上,所述定位件(15)用于穿设在所述部件本体(102)的定位孔(103)内;和/或,
吸盘部(16),所述吸盘部(16)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11)上,以通过在所述吸盘部(16)内产生负压,使所述部件本体(102)吸附在所述第一接触面(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折弯部(101)为两个,两个所述待折弯部(101)设置在所述部件本体(102)的相对两侧;所述移动组件(2)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组件(2)的移动部件(21)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件(11)的相对两侧,各个所述移动组件(2)均具有用于与相应的上述待折弯部(101)抵接的移动部件(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21)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11)的位置可移动的设置,以通过调节所述移动部件(21)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11)的位置,调整所述待折弯部(101)相对于部件本体(102)的弯折角度;其中,所述移动部件(2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部件(11)的移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
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上设置有导轨部(221);
滑块(23),所述滑块(23)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部(221)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滑块(23)与所述移动部件(21)连接;
驱动部件(24),所述驱动部件(2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2)上,所述驱动部件(24)的与所述滑块(23)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部件(24)驱动所述滑块(23)沿所述导轨部(221)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部件(21)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21)包括推动部(212),沿所述移动部件(21)靠近所述支撑部件(11)的方向,所述推动部(212)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以减小所述移动部件(21)与所述支撑部件(11)之间的接触面积。
CN202122292023.2U 2021-09-22 2021-09-22 折弯装置 Active CN216182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023.2U CN216182722U (zh) 2021-09-22 2021-09-22 折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023.2U CN216182722U (zh) 2021-09-22 2021-09-22 折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2722U true CN21618272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2023.2U Active CN216182722U (zh) 2021-09-22 2021-09-22 折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2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1346B (zh) 一种电机转子盖帽软磁环装配设备
CN216182722U (zh) 折弯装置
KR101931595B1 (ko) 연마 장치
CN113879845B (zh) 一种用于定位载具的对位平台
CN206595348U (zh) 电芯封边和极耳整平夹具
CN207326351U (zh) 一种用于抓取以及安装卡扣的装置
CN110977264A (zh) 对中传感器及板材拼焊设备
CN211867087U (zh) 弹片与胶壳组装设备
CN214868267U (zh) 弹性定位装置
CN115424527A (zh) 曲面屏贴合治具
CN214411270U (zh) 一种胶纸成型装置
CN214113129U (zh) 一种贴标设备
CN210790631U (zh) 一种叠芯定位装置
CN113415585A (zh) 用于3c产品组装且具有自动夹紧功能的上料装置
CN209880741U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胶设备
CN215967284U (zh) 压合装置
CN214956401U (zh) 一种整形线圈设备
CN211879533U (zh) 整形装置
CN218906287U (zh) 一种翘曲膜片平整治具
CN212795895U (zh) 一种贴膜装置
CN216443908U (zh) 一种手机充电线保护套成型装置以及设备
CN215617542U (zh) 定位设备
CN117382161B (zh) 一种显示屏用膜材自动化贴合设备
CN220030536U (zh) 一种生态板精准纠偏压合装置
CN219927109U (zh) 一种绝缘纸热压定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