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9861U -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9861U
CN216179861U CN202122448938.8U CN202122448938U CN216179861U CN 216179861 U CN216179861 U CN 216179861U CN 202122448938 U CN202122448938 U CN 202122448938U CN 216179861 U CN216179861 U CN 21617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assembly
clamping jaw
clamping
workpie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8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pee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pee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pee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pee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8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自动装夹工具,包括可转动的转动台,设于所述转动台中心,且与所述转动台同心设置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用于抓紧工件,与所述夹爪组件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组件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当所述夹爪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涨开,与所述工件底部的安装部紧密配合,当所述夹爪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收缩,与所述工件底部的安装部之间存有间隙。本申请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能夹紧待测电阻,夹紧后,待测电阻转动后的同心度好,测量数据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测量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装夹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背景技术
电阻生产行业中,为了使电阻达到一定精度和电阻值,需要对电阻进行微切割以对阻值进行微调,通常电阻在对阻值进行微调后,需要测量电阻值是否调整到目标值。
在测量过程时,需要对待测电阻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取数据,进而待测电阻绕轴心做旋转运动,而市面上用于装夹待测电阻的夹具,在装夹待测电阻后,同心度不易保证,进而电阻阻值的测量数据一致性不好,最终出现电阻阻值的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装夹工具,能夹紧待测电阻,夹紧后,待测电阻转动后的同心度好,测量数据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测量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包括可转动的转动台,设于所述转动台中心,且与所述转动台同心设置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用于抓紧工件,与所述夹爪组件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组件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当所述夹爪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涨开,与所述工件底部的安装部紧密配合,当所述夹爪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收缩,与所述工件底部的安装部之间存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阻微切割对阻值微调后,驱动装置带动夹爪组件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夹爪组件初始状态为第二状态,夹爪组件处于收缩状,随后,驱动装置带动夹爪组件移动,使得夹爪组件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随着夹爪组件状态的切换,夹爪组件从收缩转变为涨开,夹爪组件与工件底部的安装部之间紧密配合,测量仪对待测电阻(即工件)进行阻值测量,将测量仪安装在转动台,转动台与夹爪组件同心设置,当夹爪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转动台带着测量仪开始转动,此时,工件不转动,测量仪转动,测量仪完成对工件不同位置的阻值测量。因此,本申请提供自动装夹工具,能夹紧待测电阻,夹紧后,待测电阻转动后的同心度好,测量数据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测量准确。
可选地,自动装夹工具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伸缩端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夹爪组件包括伸长部,与所述伸长部连接的夹爪单元,所述夹爪单元设有至少两瓣,所有的所述夹爪单元围成锥体,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伸长部同心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上方设有锥孔,所述锥孔与所述锥体外形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夹爪单元围成锥体,夹爪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夹爪单元侧面紧密贴合,此时可安装工件,当夹爪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夹爪单元侧面之间留有间隙,锥体靠近顶面的位置与工件底部上的安装部配合,实现涨紧工件,使得工件不会从夹爪组件上脱离。另一方面,夹爪组件包括伸长部,伸长部与轴套同心设置,使得夹爪组件在装夹工件时不会任意摆动,使得伸长部、轴套和工件的中心轴线重合,再次提高了自动装夹工具夹紧工件后的同心度。
可选地,所述伸长部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周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操作杆相配合,所述伸长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平面,所述操作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平面相抵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外壁上设置通孔,以及操作杆与通孔配合,来实现对夹爪组件行的伸长部锁定,避免夹爪组件在夹紧工件后因意外而出现移位,使得工件在测量过程中,不会移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伸长部的内孔紧配合的第一凸台,以及与所述第一凸台底部连接的横梁,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长部上的内孔与第一凸台配合,实现对夹爪组件的整体的定位,同时,将第一凸台安装在横梁、连接件以及支撑件上,使得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晃动,使得工件阻值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件的侧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横梁的底部连接的基座,所述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基座的底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座的设置,减少驱动装置工作时对固定装置的冲击,也避免夹爪组件因冲击力偏移中心轴线,进而造成工件阻值测量不准确。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同步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且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同步运动,使得基座底部有两个支撑点,基座的底面不会发生倾斜,防止夹爪组件出现偏摆,以及夹爪组件偏移中心轴线等现象。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对角设置,使得驱动件对基座底部施加的推力更为均衡,防止基座底部受力不均衡,夹爪组件偏移中心轴线。
可选地,自动装夹工具包括护罩,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均设于所述护罩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罩对驱动装置、固定装置进行防护,防止驱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的损伤。
可选地,所述护罩侧壁上设有过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孔的设置方便护罩内部的驱动装置走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夹爪组件与工件底部的安装部之间紧密配合,实现夹爪组件采用涨紧的方式来抓紧工件,测量仪安装在转动台,转动台与夹爪组件同心设置,当夹爪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转动台带着测量仪开始转动,工件不转动,测量仪转动,测量仪完成对工件不同位置的阻值测量。本申请提供自动装夹工具,能夹紧待测电阻,夹紧后,待测电阻转动后的同心度好,测量数据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测量准确。
2、伸长部与轴套同心设置,使得夹爪组件在装夹工件时不会任意摆动,使得伸长部、轴套和工件的中心轴线重合,再次提高了自动装夹工具夹紧工件后的同心度。
3、可实现对夹爪组件行的伸长部锁定,避免夹爪组件在夹紧工件后因意外而出现移位,使得工件在测量过程中,不会移动。
4、减少驱动装置工作时对固定装置的冲击,也避免夹爪组件因冲击力偏移中心轴线,进而造成工件阻值测量不准确
5、对驱动装置、固定装置进行防护,防止驱动装置和固定装置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俯视图的C-C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俯视图的E-E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爪组件上的伸长部与轴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工件;2、转动台;3、夹爪组件;31、夹爪单元;32、伸长部;321、第一平面;322、内孔;33、锥体;4、驱动装置;41、驱动件;42、第一驱动轴;43、第二驱动轴;5、固定装置;51、轴套;52、锥孔;53、第一凸台;54、横梁;55、连接件;551、限位部;56、支撑件;57、基座;6、套筒;61、通孔;7、操作杆;8、护罩;8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自动装夹工具,包括可转动的转动台2,设于转动台2中心,且与转动台2同心设置的夹爪组件3,夹爪组件3用于抓紧工件1,与夹爪组件3连接的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夹爪组件3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当夹爪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夹爪组件3涨开,与工件1底部的安装部紧密配合,当夹爪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时,夹爪组件3收缩,与工件1底部的安装部之间存有间隙。
当电阻微切割对阻值微调后,驱动装置4带动夹爪组件3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夹爪组件3初始状态为第二状态,夹爪组件3处于收缩状,随后,驱动装置4带动夹爪组件3移动,使得夹爪组件3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随着夹爪组件3状态的切换,夹爪组件3从收缩转变为涨开,夹爪组件3与工件1底部的安装部之间紧密配合,测量仪对待测电阻(即工件1)进行阻值测量,将测量仪安装在转动台2,转动台2与夹爪组件3同心设置,当夹爪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转动台2带着测量仪开始转动,此时,工件1不转动,测量仪转动,测量仪完成对工件1不同位置的阻值测量。因此,本申请提供自动装夹工具,能夹紧待测电阻,夹紧后,待测电阻转动后的同心度好,测量数据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测量准确。
如图3至图7所示,具体地,自动装夹工具包括与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连接的固定装置5,夹爪组件3包括伸长部32,与伸长部32连接的夹爪单元31,夹爪单元31设有至少两瓣,所有的夹爪单元31围成锥体33,固定装置5包括与伸长部32同心设置的轴套51,轴套51上方设有锥孔52,锥孔52与锥体33外形相配合。
多个夹爪单元31围成锥体33,夹爪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夹爪单元31侧面紧密贴合,此时可安装工件1,当夹爪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夹爪单元31侧面之间留有间隙,锥体33靠近顶面的位置与工件1底部上的安装部配合,实现涨紧工件1,使得工件1不会从夹爪组件3上脱离。另一方面,夹爪组件3包括伸长部32,伸长部32与轴套51同心设置,使得夹爪组件3在装夹工件1时不会任意摆动,使得伸长部32、轴套51和工件1的中心轴线重合,再次提高了自动装夹工具夹紧工件1后的同心度。
其中,一种实施例,可以在工件1底部设置盲孔,盲孔直径为D,例如夹爪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时,锥体33最大横切面直径为D1,而当夹爪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锥体33最大横切面直径为D2,D2>D1,同时,D2=D>D1
另一种实施例,在工件1底部可以设计有伸长杆,将伸长杆插入锥体33上的中心孔内,在夹爪组件3夹紧的同时,对工件1实现定心,而此时工件1上的伸长杆充当工艺凸台。驱动装置4带动夹爪组件3向下移动,锥体33跟随着向下移动,每瓣夹爪单元31侧面之间的间隙不断的缩小,直至锥体33与轴套51上的锥孔52紧密贴合时,每瓣夹爪单元31侧面之间的间隙消失,此时,锥体33上的中心孔的孔径也不断缩小,在中心孔孔径缩小的过程中,对夹紧工件1下方的伸长杆夹紧。
这两种实施例,主要是就夹爪组件3如何夹紧工件1做出举例说明,但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关于通过夹爪组件3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工件1的夹紧,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实施例,在不脱离该技术机理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适应性改进,应当均被认定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请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改进,来实现对伸长部32进行锁定,具体地,在伸长部32上套设套筒6,套筒6的外壁周向上设有通孔61,通孔61与操作杆7相配合,伸长部3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平面321,操作杆7的端部与第一平面321相抵靠。当夹爪组件3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工件1已经装夹在夹爪组件3上的锥体33上,操作杆7穿过通孔61,再通过将操作杆7的端部抵靠在伸长部32侧壁上的第一平面321上,限制夹爪组件3上伸长部32的转动,进而实现了对伸长部32进行锁定,避免夹爪组件3在夹紧工件1后因意外而出现移位,使得工件1在测量过程中,不会移动。
当驱动装置4驱动夹爪组件3上下移动时,可能会对夹爪组件3造成一定的冲击,进而使得夹爪组件3的整体中心线出现偏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次对固定装置5做出改进。
具体地,固定装置5包括与伸长部32的内孔322紧配合的第一凸台53,以及与第一凸台53底部连接的横梁54,分别与横梁54的两端连接的连接件55,与连接件55连接的支撑件56。夹爪组件3上端通过锥体33和锥孔52的配合实现固定,为了进一步使得夹爪组件3的中心轴线与工件1的中心轴线重合,在伸长部32内部设置内孔322,第一凸台53设置在伸长部32的下方,而通过将第一凸台53与伸长部32的内孔322相配合,实现夹爪组件3的整体中心轴线不会发生偏移,且与工件1的中心轴线重合。而横梁54、两个连接件55以及分别于连接件55连接的支撑件56,这种结构使得第一凸台53更加稳定,进一步使得夹爪组件3的中心轴线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连接件55上设有限位部551,限位部551与所述支撑件56的侧面接触。这样设计能限制横梁54上沿横梁54长度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得横梁54不容易发生移动。
横梁54上的第一凸台53与伸长部32的内孔322配合,使得夹爪组件3的中心轴线不偏移,但是假如采用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与横梁54直接连接,驱动装置4工作时,即驱动夹爪组件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4难免会对横梁54造成冲击,而使得横梁54出现偏摆,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对此做进一步地改进,具体地,在横梁54的底部设置基座57,再由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与基座57的底部连接,让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不直接与横梁54接触,基座57的设置能缓解驱动装置4对横梁54的冲击,使得横梁54和基座57的底部在水平面上均处于平稳状态,这样夹爪组件3在第一状态下姿态更加稳定,夹爪组件3的中心轴线始终与工件1的中心轴线重合。
请如图5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对驱动装置4做出改进,驱动装置4的主要作用是驱动夹爪组件3上下移动,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直接与基座57的底面连接,如果将驱动装置4设置为只有一根伸缩轴的结构,该伸缩轴会尽量设置在基座57中心处,由于自动装夹工具的位于上方的零部件有固定装置5、夹爪组件3、转动台2以及工件1,位于下方的零部件只有驱动装置4,自动装夹工具属于上大下小的结构。只设一个伸缩结构,相当于给基座57只有一个辅助支撑点。本实施例对此作出改进,设置第一驱动轴42和第二驱动轴43,再将第一驱动轴42与第二驱动轴43,一端与基座57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件41连接,相当于在基座57底部设置两个辅助支撑点,使得基座57的状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当驱动装置4设有第一驱动轴42和第二驱动轴43时,在基座57底部的平面上,将第一驱动轴42、第二驱动轴43对角设置,基座57底面上的平面波动误差小,进一步提高基座57状态的稳定性。
请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自动装夹工具包括护罩8,驱动装置4和固定装置5均设于护罩8内部,防止一些异物进入驱动装置4、固定装置5内,对其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护罩8还可作为转动台2的辅助支撑。
较佳地,护罩8侧面上设置有过孔81。驱动装置4可以液压油缸、气缸或者其他一些驱动设备,这些驱动设备通常会有电线、油管等,为了方便将这些电线或者油管引入到护罩8内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护罩8的侧面上设置过孔81。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转动台(2);
设于所述转动台(2)中心,且与所述转动台(2)同心设置的夹爪组件(3),所述夹爪组件(3)用于抓紧工件(1);
与所述夹爪组件(3)连接的驱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组件(3)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
当所述夹爪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3)涨开,与所述工件(1)底部的安装部紧密配合;
当所述夹爪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夹爪组件(3)收缩,与所述工件(1)底部的安装部之间存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连接的固定装置(5);
所述夹爪组件(3)包括伸长部(32);
与所述伸长部(32)连接的夹爪单元(31),所述夹爪单元(31)设有至少两瓣,所有的所述夹爪单元(31)围成锥体(33);
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与所述伸长部(32)同心设置的轴套(51),所述轴套(51)上方设有锥孔(52),所述锥孔(52)与所述锥体(33)外形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部(32)上套设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外壁周向上设有通孔(61);
所述通孔(61)与操作杆(7)相配合;
所述伸长部(3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平面(321);
所述操作杆(7)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平面(321)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与所述伸长部(32)的内孔(322)紧配合的第一凸台(53);
以及与所述第一凸台(53)底部连接的横梁(54);
分别与所述横梁(54)的两端连接的连接件(55);
与所述连接件(55)连接的支撑件(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5)上设有限位部(551),所述限位部(551)与所述支撑件(56)的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与所述横梁(54)的底部连接的基座(57);
所述驱动装置(4)的伸缩端与所述基座(57)的底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件(41);
以及与所述驱动件(41)连接的第一驱动轴(42)和第二驱动轴(43);
所述第一驱动轴(42)和所述第二驱动轴(43)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57)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轴(42)和所述第二驱动轴(43)同步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42)与所述第二驱动轴(43)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8),所述驱动装置(4)和所述固定装置(5)均设于所述护罩(8)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8)侧壁上设有过孔(81)。
CN202122448938.8U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Active CN21617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8938.8U CN216179861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8938.8U CN216179861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9861U true CN21617986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8938.8U Active CN216179861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49714A1 (ja) 過負荷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ロードセル
CN216179861U (zh) 一种自动装夹工具
CN103862482B (zh) 一种机器人抓件补焊定位工装
JP3111613U (ja) 加工機械
JP2010249731A (ja) 過負荷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ロードセル
JP2019072735A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のフロントテーブル装置
CN215984521U (zh) 一种工件水平度检测工装
CN215699992U (zh) 一种4.5轴夹具
CN109719926A (zh) 用于中空体夹紧和称重的一体化装置
CN213437960U (zh) 一种移动平稳的焊接装置
CN213673712U (zh) 一种万向节滑动叉加工的定位夹具
CN211783243U (zh) 一种检测车桥摇臂安装角度的组合治具
CN218329634U (zh) 一种带翻转机构检测铝合金防撞梁分总成的检具结构
CN209394112U (zh) 一种电火花斜孔加工装夹装置
CN216097153U (zh) 一种机车司机室底架组装焊接用工装
KR100208146B1 (ko) 공작물 부착용 진공컵 조정기구
CN214010592U (zh) 一种残余应力测量用对中装置
CN217604915U (zh) 一种测长仪测量装置
CN214237134U (zh) 一种用于机加工的夹具
CN209921634U (zh) 一种无人机组装辅助治具
CN220312151U (zh) 一种钣金激光焊接精准定位设备
CN112045350B (zh) 一种具有中空绝缘防护结构的超声波焊接夹钳装置
CN220806067U (zh) 一种焊接夹具
CN213364551U (zh) 一种用于测试治具的定位装置
CN210307486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