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6637U -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6637U
CN216176637U CN202122314629.1U CN202122314629U CN216176637U CN 216176637 U CN216176637 U CN 216176637U CN 202122314629 U CN202122314629 U CN 202122314629U CN 216176637 U CN216176637 U CN 216176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control lathe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46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 Fazhen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y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y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y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46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6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6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6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导向板和清理槽,所述数控车床本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底部连接有清理槽,所述清理槽的内底壁设置有栅格网,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贯穿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板、清理槽、栅格网、固定杆、活动套筒、毛刷、伺服电机和螺纹杆的设置,通过伺服电机、固定杆、毛刷和活动套筒的搭配使用,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表面的粉尘得以清理,防止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时粉尘粘附在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现有的部分数控车床再度以零部件加工时表面会产生很多加工的粉尘,造成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手部受到污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种具有对加工零部件清理功能的数控车床有待出现。
现有技术中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缺点不足:
1、对比文件CN214023496U公开了一种机械部件加工生产用数控车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正面的左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机架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刀架机构,所述机架内壁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机架正面的右侧卡接有滑盖,所述滑盖的正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防护网。该机械部件加工生产用数控车床,通过在数控车床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滑盖,在对零件进行加工件时,利用滑盖遮挡加工飞溅的废屑,可以起到保护附近工作人员的作用,且利用第一弹簧配合活动板,能够在关闭滑盖时进行缓冲减震,降低频繁碰撞带来了伤害,从而保证了滑盖的使用寿命,降低碰撞产生的震动对数控车床造成的影响”,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没有涉及到对加工后零部件的清理措施,使得工作人员收集零部件时手部受到污染,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待改进。现有技术中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现有的部分数控车床在使用时没有对加工后的零部件进行清理的措施,会使得工作人员收集零部件时手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有技术中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现有的部分数控车床在对加工完毕后的零部件没有相应的输送措施,使得工作人员进行一个一个拿取,耗费一定的时间,在使用时不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导向板和清理槽,所述数控车床本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底部连接有清理槽;
所述导向板的内地壁设置有硅胶软垫,所述清理槽的内底壁设置有栅格网,所述清理槽一侧的底端开设有空槽;
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贯穿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筒的表面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座,所述数控车床本体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背面的顶端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支撑台表面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清理槽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数控车床本体一侧的顶端贯穿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安装有推板,且电动推杆贯穿于清理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数控车床本体表面的中部凯瑟还有观察窗,所述数控车床本体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安装有稳固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螺纹连接限位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转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
优选的,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所述数控车床本体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数控车床本体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一组工作槽,所述工作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挡板,所述支撑台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一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贯穿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贯穿于伸缩挡板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板、清理槽、栅格网、固定杆、活动套筒、毛刷、伺服电机和螺纹杆的设置,通过伺服电机、固定杆、毛刷和活动套筒的搭配使用,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表面的粉尘得以清理,防止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时粉尘粘附在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支撑板、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履带条和输送辊的设置,通过驱动电机、输送辊、主动齿轮和履带条的搭配使用,使得清理完毕以后的零部件得以进行收集,避免了工作人员进行逐个的收集,耗费一定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毛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数控车床本体;2、导向板;3、清理槽;4、硅胶软垫;5、栅格网;6、固定杆;7、活动套筒;8、毛刷;9、控制台;10、切割组件;11、固定组件;12、收集槽;13、电动推杆;14、观察窗;15、伺服电机;16、螺纹杆;17、输送辊;18、从动齿轮;19、履带条;20、驱动电机;21、主动齿轮;22、出料口;23、伸缩挡板;24、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1、导向板2和清理槽3,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板2,导向板2的底部连接有清理槽3,导向板2的内地壁设置有硅胶软垫4,清理槽3的内底壁设置有栅格网5,清理槽3一侧的底端开设有空槽,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表面贯穿有活动套筒7,活动套筒7的底部设置有毛刷8,活动套筒7的表面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座,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台9,控制台9背面的顶端设置有切割组件10,支撑台表面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11,清理槽3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2,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顶端贯穿有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的底端安装有推板,且电动推杆13贯穿于清理槽3的内部,数控车床本体1表面的中部凯瑟还有观察窗14,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16,
导向板2、清理槽3、栅格网5、固定杆6、活动套筒7、毛刷8、伺服电机15和螺纹杆16的设置,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零部件放在固定组件11上,通过切割组件10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完毕以后通过导向板2进入清理槽3的内部,清理槽3内部存放一定数量的加工完毕以后的零部件后,启动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16转动,因螺纹杆1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连接有活动套筒7,因活动套筒7的表面设置有毛刷8,使得伺服电机15带动螺纹杆16通过活动套筒7在固定杆6上来回运动,将清理槽3内部零部件表面加工产生的粉尘进行清理,因清理槽3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2,使得零部件表面的粉尘通过底部的栅格网5掉入底部的收集槽12内部,便于后续的处理,通过伺服电机15、固定杆6、毛刷8和活动套筒7的搭配使用,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表面的粉尘得以清理,防止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时粉尘粘附在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污染;
螺纹杆16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表面安装有稳固杆,螺纹杆16的底端螺纹连接限位座的内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包括驱动电机20、履带条19和输送辊17,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转轴,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输送辊17,转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8,从动齿轮18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1,主动齿轮21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出料口22,
驱动电机20、支撑板、转轴、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18、履带条19和输送辊17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14对清理槽3内部的清理情况进行观察,当清理槽3内部的零部件清理完毕以后,启动电动推杆13,通过电动推杆13底端的推板将清理槽3内部的零部件通过空槽推送到输送辊17上,启动驱动电机20,因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1,主动齿轮21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因履带条19的内侧壁啮合有从动齿轮18,因从动齿轮18贯穿于转轴的表面,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0通过主动齿轮21带动履带条19转动,进一步使得从动齿轮18转动,从而使得转轴带动表面的输送辊17转动,将落在输送辊17表面的零部件输送到出料口22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用收集装置放在出料口22底部,即可对加工完毕后的零部件进行收集,通过驱动电机20、输送辊17、主动齿轮21和履带条19的搭配使用,使得清理完毕以后的零部件得以进行收集,避免了工作人员进行逐个的收集,耗费一定的工作时间;
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一组工作槽,工作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挡板23,支撑台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一组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贯穿有插接杆24,插接杆24贯穿于伸缩挡板23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通过导向板2、清理槽3、栅格网5、固定杆6、活动套筒7、毛刷8、伺服电机15和螺纹杆16的搭配工作,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零部件放在固定组件11上,通过切割组件10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完毕以后通过导向板2进入清理槽3的内部,清理槽3内部存放一定数量的加工完毕以后的零部件后,启动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16转动,因螺纹杆1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连接有活动套筒7,因活动套筒7的表面设置有毛刷8,使得伺服电机15带动螺纹杆16通过活动套筒7在固定杆6上来回运动,将清理槽3内部零部件表面加工产生的粉尘进行清理,因清理槽3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2,使得零部件表面的粉尘通过底部的栅格网5掉入底部的收集槽12内部,便于后续的处理,通过伺服电机15、固定杆6、毛刷8和活动套筒7的搭配使用,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表面的粉尘得以清理,防止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时粉尘粘附在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驱动电机20、支撑板、转轴、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18、履带条19和输送辊17的搭配工作,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14对清理槽3内部的清理情况进行观察,当清理槽3内部的零部件清理完毕以后,启动电动推杆13,通过电动推杆13底端的推板将清理槽3内部的零部件通过空槽推送到输送辊17上,启动驱动电机20,因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1,主动齿轮21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因履带条19的内侧壁啮合有从动齿轮18,因从动齿轮18贯穿于转轴的表面,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0通过主动齿轮21带动履带条19转动,进一步使得从动齿轮18转动,从而使得转轴带动表面的输送辊17转动,将落在输送辊17表面的零部件输送到出料口22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用收集装置放在出料口22底部,即可对加工完毕后的零部件进行收集,通过驱动电机20、输送辊17、主动齿轮21和履带条19的搭配使用,使得清理完毕以后的零部件得以进行收集,避免了工作人员进行逐个的收集,耗费一定的工作时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1)、导向板(2)和清理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板(2),所述导向板(2)的底部连接有清理槽(3);
所述导向板(2)的内地壁设置有硅胶软垫(4),所述清理槽(3)的内底壁设置有栅格网(5),所述清理槽(3)一侧的底端开设有空槽;
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表面贯穿有活动套筒(7),所述活动套筒(7)的底部设置有毛刷(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7)的表面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座,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台(9),所述控制台(9)背面的顶端设置有切割组件(10),所述支撑台表面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槽(3)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2),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顶端贯穿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底端安装有推板,且电动推杆(13)贯穿于清理槽(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表面的中部开设还有观察窗(14),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安装有稳固杆,所述螺纹杆(16)的底端螺纹连接限位座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输送辊(17),所述转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8),所述从动齿轮(18)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21),所述主动齿轮(21)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19),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出料口(22),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一组工作槽,所述工作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挡板(23),所述支撑台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一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贯穿有插接杆(24),所述插接杆(24)贯穿于伸缩挡板(23)的表面。
CN202122314629.1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Active CN216176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629.1U CN2161766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629.1U CN2161766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6637U true CN21617663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4629.1U Active CN2161766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6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0657U (zh) 一种便于排屑的数控车床
CN111014732A (zh) 一种复合型走刀式数控车床
CN210702705U (zh) 一种摇臂钻床用除屑装置
CN213104606U (zh) 一种用于钣金加工的钻床
CN216176637U (zh) 一种机电设备零件生产用的数控车床
CN213729611U (zh) 一种自动化一体式铣床
CN213225294U (zh) 一种数控切削防尘设备
CN218461648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碎屑收集装置
CN218800971U (zh) 双头刀库精雕机
CN112589522A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碎屑收集装置
CN216065619U (zh) 一种废料回收利用的多轴钻床
CN215659259U (zh) 一种用于精密五金件加工的高精度多轴加工装置
CN111873083A (zh) 一种深度可调节的多层次木工用铣刀设备
CN218856470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打磨装置
CN214540515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检测设备
CN219026115U (zh) 具有集尘功能的切割装置
CN219703597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机床可调节定位工装
CN218656845U (zh) 一种新型用于非标件加工的自动化车床
CN220992859U (zh) 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镗床
CN220593505U (zh) 一种具有吹屑功能的开槽机
CN214557978U (zh) 一种带有自动清理结构的数控滚齿机
CN218658040U (zh) 一种具有废屑清洁结构的钻铣床
CN21940287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防护装置
CN219235573U (zh) 一种木门生产用铣槽设备
CN219986238U (zh) 一种双主轴双尾座的车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Sijia

Inventor after: Luo Fazhen

Inventor before: Liu Siji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7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2, Huafeng City Garden, Xinghua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700

Patentee after: Luo Fazhe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plant 1, No. 3, weizhuangbang, Shengtang village, Yangchenghu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Qiy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