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0657U -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0657U
CN216120657U CN202122507752.5U CN202122507752U CN216120657U CN 216120657 U CN216120657 U CN 216120657U CN 202122507752 U CN202122507752 U CN 202122507752U CN 216120657 U CN216120657 U CN 216120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part
hole
top surface
positiv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77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卫东
张男
唐阳
易梓琦
吴祖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77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0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0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0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该顶盖组件包括盖板,盖板上开设有贯通盖板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正极塑胶件,正极塑胶件为导电塑胶,正极塑胶件与盖板电导通,正极塑胶件的阻值为200Ω‑400Ω,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与所述正极塑胶件卡接,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正极塑胶件电导通,负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与所述负极塑胶件卡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可以实现壳体与正极极柱之间的电路导通,防止壳体发生腐蚀,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池的结构中,壳体是二次电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金属壳体的电位和电池正极电位存在电位差,可能造成壳体腐蚀问题。当前,多通过壳体金属使得壳体和正极极柱导通以消除电位差。但是,采用金属直接导通,由于金属的电阻一般都是毫欧姆级别,当电池发生短路时其回路电流很大,易出现打火进而引发着火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可以实现壳体与正极极柱之间的电路导通,防止壳体发生腐蚀,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该顶盖组件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盖板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正极塑胶件,所述正极塑胶件为导电塑胶,所述正极塑胶件与所述盖板电导通,所述正极塑胶件的阻值为200Ω-400Ω;
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与所述正极塑胶件卡接,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正极塑胶件电导通;
负极塑胶件,所述负极塑胶件为绝缘塑胶;以及
负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与所述负极塑胶件卡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具有盖板顶面,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正极塑胶件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盖板顶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盖板顶面的表面积为S2;
0.04≤S1/S2≤0.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塑胶件与所述负极塑胶件均为PPS塑料注塑成型,所述正极塑胶件中的导电材料为碳系导电材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盖板顶面;
所述盖板顶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
所述正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卡合连接;
所述负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凸起部为一个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的凸环;
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成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所述第二凸起部为一个时,所述第二凸起部为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的凸环;
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成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盖板厚度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的宽度为W1,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宽度为W2,W1>W2;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的宽度为W3,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于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宽度为W4,W3>W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顶面设置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沉台绕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沉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部;
所述盖板顶面设置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沉台绕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沉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正极塑胶件的内壁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负极极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负极塑胶件的内壁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顶盖组件,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
电芯,所述电芯电连接于所述顶盖组件;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柱具有背离所述盖板的第一极柱顶面,所述第一极柱顶面至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距离为H1,所述壳体的高度为H2,1<H1/H2≤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正极极柱采用导电塑胶作为正极塑胶件与正极极柱连接以实现正极极柱与顶盖组件的电路导通,一方面,可以将电阻结构与塑胶件结合到一起,顶盖组件不需要额外设置电阻结构及其安装空间,可以有效降低顶盖组件的组装复杂度;另一方面,由于二次电池在一些恶劣条件下,会导致二次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导电塑胶的阻值受温度影响会发生改变,因此选用阻值为200Ω-400Ω的导电塑胶耐高温效果更好,电阻性能稳定性更好,进而可以实现在对壳体进行防腐蚀效果的同时,在正极极柱与壳体发生短路时,由于正极塑胶件的阻值较大,短路电流不会过大,从而不会出现打火现象,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顶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C部放大图;
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与图8a中的盖板结构相匹配的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仰视图;
图9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与图9a中的盖板相匹配的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仰视图;
图10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与图10a中的盖板相匹配的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仰视图;
图11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盖板的示意图;
图11b为与图11a中的盖板相匹配的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仰视图;
图12为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俯视图;
图13为另一种正极塑胶件和负极塑胶件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二次电池的主视图。
图标:10、盖板;11、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内壁面;12、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内壁面;13、盖板顶面;131、第一凸起部;132、第二凸起部;14、第一沉台;15、第二沉台;20、正极塑胶件;2a、第一表面;21、第一安装孔;211、第一内壁面;212、第一凸部;22、第一底面;221、第一延伸部;222、第一凹槽;23、第一标识;30、正极极柱;31、第一外周面;311、第一安装槽;32、第一柱体;33、第一底板;34、第一极柱顶面;40、负极塑胶件;41、第二安装孔;411、第二内壁面;412、第二凸部;42、第二底面;421、第二延伸部;422、第二凹槽;43、第二标识;50、负极极柱;51、第二外周面;511、第二安装槽;52、第二柱体;53、第二底板;61、第一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100、顶盖组件;200、二次电池;210、电芯;22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100,该顶盖组件100包括盖板10、正极塑胶件20、正极极柱30、负极塑胶件40、负极极柱50,盖板10上开设有贯通于盖板10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正极极柱30穿设于第一通孔11,并在第一通孔11中与正极塑胶件20卡接,以实现对正极极柱30的固定,负极极柱50穿设于第二通孔12,并在第二通孔12中与负极塑胶件40卡接,以实现对负极极柱50的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正极塑胶件20与负极塑胶件40分别为注塑至盖板10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上并分别与正极极柱30、负极极柱50相配合的,因此,在正极塑胶件20、负极塑胶件40注塑成型之后,正极塑胶件20、负极塑胶件40对应所述正极极柱30、负极极柱50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41。
进一步地,正极塑胶件20为导电塑胶,正极塑胶件20与盖板10电导通,负极塑胶件40为绝缘塑胶,通过将正极塑胶件20设置为导电塑胶可以实现盖板10、正极极柱30和负极极柱50的电路导通,可以消除正极极柱30和盖板10之间的电位差,进而可以有效防止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导致的二次电池的壳体腐蚀现象,提高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同时,将正极塑胶件20设置为导电塑胶,可以将电阻结构与正极塑胶件20结构结合到一起,顶盖组件100不需要另外设置电阻结构及其安装空间,可以有效降低顶盖组件100的组装复杂度,简化顶盖组件100的结构设计,方便加工制造,进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考虑到导电塑胶多为在塑胶材料中添加导电材料而实现的导电作用,且导电材料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当遇到一些恶劣环境时,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100的温度过高,此时会影响正极塑胶件20的中的导电材料的电阻值,进而会使得导电塑胶的阻值不稳定,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正极极柱30和盖板10之间的电位差的消除。因此,将导电塑胶的阻值选为200Ω-400Ω,即其阻值可以为200Ω、250Ω、290Ω、300Ω、350Ω、380Ω、400Ω等,当导电塑胶的阻值在上述范围时导电塑胶的耐高温效果更好,当阻值过小时,正极极柱30和盖板10之间的导电电流会变大,此时顶盖组件100容易发生电打火现象,严重影响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当阻值超过400Ω时,导电塑胶的阻值会受温度影响较大,导致导电塑胶的阻值不稳定,进而影响正极极柱30与盖板10之间的电位差的消除。此外若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过大,当有电流通过时,其自身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当正极塑胶件20过热时,高温会影响正极塑胶件20的形状、硬度,导致正极塑胶件20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会影响正极极柱30的安装,影响二次电池的电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请在此参阅图2,正极塑胶件20的背离盖板10的盖板顶面13的一侧面为第一表面2a,该第一表面2a的盖板顶面13上的投影面积为S1,盖板10的盖板顶面13的表面积为S2,且0.04≤S1/S2≤0.2,即S1/S2的值可以为0.04、0.045、0.05、0.065、0.08、0.095、0.1、0.15、0.195、0.2等。通过将正极塑胶件20的表面积与盖板顶面13的表面积的关系进行限定,可以控制正极塑胶件20与盖板10的相对大小。由于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为200Ω-400Ω,且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受其体积大小的影响,体积越大,阻值越大。当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需要进行调整时,正极塑胶件20的体积就会相应变化,为了防止正极塑胶件20凸出于盖板顶面13的高度过高,导致二次电池整体尺寸过大,可以通过增大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表面2a的表面积S1,由体积公式可知,当正极塑胶件20的高度不变时,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表面2a在盖板顶面13上的投影面积S1增大,则其体积增大,进而实现其阻值的增大。
进一步地,将第一表面2a在盖板顶面13上的投影面积S1与盖板顶面13的表面积S2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防止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过大或过小,以控制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在200Ω-400Ω,避免由于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过大或过小而引发的二次电池的安全问题。
一些实施例中,正极塑胶件20与负极塑胶件40均为注塑成型,由于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分别采用注塑至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的安装方式,可以对正极极柱30和负极极柱50起到更好地固定效果。
且正极塑胶件20与负极塑胶件40均为PPS塑料,考虑到在一些极端条件下,二次电池的工作温度会比较高,由于PPS塑料的熔点为280℃,可以抵抗250℃的高温,耐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防止高温情况下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受热变性、变形等,提高正极极柱30和负极极柱50在盖板10上的安装稳定性和电导通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二次电池的电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正极塑胶件20中的导电材料为碳系导电材料,该碳系导电材料可以为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导电碳粉等。在相关技术中,导电塑胶中的导电材料多采用为如镍、金、银等金属粉末材料,或者是导电陶瓷粉末材料,而本申请的正极塑胶件20的导电材料之所以选用碳系导电材料是因为相对于金属粉末和导电陶瓷粉末,碳系导电材料的电性能更加稳定,且其电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同时碳系导电材料的电性更加持久,可以提供的阻值范围较大,便于对阻值条件要求高的设计。此外,碳系导电材料相对于金属粉末和导电陶瓷粉末的成本更低,可以有效降低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正极塑胶件20朝向盖板顶面13的一侧面为第一底面22,正极塑胶件20还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底面22的第一延伸部221,第一延伸部221凸出于盖板10的盖板顶面13,并沿背离盖板顶面13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延伸部221可以使得正极塑胶件20卡接于第一通孔11,通过第一通孔11对正极塑胶件20的挤压,进而实现正极塑胶件20对正极极柱30的挤压,以提高正极极柱30在正极塑胶件20上的稳定安装,进一步实现正极极柱30、正极塑胶件20以及盖板10之间的稳定连接。
考虑到正极塑胶件20为导电塑胶,且其阻值范围为200Ω-400Ω,导电塑胶的阻值与其自身的体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导电塑胶的体积越大,其阻值越高,因此,当所需的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变大时,正极塑胶件20的体积必然变大。而上述第一延伸部221的存在不仅使得正极极柱30与盖板10的第一通孔11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更能够增大正极塑胶件20的体积,进而可以增大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以实现对正极塑胶件20的阻值调整。同时,由于第一延伸部221位于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底面22,并朝向第一通孔11延伸,此时,尽管正极塑胶件20由于第一延伸部221的存在而增大了自身体积,但是对于正极塑胶件20的凸出于盖板10的盖板顶面13部分的体积没有变化,即凸出于盖板顶面13的高度没有变化,此时对于二次电池整体来说,其整体高度没有变化,对二次电池的整体尺寸设计没有影响,降低了二次电池小型化的设计难度。
具体地,第一延伸部221为自第一底面22背离盖板顶面13的方向凸出的凸台结构,该第一延伸部221的宽度大致等于正极极柱30的第一外周面31至第一通孔11的内壁面11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第一外周面31至第一通孔11的内壁面111之间的间隙的填充;该第一延伸部221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正极极柱30与第一通孔11之间的尺寸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正极极柱30在盖板10上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在正极极柱30的第一外周面3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11,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内壁面211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311对应的第一凸部212,第一凸部212嵌设于第一安装槽311。通过在正极极柱30的第一外周面31与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内壁面211上设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1和第一凸部212,可以提高正极极柱30在第一安装孔21上的安装稳定性,可以有效防止正极极柱30脱落于第一安装孔21。同时,第一安装槽311和第一凸部212的结构,可以实现正极塑胶件20对正极极柱30在盖板10厚度方向的定位,可以控制正极极柱30占用的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可以实现正极极柱30尽量少的占用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进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具体地,第一安装槽311可以为围绕正极极柱30的第一外周面31上的一整圈的凹槽,此时,第一凸部212应为在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内壁面211上的一整圈的凸台结构;或者第一安装槽311也可为围绕正极极柱30的第一外周面31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结构,此时,第一凸部212应为与多个第一安装槽311相对应的多个凸台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安装槽311与第一凸部212为嵌合连接,因此第一安装槽311与第一凸部212的结构形式应相互对应,以保证第一凸部212可以顺利嵌合至第一安装槽311内。对于第一安装槽311、第一凸部212的具体结构形式,只要可以实现正极塑胶件20对正极极柱30在盖板10厚度方向的定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请结合图6和图7所示,相应地,负极塑胶件40还设置有凸出于第二底面42的第二延伸部421,第二延伸部421延伸至第二通孔12与负极极柱50的第二外周面51的间隙中,通过设置第二延伸部421可以使得负极塑胶件40卡接于第二通孔12,通过第二通孔12对负极塑胶件40的挤压,进而实现负极塑胶件40对负极极柱50的挤压,以提高负极极柱50在负极塑胶件40上的稳定安装,该第二延伸部421的宽度大致等于第二外周面51至第二通孔12的内壁面12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第二外周面51至第二通孔12的内壁面121之间的间隙的填充,可以进一步实现负极极柱50、负极塑胶件40以及盖板10之间的稳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延伸部421与第一延伸部221的结构形式相同,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第一延伸部221的设计,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负极极柱50的第二外周面5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511,负极塑胶件40的第二安装孔41的第二内壁面411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511对应的第二凸部412,第二凸部412嵌设于第二安装槽511。通过在负极极柱50的第二外周面51与负极塑胶件40的第二安装孔41的第二内壁面411上设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511和第二凸部412,可以提高负极极柱50在第二安装孔41上的安装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防止负极极柱50自第二安装孔41脱落。同时,第二安装槽511和第二凸部412的结构,可以实现负极塑胶件40对负极极柱50在盖板10厚度方向的定位,从而实现负极极柱50尽量少的占用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进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具体地,第二安装槽511可以为围绕负极极柱50的第二外周面51上的一整圈的凹槽,此时,第二凸部412可为在第二安装孔41的第二内壁面411上的一整圈的凸台结构;或者,第二安装槽511也可为围绕负极极柱50的第二外周面51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结构,此时,第二凸部412可为与多个第二安装槽511相对应的多个凸台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安装槽511与第二凸部412为嵌合连接,因此第二安装槽511与第二凸部412的结构形式可相互对应,以使得第二凸部412可以顺利嵌合至第二安装槽511内。对于第二安装槽511、第二凸部412的具体结构形式,只要可以实现负极塑胶件40对负极极柱50在盖板10厚度方向的定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请再次参阅图4至图7,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柱30包括第一柱体32和连接于第一柱体32的背离正极塑胶件20的一侧的第一底板33,第一柱体32贯穿于第一安装孔21,顶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61,第一密封圈61套设于第一柱体32,且第一密封圈61连接于盖板10和第一底板33之间,用于实现对第一底板33与盖板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对于正极极柱30,在第一柱体32与盖板10之间通过正极塑胶件20进行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33与盖板1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61进行限位、卡合,正极塑胶件20和第一密封圈61对正极极柱30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卡合力,进一步提高了正极极柱30在盖板10上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正极极柱30的安装密封性。
相应地,负极极柱50包括第二柱体52和连接于第二柱体52的背离负极塑胶件40的一侧的第二底板53,第二柱体52贯穿于第二安装孔41,顶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62套设于第二柱体52,且第二密封圈62连接于盖板10和第二底板53之间,用于实现对第二底板53与盖板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对于负极极柱50,在第二柱体52与盖板10之间通过负极塑胶件40进行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板53与盖板10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62进行限位、卡合,负极塑胶件40和第二密封圈62对负极极柱50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卡合力,进一步提高了负极极柱50在盖板10上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负极极柱50的安装密封性。此外,第二密封圈62应为绝缘材料,以防止负极极柱50与盖板10之间形成电导通,即,能够防止电导通导致的正极极柱30和负极极柱50之间通过盖板10实现电导通而形成短路,影响二次电池的正常工作的情况。
请再次参阅图4至图7,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包括盖板顶面13,正极塑胶件20朝向盖板顶面13的一侧面为第一底面22。在盖板顶面13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31,第一凸起部131位于第一通孔11的外周,相应地,在正极塑胶件20的第一底面22上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31对应的第一凹槽222,第一凹槽222与第一凸起部131通过卡合连接。由于第一通孔11为圆形通孔,当正极塑胶件20卡接于第一通孔11时,在第一通孔11的周向上,正极塑胶件20可能会发生转动,导致正极极柱30安装稳定性不足,因此,通过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一凹槽222的卡合连接设置可以对正极塑胶件20在第一通孔11的周向方向的定位,以防止正极塑胶件20发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一凹槽222更好地配合,第一凹槽222的位置、形状、尺寸应与第一凸起部131相同,以实现第一凹槽222可以顺利包覆于第一凸起部131,并实现紧密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沿盖板10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上,第一凸起部131背离盖板顶面12的一侧的宽度为W1,第一凸起部131连接于盖板顶面12的一侧的宽度为W2,W1>W2。即将第一凸起部131设计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可以使得盖板顶面13在与正极塑胶件20配合时,能够更牢固的固定住正极塑胶件20,可以有效防止正极塑胶件20的脱落。
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顶面13设置有第一沉台14,第一沉台14绕设于第一通孔11,且第一凸起部131设置于第一沉台14上,此时第一沉台14的底面与盖板顶面13形成第一阶梯结构。通过在盖板顶面13上开设第一沉台14,可以使得正极塑胶件20的部分结构下沉于盖板顶面13,可以更好地将正极塑胶件20固定于盖板10,同时还可以降低正极塑胶件20凸出于盖板顶面13的高度,进而降低正极塑胶件20对二次电池整体高度的影响。且第一沉台14与盖板顶面13形成的第一阶梯结构,更有利于正极塑胶件20的注塑成型,有助于引导正极塑胶件20流动至第一通孔11,提高正极塑胶件20对正极极柱30的固定稳定性。
相应地,负极塑胶件40朝向盖板顶面13的一侧面为第二底面42。在盖板顶面13上设有第二凸起部132,第二凸起部132位于第二通孔12的外周,相应地,在负极塑胶件40的第二底面42上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32对应的第二凹槽422,第二凹槽422与第二凸起部132通过卡合连接。由于第二通孔12为圆形通孔,当负极塑胶件40卡接于第二通孔12时,在第二通孔12的周向上,负极塑胶件40可能会发生转动,导致负极极柱50安装稳定性不足,因此,通过第二凸起部132和第二凹槽422的卡合连接设置可以对负极塑胶件40在第二通孔12的周向方向的定位,以防止负极塑胶件40发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第二凸起部132和第二凹槽422的更好地配合,第二凹槽422的位置、形状、尺寸应与第二凸起部132相同,以实现第二凹槽422可以顺利包覆于第二凸起部132,并实现紧密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沿盖板10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上,第二凸起部132背离盖板顶面12的一侧的宽度为W3,第二凸起部132连接于盖板顶面12的一侧的宽度为W4,W3>W4。即将第二凸起部132设计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可以使得盖板顶面13在与负极塑胶件40配合时,能够更牢固的固定住负极塑胶件40,可以有效防止负极塑胶件40的脱落。
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顶面13设置有第二沉台15,第二沉台15绕设于第二通孔12,且第二凸起部132设置于第二沉台15上,此时第二沉台15的底面与盖板顶面13形成第二阶梯结构。通过在盖板顶面13上开设第二沉台15,可以使得负极塑胶件40的部分结构下沉于盖板顶面13,可以更好地将负极塑胶件40固定于盖板10,同时还可以降低负极塑胶件40凸出于盖板顶面13的高度,进而降低负极塑胶件40对二次电池整体高度的影响。且第二沉台15与盖板顶面13形成的第二阶梯结构,更有利于负极塑胶件40的注塑成型,有助于引导负极塑胶件40流动至第二通孔12,提高负极塑胶件40对负极极柱50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请参阅图8a,当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为一个时,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可以为沿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的中心环绕设置于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外周的凸环,该凸环可以为多边形凸环,例如四边形凸环、五边形凸环等。考虑到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同时还起到防止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的防扭转功能,该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的凸环如果为圆形凸环、椭圆形凸环时,防扭转效果不佳,因此,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采用具有边角的多边形形状,防扭转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避免正极塑胶件20沿第一通孔11、负极塑胶件40沿第二通孔12发生扭转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422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凸起部131、第二凸起部132相适配,具体可以参考图8b,图8b中的(a)示出了该第一凹槽222、图8b中的(b)示出了第二凹槽422均为环形凹槽。
当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为多个时,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9a,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沿第一通孔11的中心成环状间隔排列设置,由于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均为间隔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正极塑胶件20沿第一通孔11、负极塑胶件40沿第二通孔12的中心发生转动的情况。可选地,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可以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弧形凸台,该多个弧形凸台可以位于同一圆周上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圆周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422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凸起部131、第二凸起部132相适配,具体可以参考图9b,图9b中的(a)示出了该第一凹槽222、图9b中的(b)示出了第二凹槽422均为多个大小相同且间隔设置的弧形凹槽。
另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0a,多个凸起部可以为多个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的凸台,即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可以为弧形凸台和矩形凸台的组合形式。请参阅图10b,图10b为与图10a中的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132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22和第二凹槽422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422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凸起部131、第二凸起部132相适配,具体可以参考图10b,图10b中的(a)示出了该第一凹槽222、图10b中的(b)示出了第二凹槽422均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凹槽和矩形凹槽的组合形式。
再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1a,多个凸起部可以为多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凸台间隔排列,同时再配合有一个多边环形的凸环,通过双重固定实现正极塑胶件20沿第一通孔11、负极塑胶件40沿第二通孔12的稳定安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422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凸起部131、第二凸起部132相适配,具体可以参考图10b,图10b中的(a)示出了该第一凹槽222、图10b中的(b)示出了第二凹槽422均为间隔设置的环形凹槽和矩形凹槽的组合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第一凸起部131为一个还是多个时,只要可以阻止正极塑胶件20沿第一通孔11进行扭转即可,其具体形状、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此外,由于第一凹槽222与第一凸起部131卡合连接,第一凹槽222的槽体结构形式应与第一凸起部131的设计相对应,以使得第一凹槽222能够正常卡合于第一凸起部131。即第一凹槽222的结构设计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凸起部131的结构设计,此处不再赘述,且本实施例只是对第一凸起部131、第一凹槽222的结构形式给出了一些示例,并不代表第一凸起部131与第一凹槽222的结构仅为上述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凸起部131、第一凹槽222的结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同理,无论第二凸起部132为一个还是多个时,只要可以阻止负极塑胶件40沿第二通孔12进行扭转即可,其具体形状、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此外,由于第二凹槽422与第二凸起部132卡合连接,第二凹槽422的槽体结构形式应与第二凸起部132的设计相对应,以使得第二凹槽422能够正常卡合于第二凸起部132。即第二凹槽422的结构设计可以参考上述第二凸起部132的结构设计,此处不再赘述,且本实施例只是对第二凸起部132、第二凹槽422的结构形式给出了一些示例,并不代表第二凸起部132与第二凹槽422的结构仅为上述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凸起部132、第二凹槽422的结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正极极柱30的表面未设置电阻涂层(图中未示出)。即,在正极极柱30的所有表面上均未设置电阻涂层,或者是,可在正极极柱30的部分表面上未设置电阻涂层,具体可为,在正极极柱30的与正极塑胶件20接触的表面未设置电阻涂层。
采用在正极极柱30的表面未设置电阻涂层的方式,能够便于正极极柱30与盖板10之间的电导通,同时,取消电阻涂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正极极柱30的散热效果。
相应的,在负极极柱50的表面同样未设置电阻涂层。即,在负极极柱50的所有表面上均未设置电阻涂层,或者是,可在负极极柱50的部分表面上未设置电阻涂层,具体可为,在负极极柱50的与负极塑胶件40接触的表面未设置电阻涂层。考虑到由于负极塑胶件40为绝缘材料,同时第二密封圈62也为绝缘材料,且负极塑胶件40和第二密封圈62对负极极柱50与盖板10之间形成间隔,可以有效防止负极极柱50与盖板10之间形成电导通的情况,因此,在负极极柱50上也取消电阻涂层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负极极柱5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2和图13,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正极塑胶件20为导电塑胶,负极塑胶件40为绝缘塑胶,正极塑胶件20的导电塑胶用于实现正极极柱30和盖板10之间的电导通,以消除正极极柱30与盖板10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在安装时,需考虑正极塑胶件20与负极塑胶件40的安装情况,避免二者安装错误而影响对正极极柱30与盖板10之间的电位差的消除。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到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的结构大体相似,不好区分,因此,在正极塑胶件20上具有第一标识23,负极塑胶件40上具有第二标识43,以使得正极塑胶件20与负极塑胶件40能够被更容易地区分开来。
具体地,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可以为颜色、文字、图案、凸起或凹陷中的至少一种,即,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可以为上述标识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标识的组合。
在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2,第一标识23为向内凹陷的“+”,以显示该塑胶件为正极塑胶件20,第二标识43为向内凹陷的“-”,以显示该塑胶件为负极塑胶件40,“+”和“-”的标识对于指示二次电池的正负极更容易理解。“+”和“-”的标识可以在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在注塑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通过后续加工得到,如打磨或压印等方式。在该示例中,“+”和“-”的标识设置于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的顶面上,以便于组装人员的识别区分。
在另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3,第一标识23为向外凸出的“正”,以显示该塑胶件为正极塑胶件20,第二标识43为向外凸出的“负”,以显示该塑胶件为负极塑胶件40,“正”和“负”的标识对于指示二次电池的正负极更容易理解。“正”和“负”的标识可以在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在注塑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通过后续加工得到,如打磨或压印等方式。在该示例中,“正”和“负”的标识设置于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的顶面上,以便于组装人员的识别区分。
当然,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还可包括颜色、图案、文字标识中的一种,例如,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标识23可以为颜色标识、第二标识43也可以为颜色标识,且第一标识23的颜色应与第二标识43的颜色不同,从而能够直观、有效地对正极塑胶件20、负极塑胶件40进行区分。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均为颜色标识时,该颜色可以为正极塑胶件20或负极塑胶件40的自身颜色,例如是材料自身的颜色。当然,该颜色也可以是外加于正极塑胶件20或者是负极塑胶件40上的颜色,例如,可以通过在正极塑胶件20、负极塑胶件40的表面设置颜色,从而在安装时可快速区分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
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也可为图案标识,当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均为图案标识时,第一标识23与第二标识的图案不同,例如,第一标识23可以为两个五角星图案,第二标识43可以为一个五角星图案或者一个正方形图案。
作为再一种示例,第一标识23可为颜色标识,第二标识43可为图案形式,即第一标识23可以为颜色,例如红色、黑色等,第二标识43可为正方形或三角形图案。
可见,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可以为同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形式,且第一标识23、第二标识43在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上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加工成型的需要进行选择,只要可以便于区分出正极塑胶件20和负极塑胶件40即可,其具体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200,二次电池200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顶盖组件100,二次电池200还包括电芯210,电芯210电连接于顶盖组件100,以实现二次电池200的充放电功能;同时二次电池200还具有壳体220,壳体220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电芯210容纳于容纳腔,顶盖组件100与壳体220密封连接以封闭容纳腔的开口。通过对顶盖组件100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在二次电池200的正极极柱与壳体220之间产生电位差,导致壳体220被腐蚀的情况,可以提高二次电池200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柱30的第一极柱顶面34至二次电池200的壳体底部的距离为H1,二次电池200的壳体220高度为H2,1<H1/H2≤1.05,即H1/H2可以为1.005、1.01、1.013、1.015、1.02、1.025、1.05等。正极极柱30的第一极柱顶面34至二次电池200的壳体底部的距离H1为二次电池200在组装完成之后的总体尺寸。由于壳体220要容纳电芯210,因此壳体220会做的尽可能地大,以容纳更大尺寸地电芯210,进而提高二次电池200的能量密度,当二次电池200在壳体220的高度不能改变时,通过将二次电池200的总体尺寸与壳体220的高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控制正极极柱30的高度,防止由于正极极柱30的高度过高而导致的二次电池200的整体尺寸过大,进而影响二次电池200的后续使用和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负极极柱50与正极极柱30为相同形状,其尺寸大小也相同,因此,当正极极柱30满足上述范围时,负极极柱50的结构也应满足上述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盖板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正极塑胶件,所述正极塑胶件为导电塑胶,所述正极塑胶件与所述盖板电导通,所述正极塑胶件的阻值为200Ω-400Ω;
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与所述正极塑胶件卡接,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正极塑胶件电导通;
负极塑胶件,所述负极塑胶件为绝缘塑胶;以及
负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与所述负极塑胶件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盖板顶面,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正极塑胶件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盖板顶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盖板顶面的表面积为S2;
0.04≤S1/S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塑胶件与所述负极塑胶件均为PPS塑料注塑成型,所述正极塑胶件中的导电材料为碳系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顶面;
所述盖板顶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
所述正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卡合连接;
所述负极塑胶件朝向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凸起部为一个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的凸环;
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成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所述第二凸起部为一个时,所述第二凸起部为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的凸环;
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成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盖板厚度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的宽度为W1,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宽度为W2,W1>W2;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背离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的宽度为W3,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于所述盖板顶面的一侧宽度为W4,W3>W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顶面设置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沉台绕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沉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部;
所述盖板顶面设置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沉台绕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沉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极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正极塑胶件的内壁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负极极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负极塑胶件的内壁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
电芯,所述电芯电连接于所述顶盖组件;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具有背离所述盖板的第一极柱顶面,所述第一极柱顶面至所述壳体的底部的距离为H1,所述壳体的高度为H2,1<H1/H2≤1.05。
CN202122507752.5U 2021-10-18 2021-10-18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Active CN216120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752.5U CN216120657U (zh) 2021-10-18 2021-10-18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752.5U CN216120657U (zh) 2021-10-18 2021-10-18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0657U true CN21612065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7752.5U Active CN216120657U (zh) 2021-10-18 2021-10-18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065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9164A (zh) * 2022-07-15 2022-10-04 东莞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盖体组件
CN115863863A (zh) * 2023-02-09 2023-03-28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207462A (zh) * 2023-03-30 2023-06-02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04326A (zh) * 2023-06-08 2023-07-07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86488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6995343A (zh) * 2023-07-05 2023-11-03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116207462B (zh) * 2023-03-30 2024-05-3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9164A (zh) * 2022-07-15 2022-10-04 东莞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盖体组件
CN115863863A (zh) * 2023-02-09 2023-03-28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207462A (zh) * 2023-03-30 2023-06-02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207462B (zh) * 2023-03-30 2024-05-3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04326A (zh) * 2023-06-08 2023-07-07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04326B (zh) * 2023-06-08 2023-09-05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995343A (zh) * 2023-07-05 2023-11-03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116864881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6864881B (zh) * 2023-09-05 2023-12-29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电池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20657U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216450730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JP449964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215496870U (zh) 密封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CN106532099B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US20180241014A1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N211017132U (zh) 一种电池极柱包胶的结构及电池顶盖
CN214411343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114678662A (zh) 一种电池
CN113871763A (zh) 圆柱形电池的壳体、圆柱形电池及圆柱形电池的安装方法
CN111799401B (zh)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
CN216980726U (zh)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CN214411447U (zh) 一种纽扣电池
CN212485429U (zh) 一种电池封盖装置
CN218731341U (zh) 电池的盖板组件及电池
CN111403637A (zh) 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
CN218070150U (zh)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4505622U (zh) 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及锂电池
CN217823029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7562636U (zh) 一种圆柱电池与电池包
CN216015523U (zh) 电芯的顶盖组件和电芯
CN210692599U (zh) 具有外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池顶盖结构
CN114447534A (zh) 一种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CN208111494U (zh) 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以及电池
CN220341285U (zh) 一种新型棱柱形锂电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100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industrial bas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100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industrial bas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