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726U -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0726U
CN216980726U CN202220234704.5U CN202220234704U CN216980726U CN 216980726 U CN216980726 U CN 216980726U CN 202220234704 U CN202220234704 U CN 202220234704U CN 216980726 U CN216980726 U CN 21698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ttery
cover plate
utmost point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7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立维
汤国胜
张剑
欧阳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7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072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1731 priority patent/WO202314308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以及极柱,盖板本体上形成有极柱孔;极柱包括插入部和遮盖部,插入部插设于极柱孔,遮盖部沿极柱孔的轴向凸出于盖板本体,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延伸,以使遮盖部沿极柱孔的轴向在盖板本体上的投影位于盖板本体内,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本公开的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延伸,通过延长遮盖部的径向尺寸,可以增加外界水汽通过遮盖部与盖板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电池外壳内部的流动路径,从而减小漏率,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并且,上述方式不会造成极柱在轴向尺寸的增加,更加便于对电芯本体的安装布置。

Description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包括电芯和设置在电芯上方的电池盖板,电芯本体上的电极需要通过电池盖板上的极柱向外输出电能。电池盖板上的极柱需要连接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本体和电池外壳外部的负载,为了保证电芯本体内部产生电能的化学反应不受外界水汽的影响,对极柱孔处的密封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极柱包括插入部和遮盖部,插入部插设在极柱孔内,遮盖部遮盖极柱孔,然而,由于极柱与电池盖板之间的有效密封长度较短,部分外界水汽仍可通过遮盖部与电池盖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电池外壳的内部,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极柱孔;
极柱,包括插入部和遮盖部,所述插入部插设于所述极柱孔,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轴向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轴向在所述盖板本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盖板本体内,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所述极柱孔的边缘与所述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可选地,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轴向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以使所述遮盖部能够位于电池外壳的内部,所述遮盖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的极耳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盖部沿所述极柱孔的轴向向上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以使所述遮盖部能够位于电池外壳的外部,所述插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的极耳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入部包括导电柱和导电板,所述导电柱形成在所述遮盖部上,所述导电板从所述导电柱的外周面沿所述导电柱的径向凸出于所述导电柱;
其中,所述导电板与所述导电柱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导电板连接于所述导电柱。
可选地,所述导电柱包括柱体和形成在所述柱体远离所述遮盖部的一端的环状凸缘,所述导电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以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柱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环状凸缘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连接于所述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极柱孔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的范围为0.8mm-1.5mm。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安装在所述极柱上并夹持在所述遮盖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绝缘件的外边缘沿所述极柱孔的径向凸出于所述遮盖部的外边缘,所述绝缘件的外边缘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边缘在所述极柱孔的径向上的间距为1mm-1.5mm;或者,
所述遮盖部的外边缘沿所述极柱孔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绝缘件的外边缘,或者与所述绝缘件的外边缘齐平,所述遮盖部的外边缘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边缘在所述极柱孔的径向上的间距为1mm-1.5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座和如上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所述电池盖板组件的盖板本体盖设在所述壳座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和安装在所述电池外壳内的电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极柱包括插入部和遮盖部,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延伸,以使遮盖部沿极柱孔的轴向在盖板本体上的投影位于盖板本体内,且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延伸,通过延长遮盖部在极柱孔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使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可以增加外界水汽通过遮盖部与盖板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电池外壳内部的流动路径,从而减小漏率(即在单位时间内从极柱孔外流入到极柱孔内的水汽的量),提升电池的稳定性。
并且,由于本公开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是通过增大极柱的遮盖部的径向尺寸来增大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有效密封长度的,上述方式不会造成极柱在轴向尺寸的增加,因此不会导致电池的轴向尺寸增大,也不会对电芯的安装布置造成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越大,即有效密封长度的长度越长,漏率越小,相应的,对极柱孔的密封效果越好,因此,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只要遮盖部沿极柱孔的径向远离极柱孔的边缘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即可达到有效的密封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第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第二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4是本公开第三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公开第四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盖板组件;2-电池外壳;3-壳座;4-电芯;10-盖板本体;11-极柱孔;20-极柱;21-插入部;210-导电柱;2100-柱体;2101-环状凸缘;211-导电板;2111-台阶面;22-遮盖部;30-绝缘件;40-极耳;10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在电池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下,具体可以参照图1的图面方向所示。“远、近”是指距离相应结构的远、近。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1,包括:盖板本体10以及极柱,盖板本体10上形成有极柱孔11;极柱包括插入部21和遮盖部22,插入部21插设于极柱孔11,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轴向凸出于盖板本体10,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延伸,以使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轴向在盖板本体10上的投影位于盖板本体10内,从而遮盖极柱孔11,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1.5mm,以增大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有效密封长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极柱包括插入部21和遮盖部22,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延伸,以使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轴向在盖板本体10上的投影位于盖板本体10内,且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延伸,通过延长遮盖部22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使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1.5mm,可以增加外界水汽通过遮盖部22与盖板本体1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电池外壳2内部的流动路径,从而减小漏率(即在单位时间内从极柱孔11外流入到极柱孔11内的水汽的量),提升电池的稳定性。
并且,由于本公开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1是通过增大极柱的遮盖部22的径向尺寸来增大极柱与盖板本体10之间的有效密封长度的,上述方式不会造成极柱在轴向尺寸的增加,因此不会导致电池的轴向尺寸增大,也不会对电芯4的安装布置造成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越大,即有效密封长度的长度越长,漏率越小,相应的,对极柱孔11的密封效果越好,因此,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只要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1.5mm即可达到有效的密封效果。
上述遮盖部22可以从盖板本体10的内侧(即盖板本体10靠近电芯4的一侧)遮盖极柱孔11,也可以从盖板本体10的外侧(即盖板本体远离电芯4的一侧)遮盖极柱孔11。例如,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4以及图6所示,遮盖部22可以沿极柱孔11的轴向向下凸出于盖板本体10,以使遮盖部22能够位于电池外壳2的内部,遮盖部22用于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极耳40导电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遮盖部22是设置在电池外壳2的内部,从盖板本体10的内侧遮盖极柱孔11,由于遮盖部22还用于与电芯4的极耳40导电连接,且遮盖部22的径向尺寸较长,有利于增大极耳40与遮盖部22的连接面积。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遮盖部22可以沿极柱孔11的轴向向上凸出于盖板本体10,以使遮盖部22能够位于电池外壳2的外部,插入部21用于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极耳40导电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遮盖部22设置在电池外壳2的外部,便于对遮盖部22的安装、拆卸以及后续对遮盖部22的维护,并且,正是由于遮盖部22是凸出于盖板本体10的,也更加便于电池与外界用电设备的连接。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遮盖部22位于电池外壳2的内部的实施方式中,在遮盖部22位于电池外壳2的内部的实施方式中,遮盖部22可以与位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正极耳40导电连接,也可以与位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负极耳40导电连接,同样的,在遮盖部22位于电池外壳2的外部的实施方式中,插入部21可以与位于壳体内的电芯4的正极耳40导电连接,也可以与位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负极耳40导电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插入部21可以为柱状,该柱状的插入部21插入极柱孔11内。
可选地,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插入部21包括导电柱210和导电板211,导电柱210形成在遮盖部22上,导电板211从导电柱210的外周面沿导电柱210的径向凸出于导电柱210,导电板211可以与导电柱210一体成型,或者,导电板211可以连接于导电柱210(如图1和图3所示)。导电板211从导电柱210的外周面沿导电柱210的径向凸出于导电柱210,也就是说,通过导电板211与导电柱210的配合可以增大插入部21沿极柱孔11轴向方向在盖板本体10上投影的面积,从而为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极耳40或外界用电设备与插入部21的电连接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加便于外界用电设备或极耳40与插入部21的连接。
这里,导电板211连接于导电柱210指的是,导电板211和导电柱210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这样,在对上述电池盖板组件1进行装配时,可以先将导电柱210从盖板本体10的一侧插入到极柱孔11内,在将导电板211从盖板本体10的另一侧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导电柱210上。
在导电板211连接于导电柱210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可选地,导电柱210可以包括柱体2100和形成在柱体2100远离遮盖部22的一端的环状凸缘2101,导电板21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以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台阶面2111,柱体2100插入第一通孔,环状凸缘2101位于第二通孔内并连接于台阶面2111。在对导电板211和导电柱210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将主体插入到第一通孔,并将环形凸缘抵接在台阶面2111上,此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环形凸缘的外边缘与台阶面2111进行焊接,实现环形凸缘与导电板211的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铆接工艺实现导电板211与导电柱210之间的连接,总之,本公开对上述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只要能实现对导电柱210与导电板211之间的连接即可。
为了便于导电柱210与外界用电设备或电池外壳2内的极耳40的连接,在柱体2100插入第一通孔,环状凸缘2101位于第二通孔内并连接于台阶面2111时,环形凸缘的外表面可以与导电板211的外表面平齐。
由于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越大,有效密封长度越长,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与极柱孔11的径向尺寸相关,而极柱孔11的径向尺寸与插入部2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d相关,因此,可选地,插入部2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d的范围可以为0.8mm-1.5mm。插入部2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d的范围为0.8mm-1.5mm时,既能满足电池过流能力的要求,又不会使插入部21导致极柱孔11的径向尺寸增大而导致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减小的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增大遮盖部22沿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极柱孔11的边缘与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L,以达到减小漏率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对于插入部21为柱状的实施例而言,插入部2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d指的是该柱状的插入部21的外径;对于插入部21包括导电柱210和导电板211的情况而言,插入部2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d指的是导电板211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
可选地,如图1-图5所示,电池盖板组件1还包括绝缘件30,绝缘件30安装在极柱上并夹持在遮盖部22与盖板本体10之间。一方面,安装在遮盖部22与盖板本体10之间的绝缘件30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提升遮盖部22对盖板本体10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绝缘件30还能对遮盖部22和盖板本体10起到绝缘的作用,这样,遮盖部22和盖板本体10之间不存在导电连接关系,遮盖部22和盖板本体10之间可以分别与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正极耳40和负极耳40连接,即,遮盖部22和盖板本体10可以带不同的电性。
在本公开中,绝缘件30可以选自PP胶(聚丙烯),也可以是绝缘材料包括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酯(PET)、聚氯乙烯(PVC)、聚酰亚胺(PI)、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和陶瓷中的一种。
可选地,绝缘件30的厚度可以在0.1mm-0.2mm之间。另外,绝缘件30可以通过热压密封工艺分别与遮盖部22和盖板本体10实现密封连接。
可选地,绝缘件30的外边缘可以沿极柱孔11的径向凸出于遮盖部22的外边缘,如图1、图3所示,绝缘件30的外边缘与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间距x为1mm-1.5mm;或者,如图4-图5所示,遮盖部22的外边缘沿极柱孔11的径向凸出于绝缘件30的外边缘,或者与绝缘件30的外边缘齐平,遮盖部22的外边缘与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间距x为1mm-1.5mm。也就是说,对于绝缘件30的外边缘凸出于遮盖部22的情况而言,绝缘件30的外边缘与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对于绝缘件30的外边缘不凸出遮盖部22的情况而言,遮盖部22的外边缘与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对盖板本体10与壳座3进行焊接时,所产生的热辐射对绝缘件30造成影响,融化绝缘件30,影响绝缘件30的绝缘、密封效果。并且,将绝缘件30或遮盖部22的外边缘与盖板的外边缘在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间距x控制在1mm-1.5mm,即能避免焊接过程中对绝缘件30产生热辐射影响,有能允许遮盖部22的径向尺寸的增大,从而增大有效密封长度,减小漏率,提升电池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如图1、图2-图6所示,提供一种电池外壳2,包括壳座3和如上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1,电池盖板组件1的盖板本体10盖设在壳座3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2和设置在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
可选地,电芯4的正极耳40与负极耳40中的一者与极柱连接,电芯4的正极耳40与负极耳40中的另一者与壳座3连接或者盖板本体10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本体(10),所述盖板本体(10)上形成有极柱孔(11);
极柱(20),包括插入部(21)和遮盖部(22),所述插入部(21)插设于所述极柱孔(11),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轴向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0),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轴向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盖板本体(10)内,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远离所述极柱孔(11)的边缘与所述极柱孔(1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轴向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0),以使所述遮盖部(22)能够位于电池外壳(2)的内部,所述遮盖部(22)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极耳(40)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22)沿所述极柱孔(11)的轴向向上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0),以使所述遮盖部(22)能够位于电池外壳(2)的外部,所述插入部(21)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的极耳(40)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包括导电柱(210)和导电板(211),所述导电柱(210)形成在所述遮盖部(22)上,所述导电板(211)从所述导电柱(210)的外周面沿所述导电柱(210)的径向凸出于所述导电柱(210);
其中,所述导电板(211)与所述导电柱(210)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导电板(211)连接于所述导电柱(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210)包括柱体(2100)和形成在所述柱体(2100)远离所述遮盖部(22)的一端的环状凸缘(2101),所述导电板(21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以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形成台阶面(2111),所述柱体(2100)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环状凸缘(210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连接于所述台阶面(21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在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最大尺寸的范围为0.8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组件(1)还包括绝缘件(30),所述绝缘件(30)安装在所述极柱(20)上并夹持在所述遮盖部(22)与所述盖板本体(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的外边缘沿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凸出于所述遮盖部(22)的外边缘,所述绝缘件(30)的外边缘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在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间距为1mm-1.5mm;或者,
所述遮盖部(22)的外边缘沿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绝缘件(30)的外边缘,或者与所述绝缘件(30)的外边缘齐平,所述遮盖部(22)的外边缘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外边缘在所述极柱孔(11)的径向上的间距为1mm-1.5mm。
9.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座(3)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1),所述电池盖板组件(1)的盖板本体(10)盖设在所述壳座(3)上。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外壳(2)和安装在所述电池外壳(2)内的电芯(4)。
CN202220234704.5U 2022-01-27 2022-01-27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Active CN216980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704.5U CN216980726U (zh) 2022-01-27 2022-01-27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PCT/CN2023/071731 WO2023143083A1 (zh) 2022-01-27 2023-01-10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704.5U CN216980726U (zh) 2022-01-27 2022-01-27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0726U true CN216980726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3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704.5U Active CN216980726U (zh) 2022-01-27 2022-01-27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0726U (zh)
WO (1) WO20231430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3083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1267B (zh) * 2024-02-04 2024-04-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395B (zh) * 2017-09-15 2021-02-05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DE102018200159A1 (de) * 2018-01-08 2019-07-11 Robert Bosch Gmbh Deckelbaugruppe für eine Batteriezell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CN112290131A (zh) * 2020-11-18 2021-01-29 江门市元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扣式电池
CN216980726U (zh) * 2022-01-27 2022-07-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3083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3083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80726U (zh)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CN112290131A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109768189B (zh) 动力电池盖板
US766251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n enlarged electrolytic solution inlet
CN113871763B (zh) 圆柱形电池的壳体、圆柱形电池及圆柱形电池的安装方法
US20140315053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207199688U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113571848A (zh) 高倍率大容量极简电池密封盖、圆柱电池及组装工艺
CN219067011U (zh) 动力电池及其壳体组件、储能装置
CN111525072A (zh) 纽扣电池
CN217823029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3716961U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6288660U (zh) 一种电池
CN215266477U (zh) 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CN216015523U (zh) 电芯的顶盖组件和电芯
CN114639863A (zh) 圆柱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28854A (zh) 圆柱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83402A (zh) 电池及具有该电池的车辆
CN220934339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7903266U (zh) 一种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956083U (zh) 二次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6928730U (zh) 用于电池的壳体及电池
CN221102246U (zh) 一种圆柱电池的盖板及圆柱电池
CN220042055U (zh) 一种电池盖及电池
CN216980643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