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9688U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9688U
CN207199688U CN201721208781.9U CN201721208781U CN207199688U CN 207199688 U CN207199688 U CN 207199688U CN 201721208781 U CN201721208781 U CN 201721208781U CN 207199688 U CN207199688 U CN 207199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block
cap assembly
resistance unit
insulating part
bottom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87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花蕾
蔡如来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87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9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9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9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第一导电块、第一绝缘件和电阻件,所述第一导电块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顶盖片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件填充于所述凹槽;所述电阻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孔底、所述顶盖片相贴合。本申请能够尽可能避免在第一导电块与电阻件的接触面处形成披锋,保证电阻件的电阻值,使穿钉时回路中电阻值尽可能稳定和可控,保证穿钉的安全性和壳体的防腐性能,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二次电池,通常将正极端子与壳体导通,确保壳体与正极端子的电位一致,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壳体腐蚀。然而,这种结构,在穿钉时,正负极柱通过壳体与电芯形成回路,如果回路的电阻过低,则回路电流会非常大,造成正极端子及穿钉位置处的温度很高,因此,会在正极端子与壳体之间增加电阻件,使壳体既能够带正电,又能够降低穿钉时的回路电流,此时电阻件的阻值需要在设定范围内,最小值需要保证穿钉时的安全性,最大值需要保证壳体的防腐性能。
现有的顶盖组件,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块设置有安装孔,在正极导电块与正极上绝缘塑胶嵌件一体注塑时,会在安装孔的底面形成披锋,在电阻件安装于安装孔后,由于电阻件与正极导电块的接触面上有披锋,因此,会影响电阻件的电阻值,导致回路中的电阻值不稳定,从而影响穿钉的安全性和壳体的防腐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
顶盖片,
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
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顶盖片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件填充于所述凹槽;
电阻件,所述电阻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孔底、所述顶盖片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底的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孔底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底与所述电阻件为平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底与所述电阻件相互接触的两个面的面积不相等。
优选地,所述电阻件与所述第一孔底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电阻件靠近所述第一孔底的一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电阻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顶盖组件,第一导电块的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在第一绝缘件与第一导电块安装或者一体注塑成型时,第一绝缘件中的多余部分就会进入到凹槽内,尽可能避免在第一导电块与电阻件的接触面处形成披锋,保证电阻件的电阻值,使穿钉时回路中电阻值尽可能稳定和可控,保证穿钉的安全性和壳体的防腐性能,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中,第一导电块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中,第一绝缘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顶盖组件;
10-顶盖片;
11-第二安装孔;
12-第三安装孔;
13-防爆孔;
20-第一导电块;
21-第一安装孔;
211-凹槽;
30-第一绝缘件;
31-通孔;
32-环形凸台;
40-电阻件;
50-第二导电块;
60-第二绝缘件;
71-第一极柱;
72-第二极柱;
73-密封件;
74-第三绝缘件;
80-翻转片;
90-防爆阀;
200-壳体。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00、壳体200和电极组件(图中未示出),顶盖组件100和壳体200相扣合,形成容纳腔,电极组件安装于容纳腔内。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如图2-7所示,顶盖组件100包括顶盖片10、第一导电块20、第一绝缘件30和电阻件40,第一导电块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211,凹槽211的开口朝向顶盖片10。第一绝缘件30设置于第一导电块20与顶盖片10之间,且第一绝缘件30填充于凹槽211。电阻件40设置于顶盖片10与第一导电块20之间,且与第一孔底、顶盖片10相贴合,即第一绝缘件30设置有通孔31,电阻件40插入通孔31,且其两端能够裸露,并分别与第一孔底、顶盖片10相接触,使第一导电块20通过电阻件40与顶盖片10电连接,从而使顶盖片10(以及壳体200)与第一导电块20的电位尽可能相等。
上述顶盖组件100,第一导电块20的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211,在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安装或者一体注塑成型时,第一绝缘件30中的多余部分就会进入到凹槽211内,尽可能避免在第一导电块20与电阻件40的接触面处形成披锋,保证电阻件40的电阻值,使穿钉时回路中的电阻值尽可能稳定和可控,保证穿钉的安全性和壳体200的防腐性能,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地,顶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导电块50,第二导电块50与顶盖片10绝缘设置,如图1-2中,在第二导电块50与顶盖片10之间绝缘设置有第二绝缘件60。第一导电块20与第一极片电连接,第二导电块50与第二极片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第一导电块20为正极导电块,第一极片为正极极片;第二导电块50为负极导电块,第二极片为负极极片,从而采用上述顶盖组件100的结构后,壳体200能够带正电,保证壳体200的防腐性能。
其中,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可以分别加工后装配在一起,在电阻件40插入通孔31时,由于第一绝缘件30受挤压变形,变形后的第一绝缘件30,会部分填充于凹槽211内。
一般地,第一绝缘件30和第二绝缘件60为塑胶件,因此,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以增加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的连接可靠性,且二者一体注塑成型后,能够减少顶盖组件100的组装工序,便于整个顶盖组件100的组装。采用这种方式成型时,在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一体注塑时,第一绝缘件30的多余塑胶材料能够流入凹槽211内,而不会堆积在第一孔底形成披锋,因此,采用这种成型方式,能够既保证顶盖组件100装配的方便性,同时能够避免电阻件40与第一孔底之间披锋的产生,进而保证了穿钉时回路的电阻值。
上述凹槽211一般设置于第一孔底的边缘,如图4-5所示,尤其在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为一体注塑成型时,第一绝缘件30沿第一安装孔21的孔壁可以直接流入凹槽211内,使第一绝缘件30的材料流通更顺畅,从而提高第一绝缘件30的成型质量。
在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为一体注塑成型时,塑胶材料有时候会溅到第一孔底的中心区域,也会影响电阻件40的阻值,为了防止塑胶材料在第一孔底的中心区域成型,凹槽211靠近第一孔底的中心的一侧还设置有导流面,以将溅到中心区域的塑胶材料导入凹槽211内,进而保证电阻件40在穿钉回路中的阻值,以及保证壳体200和顶盖片10的电位。上述导流面可以为弧面,也可以为倾斜平面。
当然,凹槽21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孔底的其它区域,如中心区域,在设置于中心区域时,为了将第一绝缘件30的多余塑胶材料导入凹槽211内,在第一安装孔21的孔壁与凹槽211之间还需要增加过渡通道。
具体地,凹槽211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在设置有一个时,凹槽211可以为环形槽,如图5所示,以便于加工,尤其在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导电块20为一体注塑成型时,不论第一安装孔21的第一孔底的哪个位置处有多余的塑胶材料,也能够快速流入凹槽211内。在凹槽211设置有多个时,各凹槽211可以沿第一安装孔21的周向分布,且各凹槽211相互连通,以使多余的塑胶材料更易流入凹槽211内。
在凹槽211呈环形槽时,相应地,第一绝缘件30形成环形凸台32,如图6-7所示,环形凸台32填充于环形槽内。环形凸台32的内壁形成通孔31,电阻件40插入该通孔31内。
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导电块20与电阻件40接触的可靠性,和使电阻件40与第一导电块20形成的电路中的电阻值更稳定,第一孔底与电阻件40为平面接触,即第一孔底设置有第一平面,电阻件40设置有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孔底与电阻件40相互接触的两个面的面积不相等,即第一平面的面积与第二平面的面积不相等,采用较大的平面与较小的平面接触,能够更好地保证第一导电块20与电阻件40接触的可靠性,和提高穿钉回路中电阻值的稳定性以及壳体200电位的稳定性。
可选地,电阻件40与第一孔底的接触面积,小于电阻件40靠近第一孔底的一面的面积,也就是说,第一平面的面积小于第二平面的面积,这样,在电阻件40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减小第一安装孔21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提高顶盖组件100的空间利用率。此时,通孔31为阶梯孔,第一孔底插入阶梯孔的小孔,电阻件40插入阶梯孔的大孔。
可以理解地,第一平面的面积也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平面的面积;或者第一导电块20与电阻件40也可以为弧面接触、球面接触或者其它接触形式。
为了保证电阻件40安装的可靠性,顶盖片10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如图2所示,电阻件40相对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11,即电阻件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底和第二安装孔11的第二孔底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阻件40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安装孔21的个数与电阻件40的个数相等,各电阻件40与各第一安装孔21一一对应安装,采用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第一导电块20相对于顶盖片10的转动。
此外,顶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极柱71和第二极柱72,第一极片通过第一极柱71与第一导电块20连接,第二极片通过第二极柱72与第二导电块50连接,为了保证壳体200与顶盖片10形成的容纳腔的密封性,顶盖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73,第一极柱71、第二极柱72与顶盖片10之间均密封设置有密封件73。且第一极柱71位于容纳腔的部分和第二极柱72位于容纳腔的部分与顶盖片1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绝缘件74,以防止第一极柱71、第二极柱72与顶盖片10直接接触导通。
在二次电池发生过充时,容纳腔内部会形成高压气体,当容纳腔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顶盖组件100还包括翻转片80,顶盖片10在靠近第一导电块20和第二导电块50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2在顶盖片10的厚度方向贯通,翻转片80密封连接于第三安装孔12,且靠近第一导电块20的翻转片80与第一导电块20相对,靠近第二导电块50的翻转片80与第二导电块50相对,如图2所示,以在二次电池内部的压力超过标准压力时,两个翻转片80翻转,分别与第一导电块20、第二导电块50接触,使第一导电块20与第二导电块50电连接,形成短路,停止过充状态。
另外,顶盖组件100还包括防爆阀90,防爆阀90设置于顶盖片10的防爆孔13,且密封防爆孔1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片,
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孔底设置有凹槽;
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顶盖片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件填充于所述凹槽;
电阻件,所述电阻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孔底、所述顶盖片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底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孔底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底与所述电阻件为平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底与所述电阻件相互接触的两个面的面积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件与所述第一孔底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电阻件靠近所述第一孔底的一面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电阻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
CN201721208781.9U 2017-09-20 2017-09-20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Active CN207199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781.9U CN207199688U (zh) 2017-09-20 2017-09-20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781.9U CN207199688U (zh) 2017-09-20 2017-09-20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9688U true CN20719968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8781.9U Active CN207199688U (zh) 2017-09-20 2017-09-20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96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3863A (zh) * 2023-02-09 2023-03-28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5882176A (zh) * 2023-02-09 2023-03-31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绝缘组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5939611A (zh) * 2023-02-09 2023-04-0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3863A (zh) * 2023-02-09 2023-03-28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5882176A (zh) * 2023-02-09 2023-03-31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绝缘组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5939611A (zh) * 2023-02-09 2023-04-0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5939611B (zh) * 2023-02-09 2023-07-2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7395B1 (ja) 動力電池のヘッドカバー及びその動力電池
WO2020228486A1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CN110379953A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WO2022217884A1 (zh) 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WO2018157557A1 (zh) 电池模组
CN207818750U (zh) 电池模组
CN207199688U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209592146U (zh) 电池模组
TWI530976B (zh) 高電壓電氣二重層電容元件及製造方法
US2018012316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1081916B (zh) 二次电池
CN208489243U (zh)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JP2011527488A (ja) 電極タブとカバープレートとの接続構造
EP3748712A1 (en) Battery power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structur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US10784610B2 (en)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multifunctional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battery product
CN210535701U (zh) 二次电池顶盖
CN216850095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池组件
CN217405566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及二次电池
CN216980726U (zh)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外壳以及电池
CN20940166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
CN216958421U (zh) 一种电池包及汇流排
CN111525072A (zh) 纽扣电池
CN216354657U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216054918U (zh) 电池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CN216015523U (zh) 电芯的顶盖组件和电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