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5808U - 外形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外形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5808U
CN216115808U CN202122726770.2U CN202122726770U CN216115808U CN 216115808 U CN216115808 U CN 216115808U CN 202122726770 U CN202122726770 U CN 202122726770U CN 216115808 U CN216115808 U CN 21611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auge
profile
detection tool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67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方进
吴桢晨
陈圆圆
王庆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t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67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5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形检测工装,包括定位载台,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轮廓度检具和通止规;将待检测的零件置于定位载台上、并使得零件抵靠第一定位件,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测试长度合格;使得检测板靠近零件、并使得仿形槽正对零件的待测表面,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检测板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轮廓度合格。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既能够检测零件1的测试长度是否合格,又能够检测零件1的轮廓度是否合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外形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形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工艺的发展,产品的品种愈加丰富。以铝挤压工艺制备型材为例,根据使用场景的需要,出现一些断面形状及结构较为复杂的型材。为满足一些特定的用途,生产加工后,对产品的尺寸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检具测定产品的外形是否合格。
现有检测方法成本高且通用性不强,批量生产时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形检测工装。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形检测工装,包括:定位载台,用于放置零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对设置在定位载台的两侧;轮廓度检具,包括检测板,检测板上设置有仿形槽,仿形槽与零件的表面轮廓相适应;通止规,包括通规和止规;将待检测的零件置于定位载台上、并使得零件抵靠第一定位件,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测试长度合格;使得检测板靠近零件、并使得仿形槽正对零件的待测表面,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检测板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轮廓度合格。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安装板,用于设置定位载台、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或轮廓度检具。
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置有挂架,用于放置通止规。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调整块,与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相连;第一调整块和安装板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将螺丝栓入腰型孔和螺纹孔中,能够固定第一调整块在安装板上,松开螺丝,能够移动第一调整块,从而改变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间距。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调整块,与定位载台相连;第二调整块和安装板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将螺丝栓入腰型孔和螺纹孔,能够固定第二调整块在安装板上,松开螺丝,能够移动第二调整块,从而改变定位载台的位置。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压紧器,设于安装板上;零件置于定位载台后,第一压紧器能够将零件压紧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压紧器,悬于定位载台上方;零件置于定位载台后,第二压紧器能够将零件压紧在定位载台上。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三压紧器,设于第二定位件远离第一定位件的一侧;零件置于定位载台后,第三压紧器能够穿过第二定位件接触零件、并将零件压紧在第一定位件上。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轮廓度检具,至少两个轮廓度检具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定位载台,至少两个定位载台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形检测工装,包括定位载台,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轮廓度检具和通止规;将待检测的零件置于定位载台上、并使得零件抵靠第一定位件,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测试长度合格;使得检测板靠近零件、并使得仿形槽正对零件的待测表面,当通规能够伸入零件与检测板之间、而止规无法伸入时,零件的轮廓度合格。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既能够检测零件1的测试长度是否合格,又能够检测零件1的轮廓度是否合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形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形检测工装,包括:定位载台10,用于放置零件1;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相对设置在定位载台10的两侧;轮廓度检具40,包括检测板41,检测板41上设置有仿形槽,仿形槽与零件1的表面轮廓相适应;通止规80,包括通规81和止规82。
其中,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为零件1需要检测是否合格的长度(以下简称为测试长度)的延伸方向。检测过程中,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位置固定,二者之间的间距亦保持不变。
检测时,将待检测的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上、并使得零件1测试长度方向的一端抵靠第一定位件20。正常情况下,零件1测试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具有间隙。若零件1无法置入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之间,则表明零件1的测试长度不合格。
零件1置入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之间后,将通规81伸入零件1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若零件1测试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通规81无法伸入,则表明零件1的测试长度不合格。
通规81通过零件1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的间隙后,将止规82伸入零件1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若零件1测试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止规82能够伸入,则表明零件1的测试长度不合格。
综上,通规81能够伸入零件1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而止规82无法伸入零件1与第二定位件30之间时,零件1的测试长度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第一方向并不特指零件1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等特定方向,同理,测试长度亦不特指零件1某一部位的长度。根据实际的检测需要,测试长度可以指零件1的长度,也可以指零件1的宽度或者厚度,还可以指零件1的某一部分的尺寸……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测试标的。
继续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板41靠近零件1、并使得仿形槽正对零件1的待测表面。
需要解释的是,零件1的待测表面可能具有凸起、也可能具有凹陷,零件1的待测表面可能是圆弧面,也可能是波浪面……对应零件1待测表面的形态,检测板41用于接近零件1的表面向内凹陷或者向外凸起、形成各种形状,构成对应零件1待测表面的仿形槽。仿形槽正对零件1的待测表面后,检测板41能够扣在零件1上、并使得仿形槽与对零件1的待测表面的形态对应(此时,对零件1待测表面的凸起会伸入仿形槽的凹陷部分中,而零件1待测表面的凹陷会伸入仿形槽的凸起部分中)。
若检测板41无法靠近零件1至预设位置,则说明至少部分仿形槽的形状与零件1待测表面的形态不对应,也就是说,零件1的轮廓度不合格。
检测板41靠近零件1至预设位置、检测板41扣在零件1上后,将通规81伸入零件1与检测板41之间。若零件1与仿形槽槽底之间的间隙过小,导致通规81无法伸入,则表面零件1的轮廓度不合格。
通规81通过零件1与检测板41之间的间隙后,将止规82伸入零件1与检测板41之间。若零件1与仿形槽槽底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止规82能够伸入,则表明零件1的轮廓度不合格。
综上,通规81能够伸入零件1与检测板41之间,而止规82无法伸入零件1与检测板41之间时,零件1的轮廓度合格。
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既能够检测零件1的测试长度是否合格,又能够检测零件1的轮廓度是否合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强。
另外,通过调整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可以测试不同长度的零件1或者同一零件1不同长度的位置。通过更换具有不同仿形槽的检测板41,可以测试不同表面的零件1或者同一零件1不同的待测表面。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轮廓度检具40设置在定位载台10上。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轮廓度检具40设置在定位载台10外。
本申请并不限定定位载台10、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以及轮廓度检具40的具体安装方式。
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安装板2,用于设置定位载台10、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和/或轮廓度检具40。
具体可参照图1,图示实施例中,定位载台10设置在安装板2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具有一定长度。第一定位件20设置在定位载台10下侧,第二定位件30设置在定位载台10上侧,轮廓度检具40设置在定位载台10右侧;且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和轮廓度检具40均设置在安装板2上。此时,安装板2具有汇总安装的作用。由于外形检测工装的各机构独立地设置在安装板2上,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可以方便地对各机构进行位置的调整和校准,保证适用性和检测准确性。
可选地,安装板2上设置有挂架3,用于放置通止规80。
其中,挂架3可以是一个平台,用于承托通止规80;也可以是一个槽、一个框或者一个孔,用于容置通止规80;当通止规80上具有挂钩、挂圈、挂绳等连接结构时,挂架3还可以是一个可供通止规80悬挂的结构。本申请并不限定挂架3的具体结构。
通过设置挂架3放置通止规80,能够进一步收纳外形检测工装的各机构,保持外形检测工装的结构完整性,避免通止规80遗失,并方便使用。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可调。
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调整块4,与第一定位件20和/或第二定位件30相连;第一调整块4和安装板2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
其中,腰型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螺纹孔暴露在腰型孔中。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调整块4,能够使得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第一调整块4至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满足需要后,将螺丝栓入腰型孔和螺纹孔中,能够固定第一调整块4在安装板2上。需要卸除第一调整块4,或者,需要调整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时,松开螺丝,即可移动第一调整块4。
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调整块4,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中的一者固定设置、另一者与第一调整块4相连。
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调整块4,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分别与一个第一调整块4相连。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气缸、电缸等自动调节件驱使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二者间距的调整。或者,还可以通过千分尺、手调螺杆等手动调节构件驱使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相对运动,亦可以实现二者间距的调整。
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调整方式和具体的调节机构。
可选地,定位载台10的位置可调。
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调整块5,与定位载台10相连;第二调整块5和安装板2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
与上文所述的第一调整块4和安装板2的结构类似。螺纹孔暴露在腰型孔中,将螺丝栓入腰型孔和螺纹孔,能够固定第二调整块5在安装板2上;松开螺丝,能够移动第二调整块5,从而改变定位载台10的位置。
其中,腰型孔能够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此时,第二调整块5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调整定位载台10的水平位置,以便于定位载台10与第一定位件20、第二定位件30配合支持零件1。
或者,腰型孔能够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可参照图1,第二方向水平垂直于第一方向。此时,第二调整块5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调整定位载台10的竖直位置,以便于定位载台10与轮廓度检具40配合支持零件1。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气缸、电缸等自动调节构件其实定位载台10移动,从而调整定位载台10的位置。或者,还可以通过千分尺、手调螺杆等手动调节构件驱使定位载台10移动,从而调整定位载台10的位置。
本申请并不限定定位载台10的位置调整方式和具体的调节机构。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压紧器50,设于安装板2上;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第一压紧器50能够将零件1压紧在安装板2上。
可知,定位载台10用于接触零件1的表面为定位零件1所需的下定位面,同理,第一定位件20用于接触零件1的表面为定位零件1所需的侧定位面,安装板2用于接触零件1的表面为定位零件1所需的背定位面。由于零件1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其下表面接触定位载台10、一个侧表面接触第一定位件20、背面接触安装板2,而零件1的下表面、侧表面与背面在立体空间内彼此邻接,因此,利用三个定位面校准零件1时,零件1置入外形检测工装后的位置固定且统一,有利于对零件1进行批量测试,保证测试的速度和精度。
容易理解的,零件1处于定位载台10上时,受自身结构、材料弹性、重心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零件1上料后、可能并不贴合安装板2甚至会向远离安装板2的方向倾倒,或者,零件1的部分部位贴合安装板2、另有部分部位未贴合安装板2。零件1不贴合安装板2的部位会影响待测表面的位置,一些情况下,还会影响待测长度的延伸方向,从而影响外形检测。
因此,设置第一压紧器50压紧零件1,能够保证零件1贴合安装板2,从而保证背定位面准确作用于零件1。
其中,第一压紧器50包括压紧驱动件51和压紧件52。压紧件52可以采用块、杆、板等任意能够接触零件1的结构,压紧件52设置在压紧驱动件51的活动端。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压紧驱动件51驱动压紧件52朝向安装板2运动,压紧件52逐渐靠近零件1、并最终将零件1压紧在安装板2上,由此使得零件1在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压紧驱动件51可以是气缸、电缸等直线驱动构件,也可以是电机、连杆、曲柄等曲线驱动构件,还可以是转轴、摇杆等手动驱动构件,本申请并不限定压紧驱动件51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带动压紧件52朝向安装板2运动、并能够使得压紧件52抵压零件1即可。
一实施例中,零件1表面具有孔隙时,第一压紧器50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压紧驱动件51的活动端,压紧驱动件51能够驱动定位件朝向零件1运动,并最终使得定位件伸入孔隙中。此时,定位件抵压孔隙,既能够固定零件1,又能够确保零件1在定位载台10上的位置准确且统一。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压紧器60,悬于定位载台10上方;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第二压紧器60能够将零件1压紧在定位载台10上。
容易理解的,零件1靠自重处于定位载台10上时,受自身结构、材料弹性、定位载台10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零件1可能并不贴合定位载台10,或者,零件1的部分部位贴合定位载台10、另有部分部位未贴合定位载台10。零件1不贴合定位载台10的部位既会影响待测表面的位置,又会影响待测长度的延伸方向,从而影响外形检测。
因此,设置第二压紧器60压紧零件1,能够保证零件1贴合定位载台10,从而保证下定位面准确作用于零件1。
第二压紧器60的结构与第一压紧器50类似,包括用于接触零件1的压紧件,和驱使压紧件朝向定位载台10运动的压紧驱动件。具体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第二压紧器60,能够使得零件1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三压紧器70,设于第二定位件30远离第一定位件20的一侧;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第三压紧器70能够穿过第二定位件30接触零件1、并将零件1压紧在第一定位件20上。
容易理解的,零件1处于定位载台10上后,主要靠人工或者上料机构推一下零件1,使得零件1抵靠第一定位件20,操作人员或者上料机构离开零件1后,受自身结构、材料弹性、第一定位件20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零件1可能脱离第一定位件20。若零件1测试长度方向的一端不紧贴第一定位件20,会影响对零件1测试长度的检测。
因此,设置第三压紧器70压紧零件1,能够保证零件1贴合第一定位件20,从而保证侧定位面准确作用于零件1。
第三压紧器70与第一压紧器50或者第二压紧器60类似,包括用于接触零件1的压紧件,和驱使压紧件朝向第一定位件20运动的压紧驱动件。具体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第三压紧器70,能够使得零件1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三压紧器70设于第二定位件30远离第一定位件20的一侧,例如,参照图1,第三压紧器70设于第二定位件30的上侧。为避免第三压紧器70处于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之间,影响待检测零件1置入定位载台10,或者,影响完成检测的零件1离开定位载台10,第二定位件30上开设有穿孔,至少部分第三压紧器70的压紧件能够在穿孔中运动。零件1上、下料时,第三压紧器70的压紧驱动件驱动压紧件沿穿孔远离第一定位件20;零件1置入定位载台10后,第三压紧器70的压紧驱动件驱动压紧件沿穿孔靠近第一定位件20。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轮廓度检具40,至少两个轮廓度检具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当零件1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长度时,多个轮廓度检具40能够对零件1上的多个位置进行轮廓度检测,进而确保零件1整体的轮廓度准确性。
可选地,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轮廓度检具40时,至少部分检测板41上设置的仿形槽与另一部分检测板41上仿形槽形状不同。也就是说,根据零件1在第一方向上各待测表面的实际形态,对应的检测板41上的仿形槽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可选地,轮廓度检具40还包括检测驱动件42,连接检测板41、并能够驱动检测板41朝向零件1运动。
其中,检测驱动件42可以采用气缸、电缸等直线驱动构件,也可以采用电机、连杆、曲柄等曲线驱动构件,还可以采用转轴、摇杆等手动驱动构件,本申请并不限定检测驱动件42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驱使检测板41靠近零件1的待测表面即可。
可选地,轮廓度检具40还包括限位件,检测板41朝向零件1运动,抵靠限位件后,检测板41到达预设位置,检测板41上的仿形槽正对零件1的待测表面。
其中,限位件可以是块、杆、板等任意能够接触检测板41的结构。限位件可以设置在定位载台10、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上,甚至可以设置在零件1上。零件1抵靠下定位面、侧定位面及背定位面后,使得检测板41朝向零件1运动,直至检测板41接触限位件,限位件能够阻止检测板41继续运动,进而确保检测板41到达并停留在预设位置,以便于仿形槽准确地靠近待测表面、并便于通止规80工作。
本申请并不限定限位件的具体结构,也不限定限位件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定位载台10,至少两个定位载台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零件1下表面的形状,各定位载台10用于承接零件1的表面可以处于同一平面内,也可以具有高度差,以便于零件1置于定位载台10后,其待测长度部分的延伸方向正对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保证零件1测试长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的间隔方向一致。
根据零件1测试长度的实际距离,还能够调整各定位载台10的间距,以便于定位载台10稳定承托不同长度的零件1,进而提高整个外形检测工装的适用性。
定位载台10的位置调整方式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载台(10),用于放置零件(1);
第一定位件(20)和第二定位件(30),相对设置在所述定位载台(10)的两侧;
轮廓度检具(40),包括检测板(41),所述检测板(41)上设置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与零件(1)的表面轮廓相适应;
通止规(80),包括通规(81)和止规(82);
将待检测的零件(1)置于所述定位载台(10)上、并使得所述零件(1)抵靠所述第一定位件(20),当所述通规(81)能够伸入所述零件(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30)之间、而所述止规(82)无法伸入时,所述零件(1)的测试长度合格;
使得所述检测板(41)靠近所述零件(1)、并使得所述仿形槽正对所述零件(1)的待测表面,当所述通规(81)能够伸入所述零件(1)与所述检测板(41)之间、而所述止规(82)无法伸入时,所述零件(1)的轮廓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2),用于设置所述定位载台(10)、所述第一定位件(20)、所述第二定位件(30)和/或所述轮廓度检具(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挂架(3),用于放置所述通止规(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整块(4),与所述第一定位件(20)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30)相连;
所述第一调整块(4)和所述安装板(2)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
将螺丝栓入所述腰型孔和所述螺纹孔中,能够固定所述第一调整块(4)在所述安装板(2)上,松开所述螺丝,能够移动所述第一调整块(4),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定位件(2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30)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整块(5),与所述定位载台(10)相连;
所述第二调整块(5)和所述安装板(2)中的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另一者上开设有螺纹孔;
将螺丝栓入所述腰型孔和所述螺纹孔,能够固定所述第二调整块(5)在所述安装板(2)上,松开所述螺丝,能够移动所述第二调整块(5),从而改变所述定位载台(10)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紧器(50),设于所述安装板(2)上;
零件(1)置于所述定位载台(10)后,所述第一压紧器(50)能够将所述零件(1)压紧在所述安装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紧器(60),悬于所述定位载台(10)上方;
零件(1)置于所述定位载台(10)后,所述第二压紧器(60)能够将所述零件(1)压紧在所述定位载台(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紧器(70),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30)远离所述第一定位件(20)的一侧;
零件(1)置于所述定位载台(10)后,所述第三压紧器(70)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定位件(30)接触所述零件(1)、并将所述零件(1)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件(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轮廓度检具(40),至少两个所述轮廓度检具(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定位件(2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3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形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载台(10),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载台(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CN202122726770.2U 2021-11-08 2021-11-08 外形检测工装 Active CN21611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6770.2U CN216115808U (zh) 2021-11-08 2021-11-08 外形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6770.2U CN216115808U (zh) 2021-11-08 2021-11-08 外形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5808U true CN216115808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6770.2U Active CN216115808U (zh) 2021-11-08 2021-11-08 外形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5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7599B1 (en) Angle gauge and method of use
CN110345848B (zh) 生产线环形多花瓣压铸件装配评估系统
CN108592851B (zh) 一种工件对称度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09894095U (zh) 一种轴类零件外径快速检测装置
CN208887603U (zh) 一种刀具检测仪
CN216115808U (zh) 外形检测工装
CN202149732U (zh) 一种在线尺寸快速检测装置
CN107971637B (zh) 带检测功能的激光打标设备
CN202903112U (zh) 轴类零件主轴平面与偏心平面的角度检具
CN210625519U (zh) 用于汽车翻转支架的专用位置度检具
CN110280489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气门调整垫片的自动分选装置
CN214792948U (zh) 两孔平行度测量检测工具
CN113074628A (zh) 一种修边型面检验的装置及方法
CN215572777U (zh) 一种飞机蒙皮曲面法向孔位置度检测工装
CN114485490A (zh) 塑件平面度检测冶具
CN216206503U (zh) 一种多自由度检测工装
CN107976138B (zh) 一种后保险杠安装卡座检具
CN106052610A (zh) 一种三坐标测量辅助夹具
CN112577398A (zh) 一种垂直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1053919Y (zh) 斐索干涉仪检测工作台
CN219675062U (zh) 一种叶片矩形阵列三轴测量装置
CN219590181U (zh) 一种表面无接触高度可调红外反射光谱测试样品架
CN219474513U (zh) 快速角度检验检具
CN111928758B (zh) 一种航空异形件孔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2645660U (zh) 一种汽车前机舱前端框架三坐标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