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404U -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404U
CN216114404U CN202122618584.7U CN202122618584U CN216114404U CN 216114404 U CN216114404 U CN 216114404U CN 202122618584 U CN202122618584 U CN 202122618584U CN 216114404 U CN216114404 U CN 216114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reproof
handle assembly
inner shell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85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成志
史全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85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其中把手组件包括:外壳、防火内壳和防火紧固件,外壳适于连接在安装板上,外壳上设有定位件。防火内壳设在外壳和安装板之间,防火内壳上设有第一避让孔。定位件穿过第一避让孔定位在安装板上。防火紧固件连接外壳、防火内壳和安装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防火内壳和外壳均可通过防火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上,当遭遇火灾时,即使外壳熔融,由于防火内壳和防火紧固件耐高温,依然保持在原位置而不会脱落,从而使把手组件始终保持优秀的防火性能。定位件从防火内壳穿过并定位在安装板上,从而使防火内壳和外壳相对于安装板形成了预定位,拆装卸防火紧固件时,防火内壳和外壳也不会脱落。

Description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通常需要安装在室外,安装空间狭小,常常需要高空作业,工人操作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把手来实现空调室外机的搬运。
相关技术中,设在空调室外机上的把手防火性能较差,当遭遇火灾时往往会熔融脱落而进一步加深火势的蔓延,无法起到有效防火的作用。也有的把手采用防火材料制成,但防火面积较小、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偏高,甚至还需要采用铝箔纸等防火件进一步弥补防火面积的不足。还有的把手虽然具备一定的防火功能,但当不防火的部位燃烧殆尽后,防火件则会脱落而无法在火灾中进一步起到防火作用。此外,现有的把手通常设计的较大,工人在高空接线时,需要拆装大把手,拆装过程中需要一手安装并手持把手进行定位,另外一手则需要操作安装工具,安装过程中把手容易掉落,造成高空抛物,降低了路人的行路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安装便利、遇火灾时不脱落且防火性能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把手防火性能差、拆装时不方便容易高空坠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把手组件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把手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适于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外壳上设有定位件;防火内壳,所述防火内壳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防火内壳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定位在所述安装板上;防火紧固件,所述防火紧固件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防火内壳和所述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防火内壳和外壳均可通过防火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上,当遭遇火灾时,即使外壳熔融,由于防火内壳和防火紧固件耐高温,依然保持在原位置而不会脱落,从而使把手组件始终保持优秀的防火性能。定位件从防火内壳穿过并定位在安装板上,从而使防火内壳和外壳相对于安装板形成了预定位,防火内壳和外壳不会相对于安装板移动,从而在通过防火紧固件将防火内壳和外壳均紧固在安装板上时更加方便;而在拆卸防火紧固件的过程中,防火内壳和外壳也不会脱落,减少高空作业时把手组件高空坠落的几率、降低高空作业时的作业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防火内壳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防火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避让孔并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位件为插扣、卡扣、定位柱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定位件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外壳压紧在所述防火内壳的外侧,所述外壳的至少一端和所述防火内壳的至少一端同时顶紧在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口处。
可选地,所述防火紧固件为金属螺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防火内壳包括壳主体和翻边,所述壳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防火紧固件穿过所述外壳和所述翻边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上朝向远离所述防火内壳的一侧凸出设有走线槽,所述防火内壳上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主体,所述加强部贴着所述外壳的内壁延伸至所述走线槽内。
有利地,所述防火内壳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所述翻边、所述加强部和所述壳主体。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为从所述壳主体向着所述加强部倾斜延伸的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防火内壳的厚度为0.3~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所述外壳上设有手持部和/或手持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空调侧板;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为前述示例中的把手组件,所述空调侧板为所述安装板,所述把手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调侧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空调侧板上设置把手组件,从而方便工人对空调室外机进行搬运。在空调室外机遭遇火灾时,把手组件的外壳熔融,但防火内壳和防火紧固件始终不会着火并保持在空调侧板的原位置处,从而保证空调室外机局部的防火性能始终优良,火势不会从把手组件处蔓延到空调室外机内部。在需要拆装把手组件时,由于定位件定位在防火内壳和安装板上,因此,外壳不易脱落,防火紧固件拆装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防火内壳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防火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与空调侧板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安装在空调侧板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区域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些示例中把手组件安装在空调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区域Ⅲ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把手组件安装在空调侧板上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室外机;
200、空调侧板;201、第二安装孔;202、安装口;203、定位孔;204、卡孔;
100、把手组件;
110、外壳;
111、定位件;1111、卡扣;1112、定位柱;
112、第一安装孔;113、走线槽;
114、手持部;115、手持位;116、第一卡接部;117、避让部;
120、防火内壳;
121、壳主体;122、翻边;1221、第一避让孔;1222、第二避让孔;
123、加强部;124、过渡部;125、第二卡接部;
130、防火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外”、“内”、“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件100拆装便利且不易高空坠落,发生火灾灾情时防火性能好,尤其可设在需要搬运且可能处于危险环境的设备外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把手组件100,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10、防火内壳120和防火紧固件130。
其中,外壳110适于连接在安装板上。这里的安装板可以为待搬运的设备外壳板,例如空调室外机1000的空调侧板200、冰箱的外壳板、电控盒外壳板、移动机器人的外壳板等。
结合图6、图9、图11和图12所示,外壳110上设有定位件111。这里的定位件111主要用于安装前的预定位。
如图5所示,防火内壳120设在外壳110和安装板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防火内壳120上设有第一避让孔1221从而避让定位件111,定位件111穿过第一避让孔1221定位在安装板上。
如图1、图6和图10所示,防火紧固件130连接外壳110、防火内壳120和安装板,从而使三者之间保持稳定连接。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均可通过防火紧固件130安装在安装板上,当遭遇火灾时,即使外壳110不耐火而熔融,由于防火内壳120和防火紧固件130耐高温,因此,防火紧固件130对于防火内壳120和安装板的连接作用依然有效,从而使防火内壳120依然保持在安装板上而不会随着外壳110的熔融而脱落,防火内壳120自身的防火性能优异,从而使把手组件100在发生火情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优秀的防火性能,有效防止火势通过把手组件100的安装位置处而侵入到安装板内。
定位件111从防火内壳120穿过并定位在安装板上,使防火内壳120相对于外壳110的位置不变,也使防火内壳120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特定,从而使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相对于安装板均形成了预定位,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安装板移动,从而在通过防火紧固件130将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均紧固在安装板上时更加方便、精准。在拆卸防火紧固件130的过程中,由于定位件111的存在和作用,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也不会脱落,有效减少高空作业时把手组件100高空坠落的几率、降低高空作业时的作业难度。
本申请的防火内壳120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自身的尺寸,使防火内壳120具有较大的防火面积,并进一步提升把手组件100的防火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采用防火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的把手,本申请的把手组件100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研发经费;防火内壳120的结构可进行优化设计并与外壳110和安装板同时连接,遭遇火情时防火内壳120不会从安装板上脱落使把手组件100始终保持防火性能;把手组件100在拆装过程中,在定位件111的作用下形成预定位,把手组件100相对于安装板不易晃动且位置稳定,工人两手均可用于安装防火紧固件130、降低高空作业难度,从而可方便地将防火紧固件130安装在外壳110、防火内壳120和安装板上,高空坠物的风险低,提升了工人操作过程中下方路人行路时的安全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壳1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2,防火内壳120上设有第二避让孔1222,如图6和图10所示,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01,防火紧固件13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12、第二避让孔1222并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01中。在这些示例中,防火紧固件130可起到同时固定多个部件的作用,不仅可将外壳110和防火内壳120进行紧固,还可将防火内壳120和安装板紧固,从而使把手组件100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板上。本申请的防火内壳120不完全依赖于外壳110的压力,也不会特别依赖于外壳110与安装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是通过在火情中也不会熔融的防火紧固件130实现可靠的连接。
可选地,防火紧固件130和上述的第一安装孔112、第二避让孔1222、第二安装孔201可以为数量和位置依次对应设置的多组,从而使把手组件100相对于安装板连接稳定,不易发生异响。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可以设在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的同一侧上的多组,从而使该侧能形成稳定的连接;也可以设在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的多条边上的多组,从而使把手组件100相对于安装板在多个方向上连接稳定、配合紧密。
可选地,防火紧固件130为金属螺钉,金属螺钉遇火情不易熔融,使防火内壳120相对于安装板保持连接。在具体示例中,金属螺钉可以为铜螺钉、铁螺钉、不锈钢螺钉或合金螺钉。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改性耐火塑料螺钉,例如具有阻燃性质的螺钉。
有利地,在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孔201可设置螺纹,从而配合金属紧固件的安装,使安装更加方便。有利地,在第二安装孔201的末端可连接螺母,从而使防火紧固件130能最终连接在螺母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定位件111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在图6中示出一个定位件111,而在图10中则示出两个定位件111,当然也可以有更多个定位件111,这里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定位件111为插扣、卡扣1111、定位柱1112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避让孔1221与定位件111一一对应。在这些示例中,当定位件111为插扣时,插扣最终穿过防火内壳120而插入到安装板的相应位置处中,此时的安装板上可设置插口或插槽与插扣配合。当定位件111为卡扣1111时,卡扣1111穿过防火内壳120而卡入到安装板的相应位置处中,此时的安装板的相应位置处形成为卡孔204或卡槽,卡孔204或卡槽与卡扣1111卡接配合。当定位件111为定位柱1112时,定位柱1112穿过防火内壳120而定位到安装板的相应位置处中,此时的安装板上可设置定位孔203,从而使定位柱1112定位连接在定位孔203中。
例如在具体的示例中,可只选用其中的一种定位配合方式,结合图1和图6所示,外壳110上设置定位柱1112,而安装板上则设置定位孔203,定位柱1112定位连接在定位孔203中实现把手组件100相对于安装板的定位配合。
又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可选用其中的多种定位配合方式,结合图1和图10所示,外壳110上同时设置定位柱1112和卡扣1111,而安装板上则同时设置定位孔203和卡孔204,定位柱1112定位连接在定位孔203中且卡扣1111卡接在卡孔204中时则实现把手组件100相对于安装板的定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10、图12所示,外壳110压紧在防火内壳120的外侧,外壳110的至少一端和防火内壳120的至少一端同时顶紧在安装板的安装口202处。例如,可以是外壳110的上端、防火内壳120的上端同时顶紧在安装口202的上边缘;或者是外壳110的左端、防火内壳120的左端同时顶紧在安装口202的左边缘;再或是外壳110的右端、防火内壳120的右端同时顶紧在安装口202的右边缘,形成抵接的一侧通常与设置有定位件111进行定位的外壳110和防火内壳120的一侧形成远离的两端,从而使定位件111对外壳110和防火内壳120的一侧进行定位连接的同时,防火内壳120和外壳110的另一侧则顶紧在安装口202处,使把手组件100定位快速,并形成一定的预定位安装。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外壳110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16,防火内壳120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卡接部125,第一卡接部116卡接在安装口202的边缘上,从而实现外壳110与安装板的顶紧。第二卡接部125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6的外侧,从而实现防火内壳120与外壳110的顶紧,进一步间接实现防火内壳120相对于安装板的顶紧配合。
有利地,第一卡接部116形成为外壳110顶部的卡槽,卡槽卡合安装口202的边实现顶紧。
有利地,第二卡接部125形成为卡接在安装板内侧的卡接筋,在外壳110未熔融前,卡接筋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6的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的防火内壳120在发生火情时不会熔融,因此,防火内壳120可始终遮盖在安装口202处,有效防止外部的火势从安装口202处向设备内部蔓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火内壳120包括壳主体121和翻边122,壳主体121的一侧连接有翻边122,翻边122上设有第一避让孔1221,防火紧固件130穿过外壳110和翻边122固定在安装板上,也就是说,定位件111和防火紧固件130位于防火内壳120的同一侧,使该侧在形成预定位的同时,还能形成后续稳定的装配。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仅将防火内壳120夹设在外壳110和安装板之间,而不对防火内壳120进行任何的限定的情况,本申请的防火内壳120通过设置延伸的翻边122为防火紧固件130和定位件111提供了进一步的连接位点,从而使防火内壳120相对于安装板也形成一定的定位和连接,即使外部的外壳110因火情而熔融,防火内壳120始终连接在安装板上不会脱落,从而保证了把手组件100的防火性能。而翻边122的设置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防火内壳120的防火面积,无需设置其他的防火补充材料,降低了投入成本,防火面积可提升至19%。
可选地,如图1所示,外壳110上朝向远离防火内壳120的一侧凸出设有走线槽113,这里的走线槽113可过线,方便设备内部各个器件的用电。
如图2和图4所示,防火内壳120上还包括加强部123,加强部123的一端连接壳主体121,加强部123贴着外壳110的内壁延伸至走线槽113内,在这些示例走,加强部123顺应着外壳110的内表面的形状,而覆盖至走线槽113,从而使加强部123对外壳110形成一定的支撑,使外壳110和防火内壳120之间的布置更加紧密、不易出现异响,而当加强部123贴合到走线槽113内壁且定位件111定位在第一避让孔1221中时,则可快速实现外壳110与防火内壳120之间的定位。与此同时,加强部123也使本申请的防火内壳120的防火面积更大,加强部123与走线槽113的完全形状相仿,加强部123与走线槽113一起共同为向设备内通电源线而提供可靠的保证。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防火内壳120还包括过渡部124,过渡部124分别连接翻边122、加强部123和壳主体121。此处设置过渡部124使得加强部123分别与壳主体121以及翻边122形成无缝连接,从而使整个防火内壳120的一体性强,防火内壳120的内部形成一个较为密闭的防火空间,有效防止外部的火苗向安装板内蔓延而进入设备内部。
可选地,过渡部124设有多个,且多个过渡部124均靠近加强部123设置,使对应走线槽113的加强部123能与壳主体121和翻边122形成可靠的连接和延展。
相应的,在外壳110上也对应过渡部124设置有相似形状的面,从而进一步提升外壳110和防火内壳120之间的配合紧密性。
有利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过渡部124为从壳主体121向着加强部123倾斜延伸的斜面,这里的斜面使过渡部124延展性更好,减小了该处形成为尖锐圆点的拉伸,从而有效解决圆角尖点拉伸开裂,也有效控制了防火内壳120的厚度,提升了防火内壳120的品质和防火性能。根据仿真分析测试,经过优化后的防火内壳120防火性能优异、且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破裂。
可选地,过渡部124表面形成过渡面,该过渡面大致为三角面。
在其他示例中,过渡部124也不局限于上述的斜面,例如可以为弯曲的弧面。
可选地,防火内壳120为镀锌板并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表面镀锌层不易脱落。
可选地,防火内壳120为钣金件,从而形成防火钣金,方便进行延展和拉伸制作,可靠性高。
有利地,通过设计前述结构的防火内壳120,防火内壳120的厚度可降至为0.3~0.5mm,无需使用0.8mm厚度的镀锌板,也无需使用锡纸或铝箔纸,优化工时,有效降低成本。
可选地,壳主体121上设有多条加强筋,从而提升壳主体121的局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壳110上设有手持部114,这里的手持部114可以为朝向远离防火内壳120凸出设置的提手或拉环。
如图1所示,外壳110上设有手持位115,这里的手持位115可以为朝向靠近防火内壳120凹入设置的凹位,从而方便人手作用在外壳110上,对设备进行搬运和移动。
如图1所示,在具体示例中,外壳110上同时设有手持部114和手持位115。
有利地,在外壳110朝向远离防火内壳120的一侧凸出形成避让部117,避让部117靠近前述示例中的走线槽113布置,从而为设备布置接线座提供避让位置。
相应地,壳主体121上也对应着避让部117设有朝向外壳110的方向凸出的安装位,从而方便在安装位中布置电源插座等部件。
可选地,外壳110的材质选用普通塑料材质,降低把手组件100整体的重量,且降低加工成本,外壳110受热后即使熔融也不会干扰防火内壳120继续发挥防火性能。
在具体的示例中,外壳110采用聚丙烯材质。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外机1000,如图5和图10所示,包括:空调侧板200和把手组件100,把手组件100为前述各个示例中的把手组件100,空调侧板200为前述示例中的安装板,把手组件100安装在空调侧板200上。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0,通过在空调侧板200上设置把手组件100,从而方便工人对空调室外机1000进行搬运,方便高空作业。在空调室外机1000遭遇火灾时,把手组件100的外壳110熔融,但防火内壳120和防火紧固件130始终不会着火并保持在空调侧板200上,从而保证空调室外机1000局部的防火性能始终优良,火势不会从把手组件100处蔓延到空调室外机1000内部。在需要拆装把手组件100时,由于定位件111定位在防火内壳120和安装板上,因此,外壳110不易脱落,防火紧固件130拆装便利。
有利地,空调侧板200包括两个,分别为空调室外机10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而两组把手组件100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从而使工人左手和右手均可以进行搬运;也可以使两个工人同时手提一组把手组件100,提升搬运效率和搬运时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空调侧板200上设有安装口202,外壳110的上侧和防火内壳120的上侧分别抵紧在安装口202的上部;外壳110的下侧设有前述的走线槽113和避让部117,防火内壳120上设有与走线槽113内壁相贴合的加强部123,空调室外机1000的内部设有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等部件,而这些部件的电源线都穿过安装口202而从加强部123通过,并布置到位于安装位处的电源插座上,从而使整个空调室外机1000的布置紧凑、线体不外露,且可使防火内壳120对内部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座进行有效的防护,有效防止发生火灾灾情时火苗进一步燃烧电源线和电源插座,也防止火势进一步顺着电源线进入到空调室外机1000的内部而烧毁其他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及空调室外机1000的具体搬运过程和拆装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适于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外壳上设有定位件;
防火内壳,所述防火内壳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防火内壳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定位在所述安装板上;
防火紧固件,所述防火紧固件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防火内壳和所述安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防火内壳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防火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避让孔并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位件为插扣、卡扣、定位柱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定位件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压紧在所述防火内壳的外侧,所述外壳的至少一端和所述防火内壳的至少一端同时顶紧在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紧固件为金属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内壳包括壳主体和翻边,所述壳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防火紧固件穿过所述外壳和所述翻边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朝向远离所述防火内壳的一侧凸出设有走线槽,所述防火内壳上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主体,所述加强部贴着所述外壳的内壁延伸至所述走线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内壳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所述翻边、所述加强部和所述壳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为从所述壳主体向着所述加强部倾斜延伸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内壳的厚度为0.3~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手持部和/或手持位。
12.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侧板;
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组件,所述空调侧板为所述安装板,所述把手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调侧板上。
CN202122618584.7U 2021-10-28 2021-10-28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6114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8584.7U CN216114404U (zh) 2021-10-28 2021-10-28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8584.7U CN216114404U (zh) 2021-10-28 2021-10-28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404U true CN216114404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8584.7U Active CN216114404U (zh) 2021-10-28 2021-10-28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7641A (en) Panel mounted cooling system
EP2325572B1 (en) Air conditioner
CA2847911C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42008A (zh) 风机盘管介质室
CN216114404U (zh) 把手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WO2007060927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0123187U (zh) 空调器的电控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51276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815113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102296047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3747029U (zh) 空调器的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JP2001090976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511912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432494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119907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3040663A1 (zh) 空调器
JP743814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8627106U (zh) 一种把手组件机及空调器
JP325878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2018697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1345782U (zh) 空调器
CN217817122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4791449U (zh) 用于空调器的安装板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EP3572735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20601627U (zh) 一种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