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3316U -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3316U
CN216113316U CN202122839227.3U CN202122839227U CN216113316U CN 216113316 U CN216113316 U CN 216113316U CN 202122839227 U CN202122839227 U CN 202122839227U CN 216113316 U CN216113316 U CN 216113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oil
bearing body
oil lubricating
fixedly connected
machin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92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anfe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anfe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anfe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anfe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92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3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3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3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机座内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稀油润滑系统,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穿过机座并与稀油润滑系统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周面的一端皆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内部皆设置有两个夹板,所述夹板中间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抵触槽,所述抵触槽的内腔面皆与对应位置轴承本体的内腔面相贴合,所述活动轴外周面一端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轴承本体的受润滑的效果,进而能够有效延长轴承本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在使用时和存储时往往需要定期对其润滑处理,往往采用相应的稀油润滑装置对其进行加工,从而有利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轴承用稀油润滑装置在对轴承进行润滑加工时,往往不易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到轴承的表面位置处,进而影响润滑加工的效率,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轴承用稀油润滑装置不易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到轴承的表面位置处,进而影响润滑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机座内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稀油润滑系统,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穿过机座并与稀油润滑系统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周面的一端皆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内部皆设置有两个夹板,所述夹板中间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抵触槽,所述抵触槽的内腔面皆与对应位置轴承本体的内腔面相贴合,所述活动轴外周面一端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对应位置夹板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轴的一端穿过连接座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外周面的另一端皆固定套设有皮带轮,多个所述皮带轮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皮带。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固定柱的内腔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活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靠近对应位置夹板的一端皆与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部皆设置有杆槽,所述杆槽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周面的顶部皆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抹块。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侧皆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周面皆与机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机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侧穿过机座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周面的底部皆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轴靠近对应位置螺纹杆一侧的外周面皆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纹杆与转动轴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构成联动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承本体置于活动轴的外周面位置处,通过夹板与抵触槽抵触住轴承本体的内表面,从而使得轴承本体固定,进而通过控制稀油润滑系统,进而使得稀油润滑系统向对应位置轴承本体注射润滑油,通过开启第一电机,进而使得活动轴做圆周运动,带动轴承本体做圆周运动,这样的话,能够使得轴承本体的表面能够均匀接收到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轴承本体的受润滑的效果,进而能够有效延长轴承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同时对多个轴承本体进行加工,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开启第二电机,进而使得转动轴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对应位置的螺纹杆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抹块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对轴承本体起到支撑作用,并且通过抹块吸附一定的润滑油并与轴承本体的表面发生摩擦作用,这样的话,能够通过抹块将轴承本体外周面的润滑油涂抹得更加均匀,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本体的润滑效果,并且提高了轴承本体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轴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座;2、液压缸;3、稀油润滑系统;4、活动轴;5、轴承本体;6、连接座;7、第一电机;8、皮带轮;9、连接皮带;10、内仓;11、夹板;12、抵触槽;13、固定柱;14、弹簧;15、活动柱;16、杆槽;17、螺纹杆;18、螺纹套;19、抹块;20、第二电机;21、转动轴;22、第一锥形齿轮;23、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2,所述机座1内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稀油润滑系统3,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穿过机座1并与稀油润滑系统3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轴4,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本体5,所述轴承本体5的内部皆设置有两个夹板11,所述夹板11中间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抵触槽12,所述抵触槽12的内腔面皆与对应位置轴承本体5的内腔面相贴合,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一端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内仓10,所述内仓10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靠近对应位置夹板11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柱15,所述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7,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轴4的一端穿过连接座6并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将轴承本体5置于活动轴4外周面的外周面,通过控制稀油润滑系统3,使得稀油润滑系统3向对应位置的轴承本体5注射润滑油,通过第一电机7带动活动轴4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轴承本体5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轴承本体5的表面能够更加均匀的接受到润滑油。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的另一端皆固定套设有皮带轮8,多个所述皮带轮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皮带9,通过第一电机7带动其中一个活动轴4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其中一个皮带轮8做圆周运动,进而在活动轴4与皮带轮8的配合作用下,进而使得另外的活动轴4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14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固定柱13的内腔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活动柱1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15靠近对应位置夹板11的一端皆与夹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当使用者需要固定轴承本体5时,通过将夹板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对应位置弹簧14发生形变,将轴承本体5穿插到夹板11的中间位置处时,通过弹簧14的回弹力将夹板11向靠近轴承本体5的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抵触槽12抵触住轴承本体5的内表面,从而使得轴承本体5处于固定状态。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本体5的底部皆设置有杆槽16,所述杆槽16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外周面的顶部皆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8,所述螺纹套18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抹块19,所述螺纹杆17的一侧皆设置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外周面皆与机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机座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0,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21的一侧穿过机座1并与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7外周面的底部皆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3,所述转动轴21靠近对应位置螺纹杆17一侧的外周面皆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螺纹杆17与转动轴21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2与第二锥形齿轮23构成联动机构,通过开启第二电机20,进而使得其中一个转动轴21做圆周运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锥形齿轮22做圆周运动,第一锥形齿轮22与对应位置第二锥形齿轮23发生啮合作用,进而使得螺纹杆17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螺纹套18在螺纹结构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抹块19与轴承本体5底部的表面相贴合。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固定住轴承本体5时,通过将对应位置的两个夹板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夹板11向对应位置固定柱13的内部运动,进而使得对应位置弹簧14发生形变,随后将轴承本体5穿插到夹板11的中间位置处,松开夹板11进而使得夹板11在弹簧14回弹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对应位置轴承本体5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夹板11通过抵触槽12内腔面将轴承本体5夹持固定,随后通过控制稀油润滑系统3,进而使得稀油润滑系统3将润滑油注射到对应位置轴承本体5的外表面,随后开启第一电机7,进而使得其中一个活动轴4做圆周运动,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8做圆周运动,进而在连接皮带9的作用下,使得其它几个皮带轮8带动活动轴4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活动轴4带动对应位置的轴承本体5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轴承本体5边做圆周运动边接受稀油润滑系统3注射的润滑油,通过开启第二电机20,进而使得其中一个转动轴21做圆周运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锥形齿轮22做圆周运动,第一锥形齿轮22与对应位置第二锥形齿轮23发生啮合作用,进而使得螺纹杆17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螺纹套18在其内壁的内螺纹结构与螺纹杆17的外周面的外螺纹结构的配合作用下,以及杆槽16对螺纹杆17的抵触限位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抹块19与轴承本体5底部的表面相贴合,从而使得轴承本体5的表面的润滑油能够涂抹的更加均匀,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用稀油润滑装置不易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到轴承的表面位置处,进而影响润滑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2),所述机座(1)内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稀油润滑系统(3),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穿过机座(1)并与稀油润滑系统(3)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轴(4),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的一端皆设置有轴承本体(5),所述轴承本体(5)的内部皆设置有两个夹板(11),所述夹板(11)中间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抵触槽(12),所述抵触槽(12)的内腔面皆与对应位置轴承本体(5)的内腔面相贴合,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一端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内仓(10),所述内仓(10)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靠近对应位置夹板(11)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柱(15),所述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7),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轴(4)的一端穿过连接座(6)并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4)外周面的另一端皆固定套设有皮带轮(8),多个所述皮带轮(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皮带(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固定柱(13)的内腔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活动柱(1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15)靠近对应位置夹板(11)的一端皆与夹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5)的底部皆设置有杆槽(16),所述杆槽(16)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外周面的顶部皆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8),所述螺纹套(18)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抹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7)的一侧皆设置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外周面皆与机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机座(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0),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21)的一侧穿过机座(1)并与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7)外周面的底部皆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3),所述转动轴(21)靠近对应位置螺纹杆(17)一侧的外周面皆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螺纹杆(17)与转动轴(21)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2)与第二锥形齿轮(23)构成联动机构。
CN202122839227.3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Active CN216113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227.3U CN216113316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227.3U CN216113316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3316U true CN21611331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7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9227.3U Active CN216113316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3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4731A (zh) 内涨式定子起吊专用工具
CN216113316U (zh) 一种高效组合式稀油润滑装置
CN112108474A (zh) 一种润滑油沉降罐自动高效清洗设备
CN107781621B (zh) 一种轴承加工维护专用润滑剂自动添加设备
CN207044038U (zh) 一种起重吊钩加工的夹紧装置
CN111474073A (zh) 一种真空吸附式密封圈耐磨测试装置
CN112454329A (zh) 桌面机械臂的底座、桌面机械臂及机器人
CN207364216U (zh) 凸轮直线运动装置
CN217271740U (zh) 一种摆杆装置
CN202271755U (zh) 一种长距离传动变速装置
CN214598650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摇胶振幅的摇胶振动装置
CN113146331B (zh) 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
CN110375577B (zh) 一种多口径战斗部壳体清洗机械设备
CN207796516U (zh) 一种轴瓦加工用润滑装置
CN219346080U (zh) 一种升降杆
CN205811816U (zh) 定子多股线绕线机
CN114589558B (zh) 一种耐磨衬套的智能抛光打磨装置
CN218890750U (zh) 一种弹簧线的自动上油装置
CN206967009U (zh) 一种用于引导轮装配的油压衬套压装装置
CN220678714U (zh) 一种缸体毛坯凸轮轴孔清理设备
CN215097543U (zh) 轨道机器人
CN209698995U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轴承压装装置
CN210550036U (zh) 去毛刺专机后侧面动力头组件
CN213409854U (zh) 一种防止乳化液外溢的线圈拉丝机
CN211332358U (zh) 高速机床x轴传动装置及其高速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