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1379U - 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1379U
CN216111379U CN202122282630.0U CN202122282630U CN216111379U CN 216111379 U CN216111379 U CN 216111379U CN 202122282630 U CN202122282630 U CN 202122282630U CN 216111379 U CN216111379 U CN 216111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fan
win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26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友
杨广
伍勋焕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26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1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1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1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设有第一扇轮,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对应第一扇轮设置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朝向靠近第一壳体内侧面的方向转动,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沿第三壳体的周向方向转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壳体、两个第二壳体和两个第三壳体分别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壳体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挂脖风扇既方便折叠收纳,又能够调节出风方向,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人们在户外行走或运动时经常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形,特别是脸部或颈部位置出汗较多,人们有的会采用毛巾冰敷的方式进行降温,或者利用风扇进行降温,但是上述方式不适合户外活动人群进行实施,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便携式的风扇,例如挂脖风扇,其小巧便携,无需占用双手,为用户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能够吹风降温,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现有设计中的挂脖风扇其出风口的位置是固定的,出风口的方向无法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挂脖风扇的出风方向无法调节,造成用户使用不方便。同时,部分挂脖风扇由于其无法折叠,导致用户不方便携带或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既方便折叠收纳,又能够调节出风方向,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便于所述挂脖风扇佩戴在使用者脖颈上的空腔,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设有第一扇轮,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对应所述第一扇轮设置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内侧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第三壳体的周向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壳体、两个所述第二壳体和两个所述第三壳体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壳体能够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内于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二扇轮,所述第二扇轮运转后产生的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扇轮运转后产生的风经过所述风道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第二扇轮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V形结构,两个所述导风板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两个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壳体对应两个所述风道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轮沿所述第三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扇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电池,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上凸出设有用于与使用者的后颈部贴合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内设有隔热腔,所述电池对应所述贴合部的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柔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件包覆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沿轴向设有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脖风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使得挂脖风扇能够被折叠,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或收纳。而且,两个第一壳体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用户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转动或弯折两个第一壳体以改变挂脖风扇空腔的尺寸大小,使得空腔的尺寸大小与使用者脖颈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增加佩戴的舒适性和贴合性。同时,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三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沿第三壳体的周向方向转动,在转动第三壳体时能够调整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使得挂脖风扇的出风方向可以多角度调节,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挂脖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挂脖风扇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脖风扇,包括壳体1,壳体1形成有便于该挂脖风扇佩戴在使用者脖颈上的空腔10。壳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第三壳体13内设有第一扇轮6,第三壳体1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31和对应第一扇轮6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34。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壳体12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朝向靠近第一壳体11内侧面的方向(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即用户佩戴时靠近人体颈部的侧面,或者是靠近空腔10的侧面)转动,第三壳体13与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壳体13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2沿第三壳体13的周向方向转动,即第三壳体13的转动轴线与第三壳体13的轴向平行。
具体地,由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使得该挂脖风扇能够被折叠,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或收纳。同时,第三壳体1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31,第三壳体13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三壳体13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2沿第三壳体13的周向方向转动,在转动第三壳体13时能够调整第一出风口131的方向,使得挂脖风扇的出风方向可以多角度调节,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壳体1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前壳体115和第一后盖116。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壳体12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二前壳体122和第二后盖123;第三壳体13包括相互扣合的套筒132和端盖133。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壳体11、两个第二壳体12和两个第三壳体13分别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对称设置是指两个第一壳体11、两个第二壳体12和两个第三壳体13的位置分别对称设置,并不限定两个第一壳体11、两个第二壳体12和两个第三壳体13的形状和结构要完全一致),两个第一壳体11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两个第一壳体11能够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挂脖风扇呈左右对称的结构。两个第一壳体11、两个第二壳体12和两个第三壳体13连接形成U形结构的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的内腔作为风道和容置各部件的场所。
具体地,由于两个第一壳体11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用户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转动或弯折两个第一壳体11以改变空腔10的尺寸大小,使得空腔10的尺寸大小与使用者脖颈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增加佩戴的舒适性和贴合性。如图1及图4所示,挂脖风扇在使用完后,两个第二壳体12均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朝向空腔10位置处折叠,从而减小挂脖风扇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携带或收纳。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挂脖风扇还包括柔性件2,柔性件2位于两个第一壳体11之间,柔性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壳体11相连。
具体地,柔性件2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橡胶等软胶材料,柔性件2能够在两个第一壳体11转动时起缓冲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壳体11的侧壁是与人体后颈部接触的位置,柔性件2能够减少挂脖风扇对人体皮肤的摩擦伤害,从而提升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一转动件3,第一转动件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固定部31与其中一个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32与另外一个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柔性件2包覆于第一转动件3的外侧,从而实现两个第一壳体11可转动地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3还包括旋转轴33,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均与旋转轴33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可转动地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固定部31上设有转轴(图未示),第二固定部32上设有轴孔(图未示),转轴插入在轴孔内并能够在轴孔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第一壳体11内于对应第二进风口111的位置设有第二扇轮4,第一壳体11于第二扇轮4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进风口111,第二扇轮4运转后产生的风从第二出风口112吹出。具体地,通过第二扇轮4的转动,能够将外界环境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111引入第一壳体11内,第一壳体11内的空气再经过第二出风口112排出,从而达到对使用者吹风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壳体11内还设有导风板114,导风板114将第一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风道118,风道118与第二出风口112连通,第二扇轮4运转后产生的风经过风道118后从第二出风口112吹出。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风板114靠近第二扇轮4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V形结构,两个导风板114将第一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两个风道118,第一壳体11对应两个风道118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12,即第一壳体11形成上下两侧出风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图7及图8所示,第三壳体13内设有电机5,电机5与第一扇轮6相连,电机5用于驱动第一扇轮6在第三壳体13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3为圆筒形结构,第一扇轮6为圆柱形结构,第一进风口134和第一出风口131均对应第一扇轮6设置,第一扇轮6、第一进风口134和第一出风口131均沿第三壳体13的长度方向(即第三壳体13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扇轮6的长度与第三壳体13的长度相近,第一扇轮6的旋转轴线与第三壳体13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地,通过第一扇轮6的转动,能够将外界环境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131引入第三壳体13内,第三壳体13内的空气再经过第一出风口131排出,从而达到对使用者吹风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3内还设有固定件15,固定件15上设有转动孔151,第一扇轮6于远离电机5的一端设有旋转杆61,旋转杆61插入在转动孔151内并能够在转动孔151内转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扇轮6为贯流风机,第二扇轮4为离心风机,当然,第一扇轮6和第二扇轮4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风机,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内设有电池7,电池7同时与第二扇轮4和电机5电性连接,电池7用于给第二扇轮4和电机5供电。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上凸出设有用于与使用者的后颈部贴合的贴合部14,贴合部14内设有隔热腔141,电池7对应贴合部14的位置设置,即电池7的位置与隔热腔141的位置相对应,隔热腔141能够减少电池7工作发热对人体后颈部的皮肤造成的刺激损害,从而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当然,贴合部14还可以是降温硅胶、防滑硅胶等结构,从而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固性。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壳体11内设有用于容置电池7的容置槽117,容置槽117由导风板114围合形成,电池7位于容置槽117内。容置槽117能够隔绝电池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池产生的热量经第二出风口112排出后影响吹风降温效果(即防止第二出风口112吹出热风)。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7所示,第二壳体12内设有电路板51,电路板51同时与电池7、第二扇轮4和电机5电性连接。如图6所示,第二壳体12上设有开关按键9,开关按键9用于控制第二扇轮4和电机5的开合。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12于靠近第一壳体11的一端设有转轴121,第一壳体11上设有转轴孔113,转轴121插入在转轴孔113内并能够在转轴孔113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7、图8及图10所示,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二转动件8,第二转动件8包括第一转动部81和第二转动部82,第一转动部81与第二转动部8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转动部8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第二转动部82与第三壳体1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三壳体13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二转动件8上沿轴向设有过线孔83,过线孔83用于方便线缆(例如电路板51与电机5之间的线缆)通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脖风扇,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使得该挂脖风扇能够被折叠,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或收纳。而且,由于两个第一壳体11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用户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转动或弯折两个第一壳体11以改变空腔10的尺寸大小,使得空腔10的尺寸大小与使用者脖颈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增加佩戴的舒适性和贴合性。同时,第三壳体1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31,第三壳体13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三壳体13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2沿第三壳体13的周向方向转动,在转动第三壳体13时能够调整第一出风口131的方向,使得挂脖风扇的出风方向可以多角度调节,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所述第三壳体(13)内设有第一扇轮(6),所述第三壳体(1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31)和对应所述第一扇轮(6)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34),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1)内侧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三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壳体(1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2)沿所述第三壳体(13)的周向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三壳体(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壳体(11)、两个所述第二壳体(12)和两个所述第三壳体(13)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壳体(11)可转动地或可弯折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所述第一壳体(11)内于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111)的位置设有第二扇轮(4),所述第二扇轮(4)运转后产生的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吹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还设有导风板(114),所述导风板(114)将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风道(118),所述风道(118)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连通,所述第二扇轮(4)运转后产生的风经过所述风道(118)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吹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板(114)靠近所述第二扇轮(4)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V形结构,两个所述导风板(114)将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两个所述风道(118),所述第一壳体(11)对应两个所述风道(118)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出风口(1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轮(6)沿所述第三壳体(1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扇轮(6)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壳体(13)的长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电池(7),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上凸出设有贴合部(14),所述贴合部(14)内设有隔热腔(141),所述电池(7)对应所述贴合部(14)的位置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柔性件(2),所述柔性件(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所述柔性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壳体(11)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一转动件(3),所述第一转动件(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所述第一固定部(3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3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件(2)包覆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风扇还包括第二转动件(8),所述第二转动件(8)包括第一转动部(81)和第二转动部(82),所述第一转动部(81)与所述第二转动部(8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8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82)与所述第三壳体(13)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8)上沿轴向设有过线孔(83)。
CN202122282630.0U 2021-09-17 2021-09-17 挂脖风扇 Active CN216111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630.0U CN21611137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630.0U CN21611137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1379U true CN216111379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5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2630.0U Active CN216111379U (zh) 2021-09-17 2021-09-17 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1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4370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11319960B2 (en) Portable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evice
JP7076868B2 (ja) 首掛けファン
US11873825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WO2021143888A1 (zh) 挂脖风扇
US6179564B1 (en) Portable electric fan
CN211116730U (zh) 脖戴风扇
CN210531205U (zh) 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
JP7031918B1 (ja) 携帯型温度調節装置
CN113932320B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6111379U (zh) 挂脖风扇
CN211874774U (zh) 挂脖风扇
CN217783811U (zh) 一种便携式挂脖风扇
CN214742192U (zh) 挂脖风扇
CN213684595U (zh) 脖戴风扇
CN211876250U (zh) 便携调温装置
CN211874797U (zh) 挂脖风扇
CN212899130U (zh) 便携风扇
CN215170978U (zh) 脖戴式风扇
CN210696417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2690407U (zh) 便携风扇
CN216111353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440405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1550062U (zh) 挂脖风扇
CN212744414U (zh) 一种可随意折弯的挂脖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