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10993730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颈带式风扇,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将风扇戴在脖颈上而进行使用,从而在两手处于自由状态下能够使得脸部或胸口等部位变得凉爽的颈带式风扇。本发明的颈带式风扇包括:本体,形成为在戴用时围绕脖颈后部且两端朝向脖颈前侧下部延伸的形状;头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且内部形成有空间,在头部形成有多个风口;扇叶,设置在所述头部内,并能够通过电机进行旋转而产生风。本发明的颈带式风扇能够戴在脖颈上而使用,使得手处于自由状态,便于进行各种作业以及活动,并能够使得内置有扇叶的头部按照所需角度调节,由此具有能够自由调节风向的效果。另外,能够放置在桌面或地板等上而进行使用,并具有能够像手持式等用手把持的效果。
上述颈带式风扇仅能够向面部吹风,但对于人体而言,背部出汗较多,对面部进行吹风产生的效果要小于对背部直接吹风产生的效果,并且上述风扇的头部悬空在人体胸口前方,在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误碰,导致风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直接多人体背部吹风的结构紧凑的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U型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吹风部。
各个所述吹风部包括设置在壳体端部的吹风外壳,安装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风扇,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位于吹风外壳与风扇之间的换向环;
所述吹风外壳侧壁成型有能够朝向面部的侧向出风口;所述换向环侧壁成型有能够与侧向出风口或壳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
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一端与壳体内部连通,另一端能够延伸至用户背部的颈部出风部。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颈部出风部成型、或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与吹风部连接的夹持部,一个与颈部出风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连接部与一个夹持部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与吹风部连接的夹持部,一个与颈部出风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部有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出风部沿壳体端部位置的周向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换向环侧壁位于侧向出风口所在范围内固定连接有拨块。
当拨块与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相抵时,通风口与侧向出风口相对。
当拨块与侧向出风口靠近壳体的一侧相抵时,通风口与壳体连通。
所述换向环侧壁成型有用于固定拨块的拨块固定槽。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风扇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离心叶轮。
所述换向环位于离心叶轮的外周。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池、线路板;所述壳体侧壁安装有开关。
所述电池、开关、电机分别与线路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转动颈部出风部,使颈部出风部朝向壳体下方,接着将壳体套在颈部,按下开关,电机工作,带动离心叶轮转动。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从侧向出风口吹出,用户转动吹风部,使得侧向出风口朝向面部或胸口等位置,进而进行吹风。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靠近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并从颈部出风部吹出,对用户背部进行吹风。
转动颈部出风部,将颈部出风部作为支脚使外壳竖立或斜立在台面上,并将拨块滑动至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使侧向出风口出风,进而作为立式风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颈部出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吹风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作为立式风扇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行背部吹风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收纳后的状态示意图。
1、壳体;11、夹持部;111、电池安装座;112、卡圈;12、连接部;121、出风部转动槽;122、通风槽;
2、颈部出风部;21、转动套;22、出风套;23、颈部出风槽;
3、吹风部;31、吹风外壳;311、侧向出风口;312、外壳转动套;3121、外壳转动槽;32、换向环;321、通风口;322、拨块固定槽;33、电机;34、离心叶轮;35、外壳盖;
4、电池;5、开关;6、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颈部穿戴式风扇,包括有整体呈U型或者C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吹风部3。
各个所述吹风部包括设置在壳体端部的吹风外壳31,安装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风扇,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位于吹风外壳与风扇之间的换向环32。所述吹风内壳与壳体相连通。
所述吹风外壳侧壁成型有能够朝向面部的侧向出风口311;所述换向环侧壁成型有能够与侧向出风口或壳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321。
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一端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另一端朝向背部设置的颈部出风部2。
一个或两个所述颈部出风部成型、或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当颈部出风部成型或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时,颈部出风部的开口端始终朝向壳体下方,使得当壳体套在颈部时,颈部出风部能够朝向背部。
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与吹风部连接的夹持部11,一个与颈部出风部连接的连接部12,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连接部与一个夹持部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当用户将壳体套在颈部时,弯曲部产生变形,使得两个夹持部相对张开,便于用户的套在颈部,且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
所述出风部沿壳体端部位置的周向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壳体内壁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成型有卡圈112;所述吹风外壳侧壁成型有外壳转动套312;所述外壳转动套侧壁成型有与所述卡圈转动卡接的外壳转动槽3121,使得吹风部能够沿卡圈周向转动,但不会脱离壳体。
所述换向环侧壁位于侧向出风口所在范围内固定连接有拨块。
当拨块与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相抵时,通风口与侧向出风口相对。
当拨块与侧向出风口靠近壳体的一侧相抵时,通风口与壳体连通。
所述换向环侧壁成型有用于固定拨块的拨块固定槽322。
所述风扇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吹风外壳内的电机33,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离心叶轮34。
所述换向环位于离心叶轮的外周。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池4、线路板6;所述壳体侧壁安装有开关5。
所述电池、开关、电机分别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线路板为现有的颈带式风扇的线路板或者常规移动电源的控制电路板,这类线路板为现有成熟技术,文中不再赘述。
所述壳体内成型有用于固定电池的电池安装座111。
所述吹风外壳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盖35;所述外壳盖上成型有外壳进风孔。
使用时,将壳体套在颈部,按下开关,电机工作,带动离心叶轮转动。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从侧向出风口吹出,用户转动吹风部,使得侧向出风口朝向面部或胸口等位置,进而进行吹风。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靠近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并从颈部出风部吹出,对用户背部进行吹风。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参照图1所示,颈部出风部此时朝向的方向为下方。
实施例2
根据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颈部出风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当颈部出风部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时,所述壳体外壁成型有与颈部出风部转动连接的出风部转动槽121。
所述颈部出风部包括呈圆管状的与出风部转动槽转动连接的转动套21,成型在所述转动套侧壁的出风套22,以及成型在所述出风套内的连通壳体与外界的颈部出风槽23。
所述出风部转动槽朝向壳体下方的底部成型有与颈部出风槽连通的通风槽122。
如图8所示,当颈部出风部转动至出风套朝向壳体下方时,出风套颈部出风槽经过通风槽与壳体内部连通。
如图9所示,将颈部出风部转动至壳体内侧,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使用时,转动颈部出风部,使颈部出风部朝向壳体下方,接着将壳体套在颈部,按下开关,电机工作,带动离心叶轮转动。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从侧向出风口吹出,用户转动吹风部,使得侧向出风口朝向面部或胸口等位置,进而进行吹风。
滑动拨块,使拨块位于侧向出风口靠近壳体的一侧,此时离心叶轮产生的风经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并从颈部出风部吹出,对用户背部进行吹风。
如图7所示,转动颈部出风部,将颈部出风部作为支撑脚使外壳竖立或斜立在台面上,并将拨块滑动至侧向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使侧向出风口出风,进而作为立式风扇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与吹风部连接的夹持部,一个与颈部出风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部有弹性材料制成。
当用户将壳体套在颈部时,夹持部产生变形,使得两个夹持部相对张开,便于用户的套在颈部,且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