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1980U -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1980U
CN216101980U CN202122804831.2U CN202122804831U CN216101980U CN 216101980 U CN216101980 U CN 216101980U CN 202122804831 U CN202122804831 U CN 202122804831U CN 216101980 U CN216101980 U CN 21610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plate
automobile bumper
plate
bumper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48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048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1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涉及保险杠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保险杠缺乏缓冲性能,容易造成碰撞使双方的车辆损毁严重,且保险杠的警示效果不好,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中间内护板,通过在其上设置弹性伸缩筒,使得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可在受到撞击的时候产生形变,使压缩弹簧能够吸收部分冲击动能,同时通过设置吸能盒,减少了车辆因碰撞带来的损失,通过在中间内护板上设置固定减震筒,可在车辆外侧中间内护板受到撞击时吸收缓震,通过设置加强筋,可对中间外护板起到加固作用,通过设置警示反光条,可对侧面人员及车辆进行反光提醒,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保险杠具有安全保护、装饰车辆以及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等作用,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具有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保险杠还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作用。
现有的汽车保险杠缺乏缓冲性能,往往会造成碰撞使双方的车辆损毁严重,且保险杠的警示效果不好,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中间内护板,所述中间内护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护板、所述第二护板、所述中间内护板均具可产生微小的弹性形变,还包括中间外护板,所述中间外护板具有韧性,所述中间外护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相连接,所述中间内护板与所述中间外护板相贴合且之间设有强化膜,起到连接所述中间内护板和所述中间外护板并增强保险杠韧性的作用,还包括弹性伸缩筒,左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第一护板铰接,右侧与所述与所述中间内护板铰接,右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中间内护板铰接,右侧与所述第二护板铰接,起到缓冲侧面撞击的作用,还包括固定减震筒,所述固定减震筒有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中间内护板的四角,起到固定保险杠和缓冲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上均设有雾灯槽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在受到较大冲击时产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从而保护了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伸缩筒包括伸缩筒主体、移动杆,所述伸缩筒主体内部开有槽,所述移动杆有两个且设在所述槽内,与所述伸缩筒主体滑动连接,所述槽内压装有压缩弹簧,弹性伸缩筒内的压缩弹簧能够吸收掉部分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内护板与所述中间外护板之间设有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为斜纹交叉样式,所述进气格栅上有车牌固定座,所述车牌固定座上下两侧均设有弧形挡板,能够将车牌的上下位置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内护板上的进气格栅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筋,可对所述中间外护板起到加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减震筒外层材质为橡胶,内置有长螺栓,所述固定减震筒与所述中间内护板倾斜有一定夹角,所述长螺栓可用于进行与车体的连接,当车辆正面受到撞击时,橡胶材质的固定减震筒可吸收掉部分能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外护板设有竖置防撞条,可以防止车辆剐蹭前方物体对车辆造成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上均设有摄像头孔,所述摄像头孔均设在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的底边上,可以安装探测摄像头,便于清楚得知前方路况,防止碰撞到路沿石或其他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均设有警示反光条,可对侧面人员及车辆进行警示提醒,所述雾灯槽的正下方设有雾灯清洗槽,可用来安装清洗喷头对上方安装在所述雾灯槽内的雾灯进行冲水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中间内护板上设置弹性伸缩筒,使得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可在受到撞击的时候产生形变,使压缩弹簧能够吸收部分冲击动能,同时通过设置吸能盒,减少了车辆因碰撞带来的损失,通过在中间内护板上设置固定减震筒,可在车辆外侧中间内护板受到撞击时吸收缓震,通过设置加强筋,可对中间外护板起到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上设置警示反光条,可用于对侧面人员及车辆进行反光提醒,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伸缩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护板;2、中间内护板;3、第二护板;4、雾灯槽;5、吸能盒;6、弹性伸缩筒;7、固定减震筒;8、加强筋;9、进气格栅;10、车牌固定座;11、中间外护板;12、强化膜;13、竖置防撞条;14、摄像头孔;15、雾灯清洗槽;16、弧形挡板;17、警示反光条;18、移动杆;19、压缩弹簧;20、伸缩筒主体;21、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中间内护板2,所述中间内护板2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和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所述第一护板1、所述第二护板3、所述中间内护板2均具有韧性,还包括中间外护板11,所述中间外护板11具有韧性,所述中间外护板11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所述中间内护板2与所述中间外护板11相贴合且之间设有强化膜12,起到连接所述中间内护板2和所述中间外护板11并增强保险杠韧性的作用,还包括弹性伸缩筒6,左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6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第一护板1铰接,右侧与所述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铰接,右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6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铰接,右侧与所述第二护板3铰接,起到缓冲侧面撞击的作用,还包括固定减震筒7,所述固定减震筒7有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中间内护板2的四角,起到固定保险杠和缓冲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上均设有雾灯槽4和吸能盒5,所述吸能盒5在受到较大冲击时产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从而保护了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伸缩筒6包括伸缩筒主体20、移动杆18,所述伸缩筒主体20内部开有槽,所述移动杆18有两个且设在所述槽内,与所述伸缩筒主体20滑动连接,所述槽内压装有压缩弹簧19,弹性伸缩筒6内的压缩弹簧19能够吸收掉部分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内护板2与所述中间外护板11之间设有进气格栅9,所述进气格栅9为斜纹交叉样式,所述进气格栅9上有车牌固定座10,所述车牌固定座10上下两侧均设有弧形挡板16,能够将车牌的上下位置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内护板2上的进气格栅9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筋8,可对所述中间外护板11起到加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减震筒7外层材质为橡胶,内置有长螺栓21,所述固定减震筒7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倾斜有一定夹角,所述长螺栓21可用于进行与车体的连接,当车辆正面受到撞击时,橡胶材质的固定减震筒7可吸收掉部分能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外护板11设有竖置防撞条13,可以防止车辆剐蹭前方物体对车辆造成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上均设有摄像头孔14,所述摄像头孔14均设在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的底边上,可以安装探测摄像头,便于清楚得知前方路况,防止碰撞到路沿石或其他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的侧边均设有警示反光条17,可对侧面人员及车辆进行警示提醒,所述雾灯槽4的正下方设有雾灯清洗槽15,可用来安装清洗喷头对上方安装在所述雾灯槽4内的雾灯进行冲水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中间内护板2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和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还包括中间外护板11,所述中间外护板11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当第一护板1与第二护板3外侧受到撞击的时候,弹性伸缩筒6内的压缩弹簧19能够吸收掉部分冲击,吸能盒5在受到较大冲击时产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从而保护了第一护板1与第二护板3,雾灯清洗槽15可用来安装清洗喷头对上方安装在雾灯槽4内的雾灯进行冲水清洗,安装时,与中间内护板2成一定角度的四个固定减震筒7内置有长螺栓21,可用于进行与车体的连接,当车辆正面受到撞击时,橡胶材质的固定减震筒7可吸收掉部分能量,进气格栅9上下两侧的加强筋8可对中间外护板11起到加固作用,斜纹交叉样式的进气格栅9用于通过气流给发动机供气,竖置防撞条13可以防止车辆剐蹭前方物体对车辆造成伤害,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下方的摄像头孔14可以安装探测摄像头,便于清楚得知前方路况,防止碰撞到路沿石或其他物体,设置在第一护板1与第二护板3上的警示反光条可对侧面人员及车辆进行警示提醒,车牌从车牌固定座10侧面放置进去,车牌固定座上的弧形挡16板能够将车牌的上下位置限定,车牌固定座10上预留的安装孔可将车牌固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中间内护板(2),所述中间内护板(2)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和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还包括中间外护板(11),所述中间外护板(11)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相连接,所述中间内护板(2)与所述中间外护板(11)相贴合且之间设有强化膜(12),还包括弹性伸缩筒(6),左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6)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第一护板(1)铰接,右侧与所述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铰接,右侧的所述弹性伸缩筒(6)有两个且上下设置,其左侧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铰接,右侧与所述第二护板(3)铰接,还包括固定减震筒(7),所述固定减震筒(7)有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中间内护板(2)的四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上均设有雾灯槽(4)和吸能盒(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筒(6)包括伸缩筒主体(20)、移动杆(18),所述伸缩筒主体(20)内部开有槽,所述移动杆(18)有两个且设在所述槽内,与所述伸缩筒主体(20)滑动连接,所述槽内压装有压缩弹簧(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内护板(2)与所述中间外护板(11)之间设有进气格栅(9),所述进气格栅(9)为斜纹交叉样式,所述进气格栅(9)上有车牌固定座(10),所述车牌固定座(10)上下两侧均设有弧形挡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内护板(2)上的进气格栅(9)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筋(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减震筒(7)外层材质为橡胶,内置有长螺栓(21),所述固定减震筒(7)与所述中间内护板(2)倾斜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外护板(11)设有竖置防撞条(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上均设有摄像头孔(14),所述摄像头孔(14)均设在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的底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与所述第二护板(3)的侧边均设有警示反光条(17),所述雾灯槽(4)的正下方设有雾灯清洗槽(15)。
CN202122804831.2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Active CN21610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4831.2U CN21610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4831.2U CN21610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1980U true CN216101980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4831.2U Active CN21610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1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77145C2 (ru) Усили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нижней зоны переднего бампера, а также передний бампер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оснащенный таким усиливающим элементом
US9908493B1 (en) Underride guards
US8132851B2 (en) Reinforcing element for a lower area of a front bumper, and correspondingly equipped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EP1870322B1 (en)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aerodynamics of the underside of a semi-trailer of an articulated industrial or commercial vehicle
CN110606044A (zh) 前端集成的行人保护腿型防护结构
US3869164A (en) Vehicle with impact-absorbing end portion
CN216101980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US4758034A (en) Shock-absorption deformable bumper for motorcars
US11623592B2 (en) Resilient front protective vehicle device having aerodynamic benefit
JPS598912Y2 (ja) 衝撃吸収バンパ構造
CN111516626A (zh) 前保险杠底部护板结构
CN202225922U (zh) 一种发动机罩锁扣固定板加强板
CN101980888A (zh) 安全保险杠
CN111516634A (zh) 行人保护腿型防护集成结构
US4098531A (en) Body for motor vehicles
CN208264181U (zh) 一种喷气缓冲式汽车保险杠
CN202847636U (zh) 车辆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KR100491508B1 (ko) 충격 흡수용 가이드 레일
CN221029602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护网架
CN110696928B (zh) 一种基于行人头碰保护的前围上部结构
CN214607398U (zh) 一种碳纤维结构的车辆前保险杠
CN209888800U (zh) 改进型快速安装重卡防撞杠
CN212950491U (zh) 一种缓冲式汽车保险杠
CN214823107U (zh) 一种越野车前保险保护装置
CN218400368U (zh)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前照灯和翼子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7, cheqidun Development Zone, Xiancun Avenue, Xiancun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ang Chunju

Address before: 571900 No. 37 central school, Shankou section, road x266, Jinjiang Town,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Chunju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