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9981U - 一种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9981U
CN216079981U CN202122182535.3U CN202122182535U CN216079981U CN 216079981 U CN216079981 U CN 216079981U CN 202122182535 U CN202122182535 U CN 202122182535U CN 216079981 U CN216079981 U CN 216079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smoke
range hood
plate body
smok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25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涛
刘钰琢
张特维
梁雪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25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9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具有开口向下或斜向下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挡烟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的左右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以绕左右延伸的转轴偏转地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后方,且所述挡烟板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之间并具有以下两种状态:所述挡烟板的第一表面遮挡住所述的第一进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挡烟板的第二表面遮挡住所述的第二进风口的第二状态,从而能够根据前后侧油烟量的差异调节进风中心。

Description

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电器。吸油烟机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离心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引导排出室外,从而净化厨房环境。
常见的上排式吸油烟机包括欧式、侧吸式及下吸式。其中,市面上大多数的欧式吸油烟机主要采用单进风口的进风形式。如申请号为CN201910195262.0(公开号为CN10994526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具有箱体和风机,风机设置于箱体内,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挡风盘,其中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上,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往风机的进风口方向延伸,挡风盘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且位于风机的进风口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挡风盘动作以打开或关闭风机的进风口。
也有部分欧式吸油烟机采用左、右进风口的双进风形式,以更好地适应两眼灶的排烟需求。如专利号为CN201921095741.7(授权公告号为CN2108612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下方的集烟罩,机箱内设置有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集烟罩上开设有吸烟口,所述吸烟口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吸烟口和第二吸烟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吸烟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吸烟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吸烟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挡烟板,所述第二吸烟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挡烟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隔成独立进风通道的导流装置。
相比于单进风口的进风形式,左、右进风口的双进风形式能够根据左右侧油烟量的不同调节进风中心,能够减少油烟逃逸,使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更好。然而,由于吸油烟机后侧靠近墙壁而相对封闭,吸油烟机前侧靠近橱柜边缘而使相对开阔,户外进风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存在,以及人炒菜时摆动手臂等人为因素的存在,都能显著地干扰油烟的流动,造成吸油烟机前后侧的油烟分布产生差异,针对上述情况,现有的单进风口的进风形式和左、右进风口的双进风形式的吸油烟机显然无法发挥出最佳的吸油烟效果,因此,需要对吸油烟机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前后侧油烟量的差异调节进风中心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遮挡视线、碰锅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具有开口向下或斜向下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挡烟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的左右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轴偏转地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之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后方,且所述挡烟板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之间并具有以下两种状态:
所述挡烟板的第一表面遮挡住所述的第一进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
所述挡烟板的第二表面遮挡住所述的第二进风口的第二状态。
第一进风口的数量和第二进风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通常是设置多个。
为了增大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同时,为了促进油烟进入集烟罩内部,所述集烟罩的底壁包括开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第一板体和开有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板体,且所述的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的第二板体倾斜设置。通过将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倾斜设置,使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从而允许第一进风口的开口边缘所围成的面积和/或第二进风口的开口边缘所围成的面积能够设计得更大,使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面积更大,而且,油烟有附壁效应,能够在自然升腾至与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相接触时,沿着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流动,从而促进油烟进入集烟罩内部,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
为了加速油烟进入集烟罩内部,所述的第一板体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的第二板体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这样设计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下宽上窄且底部敞口的拢烟区域,根据伯努利效应,油烟能够加速进入集烟罩内部,能够减少油烟逃逸,从而进一步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
为了使挡烟板的第二侧边高度更低,所述挡烟板的第二侧边位于所述集烟罩的底壁的下方。这样设计能够使挡烟板的第二侧边高度更低,从而更加靠近灶台,使油烟沿着挡烟板流动的路径更长,促进油烟进入集烟罩内部,从而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挡烟板的第一侧边靠近所述集烟罩的后侧壁。这样设计使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整体靠近集烟罩的后侧,而灶台上的锅具通常位于橱柜中部,挡烟板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状时态能够向后偏离锅具的边缘,避免与锅具发生干涉而碰锅、遮挡视线,使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适用于高锅烹饪如蒸煮模式,而挡烟板在第一状态时适用于矮锅烹饪如爆炒模式,该吸油烟机能够根据锅具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使吸油烟机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使挡烟板的第二侧边在第一状态时高度更高,同时,也为了使挡烟板的第二侧边在第二状态下高度更低,所述的第一板体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的第二板体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当挡烟板在第一状态时,挡烟板的第二侧边的高度更高,从而使挡烟板离灶台更远,挡烟板更加不容易碰锅、遮挡视线,而且,还允许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面积设计得更大;此外,当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挡烟板的第二侧边的高度更低,从而使挡烟板离灶台更近,油烟沿着挡烟板流动的路径更长,促进使油烟进入集烟罩内部。
为了便于驱动挡烟板前后转动,所述挡烟板的第二表面上固定有长条状的连接架,所述的第二板体上还开有对应于所述连接架的开口,该开口的边缘朝向所述集烟罩的内部具有翻边,所述连接架的上端穿进所述的开口、并通过所述的转轴铰接于所述的翻边上;所述集烟罩的内壁上还固定有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上具有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前后移动、并穿出所述开口的伸出端,该伸出端与所述连接架的中部铰接。驱动组件还可以采用电机和连杆(可以有多个连杆铰接)的组合。开口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其中一个第二进风口。
驱动组件可以是两组,也可以是一组。为了减少驱动组件对集烟罩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节省原料成本和装配工序,所述的挡烟板呈长条状,所述的连接架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挡烟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驱动组件有一组,且该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集烟罩的内壁一端、并与对应端的连接架铰接。
若油烟特别大时,油烟撞击到挡烟板后容易往挡烟板的左右两侧逃窜造成跑烟及油烟异味,吸油烟效果差并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了减少油烟从挡烟板的左右两侧逃逸,所述的挡烟板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挡烟板的第三侧边位于所述集烟罩的左侧,和/或,所述挡烟板的第四侧边位于所述集烟罩的右侧。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增大挡烟板的表面积,促进油烟的附壁效应,还能够增大拢烟区域,即使油烟撞击挡烟板逃窜后仍部分处于拢烟区域中、并被迅速吸入集烟罩内部,减少油烟逃逸,从而提升吸油烟效果。
为了减少油烟从集烟罩前侧逃逸,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面积。通过增大第一进风口的面积,能够加快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的油烟吸入速度,减少油烟从集烟罩的前侧逃逸,从而使第一进风口打开时吸油烟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前后分布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并通过挡烟板的前后偏转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在第一状态下,挡烟板的第一表面遮挡住第一进风口,油烟从第二进风口进入集烟罩内部,在第二状态下,挡烟板的第二表面遮挡住第二进风口,油烟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集烟罩内部,使吸油烟机能够根据前侧后油烟量的差异选择开启其中一侧进风口,从而调节进风中心,以减少油烟逃逸,从而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通过将挡烟板的第一侧边靠近集烟罩的后侧壁,使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整体靠近集烟罩的后侧,而灶台上的锅具通常位于橱柜中部,挡烟板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状态时能够向后偏离锅具的边缘,避免与锅具发生干涉而碰锅、遮挡视线,使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适用于高锅烹饪如蒸煮模式,而挡烟板在第一状态时适用于矮锅烹饪如爆炒模式,该吸油烟机能够根据锅具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吸使油烟机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挡烟板在第一状态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挡烟板在第一状态时);
图3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上的剖视图(吸油烟机安装状态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挡烟板在第二状态时);
图7为图6中C-C方向上的剖视图(吸油烟机安装状态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烟罩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和挡烟板2。该集烟罩1的底壁具有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该第二板体12位于第一板体11的后方(见图8)。该第一板体11上开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1,该第二板体12上开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21(见图8)。该挡烟板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3和第二表面24,以及相对的左右延伸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挡烟板2的第一侧边21位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之间(见图3)。挡烟板2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轴4偏转地约束于集烟罩2之下,并具有以下两种状态:挡烟板2的第一表面23遮挡住第一进风口111的第一状态(见图3和图4);以及挡烟板2的第二表面24遮挡住第二进风口121的第二状态(见图7),使吸油烟机能够根据前侧后油烟量的差异选择开启其中一侧进风口,从而调节进风中心,以减少油烟逃逸,从而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
该第一板体11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见图3),该第二板体12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见图3),使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之间形成下宽上窄的拢烟区域,根据伯努利效应,油烟能够加速进入集烟罩1内部,能够减少油烟逃逸,从而进一步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
挡烟板2的第二侧边22位于集烟罩1的底壁的下方(见图1、图3和图5),从而能够使挡烟板2的第二侧边22高度更低,从而更加靠近灶台,使油烟沿着挡烟板2流动的路径更长,促进油烟进入集烟罩1内部,从而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挡烟板2的第一侧边21靠近集烟罩1的后侧壁(见图4、图7和图8),使挡烟板2在第二状态时整体靠近集烟罩1的后侧,而灶台上的锅具通常位于橱柜中部,挡烟板2的第一表面23在第二状时态能够向后偏离锅具的边缘(见图7),避免与锅具发生干涉而碰锅、遮挡视线,使挡烟板2在第二状态时适用于高锅烹饪如蒸煮模式(见图7),而挡烟板2在第一状态时适用于矮锅烹饪如爆炒模式(见图4),该吸油烟机能够根据锅具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使吸油烟机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更加方便。
第一板体1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1大于第二板体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2(见图3),当挡烟板2在第一状态时,挡烟板2的第二侧边22的高度更高(见图4),从而使挡烟板2离灶台更远,挡烟板2更加不容易碰锅、遮挡视线,而且,还允许第一进风口111的进风面积设计得更大;此外,当挡烟板2在第二状态时,挡烟板2的第二侧边22的高度更低(见图7),从而使挡烟板2离灶台更近,油烟沿着挡烟板2流动的路径更长,促进使油烟进入集烟罩1内部。
该挡烟板2的第二表面24上固定有长条状的连接架5(见图2),该第二板体12上开有对应于连接架5的开口122(见图2),该开口122的边缘朝向集烟罩1的内部具有翻边123(见图3),连接架5的上端穿进开口122、并通过转轴4铰接于翻边123上(见图3)。集烟罩1的内壁上还固定有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和电动推杆3,该电动推杆3上具有在电机6的驱动下前后移动、并穿出开口122的伸出端31,该伸出端31与连接架5的中部铰接(见图3)。该挡烟板2呈长条状,连接架5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挡烟板2的左右两端(见图2);驱动组件有一组,且该驱动组件固定于集烟罩1的内壁左端、并与左端的连接架5铰接,从而能够减少驱动组件对集烟罩1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节省原料成本和装配工序。
各第一进风口111的面积大于各第二进风口121的面积,从而能够加快挡烟板2在第二状态时的油烟吸入速度,减少油烟从集烟罩1的前侧逃逸,从而使挡烟板2在第二状态下的吸油烟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挡烟板2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25和第四侧边26,挡烟板2的第三侧边25位于集烟罩1的左侧,挡烟板2的第四侧边26位于集烟罩1的右侧,从而不仅能够增大挡烟板2的表面积,促进油烟的附壁效应,还能够增大拢烟区域,即使油烟撞击挡烟板2逃窜后仍部分处于拢烟区域中、并被迅速吸入集烟罩1内部,减少油烟逃逸,从而提升吸油烟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集烟罩(1),具有开口向下或斜向下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
挡烟板(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3)和第二表面(24),以及相对的左右延伸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且以能绕左右延伸的转轴(4)偏转地约束于所述的集烟罩(1)之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121)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的后方,且所述挡烟板(2)的第一侧边(21)位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之间并具有以下两种状态:
所述挡烟板(2)的第一表面(23)遮挡住所述的第一进风口(111)的第一状态;以及
所述挡烟板(2)的第二表面(24)遮挡住所述的第二进风口(121)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1)的底壁包括开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11)的第一板体(11)和开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21)的第二板体(12),且所述的第一板体(11)和/或所述的第二板体(12)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11)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的第二板体(12)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2)的第二侧边(22)位于所述集烟罩(1)的底壁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2)的第一侧边(21)靠近所述集烟罩(1)的后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1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1)大于所述的第二板体(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2)的第二表面(24)上固定有长条状的连接架(5),所述的第二板体(12)上还开有对应于所述连接架(5)的开口(122),该开口(122)的边缘朝向所述集烟罩(1)的内部具有翻边(123),所述连接架(5)的上端穿进所述的开口(122)、并通过所述的转轴(4)铰接于所述的翻边(123)上;所述集烟罩(1)的内壁上还固定有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和电动推杆(3),该电动推杆(3)上具有在所述电机(6)的驱动下前后移动、并穿出所述开口(122)的伸出端(31),该伸出端(31)与所述连接架(5)的中部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烟板(2)呈长条状,所述的连接架(5)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挡烟板(2)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驱动组件有一组,且该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集烟罩(1)的内壁一端、并与对应端的连接架(5)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烟板(2)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25)和第四侧边(26),所述挡烟板(2)的第三侧边(25)位于所述集烟罩(1)的左侧,和/或,所述挡烟板(2)的第四侧边(26)位于所述集烟罩(1)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21)的面积。
CN202122182535.3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吸油烟机 Active CN216079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2535.3U CN21607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2535.3U CN21607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9981U true CN216079981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2535.3U Active CN21607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9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53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35000A (zh) 一种双进风吸油烟机
CN21607998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55724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781542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742230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9595644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978059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79030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4763918B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64847A (zh) 排烟组件及集成灶
CN110631065A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375366B (zh) 一种低吸式吸油烟机
CN114811692A (zh) 挡烟板结构、封挡机构及油烟机
CN220551985U (zh) 吸油烟机
CN20784947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775103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20541194U (zh) 吸油烟机
CN214745972U (zh) 吸油烟机
CN212691877U (zh) 烟机
CN220541193U (zh) 吸油烟机
CN216203642U (zh) 排烟组件及集成灶
CN21908320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07995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52187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