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4086U - 一种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4086U
CN216074086U CN202122593053.7U CN202122593053U CN216074086U CN 216074086 U CN216074086 U CN 216074086U CN 202122593053 U CN202122593053 U CN 202122593053U CN 216074086 U CN216074086 U CN 216074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heel assembly
driving
driven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30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友生
方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30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4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4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4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传动带及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传动带分别绕设于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上,主动轮组件能够带动传动带的移动和从动轮组件的转动。传送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于主动轮组件和/或所述从动轮组件,以调节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用于调节传动带的张紧力。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相对于机架可拆卸,便于检查和维修。在需要对传送装置检修时,调节机构能够快速调节传动带的张紧力,满足检修对传动带脱落的容易程度和松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镀生产线中,电镀基板运输装置包括导向轮和缠绕在导向轮上的传动带,传动带由电镀的初始端水平延伸至电镀完成的末端,若干夹具固定设置在传动带上,通过夹具将不同厚度的待电镀基板夹紧,以保持其垂直度而确保电镀品质,并随传动带一起运动,从而实现电镀基板的运输。在运输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传动带会存在一定的松弛现象,导致电镀生产线的运输不稳定,造成传送结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电镀基板运输装置包括张紧结构,张紧结构具体为张紧轮,传动带绕设于张紧轮上,用于调节传动带的松紧,但是张紧轮一般为固定设置,在正常检修传送装置时,如果需要放松传动带,张紧轮难以快速、及时进行位置调节,可能会出现调节行程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传动带的松紧要求。
因此,亟需一种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传动带可快速调节,实现传动带的张紧,易于脱落,满足检修的松紧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传动带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所述传动带分别绕设于所述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上,所述主动轮组件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的移动和所述从动轮组件的转动。
一种传送装置还包括: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动轮组件和/或所述从动轮组件,以调节所述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用于调节所述传动带的张紧力。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
从动框架,所述从动框架能够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从动框架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主动轮组件的方向移动;
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从动框架内,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从动轮上。
优选地,在所述机架和所述从动框架中其中有一个设置有滑轨,另一个设置有滑块,所述滑轨沿所述传动带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
主动框架,所述主动框架能够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动框架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从动轮组件的方向移动;
主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主动框架内,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轮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组件还包括旋转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旋转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优选地,在所述机架和所述主动框架中其中有一个设置有导轨,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轨沿所述传动带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导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立板,在立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被配置为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并能够相对其进行转动,使所述螺杆能够抵接于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所述主动框架和/或所述从动框架并推动其沿所述传动带移动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驱动源,所述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动框架和/或所述从动框架,所述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主动框架和/或所述从动框架沿所述传动带移动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在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待传动工件。
优选地,所述夹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具沿所述传动带的移动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夹具一一对应夹持多个所述待传动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送装置,传动带分别绕设于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上,通过驱动主动轮组件,在带动传动带移动的同时,从动轮组件同步进行转动,用于传输。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相对于机架可拆卸,便于检查和维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传动带的松紧,调节机构连接于主动轮组件或从动轮组件,通过调节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用于传动带张紧力的调节。在需要对传送装置检修时,调节机构能够快速调节传动带的张紧力,满足检修对传动带脱落的容易程度和松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和传动带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从动轮组件;2、主动轮组件;3、调节机构;4、机架;5、传动带;6、夹具;7、待传动工件;
11、从动框架;12、从动轮;13、滑轨;14、滑块;21、主动框架;22、主动轮;23、旋转驱动源;41、立板;
111、第一上底板;112、第一下底板;113、第一支撑柱;114、第一转轴;115、第一轴承;116、平板;117、加强肋;211、第二上底板;212、第二下底板;213、第二支撑柱;214、第二转轴;215、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该传送装置包括机架4、传动带5、主动轮组件2及从动轮组件1。其中,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设置于机架4上,并能够相对于机架4转动,传动带5分别绕设于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上,通过驱动主动轮组件2,带动传动带5的移动的同时,从动轮组件1同步进行转动,用于运输。由于传送装置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和使用后,传动带5会存在一定的松弛现象,影响传动带5的输送。
现有技术中,采用传动带5绕设于张紧轮上的方式,以调节传动带5的松紧,但张紧轮一般为固定设置,在需要检修传送装置时必须放松传动带5,而张紧轮难以快速、及时进行位置调节,由于调节行程不足而无法满足传动带5的松紧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具有调节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的作用。从动轮组件1可拆卸于机架4,便于对从动轮组件1进行维修和保养,调节机构3连接于从动轮组件1,对传送装置进行调节时,在调节机构3的作用下,从动轮组件1相对于机架4沿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由于传动带5是缠绕在从动轮组件1上,由此实现传动带5张紧力的调节,防止传动带5出现褶皱。在进行定期检修时,对传动带5进行一定的张紧力的调节,易于传动带5从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上脱落,便于对传送装置进行维修。
优选地,传动带5为钢带,采用钢带制成的传动带5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动,但松弛的长度很短,对传动带5的继续使用不会有影响,并且在传输过程中钢带产生的碎屑比链条少,能够保持良好的传输环境。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从动轮组件1包括从动框架11和从动轮12,从动框架11设置于机架4内,用于容纳从动轮12,保证从动轮12的正常运行。从动框架11包括第一上底板111和第一下底板112,第一支撑柱113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第一上底板111和第一下底板112,用于提供从动轮12所需的容纳空间,第一支撑柱113的数量为多个,为从动框架11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在第一上底板111和第一下底板112的侧壁上连接有平板116,平板116与调节机构3的位置相对应,平板116能够对从动框架11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避免从动轮12受到挤压而影响正常运转,且达到稳固从动框架11的效果。从动框架11通过设置的平板116能够连接于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机构3驱动从动框架11移动,进而对传动带5起到调节张紧力的作用。其中,从动框架11向靠近主动轮组件2的方向移动,实现传动带5的张紧,从动框架11向远离主动轮组件2的方向移动,使传动带5恢复至原始状态或处于松弛状态。在第一下底板112上固定连接有加强肋117,加强肋117和平板116之间穿设有若干个固定螺丝,并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固定,防止在调节从动框架11时平板116产生形变。
从动框架1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14,第一转轴114穿设于从动轮12的中心,第一转轴114用于从动轮12的转动,第一轴承115套设在第一转轴114上,并位于第一上底板111和第一下底板112之间,使从动轮12转动设置于从动框架11内,并绕第一转轴114相对于从动框架11进行转动,对从动轮12起到转动顺畅性的作用。传动带5绕设于从动轮12上,从动轮12转动的同时,传动带5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从动框架11上设置有滑块14,对应地,滑轨13沿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机架4上,滑轨13穿设于滑块14,滑块14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底板111和第一下底板112,用于支撑从动框架11以及提供导向作用。在调节机构3驱动从动框架11移动时,滑块14在滑轨13上配合滑动,进而用于从动框架11相对于机架4沿滑轨13的轴向方向移动,实现从动轮组件1相对于机架4能够顺利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主动轮组件2包括主动框架21和主动轮22,主动框架21包括第二上底板211和第二下底板212,通过第二支撑柱213的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第二上底板211和第二下底板212,用于提供主动轮22所需的容纳空间,第二支撑柱213的数量为多个,为主动框架21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第二上底板211和第二下底板212之间的间距应大于主动轮22的轮辋宽度且相互平行,保证主动轮22能够容纳于主动框架21内。主动轮22的轴心穿设有第二转轴214,用于主动轮22的转动,通过第二轴承215分别连接于第二上底板211和第二下底板212,使主动轮22转动设置于主动框架21内,主动轮22绕第二转轴214相对于主动框架21进行转动。传动带5绕设于主动轮22上,主动轮22转动的同时,传动带5同步运动,并带动从动轮12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主动轮组件2还包括旋转驱动源23。其中,旋转驱动源23可以为电动机、原动机及液压机等,旋转驱动源23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转轴214,第二转轴214上设置有主动轮22,用于驱动主动轮22相对于主动框架21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调节机构3包括螺杆,在机架4上设置有立板41,其中,在立板4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对准螺纹孔穿设于立板41,并相对于立板41进行转动。螺杆能够抵接于与螺杆相对应的从动框架11,并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当螺杆向靠近机架4的方向转动时,螺杆会靠近并抵接于螺杆对应的从动框架11上,继续转动螺杆,推动从动框架1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从动框架11逐渐远离立板41,同时,从动轮12同步移动,在传动带5上形成一定的张紧力,防止因传动带5的松弛导致表面产生褶皱。在此基础上,当螺杆向远离机架4的方向转动时,螺杆与机架4还保持抵接状态,并拉动从动框架1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从动框架11逐渐靠近立板41,继续转动螺杆至从动框架11恢复到原始位置时,螺杆与机架4分离,传动带5产生一定的松弛状态,进而满足检修需放松传动带5的要求,对传动带5进行维护和保养。
进一步地,手动操纵螺杆费时费力,影响作业效率。因此,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驱动源,移动驱动源可以为气缸、油缸及液压缸等,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从动框架11,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从动框架1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夹具6设置在传动带5上,用于夹持待传动工件7,夹具6对应传动带5的孔位开模加工,并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固定在传动带5上,使夹具6的定位精确,保证待传动工件7在传送过程中的垂直度,在主动轮组件2的带动下与传动带5同步运动。夹具6夹持待传动工件7的上端,夹具6与传动带5同步运动,进而待传动工件7的上端也与传动带5同步运动。待传动工件7为电镀基板,通过传动带5将其传输至指定位置,对电镀基板进行电镀作业。
其中,夹具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夹具6一一对应夹持多个待传动工件7,可不间断地对待传动工件7进行电镀工作。沿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的多个夹具6并列间隔设置在传动带5上,而传动带5为封闭式结构,可循环往复工作,使夹具6循环往复地夹持新的待传动工件7,从而实现待传动工件7的连续电镀作业。在进行电镀作业时,待传动工件7在传动带5上,对传动带5通电,由于待传动工件7具有导电作用,采用钢制的传动带5可以将电流均匀分配给待传动工件7,提高待传动工件7的电镀效果。夹具6为现有产品,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加以赘述。
以调节机构3连接于从动轮组件1为例进行说明,传送装置张紧力的调节原理如下:
旋转驱动源23驱动主动轮22相对于机架4转动,带动传动带5移动和从动轮12的同步转动,用于传输待传动工件7至指定位置。当传动带5处于松弛状态时,在移动驱动源的驱动作用下,螺杆对准立板41进行转动,并抵接于从动框架11,从动框架11相对于机架4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实现传动带5的张紧。当需要对传送装置检修时,在移动驱动源的作用下,驱动螺杆相对于机架4向远离立板41的方向转动,同时从动轮组件1相对于机架4向靠近立板41的方向移动,使传动带5处于松弛状态,方便传动带5从传送装置上拆卸,提供一个传送装置检修的环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类似,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一是利用调节机构3连接于从动轮组件1,实现主动轮组件2不动而从动轮组件1可位移调节,用于调节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传动带5的张紧力。本实施例是利用调节机构3连接于主动轮组件2,实现从动轮组件1不动而主动轮组件2可位移调节,其他相同结构不再详细赘述。
具体地,调节机构3具有调节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的作用。调节机构3连接于主动框架21,用于驱动主动轮组件2相对于机架4沿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由于传动带5是缠绕在主动轮组件2上,由此实现传动带5张紧力的调节,防止传动带5出现褶皱。
调节机构3具体为螺杆,在机架4上设置有立板,在立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对准螺纹孔穿设于立板,并相对于立板进行转动,使螺杆能够抵接于螺杆相对应的主动框架21,并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当螺杆向靠近机架4的方向转动时,螺杆会靠近并抵接于螺杆对应的主动框架21上,继续转动螺杆,推动主动框架2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主动框架21逐渐远离立板,同时,主动轮22同步移动,在传动带5上形成一定的张紧力,防止因传动带5的松弛导致表面产生褶皱。在此基础上,当螺杆向远离机架4的方向转动时,螺杆与机架4还保持抵接状态,并拉动主动框架2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主动框架21逐渐靠近立板,继续转动螺杆至主动框架21恢复到原始位置时,螺杆与机架4分离,传动带5产生一定的松弛状态,进而满足检修需放松传动带5的要求,对传动带5进行维护和保养。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驱动源,移动驱动源可以为气缸、油缸及液压缸等,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主动框架21,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主动框架21沿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主动框架21上设置有导向块,对应地,导轨沿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机架4上,导向块滑动配合于导轨,导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上底板211和第二下底板212,具有导向的作用。在调节机构3驱动主动框架21移动时,导向块在导轨上配合滑动,用于主动框架21相对于机架4沿导轨的轴向方向移动,实现主动轮组件2相对于机架4进行移动和调节的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和二类似,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一是利用调节机构3连接于从动轮组件1,实现主动轮组件2不动而从动轮组件1可位移调节,用于调节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传动带5的张紧力。实施例二是利用调节机构3连接于主动轮组件2,实现从动轮组件1不动而主动轮组件2可移动调节,也可以调节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是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合,调节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将两个调节机构3分别连接于从动轮组件1和主动轮组件2,实现在调节机构3的作用下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都可以进行位移调节,具体的调节原理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合,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机架(4)、传动带(5)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4)上的主动轮组件(2)和从动轮组件(1),所述传动带(5)分别绕设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和所述从动轮组件(1)上,所述主动轮组件(2)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5)的移动和所述从动轮组件(1)的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连接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和/或所述从动轮组件(1),以调节所述主动轮组件(2)和所述从动轮组件(1)之间的距离,用于调节所述传动带(5)的张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组件(1)包括:
从动框架(11),所述从动框架(11)能够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从动框架(11)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主动轮组件(2)的方向移动;
从动轮(12),转动设置于所述从动框架(11)内,所述传动带(5)绕设于所述从动轮(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4)和所述从动框架(11)中其中有一个设置有滑轨(13),另一个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轨(13)沿所述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滑块(14)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包括:
主动框架(21),所述主动框架(21)能够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主动框架(21)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从动轮组件(1)的方向移动;
主动轮(22),转动设置于所述主动框架(21)内,所述传动带(5)绕设于所述主动轮(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还包括旋转驱动源(23),所述旋转驱动源(2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轮(22),所述旋转驱动源(23)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轮(2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4)和所述主动框架(21)中其中有一个设置有导轨,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轨沿所述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导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螺杆,在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立板(41),在立板(4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被配置为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并能够相对其进行转动,使所述螺杆能够抵接于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所述主动框架(21)和/或所述从动框架(11)并推动其沿所述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驱动源,所述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动框架(21)和/或所述从动框架(11),所述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主动框架(21)和/或所述从动框架(11)沿所述传动带(5)移动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带(5)上设置有夹具(6),所述夹具(6)用于夹持待传动工件(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具(6)沿所述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夹具(6)一一对应夹持多个所述待传动工件(7)。
CN202122593053.7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传送装置 Active CN216074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3053.7U CN2160740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3053.7U CN2160740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4086U true CN216074086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1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3053.7U Active CN2160740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4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684C (zh) 双向移动立式钢筋自动弯曲机
JP2014014903A (ja) ワイヤソー及びそのワイヤソーにおけるワーク加工方法
CN108672822A (zh) 一种型材开齿穿条机
CN108466059B (zh) 一种钢筋横移递进装置及钢筋套丝系统
CN215733141U (zh) 一种全自动线缆截取剥线设备
CN216074086U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201287173Y (zh) 双向移动立式钢筋自动弯曲机
CN209851142U (zh) 一种多角度打钉机构以及型材钻铣设备
CN209139558U (zh) 一种钢板卷圆机
CN213704861U (zh) 一种高效贴膜装置
CN212285623U (zh) 一种配有多工位单点式张紧调节机构的异型成型机
CN209867066U (zh) 一种型钢弯曲机
CN213443482U (zh) 一种凸轮槽变距机构
CN213201393U (zh) 一种输送设备
CN211102716U (zh) 一种型材切断装置
CN114260344A (zh) 一种大尺寸钢板折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65240U (zh) 一种板材切割机
CN220765514U (zh) 多道不同速按需放料机构
CN219858971U (zh) 一种高速载带平板机用夹持流道
CN219684166U (zh) 一种铝型材切割送料装置
CN218753356U (zh) 倾斜式顶升移载机
CN216729860U (zh) 一种用于带锯床具有定长功能的托架
CN214140213U (zh) 一种具有可调式出料机构的ctp制版机
CN220259706U (zh) 一种剪板机送料装置
CN219925165U (zh) 一种摩托车组装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