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7266U -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7266U
CN216017266U CN202122202236.1U CN202122202236U CN216017266U CN 216017266 U CN216017266 U CN 216017266U CN 202122202236 U CN202122202236 U CN 202122202236U CN 216017266 U CN216017266 U CN 216017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astic member
board assembly
connecting structure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22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22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7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7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7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周的第一侧面;第二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周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与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侧面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将连接件的两连接结构分别与两电路板的侧面连接以固定其位置,避免连接件设置于两电路板之间挤占两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与走线的空间,有利于电路板组件的小型化;另外,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便于第一电路板的拆卸与组装。

Description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两电路板构成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为:利用连接器,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进行连接。通过连接器实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与固定,由于连接器尺寸较大,挤占板面零件摆放与走线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不占用零件摆放与走线空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周的第一侧面;第二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周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与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侧面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通过将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与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电路板的第二侧面连接以固定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位置,从而避免连接件设置于两电路板之间挤占两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与走线的空间,有利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路设计,同时有利于电路板组件的小型化,有效缩小模组尺寸;另外,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便于第一电路板的拆卸与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卡接。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电路板卡接,有利于第一电路板的拆卸与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构成“匚”形。连接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构成“匚”形,并将第一电路板卡接于开口处,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夹紧第一电路板,从而使得第一电路板与连接件连接更稳固,且更便于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中至少一者具有朝向另一者设置的凸起部。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中至少一者具有朝向另一者设置的凸起部有利于使得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与第一电路板之间卡接得更紧密,不易松动与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侧面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可以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不可拆卸),只需要与第二电路板能够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有利于连接件的生产与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侧面焊接。焊接使得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侧面(即第二电路板)形成一体式结构,使二者连接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容置在所述缺口中。将第二连接结构容置于缺口中,有利于固定第二连接结构的位置;同时第二连接结构容置于缺口中,也即第二连接结构不凸出与第二侧面,如此可以使得电路板组件结构更紧凑,有利于电路板组件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端子相等,所述连接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通过将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子连接,能够同时起到固定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位置与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与上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两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相关技术中,两电路板构成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为:利用连接器3,将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进行连接。通过连接器3实现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之间的电连接与固定,由于连接器3尺寸较大,挤占板面零件摆放与走线空间。
请参阅图2与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100,包括: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40以及连接件60。第一电路板20包括环绕第一电路板20外周的第一侧面22;第二电路板40包括环绕第二电路板40外周的第二侧面42;连接件60包括主体部62与分别设置于主体部62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二连接结构66,第一连接结构64在第一侧面22处与第一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结构66在第二侧面42处与第二电路板40连接。
通过将连接件60的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二连接结构66与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2以及第二电路板40的第二侧面42连接以固定第一电路板20与第二电路板40的位置,从而避免连接件60设置于两电路板之间挤占两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与走线(图中未示出)的空间,有利于第一电路板20与第二电路板40的电路设计。同时由于仅采用连接件60连接第一电路板20与第二电路板40,且将连接件6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2与第二电路板40的第二侧面42,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不需要在两电路板之间留太大的空间,仅仅需要满足两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即可,从而能够减小垂直于电路板板面的高度;另外,由于连接件60不占用板面空间,从而使得板面电子元件可以布置得更紧凑,能够缩小电路板的尺寸,从而有利于电路板组件100的小型化,能够有效缩小模组尺寸。另外,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一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便于第一电路板20的拆卸与组装。
其中,主体部62与第一连接部64或者第二连接部66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结构,比如螺纹连接等。一体式结构的优点在于主体部62与第一连接部64或者第二连接部66之间结构较为稳固;可拆卸连接结构的优点在于可将第一连接部64或者第二连接部66从主体部62上拆卸下来,对于出现第一连接部64或者第二连接部66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地相应更换,而不需要将连接件60整体更换掉,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64在第一侧面22处与第一电路板20卡接。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一电路板20卡接,有利于第一电路板20的拆卸与组装。
具体地,请参阅图4,第一连接结构64可以包括连接部642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连接部642与连接件60的主体部62连接,第一弹性件644和第二弹性件646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642的同一侧,连接部642、第一弹性件644和第二弹性件646构成“匚”形。
可以理解的,连接部642、第一弹性件644和第二弹性件646构成“匚”形指的是三者所构成的大致形状为“匚”形,不能理解为其具体形状为规则的形状,不应将前述描述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具体方案的限制。
连接部642、第一弹性件644和第二弹性件646构成“匚”形,并将第一电路板20卡接于开口645(即连接部642、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围合形成的内部空间)处,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夹紧第一电路板20,从而使得第一电路板20与连接件60连接更稳固,且更便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44具有朝向第二弹性件646设置的凸起部648。通过在第一弹性件644朝向第二弹性件646的一侧设置凸起部648,能够使得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之间更好地卡接第一电路板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在第一弹性件644朝向第二弹性件646的一侧以及在第二弹性件646朝向第一弹性件644的一侧设置的凸起部648。如此,由于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均具有朝向对方设置的凸起部648,能够使得第一弹性件644、第二弹性件646与第一电路板20之间卡接得更为紧密,连接件60不易松动或脱落。
其中,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如弹片等,本申请中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的作用为夹紧第一电路板20,也即在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一电路板20卡接时,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对于第一电路板20的板面具有抵顶力。至于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的具体形状与材质,本申请并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中,连接部642、第一弹性件644与第二弹性件646可以是一体成型,即三者材质相同且同时成型,如此其结构较为牢固,不易变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三者也可以是通过强力胶或者焊接等方式将其组合连接成型。本申请对其具体的成型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6在第二侧面42处与第二电路板40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卡接、螺纹连接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6也可以在第二侧面42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二电路板40之间可以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不可拆卸),本申请不具体限制其连接方式,只需要与第二电路板40能够固定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一连接结构64结构相同,例如可以都为卡接结构等。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一连接结构64相同,有利于连接件60的生产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二侧面42焊接固定。焊接可以使得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二侧面42(即第二电路板40)形成一体式结构,使二者连接更为稳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二侧面4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相对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42开设有若干缺口422,第二连接结构66容置于缺口422中。将第二连接结构66容置于缺口422中,有利于固定第二连接结构66的位置;同时第二连接结构66容置于缺口422中,也即第二连接结构66不凸出与第二侧面42,如此可以使得电路板组件100结构更紧凑,有利于电路板组件100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422可以为在第二电路板40的外周边缘间隔开设的齿孔。齿孔是齿与孔交替间隔设置形成的结构,也叫“邮票孔”。齿孔可以是半圆形齿孔,也可以是矩形齿孔或者其他形状的齿孔。缺口422可以在第二电路板40的第二侧面42上均匀间隔设置,也可以是非均匀间隔设置。缺口422的具体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中,第一电路板20包括若干第一端子24,第一端子24与第一电路板20的内部电路电连接;第二电路板40包括若干第二端子44,第二端子44与第二电路板40的内部电路电连接。第一端子24和第二端子44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连接件60的数量与第一端子24相等,连接件60相互间隔设置,即相邻两连接件60之间有间隔,不直接接触,避免造成短路。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一端子24电连接,第二连接结构66与第二端子44电连接。每个第一端子24通过一连接件60实现与对应的第二端子44的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路板20与第二电路板40之间实现电连接,能够相互通信。
第一端子24与第二端子44可以为在第一电路板20与第二电路板40的一侧边缘均匀间隔设置的一排金属焊盘(业内称之为“金手指”),在电路板的设计中通常会将电路板的各线路最终都引到一起进行布线,从而方便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
通过将连接件60的第一连接结构64与第二连接结构66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一端子24和第二电路板40的第二端子44连接,能够同时起到固定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40的位置与使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40电连接的作用。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1000,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200与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组件100,电路板组件100安装于本体200。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车载摄像头、监控摄像头或者一些AR/VR设备等。本申请对于电子设备1000的具体种类不做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周的第一侧面;
第二电路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周的第二侧面;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与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侧面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和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构成“匚”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中至少一者具有朝向另一者设置的凸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侧面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侧面焊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容置于所述缺口中。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端子相等,所述连接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本体。
CN202122202236.1U 2021-09-11 2021-09-11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017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236.1U CN216017266U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236.1U CN216017266U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7266U true CN216017266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2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2236.1U Active CN216017266U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7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0155A (zh) * 2023-12-26 2024-0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框架板、电路板组件、终端装置及框架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0155A (zh) * 2023-12-26 2024-0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框架板、电路板组件、终端装置及框架板的制作方法
CN117500155B (zh) * 2023-12-26 2024-05-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框架板、电路板组件、终端装置及框架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26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securing structure
CN100576657C (zh) 电转接器及其组件
JPS6127176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874845B1 (en) Scissor-type multi-functional connector
CN216017266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9520325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2269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US6827588B1 (en) Low profil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H0622111B2 (ja) 基板装着用電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40207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20168883A1 (en) Connectors for circuit boards configured
US7597576B2 (en) Electrical system
US6716039B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351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6626283U (zh) Pcb组件
JP2006253142A (ja) 差込コネクタのためのばね形ソケット
CN209730231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18867413U (zh) 一种核心板的连接装置
CN212783906U (zh) 板对线连接器
CN215869862U (zh) Fp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9203540U (zh) 一种电连接器、电气设备及电气系统
CN214482101U (zh) 一种压接式单体屏蔽罩及包含其的电路板
CN211238583U (zh) 电连接器
CN21754642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印制电路板
CN218101789U (zh) 电连接器及充电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