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4981U -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 Google Patents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4981U
CN216004981U CN202122007246.XU CN202122007246U CN216004981U CN 216004981 U CN216004981 U CN 216004981U CN 202122007246 U CN202122007246 U CN 202122007246U CN 216004981 U CN216004981 U CN 216004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ifting platform
base
platform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72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铭宇
皱海波
蒋国际
唐响威
李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it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it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it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it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72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4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4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4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包括:升降平台,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所处的空间;底座通过升降组件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组件工作带动升降平台上下移动;爬梯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的一侧,连接了升降平台与底座。增设了爬梯组件,通过爬梯组件连接了升降平台与底座。即在升降组件不工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爬梯组件,从地面爬到升降平台;也可以从升降平台爬到底座,然后到达地面。本申请增设爬梯组件,有效提高了锚杆吊机的安全性能。在设备停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方便升降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及时撤离。

Description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掘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背景技术
吊车是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属于物料搬运机械。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
目前,在煤矿井下会使用到履带吊车来进行物料的搬运,但吊车上所用的多为单轨吊,驾驶人员都是踩着机头上的一个梯子进入驾驶室,由于单轨吊机车是在单轨上运行,轨道又是用链条固定在顶板上,所以驾驶人员在爬梯子时会左右摇晃,上下非常不方便。
已有的可升降平台,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矿井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装置”,申请(专利)号:CN201921907558.2,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架,且电动伸缩架的顶端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悬吊机构,所述升降台的底内壁一侧设置有平衡块,所述底座的顶端边缘处周向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电动伸缩架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侧板的侧壁外部设有支撑机构。
上述专利申请在升降平台底部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作用是使升降平台升起。一旦设备停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升降平台上的操作人员无法撤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升降平台的一侧设有爬梯组件,在设备停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方便升降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及时撤离。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包括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根据需求可以调节第一爬梯或第二爬梯的位置,从而适应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便于操作人员爬上爬下。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包括:
升降平台,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所处的空间,
底座,通过升降组件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组件工作带动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爬梯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的一侧,连接了升降平台与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增设了爬梯组件,通过爬梯组件连接了升降平台与底座。即在升降组件不工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爬梯组件,从地面爬到升降平台;也可以从升降平台爬到底座,然后到达地面。本申请增设爬梯组件,有效提高了锚杆吊机的安全性能。在设备停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方便升降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及时撤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爬梯组件包括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爬梯安装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移动带动第一爬梯移动。即在本申请中,第一爬梯始终与升降平台保持同步移动,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从升降平台向下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爬梯安装在底座上。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爬梯、第二爬梯平行设置。升降平台移动并不影响第二爬梯。第二爬梯的设置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从底座攀爬至升降平台。
具体的说,当升降平台位于低位时,所述的第一爬梯同样位于低位,此时的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前内外交叠,供操作人员从底座攀爬至升降平台或者从升降平台攀爬至底座。
当升降平台位于高位时,所述的第一爬梯上升至高位,此时的第一爬梯位于第二爬梯上方,而且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衔接。操作人员可以依次通过第一爬梯、第二爬梯从升降平台攀爬至底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爬梯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第二爬梯通过导轨安装在第一爬梯上。即第二爬梯相对于第一爬梯可上下移动。当第一爬梯位于低位时,第二爬梯位于第一爬梯外侧,且两者交叠。供操作人员从底座攀爬至升降平台或者从升降平台攀爬至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爬梯可沿着导轨移动至第一爬梯上方或者下方。当第一爬梯位于高位时,且需要使用到爬梯组件时,可使第二爬梯沿着导轨移动下滑至第一爬梯下方,相当于将爬梯组件向下延长了。操作人员同样能够从底座攀爬至升降平台或者从升降平台攀爬至底座。
当不需要使用到爬梯组件时,可使第二爬梯沿着导轨移动上拉至第一爬梯的上方,相当于将爬梯组件向上延长了。操作人员将第一爬梯上拉至升降平台上,可以充当升降平台的栏杆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平台外周设置有护栏,护栏设置有供操作人员进出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两侧设置有第一扶手,所述的第一扶手垂直于第一爬梯所在的平面。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一扶手位于升降平台上方,即第一扶手并不影响第二爬梯的移动以及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爬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扶手,所述的第二扶手与第二爬梯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扶手的位置设置,不会在锚杆吊机表面凸出来,操作人员在使用锚杆吊机时也不会与第二扶手发生意外碰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连接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工作带动底座移动。具体的,所述的行走机构为履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吊装组件,吊装组件安装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移动带动吊装组件同步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组件通过转盘安装在升降平台上,转盘旋转带动吊装组件在升降平台上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多组连接臂。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两组连接臂,两组连接臂分别设置在升降平台的两侧。具体的说,所述的连接臂位于行走机构的上方,连接臂靠近底座的两侧边缘设置。
在本申请中,将两组连接臂左右对称设置在升降平台的两侧,使得锚杆吊机整体的平衡性更佳。连接臂靠近底座的两侧边缘设置,则能够更好的支撑起升降平台,两组连接臂同步移动,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稳定、不会晃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臂包括两个支臂,两个支臂通过转轴连接构成X形;连接臂工作则两个支臂相对旋转,旋转的两个支臂改变夹角以及高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臂的一端与底座或者升降平台连接,支臂相对于底座或者升降平台可旋转。
底座与升降平台均设置有限位槽,支臂的另一端安装在限位槽内,支臂可沿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支臂相对于限位槽可旋转。
具体的,支臂的一端靠近锚杆,支臂的另一端远离锚杆。
在连接臂工作时,与底座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靠近,与升降平台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靠近。也就是说,两个支臂的另一端沿着限位槽向锚杆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连接臂高度升高带动升降平台上升。
反之,与底座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远离,与升降平台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远离。也就是说,两个支臂的另一端沿着限位槽向远离锚杆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连接臂高度降低带动升降平台下降。
在本申请中,支臂的一端仅发生旋转运动;支臂的另一端则在沿着限位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发生相对旋转,具体的是通过限位槽的设置限定支臂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本申请中支臂的运动是稳定的,带动升降平台运动也是稳定的。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4为本申请的使用状态图二。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底座;2、行走机构;3、升降平台;4、吊装组件;5、连接臂;6、锚杆;7、限位槽;8、转盘;11、第一爬梯;12、第二爬梯;13、护栏;14、开口;15、第一扶手;16、第二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其包括:升降平台3,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所处的空间;底座1通过升降组件与升降平台3连接,升降组件工作带动升降平台3上下移动;爬梯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一侧,连接了升降平台3与底座1。增设了爬梯组件,通过爬梯组件连接了升降平台3与底座1。即在升降组件不工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爬梯组件,从地面爬到升降平台3;也可以从升降平台3爬到底座1,然后到达地面。本申请增设爬梯组件,有效提高了锚杆吊机的安全性能。在设备停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方便升降平台3上的操作人员及时撤离。
所述的底座1连接行走机构2,行走机构2工作带动底座1移动。具体的,所述的行走机构2为履带。
本申请还包括吊装组件4,吊装组件4安装在升降平台3上,升降平台3移动带动吊装组件4同步移动。吊装组件4通过转盘8安装在升降平台3上,转盘8旋转带动吊装组件4在升降平台3上旋转。
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其它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爬梯组件包括第一爬梯11与第二爬梯12。
所述的第一爬梯11安装在升降平台3上,升降平台3移动带动第一爬梯11移动。即在本申请中,第一爬梯11始终与升降平台3保持同步移动,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从升降平台3向下爬。
所述的第二爬梯12安装在底座1上。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爬梯11、第二爬梯12平行设置。升降平台3移动并不影响第二爬梯12。第二爬梯12的设置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从底座1攀爬至升降平台3。
具体的说,当升降平台3位于低位时,所述的第一爬梯11同样位于低位,此时的第一爬梯11与第二爬梯12前内外交叠,供操作人员从底座1攀爬至升降平台3或者从升降平台3攀爬至底座1。
当升降平台3位于高位时,所述的第一爬梯11上升至高位,此时的第一爬梯11位于第二爬梯12上方,而且第一爬梯11与第二爬梯12衔接。操作人员可以依次通过第一爬梯11、第二爬梯12从升降平台3攀爬至底座1。
本申请的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其它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爬梯组件包括第一爬梯11与第二爬梯12。所述的第一爬梯1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第二爬梯12通过导轨安装在第一爬梯11上。即第二爬梯12相对于第一爬梯11可上下移动。当第一爬梯11位于低位时,第二爬梯12位于第一爬梯11外侧,且两者交叠。供操作人员从底座1攀爬至升降平台3或者从升降平台3攀爬至底座1。
所述的第二爬梯12可沿着导轨移动至第一爬梯11上方或者下方。当第一爬梯11位于高位时,且需要使用到爬梯组件时,可使第二爬梯12沿着导轨移动下滑至第一爬梯11下方,相当于将爬梯组件向下延长了。操作人员同样能够从底座1攀爬至升降平台3或者从升降平台3攀爬至底座1。
当不需要使用到爬梯组件时,可使第二爬梯12沿着导轨移动上拉至第一爬梯11的上方,相当于将爬梯组件向上延长了。操作人员将第一爬梯11上拉至升降平台3上,可以充当升降平台3的栏杆使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其它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3外周设置有护栏13,护栏13设置有供操作人员进出的开口14,所述的开口14两侧设置有第一扶手15,所述的第一扶手15垂直于第一爬梯11所在的平面。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一扶手15位于升降平台3上方,即第一扶手15并不影响第二爬梯12的移动以及使用。
所述的第二爬梯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扶手16,所述的第二扶手16与第二爬梯12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扶手16的位置设置,不会在锚杆吊机表面凸出来,操作人员在使用锚杆吊机时也不会与第二扶手16发生意外碰撞。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五,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其它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升降组件包括多组连接臂5。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两组连接臂5,两组连接臂5分别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两侧。具体的说,所述的连接臂5位于行走机构2的上方,连接臂5靠近底座1的两侧边缘设置。
在本申请中,将两组连接臂5左右对称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两侧,使得锚杆吊机整体的平衡性更佳。连接臂5靠近底座1的两侧边缘设置,则能够更好的支撑起升降平台3,两组连接臂5同步移动,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3在移动过程中稳定、不会晃动。
连接臂5包括两个支臂,两个支臂通过转轴连接构成X形;连接臂5工作则两个支臂相对旋转,旋转的两个支臂改变夹角以及高度。
支臂的一端与底座1或者升降平台3连接,支臂相对于底座1或者升降平台3可旋转。底座1与升降平台3均设置有限位槽7,支臂的另一端安装在限位槽7内,支臂可沿着限位槽7的长度方向移动,支臂相对于限位槽7可旋转。具体的,支臂的一端靠近锚杆6,支臂的另一端远离锚杆6。
在连接臂5工作时,与底座1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靠近,与升降平台3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靠近。也就是说,两个支臂的另一端沿着限位槽7向锚杆6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连接臂5高度升高带动升降平台3上升。
反之,与底座1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远离,与升降平台3连接的两个支臂的支脚相互远离。也就是说,两个支臂的另一端沿着限位槽7向远离锚杆6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连接臂5高度降低带动升降平台3下降。
在本申请中,支臂的一端仅发生旋转运动;支臂的另一端则在沿着限位槽7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发生相对旋转,具体的是通过限位槽7的设置限定支臂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本申请中支臂的运动是稳定的,带动升降平台3运动也是稳定的。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平台(3),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所处的空间;
底座(1),通过升降组件与升降平台(3)连接,升降组件工作带动升降平台(3)上下移动;
爬梯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一侧,连接了升降平台(3)与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组件包括第一爬梯(11)与第二爬梯(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爬梯(11)安装在升降平台(3)上,升降平台(3)移动带动第一爬梯(1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爬梯(12)安装在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爬梯(11)、第二爬梯(12)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爬梯(1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第二爬梯(12)通过导轨安装在第一爬梯(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爬梯(12)可沿着导轨移动至第一爬梯(11)上方或者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3)外周设置有护栏(13),护栏(13)设置有供操作人员进出的开口(14),所述的开口(14)两侧设置有第一扶手(15),所述的第一扶手(15)垂直于第一爬梯(11)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爬梯(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扶手(16),所述的第二扶手(16)与第二爬梯(12)位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连接行走机构(2),行走机构(2)工作带动底座(1)移动。
CN202122007246.XU 2021-08-25 2021-08-25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Active CN216004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7246.XU CN216004981U (zh) 2021-08-25 2021-08-25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7246.XU CN216004981U (zh) 2021-08-25 2021-08-25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4981U true CN216004981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7246.XU Active CN216004981U (zh) 2021-08-25 2021-08-25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4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1635Y (zh) 防撞栏模板施工台车
WO2017071053A1 (zh) 变坡度斜向运行容器自动调平装置及方法
CN110844769A (zh) 一种适用于起重机的刚性防摆起升装置
CN113833281B (zh) 一种安装范围可调节的墙板智能安装机器人及安装方法
CN205973684U (zh) 配电线路移动式绝缘登高作业装置
CN216004981U (zh) 高安全性的锚杆吊机
CN104444714A (zh) 一种斜行电梯
CN202670975U (zh) 一种矿用电梯承接平台
CN214570537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用安全防护升降机
CN210884982U (zh)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上模组龙门组成单元
CN110645031A (zh) 一种用于隧道的锚杆安装工作平台
CN209225939U (zh) 一种新型仓储堆垛机
CN220451874U (zh) 一种适用凹凸不平地面的开挖台车
CN217650794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动葫芦起重机
CN219929482U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动葫芦的移动式吊装基座
CN210884942U (zh)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桁架龙门的行走模组
CN116397899B (zh) 一种幕墙辅助安装设备
CN217972173U (zh) 一种电梯安装的专用移动设备
CN220906972U (zh) 一种爬升式起重机
CN218290065U (zh) 一种曲线式施工升降机
CN218290057U (zh) 一种升降机吊笼及具有其的倾斜式施工升降机
CN211081921U (zh) 一种用于隧道的锚杆安装工作平台
CN218145423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提升装置
CN214456375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轨道吊运装置
CN114031003B (zh) 适用于煤矿的救援绞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