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2649U -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2649U
CN215992649U CN202122161055.9U CN202122161055U CN215992649U CN 215992649 U CN215992649 U CN 215992649U CN 202122161055 U CN202122161055 U CN 202122161055U CN 215992649 U CN215992649 U CN 215992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rice
rice flour
shaft
material co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10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亲录
刘也嘉
肖化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1610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2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2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2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制备装置,包括:定量加料器、第一搅拌设备和成型设备,定量加料器设于第一搅拌设备的上方,用于向第一搅拌设备中定量投加乳酸菌发酵液,第一搅拌设备与成型设备相连,用于将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搅拌混合,以形成混合湿料,并将混合湿料导入成型设备中,成型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合湿料进行成型,以形成条状的米粉半成品。乳酸菌在搅拌和成型过程中能够对米浆进行发酵,这有利于大米粉的糊化,减少米粉表面的干裂现象,增加表面的光泽度,且提高米粉后段的巴氏杀菌效率,同时,还能改善米粉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从而达到改善米粉及米制品的感官及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市场、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便利型的食品,其特征具有明显特征风味,食用方法简单、方便。米粉作为一种主食替代品,在南方多个地区均有代表性的产品,如云南过桥米线、桂林米粉、螺丝粉、常德米粉等,这些产品既有其共同特点,也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如均以大米为原料,在以地方特色作文章的同时,中国电商的推动,使得米粉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变得更普遍了,因此,对米粉的保质期与品质也就越来越高了。
现有米粉加工技术从原料的处理上可分为发酵型米粉,非发酵型米粉,从形态上可分圆粉、扁粉等,从熟化方式上可分为蒸煮型、挤压自熟式等多种形式,在此基础上,不论哪种米粉都可以从含水量的多少上又可分为湿米粉(以下简称高含水量米粉)、半干米粉及干米粉等。目前米粉的分类主要以水分含量来进行分类,即湿米粉、半干米粉及干米粉等。
因成品水分的不同,产品展示出来的特性差异较大,通过研究表明,含水量偏高的湿米粉其口感较含水量低(干米粉)具有食用方便,产品滑爽、细腻。干米粉则因其含水量偏低,食用前需提前浸泡,给食用时带来了不方便性,但其成本更底,产品韧性及延展性较好。而半干米粉则兼具上述两种产品的优点,即滑爽、细腻又兼具耐烹饪性、韧劲好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高含水量米粉的生产销售中来,均想通过加工技术或装备的改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延长湿米粉或半干米粉的保质期,延长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周期。
针对目前解决高含水量米粉等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采用巴氏杀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米粉短时间的保质问题,唯有少数产品,如发酵型湿米粉通过巴氏杀菌可以解决产品的保质期,但发酵型工艺的米粉在市场上的占比非常小,绝大部分产品采用的是自熟式加工米粉,产品普遍存在保质期短或在宣称的保质期内投诉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货架期,对品牌的杀伤力也不能小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米粉及米制品的感官及延长保质期的米粉制备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制备装置,包括:定量加料器、第一搅拌设备和成型设备,
所述定量加料器设于第一搅拌设备的上方,用于向第一搅拌设备中定量投加乳酸菌发酵液,
所述第一搅拌设备与成型设备相连,用于将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搅拌混合,以形成混合湿料,并将混合湿料导入成型设备中,
所述成型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合湿料进行成型,以形成条状的米粉半成品。
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为挤压熟化设备,其上设有计量感应称,用于对进入成型设备中的混合湿料进行称重计量。
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上设有调节系统,用于调节自熟式挤压成型的进料速度和挤压压力,以及监控成型设备内挤压物料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设备包括盛料桶和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盛料桶用于盛装混合湿料,其顶部开设有落料口,用于供定量加料器中的乳酸菌发酵液,以及供水设备中的水进入盛料桶中,所述盛料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用于与输送带相连通,所述盛料桶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料口,用于与成型设备相连通;
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轴体和多个搅拌架,第一轴体竖向布置于盛料桶中且与盛料桶转动相连,多个搅拌架沿第一搅拌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电机固定于盛料桶的下端,且与第一轴体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一轴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轴还包括刮料机构;
刮料机构设于第一轴体的下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刮料机构沿第一轴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支撑杆、底刮板和侧刮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轴体固连,所述侧刮板设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上,用于刮除盛料桶侧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所述底刮板设于支撑杆的下端,用于刮除盛料桶底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轴还包括第一螺旋导料板,
第一螺旋导料板设于第一轴体上,且位于刮料机构和搅拌架之间,用于将盛料桶底部的混合湿料导向盛料桶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轴还包括搅拌叶片,
搅拌叶片设于第一轴体的上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搅拌叶片沿第一轴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搅拌叶片用于对混合湿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阻挡混合湿料从落料口中飞出盛料桶。
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的末端部设有出料筒,出料筒水平布置且其末端设有封闭出料筒末端开口的挤丝板,所述挤丝板上开设有多个挤丝孔,所述挤丝板上部的挤丝孔密度小于挤丝板下部的挤丝孔密度。
可选地,还包括浸泡设备、第二搅拌设备和粉碎设备,
所述浸泡设备用于浸泡大米,以及对浸泡后大米过滤,冲洗后离心,
所述第二搅拌设备与粉碎设备相连,用于接收经浸泡设备处理后的大米,并将淀粉和经浸泡设备处理后的大米搅拌混合均匀后导入粉碎设备中,
所述粉碎设备与第一搅拌设备通过输送带相连,用于对第二搅拌设备导入的混合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输送带传输至第一搅拌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搅拌设备包括盛料框和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盛料框的底部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形成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粉碎设备通过导料管相连,
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电机,
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轴体、搅拌杆组和第二螺旋导料板,第二轴体水平布置于盛料框中且与盛料框转动相连,所述搅拌杆组设于第二轴体上且设有多组,多组搅拌杆组沿第二轴体的轴向间隔布置,每组搅拌杆组包括多个T型搅拌杆,多个T型搅拌杆沿第二轴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螺旋导料板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旋导料板分设于第二轴体的两个端部,用于将混合料导入落料槽中,
第二电机固定于盛料框的外侧壁上,且与第二轴体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二轴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量加料器将乳酸菌发酵液加入搅拌设备中,并通过搅拌设备对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的混合湿料进入成型设备中成型米粉,实践表明,乳酸菌在搅拌和成型过程中对米浆进行发酵,以调节混合物料的酸度,这有利于大米粉的糊化,乳酸菌发酵液能够通过对大米粉的部分糊化及发酵,减少米粉表面的干裂现象,增加表面的光泽度,且提高米粉后段的巴氏杀菌效率,同时,还能改善米粉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从而达到改善米粉及米制品的感官及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米粉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一搅拌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一搅拌设备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盛料桶体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一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成型设备的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出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挤丝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二搅拌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二搅拌设备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盛料框体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二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二搅拌设备;200、浸泡设备;300、第一搅拌设备;400、粉碎设备;500、输送带;600、计量感应称;700、成型设备;800、调节系统;900、定量加料器;1、盛料框;2、第二搅拌机构;21、第二轴体;22、第二电机;23、T型搅拌杆;24、第二螺旋导料板;3、盛料桶;4、第一搅拌轴;41、第一轴体;42、支撑杆;43、底刮板;44、侧刮板;45、搅拌架;46、第一螺旋导料板;47、搅拌叶片;5、第一电机;6、出料筒;7、挤丝板;72、挤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描述,而并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设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安装”、“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制备装置,包括:定量加料器、第一搅拌设备和成型设备,
所述定量加料器设于第一搅拌设备的上方,用于向第一搅拌设备中定量投加乳酸菌发酵液,
所述第一搅拌设备与成型设备相连,用于将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搅拌混合,以形成混合湿料,并将混合湿料导入成型设备中,
所述成型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合湿料进行成型,以形成条状的米粉半成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米粉制备装置,包括:定量加料器200、第一搅拌设备300和成型设备700,
定量加料器200设于第一搅拌设备300的上方,用于向第一搅拌设备300中定量投加乳酸菌发酵液,
第一搅拌设备300与成型设备700相连,用于将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搅拌混合,以形成混合湿料,并将混合湿料导入成型设备700中,
成型设备700用于对混合湿料进行成型,以形成条状的米粉半成品。
由此,通过定量加料器将乳酸菌发酵液加入搅拌设备中,并通过搅拌设备对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的混合湿料进入成型设备中成型米粉,实践表明,乳酸菌在搅拌和成型过程中对米浆进行发酵,以调节混合物料的酸度,这有利于大米粉的糊化,乳酸菌发酵液能够通过对大米粉的部分糊化及发酵,减少米粉表面的干裂现象,增加表面的光泽度,且提高米粉后段的巴氏杀菌效率,同时,还能改善米粉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损失,从而达到改善米粉及米制品的感官及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乳酸菌发酵液可采用市购的食用乳酸液或自制。可采用以下方法自制乳酸菌发酵液:
在糊化或部分糊化米浆中加入乳酸菌原液,在恒温发酵8小时,得到pH值≤4.5的乳酸菌发酵液,恒温发酵温度范围为35℃;
乳酸菌原液为混合乳酸菌的扩培溶液,乳酸菌原液的加入量为糊化或部分糊化米浆质量的5%,
糊化或部分糊化米浆中,固形物含量为5%。
部分糊化米浆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10kg淀粉中加入等量的室温生产用水混匀,然后缓慢加入2倍60℃左右的热水中,边搅拌边加热糊化,待糊化度超过40%后停止加热,按上述比例(固形物含量5%)要求加入余下部分生产水,将混合物温度降至45℃以下备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乳酸菌发酵液可采用食用有机酸液代替,食用有机酸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将食用有机酸采用水稀释,得到食用有机酸液,其中食用有机酸浓度为2%。
乳酸菌发酵液可以提前发酵准备,在准备使用时进行制备,进而可加快米粉的制备速度,同时乳酸菌发酵液所需发酵容量较小,操作方便,较发酵型米粉的可操作性更方便,设备投入更低,操作空间小,有利于产品成果转化。
将米粉半成品老化、搓散和切断,即可形成米粉。
本实施例中,成型设备700为挤压熟化设备,具体为自熟式挤压成型机,其上设有计量感应称600,用于对进入成型设备700中的混合湿料进行称重计量。
使用挤压机对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挤压和加热,且在挤压时,控制物料的挤出速度和挤压的压力,使物料被挤出时,使物料熟度达到90%以上,使物料的熟化度、密实度可控。
本实施例中,成型设备700上设有调节系统800,用于调节自熟式挤压成型的进料速度和挤压压力,以及监控成型设备700内挤压物料的温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设备300用于替代现有的搅拌槽,提高搅拌的效率及均匀性。其包括盛料桶3和第一搅拌机构,盛料桶3用于盛装混合湿料,如图4所示,其包括桶体31、设于其顶部的落料口32、设于其侧壁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34,落料口用于供定量加料器200中的乳酸菌发酵液,以及供水设备中的水进入盛料桶3中,进料口用于与输送带500相连通,出料口34用于与成型设备700相连通。
如图5所示,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4和驱动机构5,第一搅拌轴4包括第一轴体41和多个搅拌架45,第一轴体41竖向布置于盛料桶3中且与盛料桶3转动相连,多个搅拌架45沿第一搅拌轴4的周向间隔布置。
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壳51、第一电机52和锥齿轮传动机构53。第一电机52设于电机壳51中,锥齿轮传动机构53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分设于第一电机52的电机轴和第一轴体41的下部,第一轴体41的下部从桶体31的底部伸出。电机壳51固定于盛料桶3的下端,由此,第一电机52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53驱动第一轴体41转动。
参见图4,桶体31内腔上部还设有固定架,其与第一轴体41的上端转动相连,用于防止第一搅拌轴4转动过程中出现的晃动现象。
继续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轴4还包括第一螺旋导料板46和刮料机构;
刮料机构设于第一轴体41的下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刮料机构沿第一轴体41的周向间隔布置,刮料机构包括支撑杆42、底刮板43和侧刮板44,支撑杆42的一端与第一轴体41固连,侧刮板44设于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上,用于刮除盛料桶3侧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底刮板43设于支撑杆42的下端,用于刮除盛料桶3底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
第一螺旋导料板46设于第一轴体41上,且位于刮料机构和搅拌架45之间,用于将盛料桶3底部的混合湿料导向盛料桶3的上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轴4还包括搅拌叶片47,
搅拌叶片47设于第一轴体41的上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搅拌叶片47沿第一轴体41的周向间隔布置,搅拌叶片47用于对混合湿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阻挡混合湿料从落料口中飞出盛料桶3。
由此,通过刮料机构、搅拌架45和搅拌叶片47的旋转,将米粉、淀粉和其他物料搅拌均匀,以便于后期的米粉的加工,同时在搅拌架45搅拌物料时,底刮板43对桶体31底壁进行刮除,避免物料贴附在桶体31底部而不参与搅拌,且侧刮板44对桶体31边缘的物料进行刮除,确保桶体31的边缘位置不堆积物料,且在盛料桶3承料时,第一轴体41带动搅拌叶片47旋转,避免物料从盛料桶31中出来同时也避免淀粉的粉末外漏出来,通过第一螺旋导料板46对桶体31中的物料进行上翻,以提高第一搅拌轴4的搅拌效果。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成型设备700的出料口结构6包括出料筒61,出料筒61水平布置且其末端设有封闭出料筒61末端开口的挤丝板7。
具体地,如图7所示,出料筒6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卡位槽62,多个卡位槽62呈环向间隔布置。参阅图8,挤丝板7包括板体71,板体71上设有多个朝向出料筒61一端延伸的卡板73,多个卡板73与多个卡位槽62一一对应,卡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4,卡块74的一端卡接在卡位槽62的内。
板体71上开设有多个挤丝孔72,挤丝板7上部的挤丝孔72密度小于挤丝板7下部的挤丝孔72密度。根据挤压熟化设备对物料出口上挤丝板7所受按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米粉老化分散的需要,将挤丝板7上的挤丝口72设计为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一点,下半部分的密度大一点,依次便于米粉在挤压出来后的排布,避免米粉出现凌乱的情况。
此外,板体71背向卡板73一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呈弧形的引料板76,用于对挤出的米粉进行承接,若干个卡板73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料环板75,导料环板75的内壁上由卡块74向挤丝板71的方向开设有向内延伸的引料槽,采用导料环板75对被挤出成形的米粉进行承接,避免因多束米粉在相互堆压,导致的米粉断裂。
若干个挤丝口72靠近卡板73一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向外扩展的导料斜坡,通过导料斜坡对出料装置6中的米粉进行引导,避免未挤压成形的米粉在出料装置6中堆积,同时采用导料斜坡对未成形的米粉进行引导,使进入到出料装置6中的米粉快速的从出料装置6中离开,防止未成形的原料长时间在出料装置6中放凉凝固,对后面进入到出料装置6中的米粉进行阻挡。
挤压熟化设备对物料加工的过程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进一步混合,预热;第二段是熟化阶段,挤丝压力更大,并释放部分空气,做到迅速冷却,释入一些热量;第三段挤压成型阶段,此部分压力较第二段明显降低,主要为成型,并且也带有保温和进一步熟化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浸泡设备1000、第二搅拌设备100和粉碎设备400,
浸泡设备1000用于浸泡大米,以及对浸泡后大米过滤,冲洗后离心,
第二搅拌设备100与粉碎设备400通过容积式定量加料器900相连,用于接收经浸泡设备1000处理后的大米,并将淀粉和经浸泡设备1000处理后的大米搅拌混合均匀后导入粉碎设备400中,
粉碎设备400与第一搅拌设备300通过输送带500相连,用于对第二搅拌设备100导入的混合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输送带500传输至第一搅拌设备300中。
容积式定量加料器900用于对进入到粉碎装置400中的大米和淀粉的量进行定量输送。
本实施例中,粉碎设备400为旋风粉碎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粉碎设备400可以为超细粉碎,二者均能将混合料粉碎至60目-120目。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设备100包括盛料框1和第二搅拌机构2,如图11所示,盛料框1的框体11底部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形成落料槽12,落料槽12与粉碎设备400通过导料管相连,导料管包括与框体11相连的连接管13,以及连接连接管13和粉碎设备400的软管14。
参阅图12,第二搅拌机构2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电机22,
第二搅拌轴2包括第二轴体21、搅拌杆组和第二螺旋导料板24,第二轴体21水平布置于盛料框1中且与盛料框1转动相连,搅拌杆组设于第二轴体21上且设有多组,多组搅拌杆组沿第二轴体21的轴向间隔布置,每组搅拌杆组包括多个T型搅拌杆23,多个T型搅拌杆23沿第二轴体2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螺旋导料板24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旋导料板24分设于第二轴体21的两个端部,用于将混合料导入落料槽12中,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2固定于盛料框1的外侧壁上,且与第二轴体21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二轴体21转动。
通过第二电机22带动第二轴体21及其上的搅拌杆23旋转,将进入到盛料框1内部的淀粉打散,避免被传输的淀粉中存在面块,以便于米粉和淀粉的混合,同时在搅拌杆23对米粉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设置在旋转轴21两端的第二螺旋导料板24对淀粉进行引导,使淀粉集中在框体11的中部,方便物料进入到落料槽12中,被导料连接管13和导料软管14引导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量加料器(200)、第一搅拌设备(300)和成型设备(700),
所述定量加料器(200)设于第一搅拌设备(300)的上方,用于向第一搅拌设备(300)中定量投加乳酸菌发酵液,
所述第一搅拌设备(300)与成型设备(700)相连,用于将淀粉、乳酸菌发酵液、经浸泡、粉碎后的大米和水搅拌混合,以形成混合湿料,并将混合湿料导入成型设备(700)中,
所述成型设备(700)用于对所述混合湿料进行成型,以形成条状的米粉半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700)为挤压熟化设备,其上设有计量感应称(600),用于对进入成型设备(700)中的混合湿料进行称重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700)上设有调节系统(800),用于调节自熟式挤压成型的进料速度和挤压压力,以及监控成型设备(700)内挤压物料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设备(300)包括盛料桶(3)和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盛料桶(3)用于盛装混合湿料,其顶部开设有落料口,用于供定量加料器(200)中的乳酸菌发酵液,以及供水设备中的水进入盛料桶(3)中,所述盛料桶(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用于与输送带(500)相连通,所述盛料桶(3)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料口,用于与成型设备(700)相连通;
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4)和第一电机(5),第一搅拌轴(4)包括第一轴体(41)和多个搅拌架(45),第一轴体(41)竖向布置于盛料桶(3)中且与盛料桶(3)转动相连,多个搅拌架(45)沿第一搅拌轴(4)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电机(5)固定于盛料桶(3)的下端,且与第一轴体(41)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一轴体(4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4)还包括刮料机构;
刮料机构设于第一轴体(41)的下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刮料机构沿第一轴体(4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支撑杆(42)、底刮板(43)和侧刮板(44),所述支撑杆(42)的一端与第一轴体(41)固连,所述侧刮板(44)设于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上,用于刮除盛料桶(3)侧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所述底刮板(43)设于支撑杆(42)的下端,用于刮除盛料桶(3)底壁上粘附的混合湿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4)还包括第一螺旋导料板(46),
第一螺旋导料板(46)设于第一轴体(41)上,且位于刮料机构和搅拌架(45)之间,用于将盛料桶(3)底部的混合湿料导向盛料桶(3)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4)还包括搅拌叶片(47),
搅拌叶片(47)设于第一轴体(41)的上端部,且设有多个,多个搅拌叶片(47)沿第一轴体(41)的周向间隔布置,搅拌叶片(47)用于对混合湿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阻挡混合湿料从落料口中飞出盛料桶(3)。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700)的末端部设有出料筒(6),出料筒(6) 水平布置且其末端设有封闭出料筒(6)末端开口的挤丝板(7),所述挤丝板(7)上开设有多个挤丝孔(72),所述挤丝板(7)上部的挤丝孔(72)密度小于挤丝板(7)下部的挤丝孔(72)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浸泡设备(1000)、第二搅拌设备(100)和粉碎设备(400),
所述浸泡设备(1000)用于浸泡大米,以及对浸泡后大米过滤,冲洗后离心,
所述第二搅拌设备(100)与粉碎设备(400)相连,用于接收经浸泡设备(1000)处理后的大米,并将淀粉和经浸泡设备(1000)处理后的大米搅拌混合均匀后导入粉碎设备(400)中,
所述粉碎设备(400)与第一搅拌设备(300)通过输送带(500)相连,用于对第二搅拌设备(100)导入的混合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输送带(500)传输至第一搅拌设备(30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米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设备(100)包括盛料框(1)和第二搅拌机构(2),所述盛料框(1)的底部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形成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粉碎设备(400)通过导料管相连,
第二搅拌机构(2)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电机(22),
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轴体(21)、搅拌杆组和第二螺旋导料板(24),第二轴体(21)水平布置于盛料框(1)中且与盛料框(1)转动相连,所述搅拌杆组设于第二轴体(21)上且设有多组,多组搅拌杆组沿第二轴体(21)的轴向间隔布置,每组搅拌杆组包括多个T型搅拌杆(23),多个T型搅拌杆(23)沿第二轴体(2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螺旋导料板(24)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旋导料板(24)分设于第二轴体(21)的两个端部,用于将混合料导入落料槽中,
第二电机(22)固定于盛料框(1)的外侧壁上,且与第二轴体(21)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二轴体(21)转动。
CN202122161055.9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Active CN215992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1055.9U CN215992649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1055.9U CN215992649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2649U true CN215992649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1055.9U Active CN215992649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2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9167B1 (ko) 쌀국수 제조장치
CN208639531U (zh) 一种高效牛肉腌制设备
CN113796490A (zh) 一种米粉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7721186U (zh) 一种猪用浓缩饲料生产系统
CN205386424U (zh) 一种金针菇原料搅拌设备
CN215992649U (zh) 一种米粉制备装置
CN219463104U (zh) 一种酸奶制备用搅拌罐
CN208824308U (zh) 一种饲料搅拌装置
CN207692843U (zh) 制作白茶酥饼的油酥制作器
CN109156859A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制馅机
CN215233799U (zh) 一种饲料预混料混合机的搅拌装置
CN113729078A (zh) 一种果蔬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08553807U (zh) 一种果蔬粉生产所需原料混合装置
CN209438530U (zh) 一种固体饮料生产用原材料混合装置
CN109588748A (zh) 一种混合饲料的制备装置及其配比工艺
CN209597090U (zh) 一种鲜花饼生产用馅料混配装置
CN213493426U (zh) 一种节能型混合配料设置
CN220990663U (zh) 一种牛奶生产用配料混合装置
CN218457201U (zh) 一种酵素饮料灭菌装置
CN204616902U (zh) 一种用于制作脆筒的脆片的加工装置
CN216889175U (zh) 一种膨化机进料口加料机构
CN218790432U (zh) 一种干浆工艺的保鲜米线自动化生产线
CN220940536U (zh) 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饲料均匀混合设备
CN209848722U (zh) 一种用于制备鱼糕的搅拌装置
CN217829911U (zh) 一种饲料造粒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