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8008U -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8008U
CN215968008U CN202121958289.XU CN202121958289U CN215968008U CN 215968008 U CN215968008 U CN 215968008U CN 202121958289 U CN202121958289 U CN 202121958289U CN 215968008 U CN215968008 U CN 215968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box
grinding machine
motor
wall
processing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8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欣彦
杨文兴
林志彬
张莉
关宝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Xinxu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Xinxu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Xinxu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Xinxu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8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8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8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8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夹持结构,所述置物台的上方设有顶箱,所述顶箱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与置物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箱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底端延伸至顶箱的外部,所述顶箱内部的一侧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顶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侧的顶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磨床使用时的打磨效率,降低了磨床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磨床使用时模具产生位移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即指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一种工具,而模具在生产加工时,为了确保其表面的光滑度,需对其进行打磨工艺处理,传统的打磨方式为人工手动进行打磨操作,此种方式人工成本较高,且打磨效率较低,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磨床。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磨床不便于横向调节打磨头的位置,难以自动对模具的表面进行均匀打磨处理,进而影响其打磨效率,时常困扰着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磨床不便于横向调节打磨头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夹持结构,所述置物台的上方设有顶箱,所述顶箱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与置物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箱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底端延伸至顶箱的外部,所述顶箱内部的一侧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顶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侧的顶箱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底端贯穿条形槽并设有工型架,所述工型架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贯穿工型架并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打磨块,所述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支脚,所述机体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的机体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气缸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回收室,所述回收室一侧的机体内部设有抽吸室,以便对碎屑与抽风机进行回收与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一端延伸至回收室的内部,所述排气口位置处的回收室内壁上安装有网罩,以便对含有碎屑的气体进行过滤排出。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手轮、螺纹杆、立板、夹持垫板以及螺纹筒,所述置物台顶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板,以便对螺纹筒进行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立板内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两端皆延伸至立板的外部,以便对螺纹杆进行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一侧的置物台上方皆设有两组夹持垫板,所述夹持垫板与立板呈水平结构,以便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处理。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安装有手轮,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与夹持垫板的外壁转动连接,以便带动夹持垫板进行平移。
优选的,所述置物台远离机体的一端设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端通过支架与顶箱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对碎屑进行吸收处理。
优选的,所述抽吸室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回收室的内部,所述抽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尘罩的外壁相连通,以便将碎屑吸收至回收室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加工用磨床不仅提高了磨床使用时的打磨效率,降低了磨床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磨床使用时模具产生位移的现象;
(1)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打开第一电机,使其由第一转轴带动丝杆位于顶箱的内部进行旋转,经条形槽对承载杆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后,使得螺母位于丝杆的外壁进行滑移,进而使得螺母经承载杆带动工型架进行平移,以便横向调节打磨块的位置,进而可自动化的对模具的表面进行均速打磨处理,从而提高了磨床使用时的打磨效率;
(2)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打开抽风机,使其经吸尘罩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吸收至回收室的内部,经网罩对碎屑进行过程中,使得已过滤气体经排气口排出,而碎屑则会存留于回收室的底部,再打开密封门,即可将碎屑排出,以降低碎屑散发至空气中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磨床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通过立板将螺纹筒设置于置物台的上方,手动旋转手轮,使其带动螺纹杆位于螺纹筒的内部旋转并滑移,并使得螺纹杆带动夹持垫板同步平移,此时夹持垫板则会将模具夹持固定于置物台的顶端,从而降低了磨床使用时模具产生位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排气口;3、网罩;4、夹持结构;401、手轮;402、螺纹杆;403、立板;404、夹持垫板;405、螺纹筒;5、立柱;6、顶箱;7、丝杆;8、条形槽;9、螺母;10、承载杆;11、第一转轴;12、第一电机;13、吸尘罩;14、置物台;15、抽吸室;16、抽风机;17、支脚;18、回收室;19、打磨块;20、第二电机;21、承载板;22、工型架;23、气缸;24、第二转轴;25、密封门;2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端设有置物台14,机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回收室18,回收室18一侧的机体1内部设有抽吸室15;
使用时,通过位于机体1的内部设置回收室18与抽吸室15,以便对碎屑与抽风机16进行回收与安置处理;
机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排气口2,排气口2的一端延伸至回收室18的内部,排气口2位置处的回收室18内壁上安装有网罩3;
使用时,通过网罩3对含有碎屑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以使得已过滤气体经排气口2排出,且使得碎屑存留于回收室18的底部;
置物台14远离机体1的一端设有吸尘罩13,吸尘罩13的顶端通过支架与顶箱6的底端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支架将吸尘罩13设置于顶箱6的底部,以便对碎屑进行吸收处理;
抽吸室15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抽风机16,该抽风机16的型号可为GZI-4M,抽风机1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抽风机16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回收室18的内部,抽风机16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尘罩13的外壁相连通;
使用时,通过打开抽风机16,即可将碎屑吸收至回收室18的内部;
置物台14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夹持结构4,夹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有手轮401、螺纹杆402、立板403、夹持垫板404以及螺纹筒405,置物台14顶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板403,立板403内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405,螺纹筒405的两端皆延伸至立板403的外部,螺纹筒405一侧的置物台14上方皆设有两组夹持垫板404,夹持垫板404与立板403呈水平结构,螺纹筒4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2,螺纹杆402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筒405的外部并安装有手轮401,螺纹杆402的另一端延伸至螺纹筒405的外部并与夹持垫板404的外壁转动连接;
使用时,通过手动旋转手轮401,使其带动螺纹杆402位于螺纹筒405的内部旋转并滑移,并使得螺纹杆402带动夹持垫板404同步平移,以使得夹持垫板404将模具夹持固定于置物台14的顶端;
置物台14的上方设有顶箱6,顶箱6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5,立柱5的底端与置物台14的顶端固定连接;
顶箱6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条形槽8,条形槽8的底端延伸至顶箱6的外部;
顶箱6内部的一侧设有丝杆7,丝杆7的一端与顶箱6的内壁转动连接;
丝杆7一侧的顶箱6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2,该第一电机12的型号可为Y90S-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远离第一电机12的一端与丝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
丝杆7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9,螺母9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承载杆10,承载杆10的底端贯穿条形槽8并设有工型架22,工型架2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气缸23,该气缸23的型号可为SRC25,气缸23的底端贯穿工型架22并设有承载板21;
承载板2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20,该第二电机20的型号可为Y90S-2,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的底端安装有打磨块19;
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支脚17,机体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25,密封门25一侧的机体1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6,该控制面板26的型号可为GC-1,控制面板2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0以及气缸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打磨的模具放置于置物台14的顶部,通过手动旋转手轮401,使其带动螺纹杆402位于螺纹筒405的内部旋转并滑移,并使得螺纹杆402带动夹持垫板404同步平移,以使得夹持垫板404将模具夹持固定于置物台14的顶端,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6打开气缸23,使其带动承载板21向下移动,以使得打磨块19的底端接触于模具的上表面,随后操作控制面板26打开第二电机20,使其由第二转轴24带动打磨块19高速旋转,以便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打磨工艺处理,之后通过打开第一电机12,使其由第一转轴11带动丝杆7位于顶箱6的内部进行旋转,经条形槽8对承载杆10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后,使得螺母9位于丝杆7的外壁进行滑移,进而使得螺母9经承载杆10带动工型架22进行平移,以便横向调节打磨块19的位置,进而可对模具的相应位置进行自动化打磨处理,最后通过打开抽风机16,使其经吸尘罩13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吸收至回收室18的内部,经网罩3对碎屑进行过程中,使得已过滤气体经排气口2排出,而碎屑则会存留于回收室18的底部,再打开密封门25,即可将碎屑排出,从而完成磨床的使用。

Claims (9)

1.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有置物台(14),所述置物台(14)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夹持结构(4),所述置物台(14)的上方设有顶箱(6),所述顶箱(6)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5),所述顶箱(6)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条形槽(8),所述顶箱(6)内部的一侧设有丝杆(7),所述丝杆(7)一侧的顶箱(6)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11),所述丝杆(7)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9),所述螺母(9)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承载杆(10),所述承载杆(10)的底端贯穿条形槽(8)并设有工型架(22),所述工型架(2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气缸(23),所述气缸(23)的底端贯穿工型架(22)并设有承载板(21),所述承载板(2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底端安装有打磨块(19),所述机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支脚(17),所述机体(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密封门(25),所述密封门(25)一侧的机体(1)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6),所述控制面板(2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0)以及气缸(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回收室(18),所述回收室(18)一侧的机体(1)内部设有抽吸室(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排气口(2),所述排气口(2)的一端延伸至回收室(18)的内部,所述排气口(2)位置处的回收室(18)内壁上安装有网罩(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有手轮(401)、螺纹杆(402)、立板(403)、夹持垫板(404)以及螺纹筒(405),所述置物台(14)顶端的两侧皆设有立板(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403)内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405),所述螺纹筒(405)的两端皆延伸至立板(40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405)一侧的置物台(14)上方皆设有两组夹持垫板(404),所述夹持垫板(404)与立板(403)呈水平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4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2),所述螺纹杆(402)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筒(405)的外部并安装有手轮(401),所述螺纹杆(402)的另一端延伸至螺纹筒(405)的外部并与夹持垫板(404)的外壁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4)远离机体(1)的一端设有吸尘罩(13),所述吸尘罩(13)的顶端通过支架与顶箱(6)的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室(15)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抽风机(16),所述抽风机(1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16)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回收室(18)的内部,所述抽风机(16)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尘罩(13)的外壁相连通。
CN202121958289.X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Active CN215968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289.XU CN21596800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289.XU CN21596800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8008U true CN21596800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8289.XU Active CN21596800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8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5464U (zh) 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CN214723084U (zh) 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铸件打磨装置
CN113843637A (zh) 一种可固定不同直径活塞杆的液压缸加工用切削设备
CN214642343U (zh) 一种盘形工件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15968008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磨床
CN213136257U (zh) 一种防转杆加工打磨设备
CN210307130U (zh) 用于汽车注塑件的打磨机构
CN218169906U (zh) 一种多角度抛光装置
CN207873886U (zh) 一种塑胶壳件自动打磨设备
CN110744319A (zh) 一种可调节材料角度的卧室镗床
CN216398215U (zh) 一种五金精密加工用的多工位切削设备
CN205765319U (zh) 一种机械加工专用的自动清理式平面磨床
CN213196898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2946898U (zh) 一种石英石台面端面打磨装置
CN216179235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生产的机床
CN220074152U (zh) 一种花岗石加工用平面磨床
CN214867516U (zh) 一种金属加工模具的表面铣削设备
CN113996872A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磨齿机及其磨齿方法
CN220408186U (zh) 一种塑料制品毛边打磨装置
CN219358981U (zh) 一种微晶玻璃陶瓷边缘加工处理装置
CN219666118U (zh) 一种汽车齿轮模具打磨装置
CN219426504U (zh) 一种塑胶模具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CN217493674U (zh) 一种模具生产打磨装置
CN219170417U (zh) 一种汽车塑料件表面整平设备
CN217890449U (zh) 一种异形管道端口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