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170U -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170U
CN215951170U CN202121854550.1U CN202121854550U CN215951170U CN 215951170 U CN215951170 U CN 215951170U CN 202121854550 U CN202121854550 U CN 202121854550U CN 215951170 U CN215951170 U CN 21595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ayer
light source
source structure
gui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45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恩辉
王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uoyings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uoyings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uoyings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uoyings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45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光源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导光模组与卡槽卡合连接,并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LED光源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导光模组的上方,导光模组包括反射层、导光层、扩散层和外观层,导光模组由反射层、导光层、扩散层和外观层依次粘接形成,使得导光模组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将导光模组卡入至卡槽内,从而将导光模组安装在曲面结构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在导光模组的上方安装上LED光源,从而形成一个弯曲角度较大的面光源结构。

Description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光源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面光源主流是平板结构,导光部分的导光板,其原材料本身是平面结构,厚度在1.8-3mm之间,不能直接受物理外力进行弯曲,无法满足工业设计的弯曲状态外观需求。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部分弯曲形态的面光源,是对导光板施加内力进行加热来折弯定型,从而形成弯曲结构,热弯投入成本高,不良率高,且能达到的弧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市面上弯曲形态的面光源,是通过对导光板进行热弯定型从而形成弯曲结构,且弯曲弧度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所述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LED光源和导光模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导光模组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LED光源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
所述导光模组包括反射层、导光层、扩散层和外观层,所述导光层的一侧与所述反射层粘接,所述导光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粘接,所述外观层与所述扩散层粘接,并位于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
所述导光模组由所述反射层、所述导光层、所述扩散层和所述外观层依次粘接形成,使得所述导光模组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将所述导光模组卡入至所述卡槽内,从而将所述导光模组安装在曲面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在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安装上所述LED光源,从而形成一个弯曲角度较大的面光源结构。
其中,所述LED光源包括LED灯条、散热支架和电源引线,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散热支架粘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所述散热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且罩设在所述LED灯条的外部,所述电源引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
将所述LED灯条粘接在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将所述散热支架利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安装在所述LED灯条的外部,从而对所述LED灯条起到一个保护和散热的作用。
其中,所述LED灯条包括PCB板和LED灯珠,所述PCB板由铝基板和FR-4制成,所述LED灯珠的封装大小与所述导光模组相对应。
所述PCB板可以由软基材或硬基材制成,当结构设计要求入光侧有弧度时,则选用软基材制成的所述PCB板。
其中,所述反射层由带有反射功能的反射片组成,所述反射片的厚度0.1-0.3mm之间。
所述反射层由厚度在0.1-0.3mm之间的反射片组成,使得所述反射层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
其中,所述导光层由光学级导光板组成,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网点,所述导光层的厚度在0.5-1.0mm之间。
通过在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所述网点,从而起到导光作用,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厚度在0.5-1.0mm之间,有利于弯曲。
所述扩散层由带有扩散功能的扩散片或扩散板组成,所述扩散片厚度0.1-0.3mm之间,所述扩散板由PP材料制成,所述扩散板的厚度在0.7-1.0mm之间。
所述扩散层33当采用厚度为0.1-0.3mm之间的扩散片组成时,所述扩散层33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当所述扩散层33采用厚度在0.7-1.0mm之间的扩散板组成时,所述扩散层33可以在0°-100°之间弯曲。
所述外观层由透明膜片组成,所述透明膜片的厚度在0.1-0.3mm之间。
所述外观层34有厚度在0.1-0.3mm之间的透明膜片组成,使得所述外观层34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框架和柔性连接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柔性连接件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框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框架可以是铝边框,也可以是注塑的塑料件结构,根据面光源弯曲半径和面积来选择合适的曲面结构的框架来固定所述导光模组,将所述导光模组卡入至所述卡槽内,所述柔性连接件有柔性材料制成,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将所述导光模组安装在适应弧度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其中,每个所述框架均包括安装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板,每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其中,每个所述柔性连接件均包括柔性连接框和两个固定板,所述柔性连接框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所述柔性连接框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柔性连接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框架的两端拆卸连接。
将所述导光模块的两端分别卡入至对应的所述卡槽内,将所述柔性连接框弯曲至与所述框架一致的曲线,从而将所述柔性连接框卡入至所述安装槽内,利用螺钉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框架连接,从而将所述导光模组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所述导光模组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LED光源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所述导光模组包括反射层、导光层、扩散层和外观层,所述导光模组由所述反射层、所述导光层、所述扩散层和所述外观层依次粘接形成,使得所述导光模组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将所述导光模组卡入至所述卡槽内,从而将所述导光模组安装在曲面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在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安装上所述LED光源,从而形成一个弯曲角度较大的面光源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卡槽、13-框架、131-安装板、132-侧板、14-柔性连接件、141-柔性连接框、142-固定板、15-安装槽、2-LED光源、21-LED灯条、22-散热支架、23-电源引线、3-导光模组、31-反射层、32-导光层、33-扩散层、34-外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所述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11、LED光源2和导光模组3,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上均设置有卡槽12,所述导光模组3与所述卡槽12卡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之间,所述LED光源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3的上方;
所述导光模组3包括反射层31、导光层32、扩散层33和外观层34,所述导光层32的一侧与所述反射层31粘接,所述导光层32的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33粘接,所述外观层34与所述扩散层33粘接,并位于所述扩散层33远离所述导光层3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模组3由所述反射层31、所述导光层32、所述扩散层33和所述外观层34依次粘接形成,使得所述导光模组3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将所述导光模组3卡入至所述卡槽12内,从而将所述导光模组3安装在曲面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之间,在所述导光模组3的上方安装上所述LED光源2,从而形成一个弯曲角度较大的面光源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2包括LED灯条21、散热支架22和电源引线23,所述LED灯条21与所述导光模组3粘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3的上方,所述散热支架2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3的上方,且罩设在所述LED灯条21的外部,所述电源引线23与所述LED灯条2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LED灯条21粘接在所述导光模组3的上方,将所述散热支架22利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之间,并安装在所述LED灯条21的外部,从而对所述LED灯条21起到一个保护和散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条21包括PCB板和LED灯珠,所述PCB板由铝基板和FR-4制成,所述LED灯珠的封装大小与所述导光模组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PCB板可以由软基材或硬基材制成,当结构设计要求入光侧有弧度时,则选用软基材制成的所述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31由带有反射功能的反射片组成,所述反射片的厚度在0.1-0.3mm之间,所述导光层32由光学级导光板组成,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网点,所述导光层32的厚度在0.5-1.0mm之间,所述扩散层33由带有扩散功能的扩散片或扩散板组成,所述扩散片厚度在0.1-0.3mm之间,所述扩散板由PP材料制成,所述扩散板的厚度在0.7-1.0mm之间,所述外观层34由透明膜片组成,所述透明膜片的厚度在0.1-0.3mm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片的厚度在0.1-0.3mm之间,使得所述反射层31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通过在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所述网点,从而起到导光作用,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厚度在0.5-1.0mm之间,有利于弯曲,所述扩散层33当采用厚度为0.1-0.3mm之间的扩散片组成时,所述扩散层33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当所述扩散层33采用厚度在0.7-1.0mm之间的扩散板组成时,所述扩散层33可以在0°-100°之间弯曲,所述外观层34有厚度在0.1-0.3mm之间的透明膜片组成,使得所述外观层34可以在0°-180°之间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均包括框架13和柔性连接件14,所述框架13上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柔性连接件14上设置有所述卡槽12,所述柔性连接件14与所述框架13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1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导光模组3卡入至所述卡槽12内,所述柔性连接件14有柔性材料制成,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14将所述导光模组3安装在适应弧度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框架13均包括安装板131和两个侧板132,所述安装板13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板132,每个所述侧板132均与所述安装板1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32与所述安装板131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132与所述安装板131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柔性连接件14均包括柔性连接框141和两个固定板142,所述柔性连接框141与所述安装槽15相适配,所述柔性连接框141远离所述安装槽15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槽12,所述柔性连接框14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板142,每个所述固定板142分别与所述框架13的两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导光模块的两端分别卡入至对应的所述卡槽12内,将所述柔性连接框141弯曲至与所述框架13一致的曲线,从而将所述柔性连接框141卡入至所述安装槽15内,利用螺钉将所述固定板142与所述框架13连接,从而将所述导光模组3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之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LED光源和导光模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导光模组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LED光源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
所述导光模组包括反射层、导光层、扩散层和外观层,所述导光层的一侧与所述反射层粘接,所述导光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粘接,所述外观层与所述扩散层粘接,并位于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包括LED灯条、散热支架和电源引线,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散热支架粘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所述散热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光模组的上方,且罩设在所述LED灯条的外部,所述电源引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条包括PCB板和LED灯珠,所述PCB板可以由软基材或硬基材制成,当结构设计要求入光侧有弧度时,则选用软基材制成的所述PCB板,所述LED灯珠的封装大小与所述导光模组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由带有反射功能的反射片组成,所述反射片的厚度0.1-0.3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层由光学级导光板组成,所述光学级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网点,所述导光层的厚度在0.5-1.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层由带有扩散功能的扩散片或扩散板组成,所述扩散片厚度0.1-0.3mm之间,所述扩散板由PP材料制成,所述扩散板的厚度在0.7-1.0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观层由透明膜片组成,所述透明膜片的厚度在0.1-0.3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框架和柔性连接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柔性连接件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框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框架均包括安装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板,每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柔性连接件均包括柔性连接框和两个固定板,所述柔性连接框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所述柔性连接框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柔性连接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框架的两端拆卸连接。
CN202121854550.1U 2021-08-10 2021-08-10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Active CN21595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4550.1U CN215951170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4550.1U CN215951170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170U true CN215951170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4550.1U Active CN215951170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47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476950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280009B2 (en) Double-sided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5067622U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21669768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6206139A1 (zh) 反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4019258A1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1000433A (zh) 背光模组
WO2013166747A1 (zh) 背光模组
CN107438905B (zh) 发光器件阵列及包含该发光器件阵列的照明系统
CN215416199U (zh) 移动设备及液晶屏背光模组
CN215951170U (zh) 可任意弯曲的面光源结构
WO2014056266A1 (zh) 背光模组
CN214669983U (zh) 一种前框内接安装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7689802U (zh) 背光模组
CN113064293B (zh) 一种显示器结构
CN208847864U (zh) 一种车载导光板模组、车载背光模组及lcd显示屏
CN212723599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420996B1 (ko) 액정표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925130A (zh) 一种对称式双面屏液晶模组结构
KR10121064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7443696U (zh) 一种防异响的背光源
KR101656501B1 (ko) 헤드라이트용 백플레이트
CN113539135B (zh) 一种光箱及显示装置
CN219475952U (zh) 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