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7622U -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7622U
CN215067622U CN202120643638.2U CN202120643638U CN215067622U CN 215067622 U CN215067622 U CN 215067622U CN 202120643638 U CN202120643638 U CN 202120643638U CN 215067622 U CN215067622 U CN 215067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display
ligh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36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兆收
李丹
冯鸿博
石海军
王伯长
吴斌
屈庆山
侯善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36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7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7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7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且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所述边框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面粘结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导光结构配合。本公开能够实现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装。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拼接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拼接显示装置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显示装置拼接而成,各独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难以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且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所述边框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面粘结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导光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包括:
背板;
中框,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背向所述显示面板延伸,并与所述背板接触;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支撑部外侧,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之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
底壁,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壁;
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位于所述第一壁体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壁体相对所述第二壁体朝所述侧壁内侧凹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壁体;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晶薄膜,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
保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壁体的外侧,且所述保护板与所述第一壁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电连接于所述覆晶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螺纹固定于所述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还包括:
加强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并支撑于所述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支撑部背向所述侧壁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朝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沿着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段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段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段朝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为平滑过渡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的材料均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为条形面,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宽度为0.3mm-2mm。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晶薄膜,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并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
防护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外侧,并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覆晶薄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覆晶薄膜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防护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任一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任一所述覆晶薄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位于所述边框的外侧,并与所述覆晶薄膜电连接;
保护板,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外侧,且所述保护板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电路板的空间;所述防护件连接于所述保护板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自所述保护板一体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相对所述保护板朝所述显示面板倾斜,所述防护件的倾斜角为1°-2°。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朝所述边框内侧凹陷;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电路板的空间;所述防护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包括:
背板,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板体固定于所述背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朝所述保护板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一板体的倾斜角为1.5°-2.5°。
进一步地,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第二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和等于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均设有框胶,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等于1.2mm,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等于0.8mm。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
底壁,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壁;
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底壁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壁的方向所述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发光区、第二发光区以及第三发光区,所述第二发光区围绕所述第一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区围绕所述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区位于所述发光结构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三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及出光侧各设有偏光片,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涂覆有固定胶,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所述固定胶与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所述偏光片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固定胶为UV胶,所述UV胶内边缘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域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所述UV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
扩散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导光条,粘结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固定所述扩散板边缘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所述导光条的透光率为60%-99%。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条贴附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所述导光条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的间距小于所述扩散板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通过固定胶或热熔胶粘结,所述固定胶或所述热熔胶的透光率为60%-99%。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底壁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反光片,设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发光结构之间,所述加强部压合于所述反光片的边缘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宽度为0.88mm或1.76mm。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覆晶薄膜,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并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所述覆晶薄膜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的一侧设有绝缘有机薄膜;防护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外侧,并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防护件压设于所述绝缘有机薄膜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拼接显示装置,所述拼接显示装置由多个显示装置拼接而成,所述显示装置为上述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边框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将第二支撑面与导光结构配合,并将第一支撑面粘结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在去除保护板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中框和背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中框的受力模型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保护板与覆晶薄膜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保护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一板体以及防护件的倾斜角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发光区、第二发光区以及第三发光区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发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再一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基板;101、显示区域;102、第一非显示区域;1021、绑定区;103、第二非显示区域;2、导光结构;201、扩散板;202、扩散片;203、导光条;3、支撑部;301、第一支撑段;302、第二支撑段;4、固定部;5、第一支撑面;6、第二支撑面;7、侧壁;701、第一壁体;702、第二壁体;703、第三壁体;8、底壁;9、保护板;901、第一板体;902、第二板体;903、第三板体;10、框胶;11、加强部;12、电路板;13、覆晶薄膜;14、防护件;15、第一保护胶;16、第二保护胶;17、发光结构;1701、第一发光区;1702、第二发光区;1703、第三发光区;18、光源;100、中框;200、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
该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且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2。如图3所示,该边框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该第二支撑面6位于第一支撑面5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该第一支撑面5粘结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该第二支撑面6与导光结构2配合。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2,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边框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将第二支撑面6与导光结构2配合,并将第一支撑面5粘结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的组装。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其可以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该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如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01以及围绕显示区域101的非显示区域。该非显示区域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第一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域102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第二非显示区域103。该第一非显示区域102可以包括绑定区1021。该第一非显示区域102以及第二非显示区域103均可以设有框胶10。该第一非显示区域102的宽度与第二非显示区域103的宽度的和可以等于2mm。该第一非显示区域102的宽度L1可以等于1.2mm,该第二非显示区域103的宽度L2可以等于0.8mm。此外,该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及出光侧各设有偏光片。
如图5所示,该导光结构2可以包括扩散板201。该扩散板201可以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该扩散板201的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PS),但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该导光结构2可以包括扩散片202。该扩散片202可以位于扩散板201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
该边框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该第一支撑面5可以与显示面板平行。该第一支撑面5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配合,以使边框连接于显示面板。具体地,该第一支撑面5上涂覆有固定胶,该第一支撑面5通过固定胶与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上述偏光片粘结。其中,该第一支撑面5上的固定胶粘结于偏光片的边缘区域。该第一支撑面5可以呈条形面,并与显示面板的侧边平行。如图3所示,该第一支撑面5的宽度L3可以为0.3mm-2mm。优选地,该第一支撑面5的宽度L3为0.88mm或1.76mm。该第二支撑面6可以与第一支撑面5平行。该第二支撑面6与导光结构2配合,即第二支撑面6支撑导光结构2。以导光结构2包括扩散板201和扩散片202为例,该第二支撑面6用于支撑扩散板201。在一实施方式中,该扩散片202可以与第二支撑面6通过固定胶或热熔胶粘结。该固定胶或热熔胶的透光率可以为60%-99%。上述的固定胶可以为UV(紫外线)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的导光结构2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支撑面6与扩散板201之间的导光条203。该导光条203相反的两个表面均可以设有粘胶层,该导光条203的一个表面上的粘胶层与第二支撑面6粘结,该导光条203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粘胶层与扩散板201粘结,以使导光条203粘结于扩散板201与第二支撑面6之间,固定所述扩散板201边缘于所述第二支撑面6上。该导光条的透光率可以为60%-99%,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该第二支撑面6位于第一支撑面5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即第一支撑面5位于第二支撑面6与显示面板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面5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面6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其中,该第一支撑面5与第二支撑面6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距离需要大于或等于导光结构2的厚度。该边框还可以设有连接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的支撑侧面。以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平行为例,该支撑侧面可以与第二支撑面6垂直,从而在边框上形成一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为第二支撑面6和支撑侧面。上述导光条203可以通过粘胶层粘结于所述支撑侧面,该导光条203与支撑侧面的间距小于扩散板201边缘与支撑侧面的间距。
如图3所示,该边框可以包括背板200和中框100。该背板200可以包括底壁8和侧壁7。该底壁8可以与上述的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且位于导光结构2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该侧壁7连接于底壁8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该侧壁7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701和第二壁体702。该第二壁体702位于第一壁体701远离底壁8的一侧,且第一壁体701相对第二壁体702朝侧壁7内侧凹陷,即第二壁体702位于第一壁体701外侧。该侧壁7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壁体701和第二壁体702的第三壁体703。该第一壁体701和第二壁体702可以均垂直于底壁8。该第三壁体703可以与底壁8平行,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该中框100可以固定于背板200。如图3、图15以及图16所示,该中框100可以包括支撑部3和固定部4。上述的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均位于支撑部3的一端,即支撑部3的一端面向显示面板的表面包括第一支撑面5和第二支撑面6,该支撑部3的另一端背向显示面板延伸,并与背板200接触。其中,该支撑部3远离显示面板的一端与背板200的底壁8接触,以使支撑部3支撑于背板200的底壁8。该支撑部3的材料可以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该支撑部3靠近显示面板的一端朝支撑部3的外侧弯折。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该支撑部3沿着支撑部3的延伸方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段301和第二支撑段302,该第二支撑段302位于第一支撑段301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该第一支撑段301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垂直,该第二支撑段302相对第一支撑段301朝支撑部3的外侧倾斜。该支撑部3的内表面可以为平滑过渡的表面,以提高支撑部3内表面的反光效果。如图14所示,该第一支撑段301的内表面为平直面,该第一支撑段301的平直面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长度L14可以为15.3mm;该第二支撑段302的内表面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面和弧面,该第二支撑段302的平直面在第二支撑段30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15可以为8mm;该第二支撑段302的弧面的曲率半径R可以为10mm。
该固定部4可以位于支撑部3外侧。其中,上述的背板200的侧壁7可以位于支撑部3与固定部4之间。该固定部4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支撑部3的两端之间,另一端可以固定于背板200,以使固定部4与支撑部3之间形成夹角。其中,该固定部4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支撑部3的第二支撑段302,该固定部4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背板200的侧壁7。该固定部4可以固定于背板200的侧壁7远离底壁8的一端,也就是说,该固定部4可以固定于背板200的侧壁7靠上的区域。具体地,该固定部4可以固定于背板200的侧壁7的第二壁体702。该固定部4可以与背板200的侧壁7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此外,该固定部4可以呈板状结构,并与背板200侧壁7的第二壁体702平行。该固定部4的材料可以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但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该固定部4的材料可以与支撑部3的材料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该固定部4可以可拆卸连接于支撑部3,当然,该固定部4也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部3,但本公开不限于此,该固定部4可以与支撑部3为一体式结构。采用多个本公开的显示装置拼接成拼接显示装置时,如图6所示,支撑部3靠近显示面板的一端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会受到朝支撑部3内侧的挤压作用力F1,由于本公开的固定部4固定于背板200,支撑部3远离显示面板的一端支撑于背板200,且固定部4与支撑部3之间形成夹角,可以使背板200对支撑部3产生支撑作用力F2,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变形能力。
此外,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中框100还可以包括加强部11。该加强部11可以连接于支撑部3靠近背板200的底壁8的一端,并支撑于背板200的底壁8。其中,该加强部11可以连接于上述第一支撑段301远离第二支撑段302的一端,从而可以降低第一支撑段301与背板200的底壁8之间的压强。具体地,该加强部11可以设于支撑部3背向背板200侧壁7的一侧。该加强部11可以呈板状结构,并与背板200的底壁8平行,且贴合于背板200的底壁8。
如图5和图8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电路板12和覆晶薄膜13(COF)。该覆晶薄膜13与上述的绑定区1021连接,且覆盖薄膜覆盖显示面板的侧面的部分区域。其中,该覆晶薄膜13可以覆盖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侧面的部分区域。当然,该覆晶薄膜13也可以覆盖显示面板的其它侧的侧面的部分区域。该电路板12可以位于边框的外侧,并与覆晶薄膜13电连接。该电路板12可以位于上述的背板200的侧壁7外侧,并与背板200的侧壁7的第一壁体701相对设置。当然,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板9。该保护板9可以连接于第一壁体701的外侧,且保护板9与第一壁体701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上述的电路板12位于该容纳空间内。其中,该保护板9可以螺纹连接于第一壁体701,但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该保护板9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901和第二板体902。该第二板体902可以位于第一板体901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且第一板体901相对第二板体902朝边框内侧凹陷,即第二板体902位于第一板体901外侧。该保护板9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板体901和第二板体902的第三板体903。该第三板体903可以与底壁8平行,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该第一板体901可以螺纹连接于第一壁体701,上述的容纳空间形成于第二板体902与第一壁体701之间。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第一板体901可以相对第二板体902朝保护板9的内侧倾斜,且第一板体901的倾斜角β1为1.5°-2.5°,例如1.5°、1.8°、2°、2.5°等。图9中β3与β1的和等于90°。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防护件14。该防护件14位于显示面板的侧面外侧。采用多个本公开的显示装置拼接成拼接显示装置时,所设置的防护件14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侧面在拼接过程中受到的损伤。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防护件14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覆盖有覆晶薄膜13的侧面的外侧,且防护件14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覆晶薄膜13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从而可以防止防护件14挤压覆晶薄膜13。覆盖显示面板的一个侧面的覆晶薄膜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覆晶薄膜13沿着平行于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该防护件14的数量也为多个,且多个防护件14沿着平行于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任一防护件14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任一覆晶薄膜13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覆晶薄膜13背向显示面板的侧面的一侧设有绝缘有机薄膜,上述防护件14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覆晶薄膜13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且防护件14压设于绝缘有机薄膜上,可以提高覆晶薄膜13的稳定性。
上述防护件14可以连接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具体而言,如图9和图10所示,该防护件14可以连接于上述保护板9的侧边。以保护板9包括第一板体901和第二板体902为例,该防护件14连接于第二板体902远离第一板体901的侧边。该防护件14可以自保护板9一体延伸,且防护件14相对保护板9朝显示面板倾斜,如此设置,当上述保护板9在外力作用下固定于第一壁体701的外侧时,防护件14会受到背向显示面板的侧面的作用力,由于防护件14相对保护板9朝显示面板倾斜,从而可以防止防护件14与显示面板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增大,避免影响显示效果。其中,该防护件14的倾斜角β2可以为1°-2°,例如1°、1.5°、2°等。
此外,图11所示结构与图7所示结构位于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在图7中,第一支撑面5的宽度等于0.8mm,即第一支撑面5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区域的宽度等于0.8mm,保护板9的厚度L4等于0.4mm,第一保护胶15的厚度L5等于0.1mm,第二保护胶16的厚度L6等于0.05mm,图7中的第一支撑面5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101不重叠,且图7所示结构处的非显示区域可以为上述的第一非显示区域102。该第一保护胶15和/或第二保护胶16可以为外观胶带。在图11中,第一支撑面5的宽度L9等于1mm,即第一支撑面5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粘结区域的宽度等于1mm,图11所示结构处的非显示区域可以为上述的第二非显示区域103,图11中的第一支撑面5与第二非显示区域103部分重叠,且重叠区域的宽度L8等于0.2mm,第二保护胶16的厚度L6等于0.05mm。
如图12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发光结构17。该发光结构17可以设于底壁8面向显示面板的表面,沿着平行于底壁8的方向发光结构17包括第一发光区1701、第二发光区1702以及第三发光区1703。该第二发光区1702围绕第一发光区1701,第三发光区1703围绕第二发光区1702,第三发光区1703位于发光结构17的边缘区域。该第三发光区1703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第一发光区1701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该第一发光区1701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第二发光区1702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如图13所示,背板200的底壁8上设有多个光源18,多个光源18构成多个光源列,多个光源列对称分布。该第一发光区1701中相邻光源列的距离小于第二发光区1702中相邻光源列的距离,该第三发光区1703中相邻光源列的距离小于第一发光区1701中相邻光源列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13所示,L10为第一光源列到上述第二支撑段302的内表面的距离,L11为第二光源列到第一光源列的距离,L12为第三光源列到第二光源列的距离,L13为第四光源列到第三光源列的距离。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存在多个相邻的光源列之间的距离等于L13。L10可以等于18.3mm,L11可以等于54.5mm,L12可以等于90mm,L13可以等于74.674mm。距离等于L13的多个光源列可以构成上述的第一发光区1701,距离等于L12的多个光源列可以构成上述的第二发光区1702,距离等于L11的多个光源列可以构成上述的第二发光区1702。如图14所示,第二支撑段302的内表面能够将光线反射至显示面板对应于第二发光区1702的区域,本公开使第二发光区1702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小于第一发光区1701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也就是说,本公开设置的第二发光区1702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的值较小,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对应于第二发光区1702的亮度过高,可以提高显示均匀性。此外,上述各光源18的发光角可以为160°。此外,本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底壁8与发光结构17之间的反光片。上述的加强部11(见图5)支撑于反光片的边缘区域,能够解决由于反光片的边缘翘曲所导致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上述第一支撑面5涂覆的UV胶内边缘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101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防止UV胶遮挡显示区域101、降低边缘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及均匀度;同时,第一支撑面5涂覆的UV胶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该间隔能够防止UV胶外溢而粘固该覆晶薄膜13。上述导光条203贴附于第二支撑面6的侧壁,导光条203与第二支撑面6的侧壁的间距小于扩散板201边缘与第二支撑面6的侧壁的间距。该第二支撑面6的侧壁即为上述的支撑侧面。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拼接显示装置。该拼接显示装置可以由多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拼接而成。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拼接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显示装置与上述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公开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且包括边框和导光结构,所述边框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面粘结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导光结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
背板;
中框,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背向所述显示面板延伸,并与所述背板接触;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支撑部外侧,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之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
底壁,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壁;
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二壁体位于所述第一壁体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壁体相对所述第二壁体朝所述侧壁内侧凹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壁体;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晶薄膜,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
保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壁体的外侧,且所述保护板与所述第一壁体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电连接于所述覆晶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螺纹固定于所述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
加强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并支撑于所述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支撑部背向所述侧壁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朝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沿着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段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段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段朝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为平滑过渡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的材料均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为条形面,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宽度为0.3mm-2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晶薄膜,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并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
防护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外侧,并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覆晶薄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防护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的方向间隔分布,任一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与任一所述覆晶薄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位于所述边框的外侧,并与所述覆晶薄膜电连接;
保护板,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外侧,且所述保护板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电路板的空间;所述防护件连接于所述保护板的侧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自所述保护板一体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相对所述保护板朝所述显示面板倾斜,所述防护件的倾斜角为1°-2°。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朝所述边框内侧凹陷;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电路板的空间;所述防护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侧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
背板,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板体固定于所述背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朝所述保护板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一板体的倾斜角为1.5°-2.5°。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第二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和等于2mm。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均设有框胶,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等于1.2mm,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等于0.8mm。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
底壁,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底壁;
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底壁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壁的方向所述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发光区、第二发光区以及第三发光区,所述第二发光区围绕所述第一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区围绕所述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区位于所述发光结构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三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及出光侧各设有偏光片,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涂覆有固定胶,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所述固定胶与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所述偏光片粘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固定胶为UV胶,所述UV胶内边缘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域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所述UV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呈间隔状,水平间隔距离0.1mm-0.8mm。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
扩散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导光条,粘结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固定所述扩散板边缘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所述导光条的透光率为60%-99%。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贴附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所述导光条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的间距小于所述扩散板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侧壁的间距。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通过固定胶或热熔胶粘结,所述固定胶或所述热熔胶的透光率为60%-99%。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底壁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反光片,设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发光结构之间,所述加强部压合于所述反光片的边缘区域。
3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宽度为0.88mm或1.76mm。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晶薄膜,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并遮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侧面,所述覆晶薄膜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的一侧设有绝缘有机薄膜;
防护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外侧,并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防护件压设于所述绝缘有机薄膜上。
36.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显示装置由多个显示装置拼接而成,所述显示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35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120643638.2U 2021-03-30 2021-03-30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067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3638.2U CN215067622U (zh) 2021-03-30 2021-03-30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3638.2U CN215067622U (zh) 2021-03-30 2021-03-30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7622U true CN21506762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3638.2U Active CN215067622U (zh) 2021-03-30 2021-03-30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762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9959A (zh) * 2021-12-29 2022-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4783304A (zh) * 2022-04-25 2022-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CN114839809A (zh) * 2022-04-22 2022-08-02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859599A (zh) * 2022-04-27 2022-08-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2205870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WO2023207329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拼接显示装置
WO2024044989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870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4399959A (zh) * 2021-12-29 2022-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4399959B (zh) * 2021-12-29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4839809A (zh) * 2022-04-22 2022-08-02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02646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07329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拼接显示装置
CN114783304A (zh) * 2022-04-25 2022-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WO2023207287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CN114783304B (zh) * 2022-04-25 2023-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CN114859599A (zh) * 2022-04-27 2022-08-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4044989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67622U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WO201616166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US1129421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bezel size
JP6207852B2 (ja) 表示装置
KR102050382B1 (ko) 액정표시 장치
JP201504309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153609A1 (en) Bottom chassis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8003299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220163838A1 (en) Display device
US804508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40036197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9015029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CN108717240B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KR101630342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US20140192497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display module
CN10697048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192206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202037983A (zh) 顯示模組及具有該顯示模組的顯示裝置
US2017031529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0700043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09928188U (zh) 显示装置
CN108458280B (zh) 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KR101737799B1 (ko) 차광테이프와 이를 적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5145070A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