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227U -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227U
CN215937227U CN202121625593.2U CN202121625593U CN215937227U CN 215937227 U CN215937227 U CN 215937227U CN 202121625593 U CN202121625593 U CN 202121625593U CN 215937227 U CN215937227 U CN 215937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leaning apparatus
surface cleaning
fluid
hollow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55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少将
唐成
段飞
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55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能够进行滚动以便对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为刚性;以及清洁部件,驱动轴带动清洁部件进行旋转,并且清洁部件被施加外力时能够发生变形,其中,清洁部件包括:中空体,中空体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中空部,驱动轴配置在中空部中;以及支撑体,支撑体为软质材料,柔性材料比软质材料更柔软,支撑体配置成围绕在中空体的外侧以支撑柔性中空体。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等表面清洁设备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吸尘器中通常设有滚刷等部件,通过滚刷的滚动来实现垃圾的清洗。通过滚刷可以实现湿式清洁也可以实现干式清洁。
在湿式清洁的方式中,通过滚刷的滚动来实现对清洁表面的擦洗,在干式清洁的方式中,通过滚刷与吸尘口的配合来实现垃圾的吸入。
如果滚刷部件的材料过硬,则清洁效果可能不会理想,例如滚刷不能紧密地与清洁表面等进行贴合,在碰到缝隙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的清理。而且,滚刷的表面很容易粘附诸如细毛、碎屑等垃圾。而且对于不平整的表面或者大的碎屑等,吸尘器可能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在滚刷材料过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滚刷的严重变形,严重情况下,滚刷可能由于变形而不能进行转动。
因此,滚刷需要进行设计成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且也能够增大有效清洁面积及获得良好的清洁效果等其他问题。此外,为了获得良好的清洁效果等,还需要设计具有相应滚刷的表面清洁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能够进行滚动以便对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为刚性;以及
清洁部件,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清洁部件进行旋转,并且所述清洁部件被施加外力时能够发生变形,其中,所述清洁部件包括:
中空体,所述中空体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中空部,所述驱动轴配置在所述中空部中;以及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软质材料,所述柔性材料比所述软质材料更柔软,所述支撑体配置成围绕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以支撑所述柔性中空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中空体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中空体不进行相对滑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设置能够隔离液体,以防止液体通过所述支撑体进入所述中空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部件还包括液体隔离层,所述液体隔离层配置在所述中空体与所述支撑体之间,以防止液体通过所述支撑体进入所述中空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液体隔离层将所述支撑体粘合至所述中空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为管状结构并且套设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或者所述支撑体为条状结构并且以叠合方式缠绕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或者所述支撑体通过涂覆方式设置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部件还包括滑动层,所述滑动层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表面,并且所述滑动层为所述中空体提供支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部件的滑动层为支撑性织物层。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层通过粘结剂粘合在所述中空部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以便安装和驱动所述清洁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联接驱动器,所述联接驱动器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处或者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中部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部件的轴向长度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五倍以上。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空体的厚度大致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一半。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的厚度大致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十分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头装置,所述清洁头装置包括: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作为所述清洁头装置的滚刷部,所述滚刷部能够被驱动以进行转动;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室,所述滚刷部在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所述腔室之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头装置还包括:流体分配器,所述流体分配器包括流体输入部和多个流体输出单元,经由所述流体输入部,流体分配器之外的流体被输入至所述流体分配器之内,经由所述多个流体输出单元,流体分配器内的流体被输出至所述滚刷部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流体分配器上设置有流体输出单元的各个位置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面积与各个位置与所述流体输入部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滚刷部的轴向方向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壁形成有空气入口部,空气能够经由所述空气入口部进入所述壳体的腔室。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入口部的上方设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形成在所述腔室之内,所述流体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上,所述分隔部以及所述流体分配器均设置在所述滚刷部的后方。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隔部为分隔板,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或者与所述壳体为可拆卸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入口部形成在所述滚刷部的后方。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刷毛,并且所述刷毛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外侧;以及
吸尘口,所述清洁装置设置至所述吸尘口,并且通过所述清洁装置的旋转将清扫物卷带至所述吸尘口中。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成将所述清扫物吸入所述吸尘口中。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擦洗部件,用于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所述擦洗部件包括:
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配置成能够被转动并且形成第一旋转圆周,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第一旋转中心及第一边缘,并且第一边缘由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构成,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以上,并且四个以上的第一弧段和四个以上的第二弧段交替连接来构成所述第一边缘;以及
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配置成能够被转动并且形成第二旋转圆周,所述第二旋转件包括第二旋转中心及第二边缘,并且第二边缘由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构成,所述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以上,并且四个以上的第三弧段和四个以上的第四弧段交替连接来构成所述第二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呈外凸形状,第二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呈内凹形状,所述第三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呈外凸形状,第四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呈内凹形状,所述第一旋转圆周与所述第二旋转圆周具有重叠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的转动过程中,在所述重叠区域的边缘及内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保持持续相切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的数量为四个至八个,和/或所述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的数量为四个至八个。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清洁表面上下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有清洁材料以便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材料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且所述安装板配置成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清洁材料随着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转动而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擦洗部件的尺寸设置成:被设置至表面清洁装置后,所述第一旋转圆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圆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之外,或者所述第一旋转圆周和第二旋转圆周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齐平。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擦洗部件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的后侧,并且所述擦洗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被转动以便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和/或擦洗。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还设置有地刷,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中,所述地刷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前侧,通过所述地刷将清洁表面的清扫物聚集至所述吸尘口附近,并且通过所述吸尘口将清扫物吸入所述表面清洁设备中,所述地刷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地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两个驱动轮,所述两个驱动轮被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驱动轮被同时驱动或分别驱动,以便带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行进。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从动轮,在所述行进方向中,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前侧。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擦洗部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擦洗部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擦洗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 (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 (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能够进行滚动以便对诸如地板等的清洁表面进行清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100可以包括驱动轴110、中空体120和支撑体130。其中中空体120和支撑体130构成清洁部件。
驱动轴110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外侧设置有中空体120。驱动轴110可以连接有联接驱动器,联接驱动器可以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处或者设置在驱动轴的中部位置,或者除了驱动轴的两端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在连接在两端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清洁装置的两端解放,从而使得清洁部件可以裸露在外,这样可以避免对墙角等位置清扫不到的情况出现,同样地,设置在一端处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另一端解放。
联接驱动器可以与电机轴等连接,电机轴通过联接驱动器使得驱动轴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轴带动清洁部件进行旋转。
在本公开中,清洁部件与清洁表面接触时,接触区域的部件能够变形,并且可以实现扁平化的形状。这样清洁部件的扁平化可以增大清洁装置对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时的有效清洁面积和清洁力度,从而提高清洁效果。此外,通常在清洁装置进行清洁的过程中,某些细丝将会附着在清洁装置的表面上,通过清洁部件的变形,可以使得细丝从清洁部件上脱落,然后可以将脱落的细丝吸走。同时,清洁部件的内部通过刚性的驱动轴进行支撑,这样防止整个清洁装置进行变形。此外,通过
清洁部件可以可移动地安装至驱动轴,并且可以将清洁部件从驱动轴上取下来进行清洗等。在驱动轴上可以设置有凹槽或凸起,其中凹槽或凸起可以沿着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相应地,在清洁部件的相应位置也可以设置有凸起或凹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安装和驱动清洁部件。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结构。
清洁部件的中空体可以由管状柔性材料制成。中空体120可以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中空部,驱动轴110配置在中空部中,并且清洁部件可以与驱动轴110可拆卸的安装。在中空体120的外侧可以设置有支撑体130,支撑体130可以从外侧对柔性的中空体120进行支撑。支撑体130为软质材料,在本公开中,中空体120的柔性材料比支撑体130的软质材料更柔软。
支撑体130相对于中空体120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体130与中空体120不进行相对滑动。在本公开中,支撑体130 的形状也可以为管状,并且支撑体130和中空体120可以直接固定安装,此外支撑体130和中空体120之间也可以包括其他材料层等。这将在下面具体描述。
可以将支撑体130设置能够隔离液体,以防止液体通过支撑体进入中空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由能够隔离液体的材料制成。
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支撑体130和中空体120之间可以设置有液体隔离层,液体隔离层配置在中空体120与支撑体130之间,以防止液体通过支撑体130进入中空体120。液体隔离层可以为薄膜层的形式,从而对液体进行阻隔。另外液体隔离层可以为粘合剂层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对液体的阻隔作用,还可以将支撑体130粘附在中空体120上,从而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作用。
在上面说明了,支撑体130可以为管状结构并且套设在中空体120 的外侧。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支撑体130可以为条状,例如长带的形状,这样可以将条状的支撑体130沿着中空体120的纵向缠绕在中空体上,其中缠绕过程中,支撑体130被通过边缘部分叠合的方式沿着中空体120进行螺旋缠绕。在本公开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支撑体130也可以通过涂覆的方式设置在中空体120的外侧,例如可以直接涂覆在中空体120的外表面,如果在支撑体和中空体之间存在其他层的情况下,支撑体可以涂覆在其他层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体的材料可以是纤维复合材料。
在本公开中,中空体120的材料可以是闭孔的泡沫材料,使得中空体120不能吸收液体,这样可以提供防潮屏障,防止液体进行中空体120中而造成细菌滋生等问题。
此外,中空体120的材料也可以是开孔的泡沫材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体130则需要由液体阻隔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闭孔的泡沫材料。或者在中空体120和支撑体130之间存在液体阻隔层。这样可以防止液体(水)等进入中空体120的材料中。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清洁部件还包括滑动层,滑动层设置在中空部的表面,并且滑动层为中空体提供支撑。这样可以对中空体的中空部的内表面进行固化。清洁部件的滑动层可以为支撑性织物层。通过设置滑动层,可以使得清洁部件具有额外的尺寸稳定性。滑动层可以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中空部的表面,或者滑动层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中空体的中空部的内表面上。可以将清洁部件安装在驱动轴上,也可以将其从驱动轴上取下,可以将清洁部件从驱动轴上拆下,并且进行手洗或者机洗等。滑动层可以协助将清洁部件安装至驱动轴上,并且实现清洁部件的高尺寸稳定性。
在本公开中,清洁装置的轴向长度为清洁装置的直径的五倍以上。中空体的厚度大致为清洁部件的直径的一半。支撑体的厚度大致为清洁部件的直径的十分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被保持在一个操作位置时因为表面清洁设备的重力而产生变形,用户也可以施加额外的力使其变形幅度更大。扁平化的程度取决于被施加的外力以及中空体的固有稳定性。这样,一方面增加接触面积和清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变形使清洁部件表面粘附的细丝脱落,从而顺利地吸入清洁装置中。由此扁平化的变形,可以增大清洁边缘的有效宽度。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清洁装置由于受到外力能够进行变形,因此可以更好地贴合清洁表面,例如在碰到缝隙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进行缝隙除尘等。并且对于小的毛发,可以通过变形使其从清洁部件脱落来实现清洁。而且在清理地毯等表面时也可以有效地将地毯中的灰尘很好地清理出来。并且对于大块垃圾,也能实现很好的裹挟清理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中该表面清洁装置可以包括上述的清洁部件。通过该清洁部件可以实现清洁表面的湿式清洁。
该表面清洁装置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清洁头装置200。该清洁头装置200可以作为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部分。
清洁头装置200具有壳体210、滚刷部220、移动轮230、安装接头 240等。其中滚刷部220为上述的清洁部件。
通过安装接头240,可以将清洁头装置200与清洁设备的其他部件例如清洁设备操作杆主体(例如洗地机的操作杆主体)进行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设置移动轮230,可以使得清洁头装置200在移动过程中进行清洁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中的移动轮230、安装接头240的形状和/或数量仅是示例性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接头240、移动轮 230等不是必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图2中的壳体210的形状也仅是示例性地。
图2至图3中示出的滚刷部220优选地为圆柱形状或圆筒形状,滚刷部220可以被壳体210保持。壳体210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包括:滚刷部220,滚刷部220能够被驱动以进行转动;以及,流体分配器260,流体分配器 260包括流体输入部261和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经由流体输入部261,流体分配器260之外的流体被输入至流体分配器260之内,经由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流体分配器260内的流体被输出至滚刷部220的表面;流体分配器260上设置有流体输出单元263的各个位置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面积与各个位置与流体输入部261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中,第一延伸方向与滚刷部220的轴向方向相同。
滚刷部220可以被例如设置在壳体210之内的驱动电机所驱动,滚刷部220在转动/滚动过程中对被清洁对象(例如地面、地毯等)进行清洁处理。
对于图2至图3中示出的清洁头装置200,清洁头装置200的壳体 210形成腔室,滚刷部220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腔室之内,流体分配器 260被设置在腔室之内。流体分配器260可以被固定在腔室之内。
图2和图3中,滚刷部220的前部以及底部被露出。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壳体210的底壁形成有空气入口部250,空气能够经由空气入口部250进入壳体210的腔室。
如图2所示,空气入口部250设置在滚刷部220的后方,空气入口部250可以通过在壳体210的底壁上形成开口来实现。图2中示出的空气入口部250为矩形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空气入口部250的尺寸或者形状进行合适的调整。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清洁头装置200的壳体 210的空气入口部250的上方设置有分隔部(图中未示出),分隔部形成在腔室之内,流体分配器260设置在分隔部上,分隔部以及流体分配器 260均设置在滚刷部220的后方。分隔部可以被固定在壳体210的腔室之内或者分隔部与壳体210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分隔部为分隔板,分隔板与壳体210 一体地形成或者与壳体210为可拆卸结构。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壳体210的底壁上形成的空气入口部250形成在滚刷部220的后方,且与滚刷部220临近地设置。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分隔部能够覆盖空气入口部250,以使得壳体210的底壁上的、分隔部下方的区域形成污物沉积区域。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清洁头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10内的加热装置270,加热装置270用于将加热后的流体输送至流体分配器260。
优选地,加热装置270可以厚膜加热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替换地选用其他类型的加热装置。
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270可以具有流体输入端部271以及流体输出端部272,流体输入端部271以及流体输出端部272可以是管道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流体输入端部271以及流体输出端部272的具体结构以及在加热装置270上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
加热装置270可以被固定在壳体210的底壁上,也可以与壳体210 的其他部件固定连接,使得加热装置270被稳定地保持在壳体210的腔体之内。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滚刷部220包括支撑体或者设置在支撑体外部的柔性部,支撑体或者柔性部能够吸收经由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输出的流体。
示例性的,支撑体或者柔性部,例如海绵、布料等,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流体”可以为液体,例如水,或者水与洗涤液的混合液体,“流体”还可以是雾化体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清洁头装置200的加热装置270与滚刷部220之间的距离小于加热装置270与壳体210的后壁 211之间的距离。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设置在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一壁部262上,流体分配器 260的第一壁部262朝向滚刷部220。
在图4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260中,第一壁部262上设置了八个流体输出单元263,在图6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260中,第一壁部262上也设置了八个流体输出单元26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图6中示出的流体输出单元263的数量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流体输出单元263的数量进行调整。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清洁头装置200的流体分配器260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优选地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图4和图6中两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260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 263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即图4和图6中的流体分配器260均包括一行流体输出单元263。
可替换地,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中,流体分配器260 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还可以在第一壁部262上排列成二维阵列。例如,流体分配器260可以包括两行流体输出单元263。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包括分配器腔体,分配器腔体用于容纳流体。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一壁部262为平面形壁。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沿着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一延伸方向均匀排列,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一延伸方向与滚刷部220的轴向方向相同。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滚刷部220为圆柱形形状。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包括流体输入部261,流体输入部261与分配器腔体连通,以将流体经由流体输入部261输入至分配器腔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流体分配器260为长方体形状或者圆柱形形状。
图4中,示例性地,流体分配器260的主体为长方体形状,图4中未示出流体输入部261,流体输入部261可以设置在流体分配器260的顶壁上,或者设置在与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一壁部262相对的第二壁部上。
图5至图8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的流体分配器260 的结构。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分配器260 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图5至图8中均示出了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大小,在流体输入部261所在的位置至流体分配器260的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一延伸方向与滚刷部220的轴向方向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相应的,分配器腔体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大小,在流体输入部261所在的位置至流体分配器260 的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流体输入部261 设置在流体分配器260的中间位置。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流体输入部261设置在流体分配器260的第二壁部上,第二壁部为平面形壁部,且第二壁部与第一壁部262平行。
如图5至图8所示,示例性的,流体分配器260包括分配器第一部分264和分配器第二部分265,分配器第一部分264和分配器第二部分 265配合形成分配器腔体。
分配器第一部分264可以作为流体分配器的第二壁部,分配器第二部分265上形成有第一壁部262。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分配器第一部分264和分配器第二部分265一体地形成,即第一壁部262与第二壁部为一体结构。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头装置200,优选地,流体分配器260 的顶部形成有凸部,凸部具有凸部腔,凸部腔与分配器腔体连通,流体输入部261与凸部固定连接,流体输入部261的输入通道与凸部腔连通。
图5至图8中均示出了凸部,示例性地,凸部包括凸部第一部分266 和凸部第二部分267,凸部第一部分266和凸部第二部分267配合形成凸部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流体分配器 260的顶壁上也可以形成凸部,凸部的凸部腔与分配器腔体连通,流体输入部的输入通道与凸部腔连通。
如图5至图8所示,优选地,清洁头装置200的流体分配器260的底壁268为V型形状或者弧形形状,底壁268可以作为分配器第二部分 265的一部分。
通过将流体分配器260的底壁268设置为V型形状或者弧形形状,可以实现流体分配器260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大小,在流体输入部261所在的位置至流体分配器260的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底壁268的形状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流体分配器260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大小,在流体输入部 261所在的位置至流体分配器260的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即可。通过对底壁268进行形状设计,使得流体经由流体输入部261进入分配器腔体之后的扩散阻力被分散。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流体经由流体分配器260的多个流体输出单元 263输出时的输出速度基本相同或者差别较小,从而使得多个流体输出单元263输出的流体更加均匀。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清洁液体从外侧提供至滚刷部的外表面,也可以将清洁液体从滚刷部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中空体、支撑体上设置有孔眼的方式来实现对外表面提供清洁液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中该表面清洁设备可以为自主移动清洁机器人的形式。
该表面清洁设备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清洁装置。并且上面的清洁装置在该表面清洁设备中可以为滚刷的形式。
如图9所示的表面清洁设备300,滚刷380可以设置在吸尘口处,滚刷380上可以设置有刷毛,例如刷毛至少相对于支撑体固定安装并且延伸至支撑体的外侧。在工作过程中,滚刷380进行滚动将清扫物卷带至吸尘口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地刷360,地刷360、吸尘口和滚刷 380构成干式清洁部分。与清洁表面接触的地刷360将颗粒扫起并卷带到地刷后侧的吸尘口的前方,然后被设置在壳体中的风机产生并经过吸尘口的有吸力的气体吸入吸尘口中,同时通过滚刷380的作用卷带至壳体内置的尘盒中。地刷360可以通过旋转轴来进行旋转,旋转轴相对于清洁表面可以成一定角度,以用于将碎屑移动到滚刷的清扫区域中。地刷可以为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也可以为包括刷毛的形式等。
此外,在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设置擦洗部件,擦洗部件设置在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的后侧,并且擦洗部件的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能够被转动以便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和/或擦洗。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可以对称设置。擦洗部件的第一旋转件 310和第二旋转件320的尺寸设置成:被设置至表面清洁装置后,第一旋转圆周的一部分和第二旋转圆周的一部分位于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之外。此外,第一旋转圆周和第二旋转圆周与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齐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过程中实现最大的有效清洁方位,这样表面清洁设备可以沿着墙边等进行拖地清洁,防止存在无法清洁墙边等的问题的存在。
在表面清洁设备的壳体的内部可以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驱动轴来驱动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来使得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进行旋转。
表面清洁设备的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地刷360和吸尘口。地刷360 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图中示出了设置有两个的情况,在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中,两个地刷360设置在表面清洁设备的前侧的两侧,通过地刷360将被清洁表面的清扫物聚集至吸尘口附近,并且通过吸尘口将清扫物吸入表面清洁设备中。两个地刷360的旋转方向可以设成相反。
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两个驱动轮391,两个驱动轮391被设置在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两侧,并且驱动轮391被同时驱动或分别驱动,以便带动表面清洁设备行进。其中在本公开中优选地,两个驱动轮设置在底部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另外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从动轮392,在行进方向中,从动轮392设置在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前侧。
驱动轮392由驱动系统的控制电路进行驱动,以进行自动行走和清扫。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轮模块,驱动系统可基于距离和角度信息,驱动和操纵机器人跨越地面行走。驱动轮模块可以同时控制左侧驱动轮和右侧驱动轮。此外为了更为精确地控制表面清洁设备的运动,驱动轮模块可以分别包括左驱动轮模块和右驱动轮模块。左、右驱动轮模块沿着由壳体主体结构界定的横向轴对置(对称设置)。
为了使表面清洁设备能够在地面上更为稳定地运动或者具有更强的运动能力,机器人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从动轮392,从动轮包括但不限于万向轮。
上面描述的具有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擦洗部件作为湿式清洁部分,设置擦洗部件来对清洁表面进行拖地清洁。擦洗部件的运动方式为擦洗部件设置为可贴合清洁表面水平旋转的结构,主要为擦洗部件与清洁表面平行贴合在清洁表面上水平旋转来进行拖地清洁,可以增大擦洗部件与清洁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拖地清洁效果。擦洗部件自身设置为可运动的结构,也就是说也可以被单独驱动,并不基于表面清洁设备在清洁表面上行走来实现其运动效果,擦洗部件的运动为其自身独立的运动设置,主要在壳体内部安装电机,并且通过电机驱动轴带动擦洗部件来实现其运动,当表面清洁设备停靠回基站上时,可以通过单独的电机来旋转擦洗部件,从而利用擦洗部件的自身运动来实现自动清洗。
擦洗部件另外可以设置成能够在垂直于壳体的底面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进行越障等。此外在某些只适于干式清扫的场景下(不使用擦洗部件),将擦洗部件朝向壳体底部提升从而使得擦洗部件离开清洁表面。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擦洗部件。如图10所示,该擦洗部件可以包括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
第一旋转件310可以绕着第一旋转中心311进行转动并且形成第一旋转圆周312。第一旋转件310可以由电机驱动来进行转动。
第二旋转件320可以绕着第二旋转中心321进行转动并且形成第二旋转圆周322。第二旋转件320可以由电机驱动来进行转动。
第一旋转件310可以具有第一边缘,并且该第一边缘由第一弧段 313和第二弧段314构成。第一弧段313和第二弧段314交替地首尾连接来形成第一边缘。
图10示出了第一弧段313和第二弧段314的数量分别为四个,并且四个的第一弧段313和四个的第二弧段314交替连接来构成第一边缘。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弧段313和第二弧段314 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可以为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等。
第二旋转件320可以具有第二边缘,并且第二边缘由第三弧段323 和第四弧段324构成。虽然在图中示出了第三弧段323和第四弧段324 的数量分别为四个,并且四个的第三弧段323和四个的第四弧段324 交替连接来构成第二边缘,但是如第一边缘相同,第二边缘也可以包括多余四个的第三弧段323和第四弧段324。此外,第二旋转件320 的形状和设置可以与第一旋转件310相同。
第一弧段313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311呈外凸形状,第二弧段314 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311呈内凹形状。第三弧段323相对于第二旋转中心321呈外凸形状,第四弧段324相对于第二旋转中心321呈内凹形状。
通过本公开的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的设置,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可以占据更大的有效清洁表面面积。例如相比较于类三角形的旋转件,四个以上的弧段所构成的旋转件所占据的有效清洁表面面积将会更大,并且在实际清扫拖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图中示出了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的各弧段为圆弧形状,但是其可以其他弧形,例如可以是有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弧形。
第一旋转圆周312与第二旋转圆周322具有重叠区域(图10中的阴影部分),并且在第一旋转件310与第二旋转件320的转动过程中,在重叠区域的边缘及内部,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保持持续相切的状态。
其中,在本公开中,持续相切的状态是指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接触或者二者保持小的间隙,例如恒定的小间隙。在本公开中,第一弧段、第二弧段、第三弧段、第四弧段的弧度设置成不会形成挤压等形式的相互干扰,从而保证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的顺畅旋转。
例如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切的状态下,从第一旋转中心311 至相切的第一弧段/第二弧段的点的距离与从第二旋转中心321至相切的第三弧段/第四弧段的点的距离的和将会等于或基本等于第一旋转中心311和第二旋转中心321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的旋转过程中,第一弧段通常与第四弧段配合,并且第二弧段通常与第三弧段配合。第一弧段和第三弧段的各点至第一旋转中心的距离设定成大于或等于第一旋转中心311和第二旋转中心32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第二弧段和第四弧段的各点至第一旋转中心的距离设定成小于或等于第一旋转中心311和第二旋转中心32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其中第一弧段至第四弧段的设置可以如下。
第一弧段313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设置成:第一弧段313 的中心点或者间区域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大于第一弧段 313的两端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从第一弧段313的中心或中间区域朝向第一弧段313的两端,第一弧段313的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第二弧段314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设置成:第二弧段314 的中心点或者中间区域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小于第二弧段 314的两端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的距离。从第二弧段314的中心或中间区域朝向第二弧段314的两端,第二弧段314的各点与第一旋转中心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第三弧段323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设置成:第三弧段323 的中心点或者中间区域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大于第三弧段 323的两端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从第三弧段323的中心或中间区域朝向第三弧段323的两端,第三弧段323的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第四弧段324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设置成:第四弧段324 的中心点或者中间区域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小于第四弧段324的两端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的距离。从第四弧段324的中心或中间区域朝向第四弧段324的两端,第四弧段324的各点与第二旋转中心32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弧段313与第二弧段314为平滑过渡的圆弧段,和/或第三弧段323与第四弧段324为平滑过渡的圆弧段。
在该擦洗部件进行工作时,其可以贴合被清洁表面进行水平旋转 (图10所示的纸面平行方向)来进行拖地清洗等。第一旋转件310 和第二旋转件320对称布置并且旋转方向可以设置成相反,这样可以保证诸如表面清洁设备等的清洁设备在工作时,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转动不会影响清洁设备的正常行进。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被清洁表面上下移动。其中这里的上下移动是指在垂直于被清洁表面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擦洗部件与被清洁表面更好地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可以设置有清洁材料以便对被清洁表面进行擦洗。清洁材料例如可以包括柔性的刷头或清洁布等。清洁头或刷头可以通过清洁质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
如图11所示,清洁材料340设置在安装板330上,并且安装板 330配置成能够固定安装至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清洁材料340随着第一旋转件310和第二旋转件320转动而转动。如图12 所示,可以在第一旋转件310上设置有安装口315,安装板330可以设置有与安装口315对应的安装部,例如可以将安装板330嵌合到安装口中,这样可以实现安装板330与第一旋转件310的可拆卸安装。虽然在图12中示出了安装口315的形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形式来实现可拆卸安装。
此外,在第一旋转件310上也可以设置有容纳部316,其中该容纳部316可以为从第一旋转件310的表面突出的部件所形成的容纳部。该容纳部可以插入驱动轴并且通过驱动轴的转动来带动第一旋转件 310的转动。
此外,对于第二旋转件320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清洁部件,可以在增加有效清洁面积的基础上实现碎屑等垃圾的吸入功能。并且根据本公开的擦洗部件,在旋转半径及中心距一定的情况下,在不增大半径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解决,避免在双拖盘之间出现清洁真空地带,避免出现脏污集中的现象。而且通过弧段内切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拖盘之间的干扰。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大拖地面积、减小整体尺寸以及减轻最终算法的难度等。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以简便地将清洁材料取下并且进行清洁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 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33)

1.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能够进行滚动以便对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为刚性;以及
清洁部件,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清洁部件进行旋转,并且所述清洁部件被施加外力时能够发生变形,其中,所述清洁部件包括:
中空体,所述中空体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中空部,所述驱动轴配置在所述中空部中;以及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软质材料,所述柔性材料比所述软质材料更柔软,所述支撑体配置成围绕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以支撑所述柔性中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中空体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中空体不进行相对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设置能够隔离液体,以防止液体通过所述支撑体进入所述中空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还包括液体隔离层,所述液体隔离层配置在所述中空体与所述支撑体之间,以防止液体通过所述支撑体进入所述中空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隔离层将所述支撑体粘合至所述中空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管状结构并且套设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或者所述支撑体为条状结构并且以叠合方式缠绕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或者所述支撑体通过涂覆方式设置在所述中空体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还包括滑动层,所述滑动层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表面,并且所述滑动层为所述中空体提供支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的滑动层为支撑性织物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通过粘结剂粘合在所述中空部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以便安装和驱动所述清洁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联接驱动器,所述联接驱动器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处或者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中部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的轴向长度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五倍以上。
13.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体的厚度大致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一半。
14.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大致为所述清洁部件的直径的十分之一。
15.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头装置,所述清洁头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作为所述清洁头装置的滚刷部,所述滚刷部能够被驱动以进行转动;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室,所述滚刷部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所述腔室之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头装置还包括:流体分配器,所述流体分配器包括流体输入部和多个流体输出单元,经由所述流体输入部,流体分配器之外的流体被输入至所述流体分配器之内,经由所述多个流体输出单元,流体分配器内的流体被输出至所述滚刷部的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器上设置有流体输出单元的各个位置的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的横截面面积与各个位置与所述流体输入部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滚刷部的轴向方向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形成有空气入口部,空气能够经由所述空气入口部进入所述壳体的腔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部的上方设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形成在所述腔室之内,所述流体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上,所述分隔部以及所述流体分配器均设置在所述滚刷部的后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分隔板,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或者与所述壳体为可拆卸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部形成在所述滚刷部的后方。
22.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刷毛,并且所述刷毛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外侧;以及
吸尘口,所述清洁装置设置至所述吸尘口,并且通过所述清洁装置的旋转将清扫物卷带至所述吸尘口中。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成将所述清扫物吸入所述吸尘口中。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擦洗部件,用于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所述擦洗部件包括:
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配置成能够被转动并且形成第一旋转圆周,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第一旋转中心及第一边缘,并且第一边缘由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构成,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以上,并且四个以上的第一弧段和四个以上的第二弧段交替连接来构成所述第一边缘;以及
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配置成能够被转动并且形成第二旋转圆周,所述第二旋转件包括第二旋转中心及第二边缘,并且第二边缘由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构成,所述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以上,并且四个以上的第三弧段和四个以上的第四弧段交替连接来构成所述第二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呈外凸形状,第二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呈内凹形状,所述第三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呈外凸形状,第四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呈内凹形状,所述第一旋转圆周与所述第二旋转圆周具有重叠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的转动过程中,在所述重叠区域的边缘及内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保持持续相切的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的数量为四个至八个,和/或所述第三弧段和第四弧段的数量为四个至八个。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清洁表面上下移动。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有清洁材料以便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材料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且所述安装板配置成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安装至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清洁材料随着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转动而转动。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洗部件的尺寸设置成:被设置至表面清洁装置后,所述第一旋转圆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圆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之外,或者所述第一旋转圆周和第二旋转圆周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外轮廓齐平。
30.如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洗部件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的后侧,并且所述擦洗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能够被转动以便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和/或擦洗。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设置有地刷,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行进方向中,所述地刷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前侧,通过所述地刷将清洁表面的清扫物聚集至所述吸尘口附近,并且通过所述吸尘口将清扫物吸入所述表面清洁设备中,所述地刷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地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32.如权利要求22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两个驱动轮,所述两个驱动轮被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两侧,并且所述驱动轮被同时驱动或分别驱动,以便带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行进。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从动轮,在所述行进方向中,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底部的前侧。
CN202121625593.2U 2021-07-16 2021-07-16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15937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5593.2U CN215937227U (zh) 2021-07-16 2021-07-16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5593.2U CN215937227U (zh) 2021-07-16 2021-07-16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227U true CN215937227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6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5593.2U Active CN215937227U (zh) 2021-07-16 2021-07-16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09467B1 (ko) 세척 헤드
CN113303730B (zh) 滚刷组件、清洁头装置、清洁设备及方法
CN214906482U (zh) 一种清洁系统
JP7008126B2 (ja) ロボット掃除機
CN113243835A (zh) 清洁头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3243834B (zh) 滚刷组件、清洁头装置、清洁设备及方法
CN115135216B (zh) 用于清洁器具的清洁器头
CN111714036A (zh) 清洁装置
JP2001120473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CN215937227U (zh) 清洁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4965136U (zh) 滚刷组件、清洁头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7723404U (zh) 一种自清洁洗刷装置
CN115104971B (zh) 自移动地面清洁装置
CN214804470U (zh) 滚刷组件、清洁头装置及清洁设备
JPH08103403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5959602U (zh) 地刷组件及手持吸尘器
CN215899549U (zh) 清洁头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1704447U (zh)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吸尘器
CN215937226U (zh) 清洁部件、表面清洁装置及清洁用机器人
CN113367613A (zh) 地刷组件手持吸尘器
CN218105806U (zh) 地刷以及湿式表面清洁设备
JPH05207942A (ja) 湿乾式真空掃除機
CN219166296U (zh) 清洁设备
CN219126231U (zh) 清洁装置地拖结构和表面清洁设备
CN113367611B (zh) 地刷组件及手持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