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5006U -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 Google Patents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5006U
CN215925006U CN202122349786.6U CN202122349786U CN215925006U CN 215925006 U CN215925006 U CN 215925006U CN 202122349786 U CN202122349786 U CN 202122349786U CN 215925006 U CN215925006 U CN 215925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w blade
bottom plate
guide
roof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97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茂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eng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97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5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5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5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包括支撑板,上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述第一夹具夹持锯条,上述第二夹具夹持导条;上述导条连接导轮机构;由导轮机构带动导条水平移动;上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包括底板和顶板,上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板侧壁,上述底板置于顶板上方,上述底板上安装限位机构,由限位机构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一夹具上设有垫块,上述垫块分别位于底板上端和顶板下端,由垫块抵触锯条,以期望优化现有锯条不易采用移动工装进行固定,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不同工序进行多次拆装定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工装,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背景技术
锯条是利用齿刃进行产生切割效果的钢条片。其齿刃通常是统一开设在钢条片外侧;具体的说,锯条根据用途选择钢条片的材质,从而产生较多的种类。
锯条大致可以分为工具钢带锯和双金属带锯;工具钢带锯由于锯切效率、锯切效果以及锯条的厚度易于限制,故一般在小范围使用。双金属带锯是在综合考虑锯切效率及材料成本的基础上得到的综合性产物。双金属带锯根据材质细分为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和高速钢双金属带锯,二者带锯的主要区别在于齿材部分的材料选择。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何种的锯条,通常都是直接用于切割,基于设计安全考量,锯条的背材要求具有足够的韧性,而锯刃的材质需要具有耐磨和高硬度的特性,从而避免在切割过程中出现崩断。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背材和齿材同步移动到加工设备,由加工设备在齿材上进行铣齿和分齿从而得到齿刃;为了提高齿齿刃的硬度还需要对齿刃进行淬火,当前采用的是一个不可移动的工装进行锯条固定,从而工装安装在不同工序设备一侧,其锯条需要在每个设备工序上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导致不同的工位需要多次定位。由于现有设备的可以通过自动化加工,因此如何在初始阶段固定锯条,便于锯条在各个工序上进行加工而不需要多次拆装锯条是值得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以期望优化现有锯条不易采用移动工装进行固定,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不同工序进行多次拆装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包括支撑板,上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述第一夹具夹持锯条,上述第二夹具夹持导条;上述导条连接导轮机构;由导轮机构带动导条水平移动;上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包括底板和顶板,上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板侧壁,上述底板置于顶板上方,上述底板上安装限位机构,由限位机构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一夹具上设有垫块,上述垫块分别位于底板上端和顶板下端,由垫块抵触锯条。
作为优选,上述限位机构包括导柱和锁紧钉,上述底板设有凹槽,上述导柱固定在底板的凹槽中,上述导柱中空,上述导柱上端开口,上述顶板上设有通孔,上述通孔内径与导柱外径相吻合,上述锁紧钉位于顶板上方,上述锁紧钉下端穿过通孔插入导柱,上述锁紧钉设有外螺纹,上述导柱设有内螺纹,上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导柱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导柱之间间隙相同,上述通孔与导柱相对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板侧壁设有滑槽,上述顶板首端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块,由滑块在滑槽中活动安装,上述滑槽内部轮廓与滑块外部轮廓适配。
作为优选,上述导轮机构包括上辊轮和下辊轮,上述上辊轮和下辊轮用于夹持导条并带动导条移动,上述上辊轮和下辊轮上均设有限位环,上述导条上设有与限位环对应的限位槽,上述限位环伸入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位环的厚度与限位槽的宽度相吻合,上述限位环为两个以上,且相邻的两个限位环之间间隙相同。
作为优选,上述支撑板下端设有托板,上述托板连接底板下端,上述支撑板上设有水平仪,上述水平仪安装在支撑板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作为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连接单元,通过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夹持锯条和导条,利用导条配合导轮机构,通过导轮机构带动导条移动,从而导条上的第二夹具同步移动,实现锯条和导条的同步移动。通过底板和顶板形成夹持效果,限位机构保持底板和顶板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夹持的稳定性,通过垫块保证底板和顶板在夹持过程中的载荷稳定传递。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柱配合锁紧钉进行锁紧,利用通孔和导柱使顶板与底板始终处于相对位置,再通过锁紧钉抵触顶板,其底板的凹槽使得导柱为固体状态,从而使得顶板与底板形成夹持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计,从而便于取下锁紧钉时,顶板可以在滑块的作用下拉开与底板的间隙,同时,滑槽配合滑块能够进一步的降低顶板的晃动风险,有利于提高夹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导轮机构采用上辊轮和下辊轮双向支撑,从而形成一个夹持点和动力点,利用上辊轮和下辊轮上的限位环配合导条上的限位槽,从而导条导轮机构采上移动时,不会随意晃动,有利于提高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板、2-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锯条、5-导条、6-导轮机构、7-底板、8-顶板、9-限位机构、10-垫块、101-滑槽、102-托板、201-水平仪、501-限位槽、601-上辊轮、602-下辊轮、603-限位环、801-通孔、802-滑块、901-导柱、902-锁紧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包括支撑板1,上述支撑板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上述第一夹具2夹持锯条4,上述第二夹具3夹持导条5;
其中支撑板1和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均采用铸铁材质,采用铸铁材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的效果, 避免淬火过程中意外损坏,从而确保夹持的稳定性。其中,锯条4是经过利用铣床对已经焊接好的双金属复合钢带进行加工成型后的产品,其锯条4的一侧铣削为相应的锯齿的形状, 通过第一夹具2对锯条4进行夹持,以便于锯条4随着工装进入淬火设备。
其淬火原理在于,淬火能够将锯条4的锯刃部分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随后工装携带锯条4移动到保温设备,使锯条4的锯刃在保温过程中进行奥氏体化。当锯条4的锯刃部分奥氏体化之后,进行快速冷却至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使原本组织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者贝氏体。从而在马氏体或者贝氏体组织处于亚稳态,最后再进行相应的回火工艺即可;通过回火使得锯条4形成稳定的理想组织,从而提高锯条4锯刃部分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导条5可以是现有金属,其由于淬火属于局部加热,在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是铸铁的情况下,导条5是移动状态,故热堆积风险较小,故局部淬火的温度作用于对导条5的影响较小,导条5使用普通的金属,例如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锰钢片即可。
上述导条5连接导轮机构6;由导轮机构6带动导条5水平移动;其中导轮机构6固定在机架上,通过导轮机构6连接导条5,从而导轮机构6带动导条5移动。其中导条5固定在第二夹具3上。
例如,一个导条5上安装多个第二夹具3,通过与第二夹具3对应的第一夹具2夹持锯条4,从而通过导条5长度大于需要加工的锯条4,可实现锯条4的持续送料,同时保证锯条4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导条5具有一定厚度,从而保证移动的稳定性;同时锯条4若为多个,且长度不同,则锯条4可以在其他车间进行安装,后续通过导条5和导轮机构6配合,可以快速安装,避免重新定位和二次加固。
上述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均包括底板7和顶板8,上述底板7固定在支撑板1侧壁,上述底板7置于顶板8上方,上述底板7上安装限位机构9,由限位机构9调节顶板8与底板7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一夹具2上设有垫块10,上述垫块10分别位于底板7上端和顶板8下端,由垫块10抵触锯条4。
采用底板7和顶板8的夹持方式,易于拆装简单,同时底板7和顶板8采用限位机构9进行定位,避免底板7和顶板8相互晃动,利用垫块10设计,包装底板7和顶板8的压力能够均匀作用于锯条4,从而避免加工过程中,锯条4从第一夹具2上意外脱落。
其中锯条4可以是现有的双金属带锯条,锯条4是将高速钢与钢条片焊接得到的。其中锯条4的钢条片选用具有韧性的钢材,钢条片材料需要具有高强韧以及较高的耐疲劳性,钢条片因为主要是条据4的背部,故所使用的材料在热处理工艺上只能使用齿部材料热处理时的工艺参数即可,常见的材料牌号可以是X32、RM80、B313、D6A等。
其中,锯条4的齿刃部分选用高速钢,例如 M2 高速钢、M4 高速钢、M42 高速钢、M51 高速钢等;其中M42 高速钢易于加工,其M42 高速钢是钨钼系含钴高碳的超硬型莱氏体高速钢,M42 高速钢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且在常温硬度良好,同时易于磨削,通过对锯条4的齿刃部分进行淬火处理,使齿刃的硬度大于钢条片,从而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出现崩断风险。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限位机构9包括导柱901和锁紧钉902,其中导柱901下端直径大于上部,上述底板7设有凹槽,上述导柱901固定在底板7的凹槽中,其导柱901与底板7均采用铸铁材质,其底板7的凹槽与导柱901相吻合。
上述导柱901中空,上述导柱901上端开口,上述顶板8上设有通孔801,上述通孔801内径与导柱901外径相吻合,即顶板8通过通过801能够在导柱901上移动。
上述锁紧钉902位于顶板8上方,上述锁紧钉902下端穿过通孔801插入导柱901,上述锁紧钉902设有外螺纹,上述导柱901设有内螺纹,上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其中,锁紧钉902呈T形,其锁紧钉902上端用于抵触顶板8上端,当底板7和顶板8形成夹持后,通过锁紧钉902插入导柱901,其锁紧钉902在旋转过程中逐步下移,最终锁紧钉902抵触顶板8上端,并向顶板8施加下压力,从而保证底板7和顶板8具有良好的夹持力。
其中,导条5可以设置限位孔,其限位孔被导柱901穿过,从而保证导条5在第二夹具3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导柱901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导柱901之间间隙相同,上述通孔801与导柱901相对应。其中导柱901分布在底板7上,值得注意的是,导柱901应当避开垫块10和锯条4的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板1侧壁设有滑槽101,上述顶板8首端设有与滑槽101对应的滑块802,由滑块802在滑槽101中活动安装,上述滑槽101内部轮廓与滑块802外部轮廓适配。
其中滑槽101与滑块802的尺寸适配,从而避免滑块802与滑槽101形成顶板8的一个限位点,而顶板8上的通孔801与导柱901配合也形成一个限位点,通过2个限位点对顶板8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顶板8倾斜。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导轮机构6包括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其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为现有的圆形辊筒,上述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用于夹持导条5并带动导条5移动,其中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相向转动,其上辊轮601为多个,其下辊轮602与上辊轮601对应,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均通过现有的传动皮带驱动。其下辊轮602和上辊轮601的直径相同,转速相同,从而保证导条5移动的稳定性。
上述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上均设有限位环603,其中限位环603呈环状,限位环603分别套设在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上,上述导条5上设有与限位环603对应的限位槽501,上述限位环603伸入到限位槽501中。通过限位槽501和限位环603,在下辊轮602与上辊轮601分别接触导条5时,避免导条5意外脱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位环603的厚度与限位槽501的宽度相吻合,上述限位环603为两个以上,且相邻的两个限位环603之间间隙相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支撑板1下端设有托板102,上述托板102连接底板7下端,其中托板102与支撑板1一体铸造,通过托板102形成支撑面,从而提高支撑板1对底板7的支撑性能。
上述支撑板1上设有水平仪201,上述水平仪201安装在支撑板1上端。其中水平仪201为现有商品,例如水平尺,由于生产线具有多个工装,其水平仪201采用粘贴的形式安装,仅安装在首先支撑板1上,其水平仪201主要用于确定工装姿态,在完成为方位调整后,其水平仪201可以取下。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所述第一夹具(2)夹持锯条(4),所述第二夹具(3)夹持导条(5);所述导条(5)连接导轮机构(6);由导轮机构(6)带动导条(5)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均包括底板(7)和顶板(8),所述底板(7)固定在支撑板(1)侧壁,所述底板(7)置于顶板(8)上方,所述底板(7)上安装限位机构(9),由限位机构(9)调节顶板(8)与底板(7)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夹具(2)上设有垫块(10),所述垫块(10)分别位于底板(7)上端和顶板(8)下端,由垫块(10)抵触锯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9)包括导柱(901)和锁紧钉(902),所述底板(7)设有凹槽,所述导柱(901)固定在底板(7)的凹槽中,所述导柱(901)中空,所述导柱(901)上端开口,所述顶板(8)上设有通孔(801),所述通孔(801)内径与导柱(901)外径相吻合,所述锁紧钉(902)位于顶板(8)上方,所述锁紧钉(902)下端穿过通孔(801)插入导柱(901),所述锁紧钉(902)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柱(901)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901)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导柱(901)之间间隙相同,所述通孔(801)与导柱(90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侧壁设有滑槽(101),所述顶板(8)首端设有与滑槽(101)对应的滑块(802),由滑块(802)在滑槽(101)中活动安装,所述滑槽(101)内部轮廓与滑块(802)外部轮廓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机构(6)包括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所述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用于夹持导条(5)并带动导条(5)移动,所述上辊轮(601)和下辊轮(602)上均设有限位环(603),所述导条(5)上设有与限位环(603)对应的限位槽(501),所述限位环(603)伸入到限位槽(5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03)的厚度与限位槽(501)的宽度相吻合,所述限位环(603)为两个以上,且相邻的两个限位环(603)之间间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下端设有托板(102),所述托板(102)连接底板(7)下端,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水平仪(201),所述水平仪(201)安装在支撑板(1)上端。
CN202122349786.6U 2021-09-27 2021-09-27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Active CN215925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9786.6U CN21592500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9786.6U CN21592500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5006U true CN215925006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9786.6U Active CN21592500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5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56158A1 (en) Friction linear guide rail assembly for boiler tube cutting apparatus
CN203304305U (zh) 用于带钢导入分切剪的夹送辊装置
CN215925006U (zh) 便于拆卸的锯条淬火工装
US4893533A (en) Band saw having more than two blade guides
JP2002045954A (ja) スラブ、ブルームおよびビレットのような鋼鉄製工作物を熱化学的に横方向切断または縦方向切断した後のガス切断ばりとガス切断スラグを除去するための機械的な剥ぎ取り式ばり取り機
CN106148649A (zh) 旋挖钻耐磨截齿及热处理工艺
CN201823820U (zh) 一种用于钢带去毛刺的整形装置
CN105171135A (zh) 一种淬火金属板的加工工装
CN205668098U (zh) 电动锯轨机
CN215547854U (zh) 一种曲轴磨削的主轴颈支撑中心架
CN114012007A (zh) 一种轴系30CrNi3螺栓的滚压生产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CN210731950U (zh) 一种五金产品表面处理装置
CN211727743U (zh) 一种门窗铝材生产加工装置
CN204954000U (zh) 轨道加工刀具及加工设备
CN212351404U (zh) 一种铝材生产用高效去毛刺装置
CN202862417U (zh) 一种双电镀金刚石带锯的多晶硅块去头尾切割设备
CN106061636B (zh) 制造用于直线滚动轴承的导轨的方法
CN210188684U (zh) 门窗型材用裁切装置
CN205464544U (zh) 无毛刺钢管打磨机
CN201471002U (zh) 一种立式金属带锯床
CN2366196Y (zh) 热轧棒材冷床齐头装置
CN213794595U (zh) 一种直径可调的螺栓切割装置
CN102069360B (zh) 一种金属管的加工方法
CN202985796U (zh) 一种硬质材料切割机
CN219924600U (zh) 一种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打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