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2200U -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 Google Patents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2200U
CN215922200U CN202122493646.6U CN202122493646U CN215922200U CN 215922200 U CN215922200 U CN 215922200U CN 202122493646 U CN202122493646 U CN 202122493646U CN 215922200 U CN215922200 U CN 215922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mounting hole
rear cover
ax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36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长英
包晓昆
武娇娇
李剑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La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a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36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2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2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2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其中,该列车车轮总成包括:车轴、车轮和后盖,车轮后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车轴的端部嵌入安装孔内并与车轮转动连接,后盖为环状,后盖套于车轴外侧,车轴与后盖的内壁间隙配合,后盖与车轮的后端紧固连接,并封盖安装孔的后端。后盖与车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与后盖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后盖与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后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该列车包括上述的列车车轮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车轮上的安装孔的后端的密封性能好,外部的杂物不易进入安装孔内,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不易变质和泄露,列车车轮总成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背景技术
列车是由牵引机车和运货或载客的车厢组成的连挂成列的火车,用于在铁轨上行驶,包括列车车体以及安装于列车车体的底部的列车车轮总成。
现有的列车车轮总成包括车轴、车轮和后盖,该车轴安装于列车车体的下方,车轴的端部通过车轮后端的中心位置设置的安装孔与车轮转动连接,安装孔的后端由与车轮的后端紧固连接的后盖封盖,其中,后盖与车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与后盖之间的间隙的毛毡圈,安装孔内加注有用于减小车轮转动时的摩擦阻力的润滑介质。
现有的列车车轮总成,在处于恶劣环境中时,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易变质,导致列车车轮总成磨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易变质导致列车车轮总成磨损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车轮总成,该列车车轮总成包括:车轴、车轮和后盖。
车轮后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车轴的端部嵌入安装孔内并与车轮转动连接。
后盖为环状,后盖套于车轴外侧,车轴与后盖的内壁间隙配合,后盖与车轮的后端紧固连接,并封盖安装孔的后端。
后盖与车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与后盖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后盖与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后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
可选的,后盖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动密封件沿后盖的轴向移动的孔用弹性挡圈。
可选的,后盖的内壁包括沿后盖的轴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
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二段的内径,第二段的内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第四段的内径大于第二段的内径且小于第三段的内径。
第一段与车轴间隙配合,第一段端面上设有连通第一段前方和第二段内侧空间的连通孔,连通孔的轴线与后盖的轴线平行。
动密封件安装于第二段,第一段的后端用于限制动密封件前移。
第三段的长度与孔用弹性挡圈的厚度对应,孔用弹性挡圈安装于第三段,孔用弹性挡圈用于限制动密封件后移。
第四段的前端用于限制孔用弹性挡圈后移。
可选的,动密封件为骨架油封。
和/或,第一静密封件为第一密封圈,后盖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安装于第一密封槽内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密封槽和车轮的后端配合,以密封后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动密封件为三唇骨架油封。
和/或,后盖的前端设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与安装孔的后端适配,用于伸入安装孔内,第一密封槽设于第一定位凸起的根部,安装孔的后端的边缘为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倒角结构限定出的空间内,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倒角结构配合,以密封后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安装孔为通孔,车轮的前端紧固连接有用于封盖安装孔的前端的前盖,前盖与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前盖于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静密封件。
前盖上设有用于向安装孔内注入润滑介质的油杯。
可选的,第二静密封件为第二密封圈,前盖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
前盖的后端设有环状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与安装孔的前端适配,用于伸入安装孔内,第二密封槽设于第二定位凸起的根部,安装孔的前端的边缘为第二倒角结构,第二密封圈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倒角结构限定出的空间内,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倒角结构配合,以密封前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安装孔内设有轴承,车轴通过轴承与车轮转动连接。
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端盖,内圈和外圈转动连接,端盖与内圈的前端紧固连接,外圈与安装孔的孔壁紧固连接,车轴的端部嵌入内圈内,至少2 个第一螺栓穿过端盖后与车轴的前端螺纹连接,相邻的第一螺栓的螺栓头的相对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用于限制其连接的两个第一螺栓相对转动。
可选的,连接件为铁丝。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该列车包括:列车车体以及上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列车车轮总成通过列车车轮总成的车轴安装于列车车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列车车轮总成的后盖与车轴之间通过设置的动密封件密封,后盖与车轮的后端之间通过第一静密封件密封,由此,可提高车轮的安装孔后端的密封性,减少了通过后盖进入车轮的安装孔内的杂物以及安装孔内润滑介质的泄漏,可避免因外部杂物混入润滑介质而造成润滑介质变质,可降低发生列车车轮总成损坏、污染环境等问题的风险,并可降低更换润滑介质的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车轮与车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的后盖沿轴向的平分面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的后盖的后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轴;110、第一连接段;120、第二连接段;130、主体段;200、车轮;210、安装孔;211、第一倒角结构;212、第二倒角结构;300、后盖; 310、第一定位凸起;320、第一段;321、连通孔;330、第二段;340、第三段;350、第四段;360、第一密封槽;370、第一紧固孔;380、第二螺栓; 400、前盖;410、第二定位凸起;420、油杯;430、第三螺栓;500、轴承; 510、第一轴承;520、第二轴承;530、内圈;531、第一内圈;532、第二内圈;540、外圈;550、端盖;560、第一螺栓;570、铁丝;600、动密封件; 700、第一静密封件;800、第二静密封件;900、孔用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的列车车轮总成中,车轮后端的安装孔仅通过后盖与车轴之间的毛毡圈密封,在列车处于恶劣环境中行驶时(如在盾构时的管片车、渣土车、砂浆车行驶时,矿山中的矿车行驶时),对安装孔的后端的密封效果不佳,泥沙、污水、灰尘等杂物极易通过后盖与车轮或者与车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孔内,进入安装孔内的杂物混入润滑介质后,会造成润滑介质变质,变质的润滑介质会对安装孔内的车轮、车轴及轴承等其他部件造成严重的磨损,使列车车轮总成的损坏,列车不能正常使用。此外,因润滑介质易变质,则需要频繁的对润滑介质进行更换。另外,在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也易发生泄漏,使润滑效果降低或者失效,泄漏的润滑介质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方案发明人通过在后盖与车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与后盖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在后盖与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后盖与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可提高安装孔后端的密封性能,安装孔外的杂物不易通过安装孔后端进入安装孔内,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也不易通过安装孔的后端泄漏。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不易变质和泄漏,润滑效果好,列车车轮总成磨损小,列车车轮总成不易损坏,利于保证列车的正常使用。此外,还可降低润滑介质更换的频率。另外,因润滑介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车轮与车轴的装配示意图。如图 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轮总成,该列车车轮总成包括:车轴100、车轮200和后盖300。
车轮200后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210,车轴100的端部嵌入安装孔 210内并与车轮200转动连接。
后盖300为环状,后盖300套于车轴100外侧,车轴100与后盖300的内壁间隙配合,后盖300与车轮200的后端紧固连接,并封盖安装孔210的后端。
后盖300与车轴10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100与后盖300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600,后盖300与车轮20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后盖300与车轮200 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700。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以车轴100用于与车轮200连接的端部朝向的方向为前方。例如,在车轴100的两端均连接有车轮200时,车轴100 两端朝向的方向均为该端安装的车轮200的前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盖300与车轴10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车轴 100与后盖300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600,可提高后盖300与车轴100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后盖300与车轮20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后盖300与车轮200 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700,可提高车轮200与后盖300之间的密封性能。安装孔210的后端的密封性能好,安装孔210外的杂物不易通过安装孔 210后端进入安装孔210内,安装孔210内的润滑介质也不易通过安装孔210 的后端泄漏。安装孔210内的润滑介质不易变质和泄漏,润滑效果好,列车车轮总成磨损小,列车车轮总成不易损坏,利于保证列车的正常使用。此外,还可降低润滑介质更换的频率。另外,因润滑介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210可以为盲孔,也可以为通孔。安装孔210为盲孔时,安装孔210的前端由盲孔的孔底封闭;安装孔210为通孔时,安装孔210的前端通过与车轮200的前端紧固连接的前盖400封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盖300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动密封件600沿后盖300的轴向移动的孔用弹性挡圈900。
如此设置,可避免动密封件600长期时候后发生松动,确保动密封件600 位于密封位置,利于保证车轴100与后盖300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图2为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的后盖沿轴向的平分面的截面图,图3为提出的列车车轮总成的实施例中的后盖的后端的示意图。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盖300的内壁包括沿后盖300的轴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段320和第二段330,第一段320 的内径小于第二段330的内径,第一段320与车轴100间隙配合,动密封件 600安装于第二段330,第一段320的后端用于限制动密封件600前移。
如此设置,便于动密封件600的安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盖300的内壁还包括沿后盖300的轴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三段340和第四段350,第三段340的前端与第二段330 的后段相接,第二段330的内径小于第三段340的内径,第四段350的内径大于第二段330的内径且小于第三段340的内径,第三段340的长度与孔用弹性挡圈900的厚度对应,孔用弹性挡圈900安装于第三段340,孔用弹性挡圈900用于限制动密封件600后移,第四段350的前端用于限制孔用弹性挡圈900后移。
如此设置,在安装动密封件600时,先由后至前经过第四段350、第三段340将动密封件600安装于第二段330,然后再将孔用弹性挡圈900安装于第三段340,便于动密封件600和孔用弹性挡圈900的安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段320端面上设有连通第一段320前方和第二段330内侧空间的连通孔321,连通孔321的轴线与后盖300的轴线平行。
如此设置,在需要更换或者拆除安装于第二段330的动密封件600时,可通过连通孔321对动密封件600施加向后的力,利于将与后盖300内壁和车轴100密封配合的动密封件600拆卸。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动密封件600为骨架油封。
如此设置,密封后后盖300的内壁与车轴100之间的几乎无间隙,可对油水等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动密封件600为三唇骨架油封。
如此设置,动密封件600的密封面大,密封效果好。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静密封件700为第一密封圈,后盖300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360,安装于第一密封槽360内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密封槽360和车轮200的后端配合,以密封后盖300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
如此设置,第一密封圈被后盖300与车轮200压紧后,可密封后盖300 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设置的第一密封槽360便于第一密封圈的安装,也可避免第一密封圈移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圈与安装孔210后端的开口形状对应。例如,安装孔210为圆孔,第一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盖300的前端设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310,第一定位凸起310与安装孔210的后端适配,用于伸入安装孔210内。
如此设置,利于后盖300快速安装在安装孔210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凸起310伸入安装孔210内后,第一定位凸起 310的外壁可与安装孔210后端的内壁接触或者具有极小的间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槽360设于第一定位凸起310的根部,安装孔210的后端的边缘为第一倒角结构211,第一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密封槽360和第一倒角结构211限定出的空间内,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密封槽 360和第一倒角结构211配合,以密封后盖300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
如此设置,第一密封圈安装于处于第一定位凸起310根部与后盖300前端的夹角处的第一密封槽360内,延长了密封面,可提高车轮200与后盖300 之间密封效果,且利于使第一密封圈保持稳定,此外,设置的第一倒角结构 211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密封面大,也可提高车轮200与后盖300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孔210为通孔,车轮200的前端紧固连接有用于封盖安装孔210的前端的前盖400,前盖400与车轮20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前盖400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静密封件800。
如此设置,车轮200、车轴100及安装孔210内的各部件的拆装更加方便,且设置的第二密封件可提高前盖400与车轮200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安装孔210外的杂物通过安装孔210的前端进入安装孔210内,以及安装孔 210内的润滑介质通过安装孔210的前端泄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静密封件800为第二密封圈,前盖400 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
如此设置,第二密封圈被前盖400与车轮200压紧后,可密封前盖400 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设置的第二密封槽便于第二密封圈的安装,也可避免第二密封圈移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密封圈与安装孔210前端的开口形状对应。例如,安装孔210为圆孔,第二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盖400上设有用于向安装孔210内注入润滑介质的油杯420。
如此设置,利于在日常检修时向安装孔210内加注润滑介质。
可以理解的是,润滑介质可以根据需要,为润滑脂、润滑油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盖400的后端设有环状的第二定位凸起410,第二定位凸起410与安装孔210的前端适配,用于伸入安装孔210内。
如此设置,利于前盖400快速安装在安装孔210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定位凸起410伸入安装孔210内后,第二定位凸起 410的外壁可与安装孔210前端的内壁接触或者具有极小的间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槽设于第二定位凸起410的根部,安装孔210的前端的边缘为第二倒角结构212,第二密封圈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倒角结构212限定出的空间内,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倒角结构212配合,以密封前盖400与车轮200之间的间隙。
如此设置,第二密封圈安装于处于第二定位凸起410根部与前盖400后端的夹角处的第二密封槽内,延长了密封面,可提高车轮200与前盖400之间密封效果,且利于使第二密封圈保持稳定,此外,设置的第二倒角结构212 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密封面大,也可提高车轮200与后盖300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孔210内设有轴承500,车轴100通过轴承500与车轮200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利于车轴100与车轮200的转动连接。
在设有轴承500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起310的前端还用于限制轴承 500后移,第二定位凸起410的后端还用于限制轴承500前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轴承500包括外圈540、内圈530和端盖550,内圈530和外圈540转动连接,端盖550与内圈530的前端紧固连接,外圈 540与安装孔210的孔壁紧固连接,车轴100的端部嵌入内圈530内,至少2 个第一螺栓560穿过端盖550后与车轴100的前端螺纹连接,相邻的第一螺栓560的螺栓头的相对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用于限制其连接的两个第一螺栓560相对转动。
如此设置,由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螺栓560互相牵制,可避免长期震动造成连接车轴100前端与端盖550的第一螺栓560发生转动,进而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可为连接杆、拉绳等,其一端与一个第一螺栓560 的螺栓头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螺栓560的螺栓头的侧壁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为铁丝570。
如此设置,成本低廉,且第一螺栓560之间连接方便。
举例来说,第一螺栓560的螺栓头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通孔,使需要由一根铁丝570连接的两个第一螺栓560的螺栓头上的连接通孔相对,铁丝570 依次穿过两个第一螺栓560上的连接通孔,铁丝570的两端分别在两个连接通孔远离另一个第一螺栓560的端部打结,将两个第一螺栓560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孔210的内壁包括由前至后设置的前段和后段,前段的内径大于后段的内径,前段和后段之间设有内径小于后段的环状台阶,轴承50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承510和第二轴承520,第一轴承510与前段适配并设置于前段内,第二轴承520与后段适配并设置于后段内。内圈530 包括第一轴承510的第一内圈531和第二轴承520的第二内圈532,外圈540 包括第一轴承510的第一外圈541和第二轴承520的第二外圈542,环状台阶的前端用于与第一外圈541的后端抵接,环状台阶的后端用于与第二外圈 542的前端抵接,端盖550设于第一内圈531的前端,车轴100的端部依次穿过第二内圈532和第一内圈531,并通过第一螺栓560与第一内圈531前端设置的端盖550紧固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车轴100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0、第二连接段120和主体段130,第一连接段110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段120的外径,第二连接段120的外径小于主体段130的外进,第一连接段110位于第一内圈531内,第一连接段110的前端通过第一螺栓560与端盖550紧固连接,第二连接段120穿过第二内圈532,并延伸至第一内圈531的后端,后盖300与主体段130间隙配合,动密封件600设于后盖300的内壁与主体段130之间,用于密封后盖300的内壁与主体段130之间的间隙,主体段130 的前端用于与第二轴承520的后端抵触,以限制第二轴承520后移。
在一些示例中,后盖300和前盖400分别通过紧固件与车轮200的后端和前端紧固连接。
举例来说,后盖300和前盖400上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370和第二紧固孔,车轮200的后端与后盖300上的第一紧固孔370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车轮200的前端与前盖400上的第二紧固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第一紧固孔370通过与其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380与第一螺纹连接孔连接,以将后盖300固定在车轮200的后端,第二紧固孔通过与其一一对应的第三螺栓430与第二螺纹连接孔连接,以将前盖400固定在车轮200 的前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该列车包括:列车车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列车车轮总成,列车车轮总成通过列车车轮总成的车轴安装于列车车体的底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轮上的安装孔的后端的密封性能好,安装孔外的杂物不易通过安装孔后端进入安装孔内,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也不易通过安装孔的后端泄漏。安装孔内的润滑介质不易变质和泄漏,润滑效果好,列车车轮总成磨损小,列车车轮总成不易损坏,利于保证列车的正常使用。此外,还可降低润滑介质更换的频率。另外,因润滑介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轴、车轮和后盖;
所述车轮后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车轴的端部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车轮转动连接;
所述后盖为环状,所述后盖套于所述车轴外侧,所述车轴与所述后盖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轮的后端紧固连接,并封盖所述安装孔的后端;
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车轴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间隙的动密封件,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一静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动密封件沿所述后盖的轴向移动的孔用弹性挡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内壁包括沿所述后盖的轴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
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所述第二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三段的内径,所述第四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三段的内径;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车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段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段前方和所述第二段内侧空间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后盖的轴线平行;
所述动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后端用于限制所述动密封件前移;
所述第三段的长度与所述孔用弹性挡圈的厚度对应,所述孔用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第三段,所述孔用弹性挡圈用于限制所述动密封件后移;
所述第四段的前端用于限制所述孔用弹性挡圈后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件为骨架油封;
和/或,所述第一静密封件为第一密封圈,所述后盖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车轮的后端配合,以密封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轮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件为三唇骨架油封;
和/或,所述后盖的前端设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安装孔的后端适配,用于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密封槽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根部,所述安装孔的后端的边缘为第一倒角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一倒角结构限定出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一倒角结构配合,以密封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轮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车轮的前端紧固连接有用于封盖所述安装孔的前端的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车轮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前盖于所述车轮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静密封件;
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安装孔内注入润滑介质的油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密封件为第二密封圈,所述前盖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
所述前盖的后端设有环状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安装孔的前端适配,用于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密封槽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根部,所述安装孔的前端的边缘为第二倒角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倒角结构限定出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倒角结构配合,以密封所述前盖与所述车轮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车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车轮转动连接;
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端盖,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转动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内圈的前端紧固连接,所述外圈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紧固连接,所述车轴的端部嵌入所述内圈内,至少2个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端盖后与所述车轴的前端螺纹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的相对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限制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栓相对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铁丝。
10.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列车车轮总成,所述列车车轮总成通过所述列车车轮总成的车轴安装于所述列车车体的底部。
CN202122493646.6U 2021-10-15 2021-10-15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Active CN215922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3646.6U CN2159222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3646.6U CN2159222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2200U true CN215922200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3646.6U Active CN21592220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2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8053A (en) Shaft re-greasing hub
CN104870842B (zh) 用于车轮端部组件的外侧密封系统
CN215922200U (zh)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CN115973215A (zh) 列车车轮总成及列车
CN210344056U (zh) 一种推力阻尼轴承
CN206309787U (zh)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
CN201992080U (zh) 油封
CN203560296U (zh) 一种密封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1827246U (zh) 轮毂轴承的密封单元
CN110513465A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组合密封结构
CN211082840U (zh) 一种用于固定轴类与转动件之间的密封装置
CN103542005A (zh)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3560297U (zh) 一种复合密封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2360762U (zh) 车桥轮毂油封
CN111288145B (zh) 减速器和车辆
CN219692027U (zh) 一种集成轮毂单元
CN216407731U (zh) 一种耐窜动的车桥轮毂油封
CN201071935Y (zh) 盒式油封
CN110611392A (zh) 一种电机输出端防水结构
CN203560298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P2007050733A (ja) 軸受ユニット
CN211054861U (zh) 一种渣土车轮对
CN217234143U (zh) 轮毂用组合油封
CN203214650U (zh) 一种多腔迷宫密封结构轮毂轴承
CN115848067B (zh) 一种商用车车桥轮端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