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379U -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379U
CN215909379U CN202122384791.0U CN202122384791U CN215909379U CN 215909379 U CN215909379 U CN 215909379U CN 202122384791 U CN202122384791 U CN 202122384791U CN 215909379 U CN215909379 U CN 215909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ope
air
connecting arm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47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宋英杰
周何杰
雍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47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主驱动部件包括:主绕线轮,主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缆;驱动件;主连接臂,主连接臂与导风板相连以带动导风板移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件和主连接臂相连以将驱动件的转动转换成主连接臂的移动;从驱动部件包括:滑轮组件,滑轮组件限定出绳缆的走线路径;从连接臂,从连接臂与导风板相连以带动导风板移动,主绕线轮转动时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从连接臂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导风板的质量较重,一个导风板需要上下两个电机同时驱动来实现导风板的左右移动,空调采用多个电机驱动导风板的成本较高,且电机占用的空间较大、电机动力消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风板的驱动装置,该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导风板的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所述主驱动部件和所述从驱动部件在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驱动部件包括:主绕线轮,所述主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缆;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绕线轮配合以驱动所述主绕线轮转动;主连接臂,所述主连接臂与所述导风板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板移动;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主连接臂相连以将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转换成所述主连接臂的移动;所述从驱动部件包括: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所述滑轮组件限定出所述绳缆的走线路径,所述绳缆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从连接臂,所述从连接臂与所述导风板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板移动,所述绳缆的一部分与所述从连接臂固定,所述主绕线轮转动时所述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所述从连接臂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从驱动部件还包括从绕线轮,所述绳缆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从绕线轮上,所述主绕线轮转动时所述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通过所述绳缆带动所述从绕线轮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绳缆通过所述张紧机构以处于张紧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驱动部件还包括盒体,所述主绕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主连接臂的一端伸出所述盒体以与所述导风板相连;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盒体内;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绳缆绕过所述张紧轮且与所述张紧轮滑动配合;螺栓,所述螺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盒体上且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旋转螺栓以带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盒体移动以张紧所述绳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绳缆包括第一线绳、第二线绳和两个连线绳,所述第一线绳缠绕在所述主绕线轮上;所述第二线绳与所述滑轮组件配合以由所述滑轮组件导引路径,所述第二线绳与所述从连接臂固定;所述两个连线绳分别与所述第一线绳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线绳的两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线绳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线绳和所述第二线绳钩挂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绕线轮,所述主绕线轮上缠绕有所述绳缆;导引轮组件,所述导引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组件限定出所述绳缆的走线路径,所述线缆与所述导引轮滑动配合,所述绳缆的一部分与所述主连接臂连接以带动所述主连接臂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轮的个数及放置位置与所述滑轮的个数及放置位置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配合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主连接臂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出风口;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相对所述机壳可移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所述主连接臂和所述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导风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导风板共用所述滑轮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驱动装置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驱动装置的导风板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驱动装置的导风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有驱动装置的导风板的不同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F处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M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驱动装置1、空调器2、机壳21、导风板22、主驱动部件100、驱动件120、主连接臂130、传动组件140、主绕线轮141、导引轮组件142、导引轮1421、盒体150、从驱动部件200、滑轮组件210、滑轮211、从连接臂220、从绕线轮230
张紧机构300、支架310、张紧轮320、螺栓330、
第一线绳410、第一绳端411、第二绳端412、第二线绳420、第三绳端421、第四绳端422、第一连接绳430、第二连接绳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
如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包括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在导风板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主驱动部件100包括主绕线轮141、驱动件120、主连接臂130和传动组件140,主绕线轮141上缠绕有绳缆,驱动件120与主绕线轮141配合以驱动主绕线轮141转动,主连接臂130与导风板22相连以带动导风板22移动,传动组件140分别与驱动件120和主连接臂130相连以将驱动件120的转动转换成主连接臂130的移动。
从驱动部件200包括滑轮组件210和从连接臂220,滑轮组件210包括至少一个滑轮211,滑轮组件210限定出绳缆的走线路径,绳缆与滑轮211滑动配合,从连接臂220与导风板22相连以带动导风板22移动,绳缆的一部分与从连接臂220固定,主绕线轮141转动时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从连接臂220移动。
举例而言,驱动件120可以是电机,电机和主绕线轮141配合连接,电机可以带动主绕线轮141转动。
具体而言,驱动件120运行时,对于主驱动部件100而言,传动组件140将驱动件120的转动切换成主连接臂130的移动,主绕线轮141转动使得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对于从驱动部件200而言,从主驱动部件200伸出的绳缆与滑轮组件210配合,滑轮组件210限定从驱动部件210内的绳缆的走向,在绳缆被主绕线轮141释放或者收纳的过程中,与从连接臂220相连的绳缆会带动从连接臂220移动。由此可知,通过设置一个驱动件,可以实现同时驱动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移动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主驱动部件100位于导风板22的上端,从驱动部件200位于导风板22的下端(上下方向如图4所示)。主绕线轮141上的绳缆延伸至通过滑轮组件210配合在从驱动部件200上,并与从驱动部件200上的从连接臂220连接。从连接臂220的后端固定在绳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某一段上(左右方向如图4所示),前端与导风板22相连,当主绕线轮141转动时,可以实现与滑轮组件210配合的绳缆上的某一段进行左右移动,使从连接臂220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从连接臂220的前端与导风板22相连接,当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左右移动时,可以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左右移动。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主绕线轮141可以驱动绳缆的移动,而绳缆在从驱动部件200上的走线路径由滑动组件限定,通过对绳缆路径的限定,可以实现当主绕线轮141驱动绳缆移动时,导风板22上端的主连接臂130和导风板22下端的从连接臂220可以同时驱动导风板22沿同样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单一的驱动件120可以从导风板22的上下两端同时对导风板22进行驱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具有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节约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包括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驱动部件200还包括从绕线轮230,绳缆的一部分缠绕在从绕线轮230上,主绕线轮141转动时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通过绳缆带动从绕线轮230转动。而从连接臂220与从绕线轮230上缠绕的绳缆配合连接,并当从绕线轮230转动时,从绕线轮230上的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可以实现从连接臂220的移动,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在主绕线轮141转动时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的转动,以带动从连接臂220的移动。
举例而言,如图14所示,从绕线轮230位于主绕线轮141的下方位置,主绕线轮141和从绕线轮230通过绳缆传动连接,当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顺时针转动,当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逆时针转动。当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主绕线轮141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顺时针转动,从绕线轮23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从左向右的移动。当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主绕线轮141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连接臂220与从绕线轮230上缠绕的绳缆相连,当从绕线轮230逆时针转动时,从绕线轮23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从右向左的移动。以实现仅设置一个驱动件并通过绳缆同时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还包括张紧机构300,绳缆通过张紧机构300以处于张紧状态。通过张紧机构300可以对绳缆进行调节,使绳缆总能保持合适的张紧状态,以实现主绕线轮141对绳缆缠绕与放出的长度相等,使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能够匀速稳定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主驱动部件100还包括盒体150,主绕线轮141可转动地设在盒体150内,主连接臂130的一端伸出盒体150以与导风板22相连,张紧机构300包括支架310、张紧轮320和螺栓330,支架310可移动地设在盒体150内,张紧轮320可转动地设在支架310上,绳缆绕过张紧轮320且与张紧轮320滑动配合,螺栓330可转动地设在盒体150上且螺栓330与支架310螺纹配合,旋转螺栓330以带动支架310相对盒体150移动以张紧绳缆。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螺栓330调节支架310在盒体150内的位置,进而对支架310上张紧轮320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对绳缆进行拉紧或放松。
具体而言,绳缆绕过张紧轮320设置在盒体150内,张紧轮320可转动的设在支架310上,绳缆绕过张紧轮320安装在盒体150内。张紧轮320可转动的设在支架310上便于绳缆在张紧轮320上进行滑动,张紧轮320一方面可以限定绳缆的走线,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绳缆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前后方向如图4所示,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方向限定仅为便于对附图进行描述,不会对驱动装置1的实际设置位置和方向产生限定),避免绳缆在盒体150内产生松动,以保持绳缆的张紧状态,这样便于实现主绕线轮141在转动时主绕线轮141缠绕绳缆的长度总是等于放出绳缆的长度,以实现通过绳缆带动从连接臂220匀速稳定的移动,通过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带动导风板22匀速稳定的移动。
其中支架310可移动的设在盒体150内,支架310上设有张紧轮320,螺栓330可转动的设在盒体150上并与支架310螺纹配合连接。绳缆绕过张紧轮320后缠绕在主绕线轮141上,当用户需要对绳缆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时,用户可以使用工具转动螺栓330后端的螺栓头,此时螺栓330相对于盒体150进行转动且螺栓330不会发生前后方向的移动,由于支架310与螺栓330为螺纹配合连接,当螺栓330相对于盒体150进行转动时,支架310可在盒体150上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此时支架310上的张紧轮320可以在盒体150上沿前后方向移动,可以带动张紧轮320上的绳缆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绳缆的张紧或放松。例如,当盒体150内的绳缆较为松动时,用户可使用工具与螺栓头配合,使螺栓330顺时针转动,此时支架310向后移动,可拉紧盒体150内的绳缆。当盒体150内的绳缆过紧时,用户可使用工具与螺栓头配合,使螺栓330逆时针转动,此时支架310向前移动,可放松盒体150内的绳缆。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张紧机构300的调节拉紧或放松绳缆,以保持绳缆在盒体150内的张紧状态,实现主绕线轮141或从绕线轮230在对绳缆缠绕与放出的长度相等,以实现从连接臂220能够匀速稳定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绳缆包括第一线绳410、第二线绳420和两个连线绳,第一线绳410缠绕在主绕线轮141上,第二线绳420与滑轮组件210配合以由滑轮组件210导引路径,第二线绳420与从连接臂220固定,连线绳分别与第一线绳410的一端和第二线绳420的一端相连。主绕线轮141转动可驱动第一线绳410的移动,第一线绳410通过两个连接绳与第二线绳420连接,并通过两个连接绳驱动第二线绳420进行移动,以驱动连接在第二线绳420上的从连接臂220的移动。从而通过利用两个连接绳连接第一线绳和第二线绳,便于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的装配。
具体而言,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线绳410具有第一绳端411和第二绳端412,第二线绳420具有第三绳端421和第四绳端422,连接绳分别为第一连接绳430和第二连接绳440。第一连接绳430的上端与第一绳端411相连接,下端与第四绳端422相连接,第二连接绳440的上端与第二绳端412相连接,下端与第三绳端421相连接。
当驱动件120驱动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绳端411为绕入端,第二绳端412为绕出端,此时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第一连接绳430向上移动,第二连接绳440向下移动。此时第三绳端421为绕入端,第四绳端422为绕出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线绳42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向左移动。
当驱动件120驱动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绳端411为绕出端,第二绳端412为绕入端,此时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第一连接绳430向下移动,第二连接绳440向上移动。此时第三绳端421为绕出端,第四绳端422为绕入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线绳42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向右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一个驱动件120的情况下,传动组件140将驱动件120的转动切换成主连接臂130的移动,通过绳缆带动从连接臂220的移动,以实现在一个驱动件120的情况下,可通过导风板22上端的主连接臂130和导风板22下端的从连接臂220同时驱动导风板22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线绳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钩挂配合。这样便于对连接绳、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进行拆卸,便于在需要的情况下,对绳缆进行拆卸和替换。
具体而言,通过挂钩将连线绳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钩挂配合,便于绳缆的分段装配,避免因绳缆过长而出现装配失误。此外,通过挂钩将连线绳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线绳410的一端和第二线绳420的一端连接,便于对连线绳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40包括主绕线轮141和导引轮组件142,主绕线轮141上缠绕有绳缆,导引轮组件142包括至少一个导引轮1421,导引轮组件142限定出绳缆的走线路径,线缆与导引轮1421滑动配合,绳缆的一部分与主连接臂130连接以带动主连接臂130移动。主绕线轮141可以驱动绳缆的移动,导引轮组件142用于对绳缆的走线进行限定,以实现当主绕线轮141转动时,绳缆的一部分可以进行移动,以带动连接在绳缆上的主连接臂130的移动。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导引轮组件142可对第一线绳410的走线进行限制,一方面使固定在第一线绳410上的主连接臂130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使第一线绳410的第一绳端411和第二绳端412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转动,从绕线轮230转动可以对第二线绳420进行收纳或释放,此时从连接臂220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且主连接臂130的前端与导风板22相连,从连接臂220的前端与导风板22相连,当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时,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绳缆带动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通过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40包括齿轮、齿条,齿轮与驱动件120配合以由驱动件120驱动转动,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与主连接臂130配合。驱动件120驱动齿轮的转动,齿轮转动可以带动齿条进行移动,齿条与主连接臂130配合,齿条在移动时可以主连接臂130的移动,以带动导风板22进行移动。
具体而言,主驱动件120位于导风板22上端,从驱动部件200位于导风板22下端,齿轮的轮轴与主绕线轮141相配合,当驱动件120驱动齿轮转动时,一方面可以驱动主绕线轮141转动,另一方面可以驱动与齿轮配合的齿条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以带动主连接臂130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主绕线轮141转动使得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转动,带动从连接臂230的移动,通过带动从连接臂230的移动带动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这样设置就可以实现通过一个驱动件120实现从导风板22的上下两端同时对导风板22进行驱动,使导风板22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导引轮1421的个数及放置位置与滑轮211的个数及放置位置相同。导引轮1421可以对第一线绳410的走线进行限制,滑轮211可以对第二线绳420的走线进行限制,通过使导引轮1421的个数及放置位置与滑轮211的个数及放置位置相同,可以使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的走线路径相同。
具体而言,导引轮1421位于滑轮211的上方位置,导引轮1421与滑轮211的设置沿上下方向一一对应,当主绕线轮141转动时,第一线绳410被收纳或者释放,导引轮1421用于引导第一线绳410的移动,滑轮211用于引导第二线绳420的移动,使从连接臂220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此外,主绕线轮141和从绕线轮230总是以相同的方向转动,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的移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导引轮1421和滑轮211的作用相同,引导方向相同,只是引导对象不同。因此,设置导引轮1421的个数与滑轮211的个数相同,导引轮1421的放置位置与滑轮211的放置位置相同,便于实现导引轮1421和滑轮211分别对第一线绳410和第二线绳420在相同方向上的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包括主驱动部件100、从驱动部件200、张紧机构300和绳缆。主驱动部件100包括主绕线轮141、驱动件120、主连接臂130、传动组件140、盒体150。从驱动部件200包括滑轮组件210、从连接臂220和从绕线轮230,其中滑轮组件210包括滑轮211。张紧机构300包括支架310、张紧轮320和螺栓330。绳缆包括第一线绳410、第二线绳420、第一连接绳430和第二连接绳440,其中第一线绳410包括第一绳端411和第二绳端412,第二线绳420包括第三绳端421和第四绳端422。
传动组件140包括主绕线轮141和导引轮组件142,主绕线轮141上缠绕有绳缆,导引轮组件142包括至少一个导引轮1421,导引轮组件142限定出绳缆的走线路径,线缆与导引轮1421滑动配合,绳缆的一部分与主连接臂130连接以带动主连接臂130移动。第一线绳410的走线由导引轮组件142进行限定,导引轮组件142一方面使固定在第一线绳410上的主连接臂130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使第一线绳410的第一绳端411和第二绳端412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转动,传动组件140可以将驱动件120的转动转换为主连接臂130的移动,以通过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同时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滑轮组件210限定出第二线绳420的走线路径,第二线绳420与滑轮211滑动配合,从连接臂220与导风板22相连以带动导风板22移动,第二线绳420的一部分与从连接臂220固定,此时从绕线轮230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线绳420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从连接臂220移动。
主绕线轮141带动第一线绳410在盒体150中进行移动时,第一线绳410能够带动从驱动部件200上第二线绳420的移动,以带动与第二线绳420相连接的从连接臂220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例如,当驱动件120驱动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绳端411为绕入端,第二绳端412为绕出端,此时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主连接臂130沿左右方向向左移动,且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第一连接绳430向上移动,第二连接绳440向下移动。此时第三绳端421为绕入端,第四绳端422为绕出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顺时针转动,第二线绳42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向左移动。当驱动件120驱动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绳端411为绕出端,第二绳端412为绕入端,此时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主连接臂130沿左右方向向右移动,且第一线绳410可以带动第一连接绳430向下移动,第二连接绳440向上移动。此时第三绳端421为绕出端,第四绳端422为绕入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逆时针转动,第二线绳42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向右移动。也就是说,当驱动件120转动时,不仅可以带动主连接臂130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也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同时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实现由一个驱动件120实现从导风板22上下两端牵引导风板22,以实现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
其中,第一线绳410缠绕在主绕线轮141和张紧轮320上,主连接臂130的后端固定在绳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某一段上,前端与导风板22相连。主绕线轮141在转动时可以实现对绳缆的缠绕与放出,以实现绳缆上的某一段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使主连接臂130可以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当主连接臂130在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时,可以带动导风板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当主绕线轮141转动时,主绕线轮141和从绕线轮230通过绳缆传动连接,当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顺时针转动,当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逆时针转动。当主绕线轮141顺时针转动时,主绕线轮141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顺时针转动,从绕线轮23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从左向右的移动。当主绕线轮141逆时针转动时,主绕线轮141带动从绕线轮230进行逆时针转动,从绕线轮230可以带动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从右向左的移动。以实现通过绳缆驱动带动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带动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且为了保证从连接臂220在左右方向上匀速稳定进行移动,张紧机构300可以对绳缆进行调节,使绳缆总能保持合适的张紧状态,以实现主绕线轮141对绳缆缠绕与放出的长度相等,实现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能够匀速稳定的移动。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工具转动螺栓330后端的螺栓头,此时螺栓330相对于盒体150进行转动且螺栓330不会发生前后方向的移动,由于支架310与螺栓330为螺纹配合连接,当螺栓330相对于盒体150进行转动时,支架310可在盒体150上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以带动张紧轮320上的绳缆可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绳缆的张紧或放松。例如,当盒体150内的绳缆较为松动时,用户可使用工具与螺栓头配合,使螺栓330顺时针转动,此时支架310向后移动,可拉紧盒体150内的绳缆。当盒体150内的绳缆过紧时,用户可使用工具与螺栓头配合,使螺栓330逆时针转动,此时支架310向前移动,可放松盒体150内的绳缆。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张紧机构300的调节拉近或放松绳缆,以保持绳缆在盒体150内的张紧状态,实现主绕线轮141或从绕线轮230对绳缆缠绕与放出的长度相等,以实现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能够匀速稳定的移动。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2包括机壳21、导风板22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2,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采用一个驱动件和绳缆配合,实现主动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可以同时带动导风板移动的目的,节约、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21设有出风口,导风板22相对机壳21可移动以改变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分别与导风板22相连。主连接臂130和从连接臂220可以从导风板22的两个位置同时对导风板22进行驱动,以实现导风板22相对与机壳21的移动,通过移动导风板22以改变出风口的位置,以改变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口对应设置两个导风板22,每个导风板22对应设置驱动装置1。每个驱动装置1均能带动对应的导风板22进行移动,以改变空调器2的出风方向。
具体而言,每个驱动装置1均具有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可以从导风板22的上下两个位置同时驱动导风板22,使较重的导风板22能够由一个驱动件120驱动其沿左右方向移动。空调器2上的两个导风板22均由对应的驱动装置1驱动,空调器2左侧的导风板22由左侧的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驱动,主驱动部件100排布在左侧的导风板22的上端,从驱动部件200排布在左侧的导风板22的下端,驱动件120通过与绳缆的配合可以同时驱动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使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可以同时驱动左侧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进行左右移动,以使较重的左侧的导风板22能够由一个左侧的驱动件120驱动其沿左右方向移动。空调器2右侧的导风板22由右侧的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驱动,主驱动部件100排布在右侧的导风板22的上端,从驱动部件200排布在右侧的导风板22的下端,驱动件120通过与绳缆的配合可以同时驱动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使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可以同时驱动右侧导风板22沿左右方向进行左右移动,以使较重的右侧的导风板22能够由一个右侧的驱动件120驱动其沿左右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空调器2的两个导风板22可以由两个驱动件120驱动,两个驱动件120就可以驱动空调器2上的两个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导风板22共用滑轮组件210。滑轮组件210可以对滑轮组件210上的两对绳缆进行限位,以使两个主连接臂130均可以驱动对应的导风板22进行移动。
具体而言,空调器2上的两个导风板22由两组主驱动部件100和从驱动部件200驱动。这两个主驱动部件100均具有第一线绳410,两个从驱动部件200均具有第二线绳420,其中两个主驱动部件100均位于导风板22上端,沿左右方向排布,用于驱动左侧导风板22和右侧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两个从驱动部件200均位于导风板22下端,沿左右方向排布,用于驱动左侧导风板22和右侧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也就是说两个第一线绳410均位于导风板22上端,每个第一线绳410均缠绕在对应的主绕线轮142上,并在主绕线轮142转动时,这两个第一线绳410均通过连接绳与第二线绳420连接,且可以带动第二线绳420的移动,因此这两个第一线绳410可以共用一个导引轮组件142。两个第二线绳420均位于导风板22下端,且均需要带动从连接臂220进行左右的移动,以驱动左侧导风板22和右侧导风板22的左右移动因此这两个第二线绳420可以共用一个滑轮组件210。这样设置便于节省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的占地空间,便于在空调器2内设置导风板的驱动装置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2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部件和从驱动部件,所述主驱动部件和所述从驱动部件在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驱动部件包括:
主绕线轮,所述主绕线轮上缠绕有绳缆;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绕线轮配合以驱动所述主绕线轮转动;
主连接臂,所述主连接臂与所述导风板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板移动;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主连接臂相连以将所述驱动件的转动转换成所述主连接臂的移动;
所述从驱动部件包括:
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所述滑轮组件限定出所述绳缆的走线路径,所述绳缆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
从连接臂,所述从连接臂与所述导风板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板移动,所述绳缆的一部分与所述从连接臂固定,所述主绕线轮转动时所述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带动所述从连接臂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驱动部件还包括从绕线轮,所述绳缆的一部分缠绕在所述从绕线轮上,所述主绕线轮转动时所述绳缆被释放或者收纳以通过所述绳缆带动所述从绕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绳缆通过所述张紧机构以处于张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部件还包括盒体,所述主绕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主连接臂的一端伸出所述盒体以与所述导风板相连;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盒体内;
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绳缆绕过所述张紧轮且与所述张紧轮滑动配合;
螺栓,所述螺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盒体上且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旋转螺栓以带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盒体移动以张紧所述绳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缆包括第一线绳、第二线绳和两个连线绳,所述第一线绳缠绕在所述主绕线轮上;
所述第二线绳与所述滑轮组件配合以由所述滑轮组件导引路径,所述第二线绳与所述从连接臂固定;
所述两个连线绳分别与所述第一线绳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线绳的两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绳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线绳和所述第二线绳钩挂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主绕线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导引轮组件,所述导引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组件限定出所述绳缆的走线路径,所述线缆与所述导引轮滑动配合,所述绳缆的一部分与所述主连接臂连接以带动所述主连接臂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轮的个数及放置位置与所述滑轮的个数及放置位置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配合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主连接臂配合。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出风口;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相对所述机壳可移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主连接臂和所述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导风板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风板共用所述滑轮组件。
CN202122384791.0U 2021-09-29 2021-09-29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5909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791.0U CN215909379U (zh) 2021-09-29 2021-09-29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791.0U CN215909379U (zh) 2021-09-29 2021-09-29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379U true CN215909379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4791.0U Active CN215909379U (zh) 2021-09-29 2021-09-29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9640U (zh) 恒张力绞车
CN108861894A (zh) 一种供电电缆收放装置
CN206232233U (zh) 线材收纳盒
US20220055870A1 (en) Crane and cable drum unit for same
CN215909379U (zh)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EP3725721A1 (en) Take-up device for mobile energy supplementation vehicle, and mobile energy supplementation vehicle
CN113022856A (zh) 一种用于橡胶林的无人机电动喷粉装置
CN115875834A (zh) 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H08231130A (ja) ホース巻込装置
CN210778040U (zh) 一种绞线机线盘锁紧结构
CN210457009U (zh) 一种改进型电缆收放架
JP4746605B2 (ja) 繰り出し装置
KR101756055B1 (ko) 다용도 케이블 텐션 유지 및 포설장치
CN214059550U (zh) 一种轮式电缆展放小车
CN210001351U (zh) 一种单层电缆卷筒自动收放线导向机构
CN210312903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车
CN210735879U (zh) 一种牵引绳盘
CN218022341U (zh) 一种耐火电缆生产用打捆装置
CN111470384A (zh) 线缆收放线系统及方法
JP3336308B2 (ja) 簡易ハウスのシート開閉装置
KR20110090626A (ko) 다중휠을 이용한 선박용 케이블 포설장치
CN218088315U (zh) 走线结构和叉车
CN115650090B (zh) 多角度收放缆装置
CN219778582U (zh) 一种张力自动控制机构的线缆束丝机
CN220148827U (zh) 一种放线架自动放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