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251U - 一种便携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251U
CN215909251U CN202122086938.8U CN202122086938U CN215909251U CN 215909251 U CN215909251 U CN 215909251U CN 202122086938 U CN202122086938 U CN 202122086938U CN 215909251 U CN215909251 U CN 215909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outlet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6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杰林
陈中清
钟志尧
宫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6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空调,所述便携式空调包括:壳体、风管和导风组件,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风管包括:风管进口和风管出口,风管进口可选择地与出风口连通。在风管进口与出风口连通时、导风组件设置在风管出口处以对从风管出口排出的风导向,在风管进口与出风口断开时、导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以对从出风口排出的风导向。导风组件可与出风口或风管出口选择性连接,可将气流导向排出,提升空调气流的覆盖范围,通过设置风管与出风口连接,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增加气流导向方向,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导风效果好,提升使用舒适性。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可在多场景下使用,功能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空调。
背景技术
便携式空调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放置,经常被携带外出使用,比如当外出旅游时,便携式空调便于携带可在出风口安装风管,将热交换的气流从风管导向帐篷中,对帐篷内进行温度调节,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空调由于尺寸小,安装空间紧凑,不能安装摆风模块,便携式空调导风方向单一,安装风管后,气流只能定向送风,用户体验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空调,该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可用于出风口或出风管,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增加导风角度,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并且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功能性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风管,所述风管包括:风管进口和风管出口,所述风管进口可选择地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导风组件,在所述风管进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风管出口处以对从所述风管出口排出的风导向,在所述风管进口与所述出风口断开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以对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风导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通过导风组件可与出风口或风管出口选择性连接,可将气流导向排出,提升空调气流的覆盖范围,通过设置风管与出风口连接,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增加导风角度,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导风效果好,提升使用舒适性。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可在多场景下使用,功能性强。
具体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框,所述导风框内设置有导风道,所述导风道与所述出风口或所述风管出口连通;导风叶片和驱动件,所述导风叶片设置在所述导风道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风叶片相连,所述导风叶片适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摆动以改变所述导风框的出风方向。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与所述壳体卡接配合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所述导风框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每个所述卡扣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格栅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格栅中的一个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风管邻近所述风管出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与对应的所述卡扣配合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安装在所述风管上。
具体地,所述风管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风管进口;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风管本体的另一端且所述转接头限定出所述风管出口,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本体构造为圆管,所述风管本体的所述一端设置有卡接环,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多个在所述风管本体的周向上间隔开且与所述卡接环配合的卡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与驱动件电连接的供电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包括:上导风框和设置在所述上导风框下侧的下导风框,所述上导风框限定出容纳所述驱动件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下导风框限定出所述导风道和容纳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导风叶片构造为多个,且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相连。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件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偏心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轮的中心间隔开的第一转轴;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滑动槽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配合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均构造为长圆形槽,所述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0°<α≤90°。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导风框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以限定所述连接板的移动幅度。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实施例的立体外形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设置在风管出口处的第一部分实施例的立体外形图;
图3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设置在风管出口处的第二部分实施例的立体外形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的立体外形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的导风组件的零件爆炸图。
附图标记:
便携式空调100、
便携式空调本体200、
壳体1、出风口10、纵向格栅11、
风管2、风管本体20、风管进口21、风管出口22、卡接环23、
导风组件3、导风叶片31、驱动件32、供电单元33、
导风框4、卡扣41、上导风框42、限位柱421、下导风框43、
转接头5、卡脚51、卡槽52、
转换头6、转换卡扣61、
传动件7、偏心轮71、第一转轴711、曲柄72、第二转轴721、第三转轴722、连接板73、第一滑动槽731、第二滑动槽732、限位槽7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100,包括:壳体1、风管2和导风组件3,壳体1 上设置有出风口10,风管2包括:风管进口21和风管出口22,风管进口21可选择地与出风口10连通。在风管进口21与出风口10连通时、导风组件3设置在风管出口22 处以对从风管出口22排出的风导向,在风管进口21与出风口10断开时、导风组件3 设置在出风口10处以对从出风口10排出的风导向。
壳体1为便携式空调100的外部件,对便携式空调100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便携式空调100的送风蜗壳等内部元件均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中,在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0,便携式空调100用于产生进行热交换的气流,气流从出风口10流出。
风管2包括风管进口21和风管出口22,风管进口21用于与出风口10连通,当风管2的风管进口21与出风口10连通时,气流从出风口10流出,经过风管2,最后从风管出口22流出,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将气流经风管2导向较远处,导风效果好。
在风管进口21与出风口10连通时,导风组件3设置在风管出口22处以对从风管出口22排出的风导向,可将从风管出口22排出的气流导向不同方向,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提升使用舒适性。在风管进口21与出风口10断开时,导风组件3设置在出风口10 处以对从出风口10排出的风导向,可将从出风口10排出的气流导向不同方向,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提升使用舒适性。
可以理解的是,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风管2和导风组件3可分开使用,当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单独设置时,可正常调节温度使用。而当导风组件3与壳体1配合设置在出风口10处时,导风组件3可将从出风口10的气流导向排出,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导风效果好,提升使用舒适性。当风管2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配合设置,风管进口21 与出风口10连通时,气流从出风口10流出,经过风管2,最后从风管出口22流出,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将气流经风管2导向较远处,导风效果好。当导风组件3、风管 2和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共同配合设置时,气流从出风口10流出,经过风管2,从风管出口22流出,导风组件3设置在风管出口22处,将气流导向排出,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加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导风效果好,提升使用舒适性。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100可实现多种使用形式,在多种场景中均可使用,功能性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100,导风组件3可与出风口10或风管出口22选择性连接,可将气流导向排出,提升空调气流的覆盖范围,通过设置风管2与出风口10 连接,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增加气流导向方向,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导风效果好,提升使用舒适性。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便携式空调100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可在多场景下使用,功能性强。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导风组件3包括:导风框4、导风叶片31和驱动件32,导风框4内设置有导风道,导风道与出风口10或风管出口22连通,导风叶片31设置在导风道内,驱动件32与导风叶片31相连,导风叶片31适于在驱动件32的驱动下摆动以改变导风框4的出风方向。
导风组件3可改变便携式空调100的出风方向,导风组件3包括:导风框4、导风叶片31和驱动件32,导风框4为导风组件3的整体外形件,导风叶片31和驱动件32 都设置在导风框4内,在导风框4内设置有导风道,导风道与出风口10或风管出口22 相连,导风道延长了风道的距离,气流进入导风道后,从导风框4流出,通过在出风口 10处设置导风框4,可实现风道的延伸,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导风叶片31设置在导风道内,导风叶片31的摆动可将气流导向不同方向,驱动件32与导风叶片31相连,驱动件32可驱动导风叶片31摆动改变气流的出风方向,气流可流向多个方向,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提升使用舒适性,通过设置驱动件32可自动调整气流的出风方向,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调节导风框4的出风方向,使用方便。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导风组件3与壳体1卡接配合且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 1上,出风口10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11,导风框4上设置有多个卡扣41,每个卡扣41伸入到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 中的一个卡接配合。
导风组件3和壳体1卡接配合便于导风组件3的拆装,方便使用。在便携式空调100的壳体1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11,可保护便携式空调100的内部元器件,可以理解的是,便携式空调100在使用中与用户的距离较近,因此对便携式空调100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出风口10设置纵向格栅11可避免用户误触损坏便携式空调100的内部元件,提升安全性。而相比于在便携式空调100的壳体1处设置密闭壳体1,格栅的设计可降低便携式空调100的重量,方便携带。通过在出风口10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11,可在保障气流的流通性的同时,提升便携式空调100的安全性并降低便携式空调100的重量,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在导风框4上设置有多个卡扣41,卡扣41设计为端部较细,尾部较粗的结构,卡扣41的端部宽度小于纵向格栅11的宽度,卡扣41的尾部的宽度大于纵向格栅11的宽度,卡扣41伸入到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之间的间隙内与纵向格栅11卡接配合,连接稳定,不易脱出。卡扣41偏向设置,与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中的偏向方向一个纵向格栅11卡接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框4的两个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卡扣41,卡扣41对称设置可提升导风组件3的稳定性。导风框4与卡扣41的尾部连接,位于导风框4右侧边的卡扣41偏向左侧设置,位于导风框4左侧边的卡扣41偏向右侧设置,位于导风框4右侧边的卡扣41与其左侧相邻的纵向导风框4的两个侧边上的卡扣41阻力相反,可提升导风组件3与壳体1的连接稳定性。
出风口10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11,在纵向格栅11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横向格栅,纵向格栅11和横向格栅之间搭接配合,连接稳定强度高,可提升出风口10处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风管2邻近风管出口22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52,每个卡槽52与对应的卡扣41配合以使导风组件3安装在风管2上。
导风框4的卡扣41不但可用于与壳体1连接,还可与风管出口22处的卡槽52连接,卡槽52的数量与布置位置和卡扣41相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风管2邻近风管出口22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卡槽52,导风框4的两个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卡扣41,卡扣41对应设置在卡槽52中,导风组件3的稳定性高。
具体地,如图3所示,风管2包括:风管本体20和转接头5,风管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风管进口21,转接头5可拆卸地设置在风管本体20的另一端且转接头5限定出风管出口22,转接头5上设置有多个卡槽52。
导风框4通过卡扣41与转接头5的卡槽52卡接,与转接头5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导风组件3、转接头5和风管本体20可拆卸设置,可降低便携式空调100的体积,便于携带运送或使用,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当导风组件3配合设置在风管出口22处时,首先将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随后通过卡扣41将导风框4与转接头5连接,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加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当导风组件3不与风管出口22配合时,可将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拆卸,单纯使用风管本体20延长通风距离。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风管本体20构造为圆管,风管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环23,转接头5上设置有多个在风管本体20的周向上间隔开且与卡接环23配合的卡脚 51。
可以理解的是,转接头5用于连通风管本体20和导风组件3,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 3连接端的形状与导风组件3的形状对应配合,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端的形状与风管本体20的形状对应配合,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还可提升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3和风管本体20的对接度,提升气密性,减少气流从对接处的缝隙损失。
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3连接的一端与导风组件3形状配合,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风组件3的卡扣41为四个,对称布置在形状为矩形的导风框4的左右两侧,因此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3连接的一端也为矩形,在矩形的左、右两个侧边对称布置有四个卡槽52。而风管本体20为圆管,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形状也为圆形,在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周向上间距相同设置有多个卡脚51。
转接头5通过卡脚51与风管本体20的卡接环23可拆卸配合,卡接环23限制转接头5的移动自由度但是并未限制转接头5的旋转自由度,因此卡脚51与卡接环23周向配合后,转接头5可沿风管2的轴向旋转,也就带动与转接头5相连的导风组件3轴向转动,可改变导风组件3的导风方向,增加导风范围,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如图2 所示,当导风组件3通过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后,导风组件3的导风叶片31为水平导风叶片,导风叶片31通过摆动将气流朝向左、右方向导向,需要改变气流方向时,如图5所示,可通过转动转接头5,将导风组件3顺时针旋转90度,导风叶片31 的导风方向从竖直变为水平,导风叶片31通过摆动将气流朝向竖直方向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风管2还包括:转换头6,转换头6可拆卸地设置在风管本体20的一端且转换头6限定出风管进口21,转换头6上设置有多个转换卡扣 61。风管本体20靠近风管进口21的一端设置也设置有卡接环23,转换头6上设置有多个在风管本体20的周向上间隔开且与卡接环23配合的卡脚51。
可以理解的是,转换头6用于连通风管本体20和便携式空调本体200,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连接端的形状与纵向格栅11对应配合,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端的形状与风管本体20的形状对应配合,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还可提升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和风管本体20的对接度,提升气密性,减少气流从对接处的缝隙损失。
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转换卡扣61,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100连接时,转换头6对应设置在出风口10处,每个转换卡扣61伸入到出风口10处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中的一个卡接配合,便于拆装,方便使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100连接的一端设计为矩形,转换卡扣61为四个,对称布置在形状为矩形的左右两侧。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形,在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周向上间距相同设置有多个卡脚51。卡脚51与卡接环23周向配合后,转换接头可沿轴向旋转,可改变导风组件3的导风方向,进一步增加导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导风组件3还包括:与驱动件32电连接的供电单元33。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组件3可与壳体1配合设置在出风口10处,也可设置在风管出口22处,相比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的独立电源为驱动件32供电,导风组件3设置供电单元33单独为驱动件32供电便于布置,不会因为设置走线过多而使得便携式空调100 体积增加,不便于携带,并且也便于导风组件3的拆卸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风框4包括:上导风框42和设置在上导风框42 下侧的下导风框43,上导风框42限定出容纳驱动件32的第一容纳空间,下导风框43 限定出导风道和容纳供电单元33的第二容纳空间。
驱动件32设置在上导风框42的第一容纳空间内,供电单元33设置在下导风框43的第二容纳空间内,导风叶片31设置在下导风框43的导风道内,将导风框4分为上导风框42和下导风框43,将驱动件32、供电单元33和导风叶片31分开布置,避免导风叶片31在转动时产生运动干涉。将驱动件32设置在上导风框42的第一容纳空间中,将供电单元33设置在下导风框43的第二容纳空间中,可保护驱动件32和供电单元33,提升安全性,并且驱动件32和供电单元33与导风叶片31布置相近,便于动力传输。
可选地,导风叶片31构造为多个,且驱动件32通过传动件7分别与多个导风叶片31相连。驱动件32的动力通过传动件7传递给多个导风叶片31,多个导风叶片31一齐摆动,对气流进行导向,并且驱动件32可自动带动导风叶片31摆动,实现自动摆风。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件32为驱动电机,传动件7包括:偏心轮71、曲柄72和连接板73,偏心轮71的中心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偏心轮71上还设置有与偏心轮71的中心间隔开的第一转轴711,曲柄7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721,第二转轴721与导风叶片31固定连接,曲柄7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722,连接板73 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711配合的第一滑动槽731以及与第三转轴722配合的第二滑动槽732,第一滑动槽731和第二滑动槽732均构造为长圆形槽,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0°<α≤90°。
驱动电机启动时,电机轴转动,偏心轮71的中心设置有与电机轴卡接的固定孔,偏心轮71以固定孔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转动,偏心轮71上的第一转轴711就以固定孔所在的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运动路径较大。曲柄72为多个,与导风叶片31对应设置,曲柄72的第二转轴721和导风叶片31固定连接,曲柄7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722,由于第二转轴721固定,当第三转轴722受到驱动力作用时,第三转轴722会以第二转轴721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转动,并且带动第二转轴721以第二转轴721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转动。
连接板73将电机的动力从偏心轮71传动到曲柄72,第一转轴711配合在第一滑动槽731内,电机启动,驱动偏心轮71上的第一转轴711以固定孔所在的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第一转轴711在第一滑动槽731内滑动,并且带动连接板73向第一转轴711 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移动,同时配合在第二滑动槽732中的第三转轴722也被连接板73 驱动转动,带动曲柄72的第二转轴721以第二转轴721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转动,多个第二转轴721一共以自身为轴转动,第二转轴721与导风叶片31固定连接,多个导风叶片31被带动一齐摆动,对气流进行导向,实现自动摆风。第一滑动槽731和第二滑动槽732均构造为长圆形槽,长圆形槽的形状使得第一转轴711和第三转轴722始终与连接板73接触做功,避免电机空转造成能量损失,并且长圆形槽的形状可对第一转轴711和第三转轴722进行运动限位,限定连接板73的移动幅度从而限制第二转轴721 的转动角度,避免第二转轴721转动角度过大损坏导风叶片31。
优选地,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根据申请人团队的多次涉及与实验,当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连接板73的受力较佳,运动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板7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733,上导风框42上设置有限位柱421,限位柱421与限位槽733卡接配合以限定连接板73的移动幅度。
限位槽733和限位柱421的配合进一步限定连接板73的移动幅度,从而进一步限制第二转轴721的转动角度,避免第二转轴721转动角度过大损坏导风叶片31,提升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限位槽733为长圆形槽,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 的移动方向相同,可提升连接板73的运动稳定性。
根据图6为例说明,当驱动电机启动时,电机轴逆时针转动,偏心轮71上的第一转轴711带动连接板73向左侧方向移动,限位柱421与限位槽733共同作用限制连接板 73的移动路径为平直运动,第三转轴722受力带动曲柄72以以第二转轴721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转动,导风叶片31向左侧摆动,将气流向左侧导向。需要将气流反向导向,使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反向转动,即可改变导风叶片31的转动方向。
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本申请便携式空调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便携式空调100包括: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风管2和导风组件3,便携式空调100 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0,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风管2和导风组件3可选择性地分开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当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单独设置时,可正常调节温度使用;当导风组件3与壳体1配合设置在出风口10处时,导风组件3可将从出风口10的气流导向排出;当风管2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配合设置,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当导风组件 3、风管2和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共同配合设置时,不但可提升气流的送风距离,还可对气流进行导向,增加气流的覆盖面积增加。
导风组件3与壳体1卡接配合且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上,出风口10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11,导风框4为矩形,导风框4的左右两个侧边对称设置有四个卡扣 41,每个卡扣41伸入到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 11中的一个卡接配合。导风组件3包括:导风框4、导风叶片31、驱动件32和供电单元33,导风框4为导风组件3的整体外形件,导风叶片31和驱动件32都设置在导风框 4内,在导风框4内设置有导风道,导风道与出风口10或风管出口22相连,导风道延长了风道的距离,气流进入导风道后,从导风框4流出。导风框4包括:上导风框42 和设置在上导风框42下侧的下导风框43,上导风框42限定出容纳驱动件32的第一容纳空间,下导风框43限定出导风道和容纳供电单元33的第二容纳空间,驱动件32为驱动电机,传动件7包括:偏心轮71、曲柄72和连接板73,偏心轮71的中心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偏心轮71上还设置有与偏心轮71的中心间隔开的第一转轴711,曲柄7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721,第二转轴721与导风叶片31固定连接,曲柄72 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722,连接板73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711配合的第一滑动槽 731以及与第三转轴722配合的第二滑动槽732,第一滑动槽731和第二滑动槽732均构造为长圆形槽,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连接板7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733,上导风框42上设置有限位柱421,限位柱421与限位槽733卡接配合限位槽733为长圆形槽,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73的移动方向相同。
风管2包括:风管本体20、转接头5和转换头6,风管本体20构造为圆管,在风管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风管进口21,在风管本体20的另一端设置有风管出口22,风管进口21和风管出口22处均设置有卡接环23,在转接头5和转换头6上均设置有多个在风管本体20周向上间隔开且与卡接环23配合的卡脚51,便于转接头5和转换头6的拆装,其中,转接头5设置在风管出口22处,转换头6连接在风管进口21处。在需要将风管本体20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配合设置时,首先将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再将转换头6和风管本体20共同连接在便携式空调100的出风口10处,在需要将风管本体20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和导风组件3共同配合设置时,首先将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再将转换头6和风管本体20共同连接在便携式空调100的出风口10处,随后将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最后将导风组件3连接在转接头5上。
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本体200连接端的形状与纵向格栅11对应配合,转换头6 与便携式空调100连接的一端设计为矩形,转换卡扣61为四个,对称布置在形状为矩形的左右两侧,转换头6与便携式空调100连接时,转换头6对应设置在出风口10处,每个转换卡扣61伸入到出风口10处相邻的两个纵向格栅11之间的间隙内,转换头6 与风管本体20连接端的形状与风管本体20的形状对应配合,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 连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形,在转换头6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周向上间距相同设置有多个卡脚51。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3连接端的形状与导风组件3的形状对应配合,转接头5与导风组件3连接的一端为矩形,在矩形的左、右两个侧边对称布置有四个卡槽52,导风框4通过卡扣41与转接头5的卡槽52卡接,与转接头5可拆卸连接,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端的形状与风管本体20的形状对应配合,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形,在转接头5与风管本体20连接的一端周向上间距相同设置有多个卡脚51。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提升连接的稳定性,还可提升连接处的气密性,减少气流从对接处的缝隙损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
风管,所述风管包括:风管进口和风管出口,所述风管进口可选择地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导风组件,在所述风管进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风管出口处以对从所述风管出口排出的风导向,在所述风管进口与所述出风口断开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以对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风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
导风框,所述导风框内设置有导风道,所述导风道与所述出风口或所述风管出口连通;
导风叶片和驱动件,所述导风叶片设置在所述导风道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风叶片相连,所述导风叶片适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摆动以改变所述导风框的出风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与所述壳体卡接配合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纵向格栅,所述导风框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每个所述卡扣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格栅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格栅中的一个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邻近所述风管出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与对应的所述卡扣配合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安装在所述风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包括:
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风管进口;
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风管本体的另一端且所述转接头限定出所述风管出口,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本体构造为圆管,所述风管本体的所述一端设置有卡接环,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多个在所述风管本体的周向上间隔开且与所述卡接环配合的卡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与驱动件电连接的供电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框包括:上导风框和设置在所述上导风框下侧的下导风框,所述上导风框限定出容纳所述驱动件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下导风框限定出所述导风道和容纳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构造为多个,且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件包括:
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偏心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轮的中心间隔开的第一转轴;
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滑动槽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轴配合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均构造为长圆形槽,所述长圆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0°<α≤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导风框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以限定所述连接板的移动幅度。
CN202122086938.8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便携式空调 Active CN215909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6938.8U CN21590925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便携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6938.8U CN21590925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便携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251U true CN215909251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6938.8U Active CN21590925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便携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2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27A (zh) * 2022-06-27 2022-07-29 南通宁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对空气流进行调节的空调摆风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27A (zh) * 2022-06-27 2022-07-29 南通宁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对空气流进行调节的空调摆风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09251U (zh) 一种便携式空调
CN113357811A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05842853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981969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011847U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113280404B (zh) 立式空调
CN107036161B (zh) 空调转向机构及空调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1895503B (zh) 风机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设备
CN214619816U (zh) 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1011640U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109838881B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209558546U (zh)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1345759U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61391U (zh) 空调器
CN212005942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12005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9763440U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21014163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595027A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3091158A (zh) 引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7036263B (zh) 空调环形风道组件及空调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0921602U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2159301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