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2836U -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2836U
CN215892836U CN202122100521.2U CN202122100521U CN215892836U CN 215892836 U CN215892836 U CN 215892836U CN 202122100521 U CN202122100521 U CN 202122100521U CN 215892836 U CN215892836 U CN 215892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ressure
refrigerant
air supply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05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迪
郑修新
张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05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2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2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2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包括轴承;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冷媒入口与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相连通,并能够从冷媒取液口取液,出气口与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第一管路,连通在出气口与轴承的注入口之间;压力缓冲装置,设于第一管路。压力缓冲装置设于第一管路,可以对从供气罐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使气态冷媒可以稳定地流动至轴承的注入口处,以使压缩机的轴承供气稳定,从而保证供气系统的机组能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压缩机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常设置供气系统,供气系统的供气方式多为: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内的冷媒经过管路送至供气罐内,冷媒在供气罐内经过高温加热蒸发成高压气态冷媒,从供气罐排出后直接通过管路送至压缩机的轴承间隙内,起到支撑转子的作用。其中,供气罐的加压原理为:电能控制供气罐内的电加热器升温,加热供气罐内的液态冷媒,使液态冷媒蒸发变为高压的气态冷媒,并从供气罐顶部排出,经管路送至压缩机的气体轴承间隙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供气管路存在压力波动,使得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不稳定,进而影响供气系统的机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以解决供气管路存在压力波动,使得压缩机的轴承供气不稳定,进而影响供气系统的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包括轴承;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相连通,并能够从所述冷媒取液口取液,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第一管路,连通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之间;压力缓冲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可选地,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蓄能器。
可选地,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阀;和/或,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
可选地,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调节阀的情况下,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其中,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相连通;开关,设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能够调节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用于检测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开关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开关工作。
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球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供气罐和所述球阀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设于所述供气罐和所述球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出气口,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压力;控制器,与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工作。
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冷媒取液口与所述冷媒入口之间;冷媒泵,设于所述第三管路,其中,所述冷媒泵位于所述第三管路的最低处。
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冷媒取液口与所述冷媒入口之间;热源,设于所述第三管路,能够与所述第三管路内的冷媒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三管路内的冷媒的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供气罐将从冷媒取液口取到的液态冷媒加热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过第一管路传送至轴承的注入口处,然后进入压缩机的轴承间隙之中,起到支撑转子的作用,压力缓冲装置设于第一管路,可以对从供气罐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使气态冷媒可以稳定地流动至轴承的注入口处,以使压缩机的轴承供气稳定,从而保证供气系统的机组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轴承;20、供气罐;201、电加热器;202、压力传感器;203、液位计;30、第三管路;301、第二球阀;302、第一电磁阀;303、第二过滤器;304、冷媒泵;305、第二电磁阀;306、单向阀;307、储液罐;40、第一管路;401、第一球阀;402、第一过滤器;403、压力缓冲装置;50、换热器;60、第四管路;601、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轴承10和转子,转子与轴承10相连接,轴承10包括轴承座,轴承座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气体经过轴承10的注入口进入至气体通道内,气体通道将气体引入轴承座与轴承10之间的间隙内,气体进入该间隙后,能够支撑转子转动,进而实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供气系统还包括供气罐20、第一管路40和压力缓冲装置403,供气罐20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冷媒入口与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相连通,并能够从冷媒取液口取液,出气口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其中,供气罐20内设有电加热器201,电加热器201能够对供气罐20内部的液态冷媒进行电加热,第一管路40连通在出气口与轴承10的注入口之间,压力缓冲装置403设于第一管路40。
供气罐20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40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第一管路40内流动的为气态冷媒,供气罐20内的电加热器201启动时,由于电加热器201的开关是非线性的,用以产生压力波动,而压力缓冲装置403设在第一管路40上,能够对供气罐20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减少第一管路40内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使气态冷媒能够稳定地到达轴承10的注入口,以使压缩机能够稳定的运行。
可选地,供气还包括液位计203和压力传感器202,用于监测供气罐20内的冷媒的液位和压力变化。
可选地,压力缓冲装置403包括蓄能器。
供气罐20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进入蓄能器,蓄能器能够减少第一管路40内气态冷媒的脉动流量和压力,缓冲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使气态冷媒能够稳定地到达轴承10的注入口,另外,蓄能器还能够快速放压,具有改善频率特性,降低噪音的优点。
蓄能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压缩气体完成能量转化,使用时首先向蓄能器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当系统压力超过蓄能器内部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将油液中的压力转化为气体内能;当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内部压力时,蓄能器中的油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流向外部系统,释放能量。
根据上述原理,蓄能器能够将出气口流出的压力波动的气态冷媒压缩,然后变成压力稳定的气态冷媒流出,特别是,当电加热器201启动或关闭时,容易产生压力波动,蓄能器的设置,能够缓冲压力波动,保障压缩机的轴承10供气稳定。
可选地,蓄能器可以为重力式蓄能器、弹簧式蓄能器或者隔膜式蓄能器等多种形式。
可选地,压力缓冲装置403包括缓冲罐。
供气罐20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一管路40进入缓冲罐,缓冲罐的缓冲性能主要通过压缩罐内的压缩空气来实现,缓冲罐可以缓冲第一管路40内的压力波动,使气态冷媒平稳地流动,尤其是,电加热器201开启或关闭时,容易产生压力波动,缓冲罐的设置,能够缓冲压力波动,保障压缩机的轴承10供气稳定。
可选地,缓冲罐可以为隔膜式缓冲罐和气囊式缓冲罐等。
可选地,压力缓冲装置403包括压力调节阀。
供气罐20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经在第一管路40经过压力调节阀流入轴承10的注入口,压力调节阀可以自动消除第一管路40内的压力波动,以使压力保持在设定的压力不变,使气态冷媒平稳地流动,尤其是,电加热器201开启或关闭时,容易产生压力波动,压力调节阀的设置,能够缓冲压力波动,保障压缩机的轴承10供气稳定。
可选地,压力缓冲装置403包括压力调节阀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通过第一管路40与出气口相连通,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40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其中,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和开关,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还通过第二管路与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相连通;开关设于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能够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轴承10的注入口连通或者与第二管路连通。
压力调节阀可以缓冲从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压力稳定后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管路40流到轴承10的注入口,如果经过压力调节阀稳压后的气态冷媒仍然存在压力波动,可以通过开关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第二管路连通,以使气态冷媒再流回至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再经过压力调节阀的调节,直至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态冷媒压力稳定,然后,开关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以使气态冷媒流入轴承10内。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第一检测装置设于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用于检测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控制器与第一检测装置和开关均相连接,控制器能够根据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控制开关工作。
第一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压力调节阀出口端的气体压力,然后将检测的气体压力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气体压力值,判断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是否稳定,如果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不稳定,控制器控制开关工作,开关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第二管路连通,以使气态冷媒再流回至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再经过压力调节阀的调节,如果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稳定,控制器控制开关工作,开关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轴承10的注入口相连通,以使气态冷媒流入轴承10内。
可选地,供气系统还包括球阀(为了便于区分,以下统称为第一球阀401),第一球阀401设于第一管路40,其中,沿第一管路40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供气罐20和第一球阀401依次设置,其中,压力缓冲装置403设于供气罐20和第一球阀401之间。
压力缓冲装置403设于供气罐20和第一球阀401之间,使得压力缓冲装置403可以对供气罐20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避免对气态冷媒的压力波动,对其他部件(比如第一球阀401、第一过滤器402等)造成损伤。
在实际应用中,压力缓冲装置403也可以设于第一管路40的其他位置,具体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402,第一过滤器402设于第一管路40,沿第一管路40内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球阀401和第一过滤器402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402可以对流入轴承10的注入口的气态冷媒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压缩机内。
可选地,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设于出气口,用于检测出气口的气体压力;控制器与压力缓冲装置403和第二检测装置均相连接,控制器根据出气口的气体压力控制压力缓冲装置403工作。
供气罐20也具有稳压的作用,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供气罐20的出气口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比较稳定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压力缓冲装置403停止工作,无需对第一管路40内的气态冷媒进行稳压,以降低供气系统的能耗。
可选地,如图2所示,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30和冷媒泵304,第三管路30连通在冷媒取液口与冷媒入口之间,冷媒泵304设于第三管路30,其中,冷媒泵304位于供气系统的最低处。
冷媒泵304将液态冷媒从冷媒取液口抽出后,经过第三管路30运输到供气罐20,供气罐20将液态冷媒加热成气态冷媒,然后运送到压缩机的轴承10的注入口处,冷媒泵304位于供气系统的最低处,冷媒泵304设于供气系统的任意位置时,当供气系统的机组停机时,供气系统内的液态冷媒都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冷媒泵304中,以保证机组再开机时,冷媒泵304内存在液态冷媒,能够正常启动。
可选地,冷媒泵304位于第三管路30的最低处,第三管路30连通在冷媒取液口和冷媒入口之间,因此,第三管路30内流动的为液态冷媒,冷媒泵304设于第三管路30的最低处,供气系统的机组停机时,第三管路30内的液态冷媒都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冷媒泵304。
可选地,供气系统还包括储液罐307,储液罐307设于第三管路30,并与冷媒泵304相连通,且储液罐307的高度大于冷媒泵304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储液罐307的高度指的是储液罐307的最低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当供气系统的机组工作时,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泵304传输液态冷媒,液态冷媒会经过储液罐307,储液罐307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液态冷媒,当供气系统的机组停机时,储液罐307的高度大于冷媒泵304的高度,且储液罐307与冷媒泵304相连通,储液罐307内储存的液态冷媒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冷媒泵304中,填充在冷媒泵304中,避免机组开机时,冷媒泵304出现干转的现象。
可选地,如图3所示,供气系统还包括热源601,热源601设于第三管路30,并能够与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换热,以提高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的温度。
第三管路30设有热源601,热源601能够对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进行预热,提高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的温度,这样,冷媒流入供气罐20后,冷媒具有一定的温度,减少了供气罐20加热冷媒需要消耗的能量,进而节省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
可选地,第三管路30还包括第二球阀301、第一电磁阀302、第二过滤器303、第二电磁阀305和单向阀306,沿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二球阀301、第一电磁阀302、第二过滤器303、冷媒泵304、第二电磁阀305和单向阀306依次设置。
可选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第四管路60,压缩机设有排气口,第四管路60连通在排气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供气系统还包括换热器50,第三管路30和第四管路60均位于换热器50内,第三管路30内的冷媒和第四管路60内的冷媒能够在换热器50内换热,以提高第三管路30中的冷媒的温度;其中,热源601包括第四管路60内的冷媒。
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口进入第四管路60,然后通过第四管路60进入冷凝器中,从而实现冷媒的冷凝过程,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四管路60中流动,因此第四管路60的温度高,第三管路30与第四管路60均设于换热器50中,第三管路30和第四管路60可以在换热器50中进行热交换,可以理解为:第四管路60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换热器50传递至第三管路30中,进而提高第三管路30中的冷媒热量,以达到预热第三管路30中的冷媒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第四管路60中的冷媒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作为热源601,与第三管路30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充分利用了制冷系统自身的热量,不需要外加热源601,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少了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的能量消耗。
可选地,换热器50包括板式换热器50。
板式换热器50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50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压缩机包括但不限于气悬浮压缩机、气液悬浮压缩机、或者气体或液态抬轴的压缩机等。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包括轴承;
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相连通,并能够从所述冷媒取液口取液,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
第一管路,连通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之间;
压力缓冲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蓄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阀;和/或,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压力调节阀的情况下,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
第二管路,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端相连通;
开关,设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能够调节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用于检测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开关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端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开关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球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供气罐和所述球阀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设于所述供气罐和所述球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出气口,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压力;
控制器,与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冷媒取液口与所述冷媒入口之间;
冷媒泵,设于所述第三管路,其中,所述冷媒泵位于所述第三管路的最低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冷媒取液口与所述冷媒入口之间;
热源,设于所述第三管路,能够与所述第三管路内的冷媒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三管路内的冷媒的温度。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
CN202122100521.2U 2021-09-01 2021-09-01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Active CN215892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0521.2U CN215892836U (zh) 2021-09-01 2021-09-01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0521.2U CN215892836U (zh) 2021-09-01 2021-09-01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2836U true CN215892836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0521.2U Active CN215892836U (zh) 2021-09-01 2021-09-01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2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6965B1 (ko) 압축기와 열교환 시스템
US8522523B2 (en) Steam system
JPWO2009028450A1 (ja) クライオ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12146297B (zh) 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154568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3020380U (zh) 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12815584A (zh) 一种低充注量的满液供液系统及其回油方法
EP4265979A1 (en) Heat-pump water hea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260569B (zh) 热泵机组、空调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215892836U (zh)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WO2021018079A1 (zh)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CN107893684B (zh) 一种尾气回冷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08846785U (zh) 一种多机单双级混打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6399047A (zh) 冷水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冷水机组
CN202904005U (zh) 无级能量调节雷达设备冷却装置
WO2018198724A1 (ja)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及び圧縮空気貯蔵発電方法
WO2021018076A1 (zh)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CN214007436U (zh) 多级压缩结构、多级压缩机
CN214581526U (zh) 气悬浮直膨式空调机组
CN101162102A (zh) 蓄能式发动机驱动式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431383U (zh) 冷水机组
CN210718194U (zh) 一种拓宽风冷定频热泵机组使用范围的控制系统
CN215892837U (zh)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CN113959116A (zh) 压缩机轴承供气系统和气悬浮压缩机系统
CN216769830U (zh) 变频节能桶泵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