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7784U -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7784U
CN215887784U CN202122153400.4U CN202122153400U CN215887784U CN 215887784 U CN215887784 U CN 215887784U CN 202122153400 U CN202122153400 U CN 202122153400U CN 215887784 U CN215887784 U CN 215887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ngle
module body
track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3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53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7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7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7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涉及轨道技术领域。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模块本体和动力传输装置,第一模块本体为具有单一弧度的弯曲结构,以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或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模块本体具有叠加的弧度角度,角度轨道包括连接模块和角度调节模块,若干个连接模块和若干个角度调节模块顺次交替连接以组成角度轨道并且角度轨道的两端均为连接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将若干个角度调节模块叠加后得到所需角度的角度轨道,角度调节模块的数量可任意选择和组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后续拆除后还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是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适用于中小城市交通工具,由于空轨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空轨在运行时,其轨道大多为单一设定好路线的轨道,转弯处具有角度的轨道通常需要单独制作,其角度固定,导致制造时需要定制,成本较高,无法灵活调整轨道角度,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后续也无法改造成其他角度的轨道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灵活调整轨道角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模块本体和动力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模块本体为具有单一弧度的弯曲结构以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或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具有叠加的弧度角度,驱动车能够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模块本体中穿过,所述第一模块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动力传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本体包括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底板并且所述第一底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模块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均为弧形板,所述第一模块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所述第一顶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底板均为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导电排,所述第一顶板的内侧和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导电排。
一种角度轨道,包括连接模块和上述角度调节模块,若干个所述连接模块和若干个所述角度调节模块顺次交替连接以组成所述角度轨道并且所述角度轨道的两端均为所述连接模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二模块本体,所述第二模块本体在其内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圈连续的凸条结构,所述第一模块本体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模块本体内,所述第一模块本体任意一端的端部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模块本体内的所述凸条结构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块本体包括第二顶板、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底板并且所述第二底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缺口。
优选地,第一顶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顶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模块本体与所述第二模块本体插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固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外部固定结构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模块本体与所述第二模块本体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凸条结构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角度轨道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个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能够通过钢缆与外部支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轨道的两端的内壁或外壁上安装有测速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模块本体和动力传输装置,第一模块本体为具有单一弧度的弯曲结构,以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或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模块本体具有叠加的弧度角度,角度轨道包括连接模块和角度调节模块,若干个连接模块和若干个角度调节模块顺次交替连接以组成角度轨道并且角度轨道的两端均为连接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将若干个角度调节模块叠加后得到所需角度的角度轨道,角度调节模块的数量可任意选择和组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后续拆除后还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块本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块本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模块本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轨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轨道的结构图;
图中1、第一模块本体;11、第一顶板;12、第一侧板;13、第一底板;14、第一缺口;15、第一固定孔;
2、第二模块本体;21、第二顶板;22、第二侧板;23、第二底板;24、第二缺口;25、第二固定孔;26、凸条结构;
3、动力传输装置;31、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空轨轨道通常由顶板,两个侧板和底板组成,底板的中部开设有缺口,以便于载人吊舱以及连接载人吊舱的结构物移动,两个侧板上设有电路,为列车提供能源。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提到了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模块本体1和动力传输装置3,第一模块本体1为具有单一弧度的弯曲结构,以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或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由此第一模块本体1可形成四种具体形式的模块,即水平偏左模块、水平偏右模块、竖直偏上模块和竖直偏下模块,第一模块本体1具有固定角度,可通过增加第一模块本体1的数量来增加轨道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将若干个连续的第一模块本体1叠加后得到想要的轨道角度,第一模块本体1的数量可任意选择和组合,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灵活调整叠加角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后续拆除后还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本实施例附图中展示的角度为6.25度,两个角度调节模块叠加后为12.5度,以此类推,驱动车能够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模块本体1中穿过,第一模块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动力传输装置3,动力传输装置3能够为在第一模块本体1中行驶的驱动车提供能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模块本体1包括第一顶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一底板13,第一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侧板12的顶端相连接,每个第一侧板12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底板13并且第一底板13位于两个第一侧板12之间,两个第一底板13之间形成第一缺口14,第一缺口14供连接驱动车和底部吊厢的吊厢连接结构在第一模块本体1内行驶,第一模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两个第一侧板12均为弧形板,从而使第一模块本体1具有水平偏左模块和水平偏右模块这两种形式,第一模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第一顶板11和两个第一底板13均为弧形板,从而使第一模块本体1具有竖直偏上模块和竖直偏下模块这两种形式,丰富了第一模块本体1的种类选择。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动力传输装置3包括导电排31,第一顶板11的内侧和两个第一侧板12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一组导电排31,轨道内行驶的驱动车通常为电力驱动,能够通过设置在车体外部的取电设备与本实施例提到的三处导电排31电连接,导电排31可根据驱动车的实际动力需求安装两项电或三项电,导电排31可优选通过其他辅助固定物体固定于第一顶板11的内侧和两个第一侧板12的内侧上,辅助固定物体可优选采用暗扣、螺栓或挂钩等形式进行设计,使导电排31与上述内壁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到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到了一种角度轨道,包括连接模块和上述角度调节模块,若干个连接模块和若干个角度调节模块顺次交替连接以组成角度轨道,连接模块外观与连接模块相仿,实际上为长度较短的直线模块,并且不具有任何弧度,角度轨道的两端与常规的直线轨道相连接;
角度调节模块具有固定角度,可通过增加角度调节模块的数量来增加轨道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将若干个连续的角度调节模块叠加后得到想要的轨道角度,角度调节模块的数量可任意选择和组合,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灵活调整叠加角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后续拆除后还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直线轨道的端部不存在弧度,角度轨道的两端需要与其对接,也不能存在弧度,因此在角度轨道的两端的最端部均需要设置连接模块,通过连接模块与外接的直线轨道相连接,同时依靠中间的角度调节模块实现角度轨道的铺设,最终实现角度变化,每个角度轨道中,可通过连接模块搭配上述四种角度调节模块的一种进行铺设,也可通过连接模块搭配上述四种角度调节模块的两种,如水平偏左模块与水平偏右模块搭配,竖直偏上模块与竖直偏下模块搭配,实现角度轨道的合理布局。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模块包括第二模块本体2,第二模块本体2在其内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圈连续的凸条结构26,第一模块本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模块本体2内,凸条结构26在起到定位作用,使两个相邻的第二模块本体2与第一模块本体1之间的插接深度保持相同,使角度轨道实现标准化的快速连接,使第一模块本体1任意一端的端部均与对应的第二模块本体2内的凸条结构26相接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模块本体2包括第二顶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二底板23,第二顶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侧板22的顶端相连接,每个第二侧板22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底板23并且第二底板23位于两个第二侧板22之间,两个第二底板23之间形成第二缺口24,第二缺口24与第一缺口14尺寸相同,供连接驱动车和底部吊厢的吊厢连接结构在角度轨道内行驶,与第一模块本体1不同,第二模块本体2中的第二顶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二底板23均为平直板,不存在任何弧度,只需要设计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二模块本体2便能够分别插接四种不同形式的第一模块本体1,节约了成本。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顶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5,第二顶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25,第一模块本体1与第二模块本体2插接在一起时第一固定孔15能够与第二固定孔25的位置相对应,外部固定结构能够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5和第一固定孔15以将第一模块本体1与第二模块本体2连接在一起,此处外部固定结构可采用螺栓等连接结构,在原有的插接连接的基础上,将第一模块本体1与第二模块本体2进一步的连接,提升第一模块本体1与第二模块本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部分第二固定孔25和一部分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5连接在一起,剩余的一部分第二固定孔25和第一固定孔15可预留用于安装其他结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因两个相邻的第一模块本体1被第二模块本体2中部的凸条结构26所阻挡,两个相邻的第一模块本体1上设置的两个导电排31之间的电连接较为不方便,因此凸条结构26优选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同样具有导电功能的凸条结构26能够直接与两个导电排31电连接,使角度轨道内的动力传输装置3整体保持持续通电,为轨道内行驶的驱动车提供能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角度轨道在经过连接模块和角度调节模块拼接后可能拥有较长的轨道长度,其两端与其他轨道连接后,轨道中部可能会存在固定不足的情况,因自身重力产生下坠的问题,因此角度轨道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优选安装有若干个挂钩结构,挂钩结构能够通过钢缆等连接结构与外部支柱相连接,防止轨道中部下坠,保证角度轨道的整体固定效果,挂钩结构为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未在附图中展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角度轨道的两端的内壁或外壁上安装有测速设备,测速设备能够检测驱动车经过时的实时速度,从而调节通过的驱动车车速,测速设备为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未在附图中展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本体(1)和动力传输装置(3),其中: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为具有单一弧度的弯曲结构以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或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具有叠加的弧度角度,驱动车能够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中穿过,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动力传输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包括第一顶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一底板(13),所述第一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侧板(12)的顶端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2)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底板(13)并且所述第一底板(1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底板(13)之间形成第一缺口(14),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均为弧形板,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相对距离时所述第一顶板(11)和两个所述第一底板(13)均为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3)包括导电排(31),所述第一顶板(11)的内侧和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导电排(31)。
4.一种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模块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模块,若干个所述连接模块和若干个所述角度调节模块顺次交替连接以组成所述角度轨道并且所述角度轨道的两端均为所述连接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二模块本体(2),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在其内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圈连续的凸条结构(26),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内,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任意一端的端部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内的所述凸条结构(26)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包括第二顶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二底板(23),所述第二顶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侧板(22)的顶端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侧板(22)的底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底板(23)并且所述第二底板(2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2)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底板(23)之间形成第二缺口(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第一顶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5),所述第二顶板(21)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25),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与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插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固定孔(15)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孔(25)的位置相对应,外部固定结构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25)和所述第一固定孔(15)以将所述第一模块本体(1)与所述第二模块本体(2)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结构(26)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轨道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个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能够通过钢缆与外部支柱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轨道的两端的内壁或外壁上安装有测速设备。
CN202122153400.4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Active CN215887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400.4U CN215887784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400.4U CN215887784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7784U true CN215887784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3400.4U Active CN215887784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7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96246C (en) Wind power plant with modular tower system
US20030094193A1 (en) Photovoltaic array
KR101042704B1 (ko) 철도 궤도중심간격구간을 이용한 태양광발전시스템
CN215887784U (zh) 一种角度调节模块和角度轨道
JP6312079B2 (ja) 太陽光パネル据付台座、太陽光パネル設置装置、太陽光パネル設置構造、及び太陽光パネルの設置方法
CN216252112U (zh) 一种带监测的电缆隔离支架
CN210946492U (zh) 一种路桥工程用稳固型防护栏
CN210733899U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CN210127028U (zh) 龙门吊端头井轨道梁及龙门吊端头井轨道的安装组件
CN214116995U (zh) 一种可移动式拼装房屋连接节点
CN212742030U (zh) 一种煤矿机器人用轨道系统及其刚性连接结构
CN211776454U (zh) 一种铁路土木工程用隔离防护装置
CN218479054U (zh) 一种用于公路上的声屏障
CN110984033A (zh) 一种梁柱式钢护栏
CN220352664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警示装置
CN218881397U (zh) 一种屋顶临边永久护栏
CN212925623U (zh) 煤矿机器人用轨道系统及其全向变形连接结构
CN209637369U (zh) 一种快速插装式移动围挡
CN211522917U (zh) 一种可调节可移动的装配式施工操作平台
CN214302199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16447738U (zh) 建筑工程湿陷性深基坑稳定安装的监测装置
CN209509570U (zh) 多功能加工棚
CN213508050U (zh) 一种便携栅栏拼接装置
CN216251789U (zh) 定位结构、预制舱以及预制舱式变电站
CN220934374U (zh) 适配于地铁隧道哈芬槽的天线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