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3899U -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3899U
CN210733899U CN201921585371.5U CN201921585371U CN210733899U CN 210733899 U CN210733899 U CN 210733899U CN 201921585371 U CN201921585371 U CN 201921585371U CN 210733899 U CN210733899 U CN 21073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line
rail transit
connection
branch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53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申
何斌
付雨林
邓小训
董智慧
吴江涛
龚孟荣
钟骏
刘贯琨
高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53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3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多个道床块、排流主线、排流支线和设置于道床块内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通过排流支线与排流主线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排流主线。该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在道床块内设置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将道床块内的排流网收集的杂散电流通过排流支线排送至排流主线,实现轨道交通线路内排流网的并接,从而不会因某一排流支线的不良贯通而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排流失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杂散电流排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列车以直流电力作为牵引动力,并普遍将走行轨作为回流通路。由于走行轨回流系统不可能与大地完全绝缘,列车运行时走行轨与结构钢筋间产生电位差进而产生杂散电流。杂散电流对结构钢筋及地下金属管线会产生电腐蚀。目前轨道交通将“以堵为主、以排为辅、堵排结合、加强监测”作为对产生的杂散电流的基本防护原则。所谓“排”即指利用整体道床内结构钢筋的电气连通,建立主要的杂散电流收集网(即排流网),将钢轨上泄漏出来的杂散电流收集起来,通过排流柜送回牵引变电所。
轨道交通地下区间道床块的平均长度约12m,高架区间道床块的平均长度约6m,同一道床块内部通过钢筋间的密集焊接来实现电气连通。传统排流方法需在每一道床块的两端均设置与其它道床块实现互联的连接端子,不同道床块之间通过直流电缆将连接端子连通以实现电气连通,进而实现两个牵引变电所间道床排流网的电气贯通。通过此排流网将杂散电流引导至牵引变电所负极。上述采用的排流网实现方案,存在可靠性低的问题。不同道床块内的杂散电流收集网通过电缆串接在一起,任一连接处或任一道床块内钢筋未电气连通时,整个区间的排流网将失去作用,该区间的杂散电流无法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流方案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包括多个道床块、排流主线、排流支线和设置于所述道床块内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排流支线与所述排流主线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所述排流主线。
进一步地,所述排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排流主线上;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排流支线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所述排流主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均匀布设于所述排流主线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部可分别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和与其连通的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端子与其它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盒体、连接铜排和支持绝缘子,所述连接铜排通过所述支持绝缘子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排流主线、所述排流支线分别与所述连接铜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流主线、所述排流支线分别为电缆、铜排、镀锌扁钢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道床块内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线路,包括上述的排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在道床块内设置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将道床块内的排流网收集的杂散电流通过排流支线排送至排流主线,实现轨道交通线路内排流网的并接,从而不会因某一排流支线的不良贯通而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排流失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流系统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连接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道床块;20、排流系统;21、连接端子;22、排流线;221、排流主线;222、排流支线;23、连接部;231、盒体;232、连接铜排;233、支持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包括多个道床块10、排流主线221、排流支线222和设置于道床块10内的连接端子21,连接端子21通过排流支线222与排流主线221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排流主线221。
现有轨道交通的排流方式受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制约很大,任一连接处或任一道床块内结构钢筋的电气连通中断时,整个区间的排流均会失效,使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杂散电流无法排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连接端子21和排流支线222将道床块10排流网收集的杂散电流排送至排流主线221,从而限制杂散电流的扩散。当排流系统20中任一排流支线222或任一道床块10内结构钢筋出现问题时,仅会影响到单一道床块10内杂散电流的排出,而对于其它道床块10的杂散电流排出没有影响,提高了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排流可靠性。
现有轨道交通的排流方式中,连接端子的设置位置很难准确确定。轨道交通道床缝的宽度一般约100mm,连接端子一般设置在道床缝边缘,连接端子距离道床缝太近时,无法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电缆与端子间长期存在扭力矩,长年累月后电缆易挣脱或损坏连接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流系统,连接端子21通过排流支线222与排流主线221连通,对于排流支线222的弯曲半径没有要求,排流支线222的长短取决于其与排流主线221的连接点的位置,连接端子21只要设置于道床块10上靠近排流主线221的一侧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每个道床块10内的连接端子21的位置要求不高,选择灵活,不会受道床缝的制约,对不同的道床块10类型及不同道床缝宽度适应性好,降低了工程的实施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流主线221、排流支线222分别为电缆、铜排、镀锌扁钢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电缆可选用乙丙橡胶绝缘直流软电缆,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截面积为95m2或150m2的电缆。排流主线221、排流支线222分别选用铜排或镀锌扁钢时,安装时需要与除道床块10内结构钢筋之外的其它金属部件绝缘。
现有轨道交通的排流方式中,连接端子数量较多。在道床缝两侧均需要设置连接端子,同时要求每个连接端子均应与道床内结构钢筋间电气连通,现场施工困难,施工完成后经常出现连接端子漏做、做错的情况。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道床块10内连接端子21的数量为一个。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1的数量比传统方案中连接端子21的数量减少一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流系统20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23,连接部23设置于排流主线221上;连接端子21通过排流支线222与其中一个连接部23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排流主线221。连接部23的设置便于排流支线222与排流主线221的连接。另外,每个连接部23可分别与多个连接端子21连通。即多个连接端子21可以与同一个连接部23连接,能够减少连接部23的数量,降低施工要求。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连接部23与2~8个连接端子21连通。连接部23可以为接线盒。
进一步地,连接部23均匀布设于排流主线221上。连接部23均匀布设能够使每个连接端子21到连接部23的距离相差不会太大,能够控制排流支线222的长度,降低成本。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1和与其连通的连接部23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端子21与其它连接部23之间的距离。选择与连接端子21距离最近的连接部23连接,尽量减少排流支线222的长度,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23包括盒体231、连接铜排232和支持绝缘子233,连接铜排232通过支持绝缘子233安装于盒体231内,排流主线221、排流支线222分别与连接铜排232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3为接线盒,其内设置的主要元件为连接铜排232和支持绝缘子233,连接铜排232上设置4~8个与排流支线222、排流主线221连接的连接条件。连接铜排232的规格选用80mm*5mm、100mm*5mm或者其它规格。连接铜排232的长度根据连接部23的数量确定,一般选用150mm~250mm。支持绝缘子233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铜排232与盒体231绝缘,能够使杂散电流通过排流主线221排出。连接部23选择采用侧面进出线和/或底部进出线等多种进出线方式。连接部23通过锚栓固定于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面上或者通过螺栓固定于排流线22的支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线路,该轨道交通线路包括上述的排流系统20。每个道床块10内均设置有连接端子21。上述轨道交通线路在道床块10内设置连接端子21,通过排流支线222将道床块10排流网收集的杂散电流排送至排流主线221,从而限制杂散电流的扩散。当其中任一排流支线222或任一道床块10内结构钢筋无法电气连通时,仅会影响到单一道床块10内杂散电流的排出,而对于其它道床块10的杂散电流排出没有影响,提高了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排流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能够大幅降低施工难度,优化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增加排流的可靠性,简化运营管理的难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简单、可靠、经济实用,且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可在地铁、轻轨、中低速磁悬浮、跨坐式单轨、城际铁路、有轨电车等采用直流接触网(轨)授电、钢轨回流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线路中广泛运用;可使用在新建线路中,也可使用在改造工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道床块、排流主线、排流支线和设置于所述道床块内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排流支线与所述排流主线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所述排流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排流主线上;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排流支线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连通以将杂散电流排送至所述排流主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均匀布设于所述排流主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部可分别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和与其连通的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端子与其它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盒体、连接铜排和支持绝缘子,所述连接铜排通过所述支持绝缘子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排流主线、所述排流支线分别与所述连接铜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主线、所述排流支线分别为电缆、铜排、镀锌扁钢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道床块内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一个。
9.一种轨道交通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流系统。
CN201921585371.5U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Active CN21073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371.5U CN210733899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371.5U CN210733899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3899U true CN210733899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5371.5U Active CN210733899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3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181A (zh) * 2019-09-23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181A (zh) * 2019-09-23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4880B2 (en) Negative voltage backflow direct current supply system for rail transport
JP6764520B2 (ja) 軌道交通の給電構造
Niasati et al. Overview of stray current control in DC railway systems
CN109130961B (zh) 一种专用回流轨系统正线分段设计方法
CN201914122U (zh) 嵌地式接触轨供电系统
CN104057842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轴电缆供电系统
CN101985285A (zh)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dc1500v四轨安装结构
CN210733899U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CN201824902U (zh)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dc1500v四轨安装结构
CN113910989A (zh) 一种减少地铁走行轨供电回流产生迷流的方法
CN110758181A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排流系统及轨道交通线路
Liu et al. Control scheme for reducing rail potential and stray current in MRT systems
CN102501785B (zh) 利用杂散电流的供电装置和方法
Bahra et al. Control of stray currents for DC traction systems
RU17574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земления опор контактной сети электрифицирова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заземлителя
CN109501638B (zh) 一种胶轮轨道车辆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39066B (zh) 一种轨道交通的半曲线侧式站台及轨道结构
CN105150881A (zh) 新型地铁牵引供电线系统正线钢轨与回流电缆接线方法
CN212332436U (zh) 一种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钢轨回流装置及检测系统
RU2492074C1 (ru) Тяговая сеть электрифицирова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переменного тока
CN105667348B (zh) 基于轨道电路模式的车辆段回流电缆与钢轨接线新方法
CN219952034U (zh) 一种地下矿山采区变电所基础结构
CN109334516A (zh) 一种独立回路的牵引供电接触网
CN208827636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加强回流装置
CN107976581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排流网纵向电阻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