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2386U -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2386U
CN215882386U CN202121353154.0U CN202121353154U CN215882386U CN 215882386 U CN215882386 U CN 215882386U CN 202121353154 U CN202121353154 U CN 202121353154U CN 215882386 U CN215882386 U CN 215882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elastic
sliding block
base plate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31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epak Precision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epak Precision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epak Precision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epak Precision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31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2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2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2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成型腔位于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还包括斜导柱、滑动块、滑块内弹块和弧形半模,斜导柱的一端设置在定模座板上,另外一端向动模垫板方向延伸,滑动块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斜孔,斜导柱能滑动的穿过斜孔,两个斜槽形成开口水平朝外的V字形;两个滑块内弹块呈V字形相对设置;弧形半模有两个,两个弧形半模设置在两个滑块内弹块的首端,并呈相对设置形成闭环的圆形;弹性支撑组包括安装块和弹性撑件,本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具有二次脱模动作,在脱模过程中不会对产品结构破坏,从而提升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加工领域,许多产品需要注塑成型,但是,目前的注塑模具结构,大多数都是只能产生单一的脱模动作,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如产品是弯曲的管状态或侧面开口的产品,单一的动作结构的模具既不容易出模,同时在出模的过程中还会损伤产品,故需要具有二次出模结构的模具,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二次出模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解决以往模具结构单一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具有二次脱模动作,不会对产品结构破坏,从而提升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成型腔位于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上,另外一端向所述动模垫板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倾斜;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动模垫板之间,所述滑动块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斜孔,所述斜导柱的尾端能滑动的穿过所述斜孔,所述滑动块靠所述成型腔的一侧开设有向所述滑动内部延伸的两个斜槽,且两个所述斜槽形成开口水平朝外的V字形;
滑块内弹块,所述滑块内弹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呈V字形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的尾端分别能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斜槽内;
弧形半模,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半模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的首端,并呈相对设置形成闭环的圆形,且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内;及
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块和弹性撑件,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斜槽,所述弹性撑件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另外一端连接在与之同侧的所述滑块内弹块的尾部,且所述弹性撑件呈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半模外表面上设置有倒扣,当所述弹性撑件呈自然状态时,所述倒扣脱离塑料产品。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动模垫板之间,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导向槽能滑动的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上靠近所述成型腔的侧面上相对的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上分别设置与所述凹槽适配的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成型腔位于所述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还包括斜导柱、滑动块、滑块内弹块和弧形半模。
在成型时,通过两个弧形半模,则能成型弯曲的管状体或侧面开口的塑料产品等比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弹性撑件处于压缩状态,在脱模时,动模板、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向远离定模座板方向移动,斜导柱拨动滑动块向外侧运动,在滑动块向外侧运动的同时,在滑动块的斜槽的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斜槽的斜面将两个滑块内弹块内压,使两个滑块内弹块在上下方向下相互靠近;同时,滑动块向外运动,弹性撑件慢慢复原,在弹性撑件弹性力的作用下,将滑块内弹块向内顶,最终,使两个滑块内弹块形成左右位置不变且向内逐渐相向收缩,直至弹性撑件的弹性力完全释放后,弹性撑件的弹性力消失,此时,滑动块继续向往移动,在斜槽的斜面则可带动两个滑块内弹块向往侧运动,使其完全脱离产品。在完成侧向滑动块的出模后,则可进行上下方向的脱模,直至产品脱离成型腔即可。
通过此种模具结构,能成型比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如弯曲的管状态或侧面开口的产品。主要原理是在原行位的结构上增加二次结构,并使在原有的行位在动作的时候二次结构同时延迟动作,以达到行位在出模的时候更加顺畅,能成型复杂结构产品但不损坏产品,提升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塑料产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定模板;200、动模板;300、斜导柱;400、滑动块;410、斜孔;420、斜槽;500、滑块内弹块;600、弧形半模;610、倒扣;700、弹性支撑组件;710、安装块;720、弹性撑件;800、导向块;1、塑料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100、动模板200、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成型腔位于定模板100与动模板200之间。此外,还包括斜导柱300、滑动块400、滑块内弹块500、弧形半模600和弹性支撑组件700,用于成型弯曲的管状体或侧面开口的塑料制品。
具体的,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100、动模板200、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图中未示出)和导向机构(图中未示出)与普通一次出模结构相似。斜导柱300的一端设置在定模座板上,另外一端向动模垫板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倾斜。滑动块400设置在定模座板与动模垫板之间,滑动块400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斜孔410,斜导柱300的尾端能滑动的穿过斜孔410,滑动块400靠近成型腔的一侧开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两个斜槽420,且两个斜槽420形成开口水平朝外的V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滑动块400在脱模过程中跑偏,本模具结构包括导向块800。导向块800设置在定模座板与动模垫板之间,导向块800上设置有导向槽,滑动块400与导向槽能滑动的卡接。在滑动块400滑动的过程中,导向块800可对滑动块400进行有效的导向。
滑块内弹块500有两个,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呈V字形相对设置,且两个滑块内弹块500的尾端分别能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斜槽420内。弧形半模600有两个,两个弧形半模600设置在两个滑块内弹块500的首端,并呈相对设置形成闭环的圆形,且延伸至要成型腔内。两个弧形半模600用于成型管状体的型腔。
弹性支撑组件700为滑块内弹块500提供向内的支撑力。具体的,弹性支撑组件700包括安装块710和弹性撑件720。安装块710设置在斜槽420,弹性撑件720一端安装在安装块710上,另外一端连接在与之同侧的滑块内弹块500的尾部,且弹性撑件720呈压缩状态。
在成型时,通过两个弧形半模600,则能成型弯曲的管状体或侧面开口的塑料产品,此时,弹性撑件720处于压缩状态,在脱离时,动模板200、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向远离定模座板方向移动,斜导柱300拨动滑动块400向外侧运动,在滑动块400向外侧运动的同时,在滑动块400的斜槽420的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斜槽420的斜面将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内压,使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在上下方向下相互靠近;同时,语言滑动块400向外运动,弹性撑件720慢慢复原,在弹性撑件720弹性力的作用下,将滑块内弹块500向内顶,最终,使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形成左右位置不变且向内逐渐相向收缩,直至弹性撑件720的弹性力完全释放后,弹性撑件720的弹性力消失,此时,滑动块400继续向往移动,在斜槽420的斜面则可带动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向往侧运动,使其完全脱离产品。
通过此种模具结构,能成型比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如弯曲的管状态或侧面开口的产品。主要原理是在原行位的结构上增加二次结构,并使在原有的行位在动作的时候二次结构同时延迟动作,以达到行位在出模的时候更加顺畅,能成型复杂结构产品但不损坏产品,提升产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半模600外表面上设置有倒扣610,当弹性撑件720呈自然状态时,倒扣610脱离塑料产品。倒扣610的设置有利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产品形成拉扯作用,防止产品内缩。
上述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
上述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在成型时,通过两个弧形半模600,则能成型弯曲的管状体或侧面开口的塑料产品,此时,弹性撑件720处于压缩状态,在脱离时,动模板200、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以前向远离定模座板方向移动,斜导柱300拨动滑动块400向外侧运动,在滑动块400向外侧运动的同时,在滑动块400的斜槽420的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斜槽420的斜面将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内压,使两个滑块内弹块500沿着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同时,滑动块400向外运动,弹性撑件720慢慢复原,在弹性撑件720弹性力的作用下,将滑块内弹块500向内顶,最终,使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形成左右位置不变且向内逐渐相向收缩,直至弹性撑件720的弹性力完全释放后,弹性撑件720的弹性力消失,此时,滑动块400继续向往移动,在斜槽420的斜面则可带动两个滑块内弹块500向往侧运动,使其完全脱离产品。在完成侧向滑动块400的出模后,则可进行上下方向的脱模,直至产品脱离成型腔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座板、浇注系统、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脱模机构和导向机构,成型腔位于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上,另外一端向所述动模垫板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倾斜;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动模垫板之间,所述滑动块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斜孔,所述斜导柱的尾端能滑动的穿过所述斜孔,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成型腔的一侧开设有向所述滑动内部延伸的两个斜槽,且两个所述斜槽形成开口水平朝外的V字形;
滑块内弹块,所述滑块内弹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呈V字形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的尾端分别能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斜槽内;
弧形半模,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半模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的首端,并呈相对设置形成闭环的圆形,且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内;及
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块和弹性撑件,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斜槽,所述弹性撑件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另外一端连接在与之同侧的所述滑块内弹块的尾部,且所述弹性撑件呈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半模外表面上设置有倒扣,当所述弹性撑件呈自然状态时,所述倒扣脱离塑料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动模垫板之间,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导向槽能滑动的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上靠近所述成型腔的侧面上相对的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滑块内弹块上分别设置与所述凹槽适配的限位台阶。
CN202121353154.0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Active CN215882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154.0U CN215882386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154.0U CN215882386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2386U true CN215882386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3154.0U Active CN215882386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2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2386U (zh) 一种新型的二次出膜模具结构
CN217752544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14726167U (zh) 一种带有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4111314U (zh) 汽车保险杠三板模顺序合模双重限位机构
CN210139584U (zh) 一种定模智能二次脱模注塑模结构
CN117341148B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其三防手机壳
CN213260913U (zh) 一种具有滑块斜顶机构的注塑成型装置
CN205834169U (zh) 一种司筒二次顶开装置
CN218838549U (zh) 一种线卡的加工注塑模具
CN216782484U (zh) 塑件侧面深槽成型机构
CN216423338U (zh) 一种平板电脑外壳注塑模具
CN219466871U (zh) 复杂多特征薄壁塑料壳体多向抽芯注塑模
CN220482404U (zh) 一种高稳定性注塑模具的滑块结构
CN215434596U (zh) 控制器外壳模具
CN215703310U (zh) 一种便于倒扣出模的模具结构
CN211251196U (zh) 真空破壁机面罩支架的注塑模具
CN219855571U (zh)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斜抽滑块内置斜顶装置
CN21978651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自行车零件压铸模具
CN220464629U (zh) 一种脱模便捷的注塑模具
CN2197689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结构
CN214214643U (zh) 一种注塑件及模具
CN211868498U (zh) 一种侧抽芯注塑模具
CN216423336U (zh) 车灯注塑模具的定模镶件顶出机构
CN214982739U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的动模板
CN214687472U (zh) 一种脱模具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