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1469U -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1469U
CN215881469U CN202121989821.4U CN202121989821U CN215881469U CN 215881469 U CN215881469 U CN 215881469U CN 202121989821 U CN202121989821 U CN 202121989821U CN 215881469 U CN215881469 U CN 215881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ing gear
lifting
passenger plane
pulley
hand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98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腾
张建波
何湘飞
吴星
周祖健
于海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nd China Avi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nd China Avi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nd China Avi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nd China Avi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898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1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1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1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包括一外筒支架、一内筒滑架及一内筒提升组件。外筒支架包括连接成门框形的横梁和立轨,横梁中部设置有第一箍套,第一箍套套住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该立轨为方柱形。内筒滑架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卡槽与外筒支架的立轨对应,U型卡槽内设置有升降滑轮组件;内筒滑架顶面两端还设置有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分别套紧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的两端。内筒提升组件包括一手摇绞盘、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上的钢索,及一提升滑轮组。本拆装工具其内筒滑架在外筒支架的立轨上滑动,保证拆装过程中,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是沿着外筒的轴心方向的运动,有效避免由于受力不匀使客机起落架组件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机前起落架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作是申请人的各维修基地的日常工作项目之一。在以往的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作中,通常要先使用前起落架千斤顶顶升飞机,使得前起落架与地面呈一定的角度,再多人合力抬动前起落架内筒。由于客气被顶升后客机前起落架组件也是与地面呈一定角度,工作者的发力角度受限,难于保证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是沿着外筒的轴心方向的运动,稍有不慎,便会损伤客机前起落架。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以往的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作需多人配合,耗费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包括一外筒支架、一内筒滑架及一内筒提升组件,具体的:
所述外筒支架,其包括一体连接成门框形的横梁和立轨,所述外筒支架的横梁中部设置有第一箍套,该第一箍套套住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为可与滑轮配合的方柱形;
所述内筒滑架,其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卡槽与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对应,该U型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升降滑轮组件;该内筒滑架顶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所述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分别套紧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的两端;
所述内筒提升组件,其包括一手摇绞盘、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上的钢索,及一提升滑轮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轮组件包括前后设置的两组升降滑轮,每一组升降滑轮又上下设置两个升降滑轮,所述升降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卡槽内,且前后两组升降滑轮卡在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的前后两侧,使得共四个滑轮可在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上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摇绞盘其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支架的横梁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滑轮组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筒滑架两端的第一提升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支架的横梁上且位于手摇绞盘一旁的第三提升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钢索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且位于与手摇绞盘相对的横梁另一侧,且所述钢索中段依次绕过第一提升滑轮、第二提升滑轮、第三提升滑轮。
优选的,所述手摇绞盘具有双向自锁功能,该手摇绞盘的手柄与绞盘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设置有“提升”、“下降”、“空档”三个档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通过手摇绞盘与钢索配合,拉动内筒滑架在外筒支架的立轨上滑动,保证拆装过程中,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是沿着外筒的轴心方向的运动,卸载了内外筒侧向载荷力,有效避免由于角度受限,受力不匀使客机起落架组件在拆装过程中受损。
2)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使用时只需一人操作手摇绞盘,另一人实施监控,就可以拆装前起落架内筒,安全高效,可以减少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人员受伤风险。
3)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的手摇绞盘具有向自锁功能,自锁机构设置有“提升”、“下降”、“空档”三个档位,使得内筒拆装过程中,内筒升起或降下时都可随时止停,安全性高。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包括一外筒支架1、一内筒滑架2及一内筒提升组件3。所述外筒支架1立在地面上,并固定在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91上;所述内筒滑架2滑动安装在所述外筒支架1上,并与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9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内筒提升组件3的手摇绞盘带动钢索,就可以带动所述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92升降,从而带动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升降,进而可方便、高效的对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进行拆装。
所述外筒支架1,其包括一体连接成门框形的横梁11和立轨12,所述外筒支架1的横梁11中部设置有第一箍套13,该第一箍套13套住所述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91,使该外筒支架1固定在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91上。所述外筒支架1的立轨12为可与滑轮配合的方柱形。
所述内筒滑架2,其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卡槽与所述外筒支架1的立轨12对应,该U型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升降滑轮组件21,所述升降滑轮组件2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组升降滑轮,每一组升降滑轮又上下设置两个升降滑轮,所述升降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卡槽内,且前后两组升降滑轮卡在所述外筒支架1的立轨12的前后两侧,使得共四个滑轮可以以所述外筒支架1的立轨12上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滑架2的顶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第二箍套22和第三箍套23,所述第二箍套22和第三箍套23分别套住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92的两端,使得所述内筒滑架2固定连接在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92上。
所述内筒提升组件3,其包括一手摇绞盘31、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31上的钢索32,及一提升滑轮组。所述手摇绞盘31其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支架1的横梁11一侧;所述钢索32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31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梁11上且位于与手摇绞盘31相对的横梁11另一侧;所述提升滑轮组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筒滑架2两端的第一提升滑轮33和第二提升滑轮34,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支架1的横梁11上且位于手摇绞盘31一旁的第三提升滑轮35。所述钢索32中段依次绕过第一提升滑轮33、第二提升滑轮34、第三提升滑轮35,当正向转动所述手摇绞盘31时,所述钢索32收紧,钢索32带动所述内筒提升组件3提升,内筒提升组件3带动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92、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提升。相反的,当反向转动所述手摇绞盘31时,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降下。
进一步的,所述手摇绞盘31,其具有双向自锁功能,该手摇绞盘31的手柄与绞盘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自锁机构311。所述自锁机构311设置有“提升”、“下降”、“空档”三个档位,具体的,该自锁机构311包括与绞盘转轴同轴安装的一静片、依次同轴安装在绞盘转轴上的离合动片、第一胶木垫、棘轮、第二胶木垫、弹力棘爪;其中所述静片与离合动片相邻,所述离合动片的内圈设置有一键槽与绞盘转轴上设置的键匹配。当正向转动手摇绞盘31的手柄时,离合动片、第一胶木垫、棘轮、第二胶木垫跟随绞盘手柄和绞盘转轴正转,钢索32收紧,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缓慢提升。当停止转动手柄时,由于弹力棘爪锁住棘轮,手摇绞盘31不会反转,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当反向转动手摇绞盘31的手柄时,棘轮会保持不动,离合动片与静片分离,离合动片、第一胶木垫、第二胶木垫跟随绞盘转轴反转,钢索32放松,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缓慢下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通过手摇绞盘31与钢索32配合,拉动内筒滑架2在外筒支架1的立轨12上滑动,保证拆装过程中,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93是沿着外筒的轴心方向的运动,卸载了内外筒侧向载荷力,有效避免由于角度受限,受力不匀使客机起落架组件在拆装过程中受损。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使用时只需一人操作手摇绞盘31,另一人实施监控,就可以拆装前起落架内筒,安全高效,可以减少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人员受伤风险。本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的手摇绞盘31具有向自锁功能,自锁机构311设置有“提升”、“下降”、“空档”三个档位,使得内筒拆装过程中,内筒升起或降下时都可随时止停,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包括一外筒支架、一内筒滑架及一内筒提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支架,其包括一体连接成门框形的横梁和立轨,所述外筒支架的横梁中部设置有第一箍套,该第一箍套套住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外筒;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为可与滑轮配合的方柱形;
所述内筒滑架,其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卡槽与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对应,该U型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升降滑轮组件;该内筒滑架顶面两端还对称设置有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所述第二箍套和第三箍套分别套紧客机起落架组件的内筒支撑杆的两端;
所述内筒提升组件,其包括一手摇绞盘、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上的钢索,及一提升滑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轮组件包括前后设置的两组升降滑轮,每一组升降滑轮又上下设置两个升降滑轮,所述升降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卡槽内,且前后两组升降滑轮卡在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的前后两侧,使得共四个滑轮可在所述外筒支架的立轨上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绞盘其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支架的横梁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滑轮组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筒滑架两端的第一提升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支架的横梁上且位于手摇绞盘一旁的第三提升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一端卷绕在手摇绞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且位于与手摇绞盘相对的横梁另一侧,且所述钢索中段依次绕过第一提升滑轮、第二提升滑轮、第三提升滑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绞盘具有双向自锁功能,该手摇绞盘的手柄与绞盘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设置有“提升”、“下降”、“空档”三个档位。
CN202121989821.4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Active CN215881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9821.4U CN215881469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9821.4U CN215881469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1469U true CN215881469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9821.4U Active CN215881469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1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2729B (zh) 支腿可调节、升降单锁止、吊钩式转动型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108673434B (zh) 一种用于机轮拆装的辅助设备
CN104291223A (zh) 支腿可调节吊钩式升降双锁止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215881469U (zh) 一种客机前起落架内筒拆装工具
CN202296985U (zh) 手动双丝杆升降台车
CN211169627U (zh) 一种煤矿检修设备起吊装置
CN104291224B (zh) 升降双锁止吊钩式转动型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111071952B (zh) 一种航空器发动机安装机构
CN217458535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吊钩桥式起重机
CN204079309U (zh) 支腿可调节吊钩式升降双锁止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204079311U (zh) 支腿可调节吊钩式升降单锁止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115570542A (zh) 多自由度发动机变速箱组合维修平台
CN104261273A (zh) 支腿可调节、升降双锁止、吊钩式转动型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机构
CN211998336U (zh) 一种升降机用安全防护装置
CN107399352A (zh) 一种电动油桶搬运装置
CN210262846U (zh) 一种波形防护栏的集成机架
KR100440721B1 (ko) 앞바퀴 착륙장치용 장착대
CN220149115U (zh) 一种钢结构吊装架
CN110450130A (zh) 一种带机械伸缩手臂的运输小车
CN220766434U (zh) 一种电力运维检修升降装置
CN221191350U (zh) 一种移动安全吊车
CN220317195U (zh) 一种液压支架组装销用升降机
CN218406379U (zh) 一种桥梁施工支架
CN220811515U (zh) 一种适配于狭小空间内的组装式观光电梯
CN213679411U (zh) 一种高强度电梯梳齿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