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3534U - 面罩和面罩嵌件 - Google Patents

面罩和面罩嵌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3534U
CN215873534U CN202120362437.5U CN202120362437U CN215873534U CN 215873534 U CN215873534 U CN 215873534U CN 202120362437 U CN202120362437 U CN 202120362437U CN 215873534 U CN215873534 U CN 215873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insert
person
design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24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赫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e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e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e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ele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3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3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38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cup configuration
    • A41D13/1146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cup configuration obtained by mou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20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罩,优选日常面罩,具有设计成以平面闭合的方式覆盖人的面部的口鼻区域的面罩主体,且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保持在人的面部的口鼻区域前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优选恰好一个,面罩嵌件,其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面罩主体地布置在所述面罩主体上,并且当正常使用时面向人的面部,其中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直至其侧边缘与人的面部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基本上绕过所述面罩主体地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

Description

面罩和面罩嵌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以及一种用于这种面罩的面罩嵌件。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或降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例如通过呼气感染他人和/或通过吸入感染自身的风险,已知方案是让人佩戴面罩。换句话说,应减少乃至完全避免病原体通过分泌物飞沫进行传播,具体方式是将人在呼气时喷出的呼吸空气所携带的分泌物飞沫拦阻在面罩的材料中(外部保护)。这一点也适用于漂浮在环境空气中并且当人在吸气时可能随环境空气一并吸入肺部的分泌物飞沫(自我保护)。通过戴上这样的面罩,还能在别人打喷嚏时提供保护,以免吸入分泌物飞沫(自我保护)。在外部保护和自我保护这两种情况下,流经面罩材料的气流均会针对分泌物飞沫进行过滤,从而尽可能完全消除其中的分泌物飞沫(过滤效果)。在这方面也可以理解成通过飞沫感染来传播疾病,应避免或至少降低其传播的可能性。
这样的面罩可以作为医疗产品而被称为口鼻保护装置(简称口罩)、口鼻罩、外科面罩,医用面罩,临床面罩,手术面罩或卫生面罩。这样的面罩是已知的并且特别是在医学上广泛使用。这里涉及的是医用半面罩,使用者在下巴和鼻骨之间或从下巴和鼻骨之间的竖直方向以及在两个脸颊上的横向方向上在面部前佩戴这类半面罩,嘴和鼻孔(口鼻区域)均被完全覆盖。能够实现上述基本上与面部轮廓相符的平面使用的面罩主体的材料,通常是多层的,尤其是三层的无纺布,其中能够按前述方式过滤呼吸空气或环境空气。为此,面罩主体可以至少基本矩形地、以在横向和竖直方向上的长形延伸度形成褶皱,即折叠式放置,在此情况下,例如面罩主体的侧边缘被缝制,以便尽可能适应面部轮廓,且其边缘侧能够尽可能完全和紧密地靠在使用者的面部或颈部上。
例如可以借助于绳索作为绑扎带来借助于保持元件将面罩主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上,这些绑扎带可以成对打结在耳朵周围或在后脑勺周围。通常特别是使用橡胶带,其成对布置且在面罩主体的相应侧边缘上闭合,并且可以弹性地保持或固定在使用者的耳朵后面。通常还使用集成的柔性金属夹作为面罩主体上边缘中间的鼻夹,以便使用者可以将面罩压在鼻梁上,从而适应鼻梁的个人形状。这样就能在到鼻梁侧边和眼睛下方减小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与使用者的脸之间的距离,从而一方面使视场不受面罩即面罩主体上边缘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湿热呼出空气的上升。湿热呼出空气的气流可能造成使用者眼部受影响和不适,使用眼镜时呼出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镜片上,从而使眼镜起雾。
在通过面罩主体吸入呼吸空气的情况下,这种医用面罩通常对携带病毒的气溶胶颗粒和飞沫具有很高的过滤效果(自我保护)。如果在人员吸气时环境空气特别是由于面罩放置不正确或由于面罩的错误佩戴方式而流过面罩主体,则吸入的环境空气不能作为呼吸空气过滤,其中即使在面罩佩戴方式正确的情况下,始终会有一小部分吸入的环境空气流过面罩主体并且未经过滤就进入人的肺部。
此外还揭示过所谓的日常面罩,其不是标准化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由使用者自己制作的。日常面罩的设计要简单得多,通常是用纸或织物制成的,即用纺织面料制成的,因而日常面罩也被称作社区面罩、口鼻罩、临时口鼻套(简称:临时面罩)或DIY面罩(自己动手做的面罩)。因此,这样的日常面罩不是医疗产品,并且通常也没有针对周围空气中的病毒或携带病毒的气溶胶的过滤作用,因而不能提供自我保护。但使用日常面罩仍可减少可能被患者感染的病毒、细菌等污染的呼出空气的影响范围(外部保护)。为此,它们可以快速、容易且廉价地获得并能广泛使用。
这种医用和非医用(日常)面罩的缺点是,面罩主体的材料在呼气和吸入期间均具有流动阻力,使用者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面罩的情况下会感到疲劳和不适。特别是当人呼气时,面罩主体可能被吸到嘴上。这种情况例如可能会削弱使用者的专注力。由此,使用者呼出的湿热空气的水分可能至少部分地保留在面罩主体下方,由此水分可能聚集在面罩主体下方并形成潮湿环境,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特别是就日常面罩而言,这种情况会损害和降低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并减少根据法律或官方命令使用日常面罩的需要。
因此,例如由KR 2018 000 3164 U、KR 2017 0059722 A和JP 2011 244 858 A已知这样的面罩,其通过位于使用者面部的鼻孔区域和/或嘴部区域与佩戴的面罩的面罩主体之间的机械固定元件,来确保面罩的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嘴和/或鼻孔的距离。这样就能在面罩主体下方的使用者的嘴和鼻孔的区域中产生一定的体积,其在人吸气时不会减小。从而至少部分乃至完全避免将面罩主体吸到人的嘴上。这一点会提高佩戴人的舒适度和接受度,尽管机械固定元件的使用会提高成本并提高使用者佩戴面罩的复杂度。
这种医用和非医用(日常)面罩的另一缺点是,尽管存在鼻夹,在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紧挨着鼻梁侧面且在眼部下方的前述距离通常仅能小幅减少和密封,因此不能充分避免眼睛和/或人的眼镜上呼出的湿热空气的上升。
因此,例如由DE 698 27 849 T2、KR 2011 000 6931 U、KR 10 1552331 B1、JP3167627 U、JP 2008 229 217 A和KR 2015 005 1200 A已知的不同类型弹性或刚性密封的元件,其布置在面罩主体的面向使用者的面部的上边缘上,并且设计或成形为更有效地密封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上述距离,以进一步减少和尽可能完全防止呼出的湿热空气上升至人的眼睛和/或眼镜上。这些覆盖元件可以例如通过粘合剂牢固地材料接合地连接到面罩主体的上边缘,或者被设计成单独的主体,以便例如通过附接而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保持在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上。
由WO 2008 072 119 A1已知一种用于使用者的眼镜的刚性设计的附件,其具有相同的目的。
为此,例如由JP 2017 158 759 A和US 7 703 456 B2已知多种刚性附件,其被附接到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上,并且尽可能完全防止经由使用者的面罩的面罩主体排出的湿热呼出空气上升至人眼和/或眼镜上。
KR 101532558 B1描述了一种防雾面罩,其中多个导引突起设计成使其从面罩基体的表面突出,并且在面罩基体的顶侧形成有屏障以防止眼镜或类似物体起雾,因为佩戴者的呼吸被屏障阻挡而非传递到顶侧,这有助于确保佩戴者的视野。导引突起在横向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并且以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位于面罩主体的顶侧的屏障紧下方或面罩基体的上边缘的下方,以便在使用防雾面罩时在使用者的鼻孔上方延伸。因而除了面罩基体的顶侧或上边缘的屏障以外,通过导引突起只能防止竖直向上上升的湿热呼出空气进一步向垂直方向上升并进入人眼和/或眼镜上。
KR 2009 000 4218 U描述了一种面罩结构,该面罩结构由面罩主体部分组成,其具有在中央形成的通气孔面罩前部,该面罩前部背向使用者地固定在面罩主体部分上并覆盖该通气孔。通过使面罩前部在竖直方向上比面罩主体部长,并且将面罩前部粘接到面罩的上下端面,在面罩前部和面罩主体部之间的侧向两侧形成通风口。通风口在面罩前部侧面上具有半月形的形状,该通风口可以通过人的呼气来打开或形成,并且当人吸气时通过面罩前部的吸附而再次闭合。
KR 2009 000 4218 U的通风口的作用是方便使用者呼气,具体方式在于:通过在面罩下方的两侧水平引出竖直方向的气流,而不会流过面罩主体的材料,从而使得面罩主体材料的流动阻力在呼气时不受影响。KR 2009 000 4218 U是基于以下认识:根据KR 2009000 4218 U的现有技术,此前仅揭示过在下巴区域内竖直指向下方的面罩通风口,这导致使用者的湿热呼出空气可能在使用者正前方的面罩外部沿竖直方向上升并进入使用者的眼睛和/或眼镜上。如上面已经描述的,这一点可能让人不适或导致使用者的眼镜起雾。基于此,KR 2009 000 4218 U教导了沿横向方向侧边和水平方向上成对设置这样的通风口,以使湿热呼出空气在面罩外部靠近使用者的眼睛和/或眼镜侧向地沿竖直方向上升,而不会进入使用者的眼睛和/或眼镜上。
上述所有医用和非医用(日常)面罩的缺点在于它们通常会完全封闭,从而至少使使用者难以吸入周围的空气和呼出空气。特别是在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上述情况会引起使用者难受和不适。如果使用者对呼吸空气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在运动期间或者例如作为哮喘或过敏患者而言吸气困难,则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吸气困难也会使人不适。
这种完全封闭的面罩的另一个缺点是,湿热呼出空气可能会在面罩主体下方形成潮湿的环境,这对皮肤不友好,特别是在长时间或频繁佩戴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甚至皮肤疾病。
这种完全封闭的面罩的另一个缺点是,使用者的湿热呼出空气以不确定的或扩散的方式通过面罩主体的材料分布,基本上在水平面内特别是直接向前离开人。如果面罩主体的材料不能拦阻作为面罩使用者的人的湿热呼出空气中的所有飞沫,则使用者仍然可能直接沿水平方向和其他人的头部高度朝其他人喷出飞沫并被这些其他人吸入,从而导致其他人的飞沫感染。
KR 2009 000 4218 U面罩的通风口必然能够防止人员呼气时湿热呼出空气穿过面罩主体的材料,因为湿热呼出空气可以通过这些通风口侧向朝外排出。但是这些通风口会因吸附环境空气而再次闭合,因而如上所述,KR 2009 000 4218 U的面罩至少会使使用者难以吸气。如上所述,采用KR 2009 000 4218 U的面罩时也可能形成潮湿的环境。
此外,KR 2009 000 4218 U的面罩的使用者的未过滤的呼出空气至少在呼出之后至少基本上会保持在使用者的头部的水平面中,因而可能被其他人吸入。呼出的飞沫通常仅是缓慢地进行下沉,因此,飞沫沿竖直方向停留在呼气人员头部的高度上,因而停留在其他人的吸入区域内。有鉴于此,KR 2009 000 4218 U的面罩无法在有利于使用者呼气的情况下为第三方提供有效的外部保护。
上述所有医用和非医用(日常)面罩及其上述附加元件和附件的缺点是,在不使用时,特别是当人处于公共环境时,必须将其运输或存放。这一点可能由于上述面罩、元件或附件的尺寸和/或形状而变得更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本文开篇所属类型的一种面罩,特别是日常面罩,从而使使用者的吸入和呼出都更容易。优选地,能够保护其他人至少部分地免受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的侵害,特别是免受其中所含飞沫的伤害(外部保护)。附加地或替代地,能够产生使用者的呼出的空气的定向气流。附加地或替代地,防止或至少减少在面罩主体下方形成潮湿环境。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不使用时易于存放或运输面罩和/或使使用者更舒适。这一点应该以尽可能简单、牢固、可靠、廉价和/或用户友好的方式来实现。至少应该提供已知的这种面罩的替代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优选日常面罩,具有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被设计成以平面闭合的方式覆盖人的面部的口鼻区域,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保持在人的面部的口鼻区域前面。在一开始就描述了这种面罩及其组成以及缺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优选恰好一个,面罩嵌件,其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面罩主体地布置在所述面罩主体上,并且当正常使用时面向人的面部,其中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直至其侧边缘与人的面部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基本上绕过所述面罩主体地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
换句话说,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添加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中,尤其是如本文开篇所述的日常面罩,而进一步改进了已知的面罩。为此,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该面罩嵌件可以布置在面罩主体的侧面区域中,并且当正常使用时,至少基本上布置在使用者面部的脸颊表面上。两个这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也可以一起使用,以便分别布置在面罩主体的侧面区域中,并且当正常使用时,基本上分别布置在使用者面部的两个脸颊表面中的一个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单独一个形成于横向方向上的连贯式面罩嵌件来实现,该面罩嵌件可以相应地延伸到使用者的两个脸颊表面并且在横向方向的一侧并且优选在两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优选多个空气导引元件。
在任何情况下,当如上所述正常使用时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可以连接至面罩主体,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和面罩主体可以一件使用并由使用者佩戴。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可以由使用者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他的面部的前面,使得如前所述按习知方式由面罩主体或其材料至少覆盖使用者或人的面部的口鼻区域。在该定位上,如前所述,面罩可以由其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优选地由至少一对保持元件(如一对橡胶带)保持在使用者的耳朵后面。
在这种布置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或其面罩主体可以在使用者的口鼻区域的沿横向方向两侧上延伸到使用者的两个脸颊表面上(与迄今为止的常见口罩一样),从而沿横向方向朝两侧在面罩主体的两个侧边缘与使用者的两个脸颊表面之间实现可靠且尽可能完全的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至少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一侧上布置在其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相应脸颊表面之间,并且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该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压在使用者脸颊表面的皮肤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具有以下效果:使得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脸颊表面的皮肤充分地间隔开,使得已知面罩的面罩主体的相应侧边缘与使用者脸颊表面的皮肤之间的迄今为止的已知且期望的尽可能完全的密封是无法实现的。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将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脸颊表面的皮肤分离,从而提供至少一个用于导引空气的流动通道,其以导气的方式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人或使用者的口鼻区域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在一起。周围环境提供人周围的环境空气,尤其是提供人的头部区域或头部侧面或脸颊侧面的环境空气。
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下认识:在本文开篇所述的已知面罩中,通常在已知面罩的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之间实现尽可能完全的密封,以使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的气流尽可能完全穿过面罩主体的材料受到导引,从而实现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的过滤效果。但如本文开篇所述,此举会造成人难以吸气和呼气。KR 2009 000 4218U的面罩借助一对在横向方向上侧向和水平定向的通风口来至少方便呼气,但如上所述,对于人来说仍然难以吸气。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至少一侧上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来形成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其在吸气过程中以及在呼气过程中将人的口鼻区域与人或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在一起,使得吸气和呼气更容易。此举尤其对于人而言可以是更舒适的,并且例如对呼吸困难的哮喘或过敏患者而言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更容易乃至是可能的。
能够在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产生上述距离的任何元件都可以用作空气导引元件。使用多个单个元件时,其至少基本上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整体上共同实现上述功能,以便达到面罩主体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前述距离,则该空气导引元件在功能上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元件。但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特别是可以实施为一个连续的元件,这可以简化气流的实施和/或导引。这一点特别是可以促进或引起气流的定向或定向导引。所述空气导引元件优选地是肋状的,也就是说,在笛卡尔坐标系中观察,该空气导引元件在长形延伸方向上连续并且在垂直于其的一个方向上较薄并且在另一个方向上较短,其优点在于,如前所述能够以尽可能少的结构空间、重量和/或材料产生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
在材料方面,所述空气导引元件可以这样设计,使得可以在面罩主体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产生上述距离,并且特别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保持该距离。可以优选将塑料、木材、金属或类似材料用作空气导引元件的材料。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的材料可以与面罩嵌件的其余部分相同,这使得空气导引元件可以与面罩嵌件的其余部分整体地或一体地形成,从而将制造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于面罩嵌件的其余部分的材料,这可以增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设计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可以选择对于使用者而言特别亲肤或相对舒适地佩戴在皮肤上的材料作为空气导引元件,因为在正常使用时,空气导引元件与使用者面部皮肤发生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恰好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至少可以提供恰好一个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由空气导引元件、面罩主体和使用者的面部形成,并且具有近似三角形的轮廓或近似三角形的横截面。如果空气导引元件是肋形的,则可以在空气导引元件的相对侧上形成第二流动通道,该第二流动通道至少基本上对应于第一流动通道的轮廓或横截面。这样就能简单有效地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
优选地,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的两侧上使用至少一个前述空气导引元件,以便在横向方向上朝外地分别提供至少一个从口鼻区域出发向左和向右的流动通道。这样就能尽可能均匀地为使用者输出呼出的空气和输入需要吸入的空气,从而相应地促进呼气和/或吸气。这两个空气导引元件可以设计成至少基本相同或者相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中心镜面对称,以便获得尽可能相同的效果。替代地,这两个空气导引元件也可以采用不同地设计,从而扩大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另一优点在于,以这种方式可以在面罩主体下方的区域(特别是使用者的被面罩主体覆盖的口鼻区域)与周围环境之间提供连续的空气交换,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湿热空气中的水分总是可以向外进入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周围环境。这样就能与已知的紧密密封的面罩相比,减少乃至完全避免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面罩主体下方形成潮湿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另一优点在于,通过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使用者的呼出的空气有针对性地或定向地从面罩主体下方涌出或排出,从而使得呼出的空气至少基本沿横向方向朝至少一侧受到导引。在已知的紧密密封的面罩中,使用者的呼出空气通过已知面罩的材料以无方向且不受控制地进行扩散的方式从人的口鼻区域沿所有方向逸出,而当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时,呼出的空气至少基本上在至少一个特定方向上被针对性地排出。这样就能特别是与穿过已知面罩呼出空气的情形相比,有效保护另一个人(例如在谈话中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使用者的另一个人)免受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的影响,因为使用者的呼出空气可能至少部分地直接向前流动到对话者的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另一优点在于,通过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其尽管具备上述优点,但与使用者完全不佩戴面罩时相比仍具有较高的流动阻力),穿过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向外流动通道的使用者呼出空气的流速有所提高。这样就能相应有效地将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或定向地导引远离使用者本人以及他对面的对话者。这样就能与使用者穿过已知面罩呼出空气的情形相比,由使用者呼出的病毒、细菌等只能在与使用者以及他对面的对话者远得多的距离处扩散到周围空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多个优选肋状的空气导引元件,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直至其侧边缘与人的面部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基本上绕过所述面罩主体地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的至少所述流动通道,优选多个流动通道,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
通过使用至少两个空气导引元件,这些空气导引元件可以在从人的口鼻区域向外到周围环境的横向方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一起,从而如上所述在两个空气导引之间结合面罩主体和人的面部形成流动通道,其具有至少基本上矩形的轮廓或矩形的横截面。这样就能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非常明确限定的横截面和相应预定的空气流动特性的流动通道,因为流动通道的轮廓或横截面基本上由两个空气导引元件的结构决定,而非取决于面罩主体和/或使用者的面部的走向。这样就有助于实现流动通道的前述期望效果。
同时,可以分别在这两个空气导向元件的彼此背离的方向上,在一个空气导引元件、面罩主体和人的面部之间形成上述的流动通道,这些流动通道在较小程度上定义和预定,但如前所述仍可形成另一流动通道,其有助于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前述特性和优点。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两个以上的空气导引元件,则可以相应提供更多的流动通道,这些流动通道可以起到补充作用或累积作用。这样就能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构造在使用者的面部前面或垂直于使用者的面部上尽可能小、平坦且不显眼,同时更有效地产生前述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彼此平行或不平行。
通过空气导引元件的平行设计就能产生至少一个针对性定向的气流。如前所述,特别是通过使用多个空气导引元件就能产生多个气流,由于所参与的空气导引元件的平行布置,这些气流也彼此平行地出现在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上,并且朝向同一方向定向地排放至面罩或人的周围环境,从而在此处形成共同的定向气流。这样就能基本上在恰好一个方向上定向或有针对性地排出人的呼出空气。
在空气导引元件彼此不平行的情况下,相应流动通道中的气流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气流可能因流动通道变窄而提速,并因流动通道变宽而相应减速。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对呼出的空气在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上的相应流动通道的端部处的排出施加影响并且视情况进行不同定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朝着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以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间距而构建。
通过增加空气导引元件朝向面罩主体的侧边缘的间距,可以相应地增大流动通道,从而降低呼出空气的流速。这样就能相应降低呼出的空气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外传播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保护远离使用者的人免受使用者呼出空气的影响。
通过减小空气导引元件朝向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就能相应地使流动通道变窄从而提高呼出空气的流速。这样就能相应进一步增大呼出的空气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外传播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尽可能有效地将呼出的空气从使用者周围环境中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形成多个流动通道,其中多个流动通道,优选所有的流动通道被设计成沿相同或不同的优选方向将所述气流导引向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
如前所述,如果这些流动通道沿相同的优选方向将使用者的呼出空气作为气流排出,则能够在该优选的方向上形成共同的气流。如果这些流动通道在不同的优选方向上将使用者的呼出空气作为气流排出,则使用者的呼出空气可以更好或更均匀地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空气导引元件,优选所述多个空气导引元件,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朝着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相对于水平线指向斜下方和/或斜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该方面基于以下认识:在已知的面罩中,使用者的呼出空气基本上在水平面中呼出,该水平面处于使用者的头部并且至少基本上处于紧邻的其他人的头部的水平。因此,从已知面罩排出的在使用者的呼出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可能被其他人相对容易地直接吸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方面,至少这一个空气导引元件并且优选地多个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使得使用者的呼出的空气不会通过相应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沿水平面排出到使用者头部高度,而是完全向下倾斜、完全向上倾斜或者部分向下倾斜且部分向上倾斜地排出。这样就能使得使用者的呼出空气快速有效地从他的头部高度以及从其他人的头部高度去除,而不会被其他人吸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优选连续地,以相同的角度和/或不同的角度相对于水平线指向斜下方和/或斜上方。
如果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具有相同的角度,则如上所述可以在该优选方向上产生共同的气流。如果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具有不同的角度,则可以更好地或更均匀地实现使用者的呼出空气的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优选连续地,弯曲地延伸。
这样就能提高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的设计自由度。这样就能特别是使得来自使用者的口鼻区域的气流在横向方向上被吸收并且通过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的弯曲走向相对于水平线而言倾斜向下和/或倾斜向上排出,参阅上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多个,优选所有的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弯曲的,使得在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上以直线进入所述流动通道的气溶胶在到达人的口鼻区域前撞击到所述空气导引元件。
换句话说,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在其长形的走向中被设计成使得从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上的流动通道的相应出口,到人的口鼻区域中的流动通道的入口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这样就能产生以下效果:紧邻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使用者的另一人例如通过呼气(特别是打喷嚏)所产生的直线飞行物体(如气溶胶)可能会在面罩主体侧边缘的流动通道出口处进入流动通道,但因其直线型流动轨迹而撞击到空气导引元件,停留在此处并且无法进入人的口鼻区域。因此,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空气导引元件或流动通道,使得在另一人从侧面呼吸或打喷嚏的情况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使用者还能免受气溶胶穿过流动通道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元件,所述横向元件被设计成布置在人的鼻梁和两个脸颊表面上,其中所述横向元件和所述空气导引元件,优选所述多个空气导引元件直接彼此连接。
该横向元件也可以称为框架或夹子。借助于所述横向元件,特别是可以将人的一个面部上的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与人的沿横向方向另一面部上的至少另一空气导引元件彼此连接。此举可以简化这两个空气导引元件相对于彼此的布置方案或确保限定的布置方案。此举也可以增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机械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横向元件具有优选地对称布置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个铰接元件,优选地至少一个薄膜铰链,优选地多个铰接元件,特别优选地多个薄膜铰链,其被设计成允许所述横向元件和/或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适应人的面部。
这样就能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以使统一设计的面罩或统一设计的面罩嵌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使用者个人的面部。可以相应地布置所述铰接元件以实现上述方案。将作为材料削弱的薄膜铰链用作铰接元件可以简化地实施,特别是可以实现面罩嵌件的一体式或整体式以及特别经济的设计。原则上可以将任何机械元件用作铰接元件,这些机械元件允许横向元件的通过铰接元件彼此连接的那些区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横向元件在人的鼻梁的区域中具有鼻夹,所述鼻夹被设计成适应于人的鼻梁的轮廓。
这样就能将应用于已知面罩的这种鼻夹同样应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且其可以由横向元件形成,从而无需增设鼻夹。换句话说,已知面罩的已知鼻夹的功能可以整合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中,从而不再需要在面罩主体内或上增设面罩夹来实现该功能。这样就能相应地减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制造复杂度和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横向元件在人的鼻梁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铰接元件,优选地至少一个薄膜铰链,其被设计成能够将所述面罩嵌件沿所述横向方向居中地,优选一分为二地折叠。
所述铰接元件或所述薄膜铰链可以如上所述进行设计。通过布置铰接元件,该铰接元件可以允许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横向方向的大体中心移动或折弯180°。可以折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从而优选地能够将其一分为二,从而减小不使用时的空间需求。通过使用和相应地布置铰接元件就能相对容易和廉价地实施该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横向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优选至少一对优选与所述横向方向的中心等距的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将所述面罩嵌件与所述面罩主体连接在一起。
这样就能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主体和面罩嵌件之间建立连接,使得使用者可以一体式地一起使用面罩主体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特别是可以由面罩主体保持,因为面罩主体可以通过其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被保持在使用者的头部上。可以将实现上述特性的任何连接方案用作保持元件。原则上可以以材料接合、形状配合和/ 或力配合的方式实现这一点。该连接可以被设计成以非破坏性方式可分离以及只有破坏方能分离。为此而使用多个保持元件,可以减少每个保持元件的力传递和/或确保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均匀地保持在面罩主体上。这一点特别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保持元件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心对称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保持元件作为保持钩在竖直方向上从上方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悬挂在所述面罩主体的上边缘上。
这一点可以是实现上述特性并且特别是无破坏地分离面罩主体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特别简单的方案,以便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持久耐用且可重复使用的元件而与更换的面罩主体连接在一起并加以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优选在沿所述横向方向形成的侧缘上,具有至少一个限制元件,优选多个限制元件,其保持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优选使其远离所述流动通道的出口。
这样就能使得面罩主体以其横向方向上的侧边缘不覆盖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的出口,从而不减少甚至防止气流从流动通道逸出至周围环境。这一点能够促进或确保实现上述特性和优点。可以将背离人的面部并且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任何机械元件,例如至少一个边缘、至少一个突起或类似元件用作限制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限制元件作为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限制钩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环扣所述面罩主体的侧边缘。这一点能够特别简单有效地实现上述特性和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沿所述横向方向在中心的两侧具有多个,优选为肋状的空气导引元件,其中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在所述面罩嵌件的折叠状态下沿所述竖直方向彼此偏移地布置。
换句话说,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被折叠时,空气导引元件不是彼此叠置而是彼此并排布置,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一侧的空气导引元件位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另一侧的空隙中,其在正常使用时形成这些流动通道。这样就能在不使用时大幅减少用于存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空间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优选地在沿所述横向方向形成的侧缘上,具有至少一个卡扣机构,优选多个卡扣机构,其被设计成可解除地将所述面罩嵌件保持在折叠状态中。
这样的卡扣机构可以通过适合于实现该功能的任何机械元件形成。为此,特别是可以使用柔性卡钩和刚性突起的组合,后者可以被柔性卡钩从后面卡住。如果使用多个卡扣机构,则保持力可以相应地均匀分布并且由此可以减小针对每个卡扣机构的负荷,从而可以使各个卡扣机构相应地更小并且更节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指向外部的凹形侧缘。
换句话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的侧缘是弓形的。如上所述,如果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两侧存在空气导引元件,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分别在横向方向上指向外部的两个侧缘呈弓形且特别是以相同的方式呈弓形。
本实用新型的这个方面基于以下认识:已知的面罩,特别是具有一对闭合的橡胶带作为面罩主体的保持元件的面罩,在不使用时经常通过折叠该已知的面罩而戴在手腕上,从而使面罩主体的侧边缘至少基本上彼此叠置,并且两个闭合的橡胶带在其布置上也至少彼此对应。在已知面罩的这种布置中,使用者将一只手导引穿过这两个叠置的闭合橡胶带,其为此而可以相应地被拉伸。已知面罩的折叠面罩主体可以松散地悬挂并用稳固的底部宽松地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或前臂上,其中面罩主体的柔性材料能够适应使用者的手腕或前臂的轮廓。
如果使用者打算如上所述将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佩戴在手腕或前臂上,则在采用直线型设计方案的情况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本实用新型面罩嵌件的刚性侧缘会让使用者感觉手腕或前臂不舒服。还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无法像已知面罩那样宽松地佩戴在人的手腕或前臂上,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刚性的直线型侧缘无法针对人的手腕或前臂发生弯曲。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刚性侧缘被设计成向内凹或弯曲,这样就能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的轮廓至少适应于人的手腕或前臂的平均轮廓或形状。这样就在不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时,至少基本上实现类似于前述已知面罩那样的佩戴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器,优选一对保持器,用于至少一个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 /操作元件和/或其电缆。这样就能在面罩嵌件一侧提供某种保持方案,以便即使在使用面罩和面罩嵌件时,也能借助麦克风打电话、操作操作元件或者借助操作元件来操作麦克风。
本实用新型的这个方面基于以下认识:当今社会,在使用者行走时用来通过以下方式打电话的手机(如智能手机)是由使用者携带的:麦克风可以与借助至少一个电缆相连的操作元件和耳机以及与手机连接。迄今为止的方案是,使用者将至少一个耳机戴在一只耳朵中,麦克风悬挂式设定或构造在相应高度上,在使用者头部下方的胸前,以便麦克风接收使用者的话语。
如果使用者使用的是已知的面罩,则该面罩或其材料可能抑制或减弱使用者的话语声波向麦克风的传播,以致使用者的话语仅能非常轻声乃至含混不清地被麦克风记录下来并由手机传输给对话者。从而大大降低这种电话通话的品质。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将(例如手机)的麦克风侧向固定在面罩嵌件上。这样就能与已知方案相比,使得麦克风更为靠近和/或更接近使用者的嘴并自动保持在嘴上,以便在麦克风上更强烈地接收到使用者的话语并相应地进一步进行传输。这样一来,即使在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情况下,也能按期望方式或按已知方式使用这种麦克风。
这样就能将操作元件支承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侧面上,以便使用者触及操作元件。这样的操作元件可以用于操作智能手机的音乐回放功能,因而可以在使用者在公共场所中移动时由使用者使用。
操作元件和前述麦克风也可以彼此组合成一种设备,以便例如将上述功能组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这种组合设备的操作元件来操作电话功能。
为此,可以将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直接或自身地固定在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保持器上。这一点特别是可以通过机械夹具连接等来实施。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形式为插口的保持器来实施,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可以特别是至少基本上或完全沿竖直方向从上而下地插入或送入该插口。也可以将麦克风、操作元件和/ 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保持在两个保持器之间,以便特别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夹紧。
附加地或替代地,将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彼此之间和/或与至少一个耳机和/或与手机或类似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电缆可以被至少一个保持器容置和保持。这一点例如也可以以夹紧的方式进行。附加地或替代地,也可以利用材料的柔性将电缆卷绕在保持器上以便将其保持住。
在任何情况下,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均可以以此方式布置并保持在面罩嵌件的侧面上,即优选地布置并保持在面罩嵌件的侧缘上,以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上述特性和优点。同时对使用者而言,所述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 操作元件就能以简单、直接、明确的方式被定位和/或直观触及。这样就能使得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远离面罩,以免被其覆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面罩嵌件一体式地形成,优选地作为注塑件。换句话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整体式构建。此举可以简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搬运和/或制造,并降低其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优选应用于上述面罩的面罩嵌件,其中所述面罩嵌件被设计成至少基本上布置成平行于面罩的面罩主体地布置在所述面罩主体上,并且当正常使用时面向人的面部,其中所述面罩嵌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至少在一侧,优选在两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直至其侧边缘与人的面部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基本上绕过所述面罩主体地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的周围环境连接。这样就能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以便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下认识:在需要防止人直接向另一个人的方向排出呼吸空气而造成的飞沫感染传播疾病的情况下,口鼻罩是一种廉价且可广泛使用的有益方案。这种口鼻罩能够将迄今为止朝外扩散的排出呼吸流偏转到侧向。
在由织物,纤维素或类似材料制成的例如绑在面部前面并且例如借助于皮带固定在耳后的实施方案(也称为社区面罩或日常面罩)中,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方面,环绕式拉紧在皮肤上的面罩会因该固定方案而造成呼吸所需气流难以进出口鼻。另一方面,面罩作为突出的面部元件而通常无法完全抵靠在鼻子上,使得湿热呼吸空气主要会在那里逸出,水分会在较冷的眼镜上起雾从而影响视野。这一点会影响公众对佩戴医用口鼻罩的接受程度。
此外在采用这种面罩的情况下,包含在排出的呼吸空气中的传染性气溶胶也可能在面罩周围扩散逸出。气溶胶通常会缓慢下沉,因而气溶胶可能停留在头部高度上和其他人的吸入区域内。呼出的气流没有专门从其他人的吸入区域偏转开来。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形式为面罩嵌件的装置放置在面部和面罩之间,该装置作为部分覆盖其边缘的口鼻罩在面部皮肤和面罩之间形成一定距离,从而减小了呼吸气流的流动阻力,进而使人的呼吸更加顺畅。为避免眼镜起雾,呼吸气流不能直接流向眼睛。
这个装置可以结合已知日常面罩具有流动通道,这些流动通道以限定的方式(特别是向下)偏转呼出的气流,从而确保更快速地从其他人的吸气区域清除气溶胶。
为了保护面罩佩戴者免受其他人打喷嚏引起的飞沫感染,可以将所述装置实施为与已知的日常面罩相结合,以使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直接,直线地接近面罩佩戴者的口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和更多优点进行纯示意性的展示和详细阐述。图中:
图1为已知面罩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从斜右后方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透视图;
图3为从正前方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透视图;
图4为从正后方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俯视图;
图6为在正常使用于使用者面部前的情况下,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俯视图;
图7为从左斜后方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8为从正后方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面罩嵌件的透视图。
图中:X-纵向方向;Y-横向方向;Z-竖直方向;X、Y-水平;1-面罩;10-面罩主体;10a- 上边缘;10b-下边缘;10c-侧边缘;11-第一保持元件;12-折叠区域;13-面罩嵌件;14-横向元件;14a-第二保持元件;14b-第一铰接元件;14c-鼻夹;14d-第二铰接元件;15-脸颊元件;15a-第三铰接元件;16-侧面元件;16a-限制元件;16b-空气导引元件;16c-流动通道;16d-侧缘;16f-保持器;2-面部;2a-鼻梁;2b-脸颊表面。
以上附图是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查看的。纵向方向X也可以称为深度或长度。横向方向Y 也可以称为宽度,其垂直于纵向方向X延伸。竖直方向Z也可以称为高度且对应于重力方向,其既垂直于纵向方向X也垂直于横向方向Y。纵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一起形成水平X、Y,其也可以称为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形式为所谓日常面罩的已知面罩1。这种面罩1具有面罩主体10,该面罩主体通常由织物、纤维网或类似材料构成并且也可以称为面罩基体。当正常使用时,面罩主体10 布置在作为已知面罩1的使用者或佩戴者的人的口鼻区域的前面。基本上呈矩形的面罩主体 10具有四个边缘10a-10c,在正常使用的意义上,这些边缘可以称为面罩主体10的上边缘 10a、下边缘10b和侧边缘10c。在面罩主体10的两个侧边缘10c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形式为封闭橡胶带的第一保持元件11,使得面罩主体10可以由两个橡胶带通过使用者的双耳保持在使用者的口鼻区域前面。在已知的面罩1中,面罩主体10以其四个边缘10a-10c尽可能靠近使用者的面部2或面部轮廓放置,参见图6。为了有利于实现这一点并且特别是能够在使用者的下巴下方导引面罩主体10的下边缘10b,面罩主体10在中央具有折叠区域12,参见图1。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图2至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中以及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13,来将这种已知面罩1改进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其外观至少基本上仍符合图1中的已知面罩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13也可以被称为面罩框架、面罩架或面罩嵌入件。
面罩嵌件13一体式地或整体式地构造为注塑件,并且基本上由横向元件14组成,该横向元件也可以称为框架或夹子。当正常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时,横向元件14沿横向方向Y位于使用者的眼睛下方,在使用者鼻子的鼻梁2a上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在颧骨区域中侧向朝外延伸。
在横向方向Y的中心,横向元件14具有鼻夹14c,该鼻夹由从使用者的鼻梁2a的面部2 的鼻梁2a或鼻子轮廓出发的拱形构成。这样就能使得面罩嵌件13从一定程度上适应使用者的面部2,以使使用者的视野尽可能不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的影响,以及在面罩嵌件 13的横向元件14的区域内尽可能地与使用者的面部2贴合,并避免或至少减少呼出的湿热空气沿竖直方向Z上升,因为这种情况会让使用者感觉眼部不适并在戴眼镜时造成眼镜起雾。
横向元件14的鼻夹14c在横向方向中心具有形式为薄膜铰链的第二铰接元件14d,其作为横向元件14的材料的材料削弱。这样就能将面罩1折叠或折叠起来,从而使其纵向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减半。从而在不使用时相应减少空间需求。
横向元件14还在其在竖直方向Z上的上边缘上具有一对第二保持元件14a,其背离使用者的面部2并在竖直方向Z上向下延伸。这两个第二保持元件14a在横向方向Y上相对于横向元件14或面罩嵌件13的中心对称地布置。在此,横向元件14的第二保持元件14a被设计成保持钩,使得面罩嵌件13借助于其横向元件14的两个第二保持元件14a在竖直方向Z上被放置在已知面罩1的面罩主体10的上边缘10a上,并通过其重量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保持在那里。这样就能将面罩嵌件13简单而牢固地保持在面罩主体10上,该面罩主体能够被无破坏地抬起,以便将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13先后与多个已知的面罩1应用在一起。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面罩嵌件13,从而可以在使用后将已知的面罩1移出并丢弃或清洗,并且可以将面罩嵌件13立即与另一已知的面罩1组合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
横向元件14还具有两对第一铰接元件14b,其也被设计成薄膜铰链。横向元件14的第一铰接元件14b同样沿横向方向Y相对于横向元件14或面罩嵌件13的中心对称地布置。横向元件14的第一铰接元件14b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横向元件14在正常使用时可被使用者在水平面X、Y上折弯或弯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使用者的面部2。这样就能使得面罩嵌件13的形状或轮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使用者的个人面部2,以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更好地靠在使用者的面部2上并且特别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能够通过面罩主体10的上边缘 10a相对于使用者的面部2被密封住。
在横向元件14的鼻夹14c的两侧上,两个脸颊元件15成对布置并且在横向方向Y上相对于横向元件14或面罩嵌件13的中心对称,它们在竖直方向Z上指向下方并且在横向方向 Y上侧向向外地呈弓形。脸颊元件15能够提高面罩嵌件13的稳定性,因为它们终止于侧面元件16的下区域,下文将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这两个脸颊元件15分别具有一个形式为薄膜铰链第三铰接元件15a,该铰接元件在竖直方向Z上沿横向方向Y布置在横向元件14的第一铰接元件14b的正下方,以免脸颊元件15削弱铰接元件的易弯性。
已经提到的侧面元件16沿横向方向Y在两个方向上均朝外形成面罩嵌件13的封闭并且均邻接横向元件14。这两个侧面元件16在其沿横向方向Y指向外部的边缘上具有在竖直方向Z上彼此偏移的两个限制元件16a,该边缘分别由基本上在竖直方向Z上延伸的侧缘16d 形成。侧面元件16的限制元件16a分别设计成限制钩,使得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正常使用时,限制钩分别在水平面X、Y中垂直于使用者的面部2延伸并且平行于使用者面部2地指向面罩嵌件13的中心。如此,侧面元件16的限制元件16a就能在其侧边缘10c处从两侧包围已知面罩1的面罩主体10并将其保持在该方向上。从而将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保持在侧面元件16的两个侧缘16d上。这样就能防止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突出于侧面元件16的侧缘16d,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这两个侧面元件16还分别具有多个肋状的空气导引元件16b,其也可以称为流动元件。空气导引元件16b由面罩嵌件13形成,使得当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时,空气导引元件16b抵靠在使用者的面部2的脸颊表面2b上。空气导引元件16b分别被设计成弯曲的并且从其沿横向方向Y指向中心的起点出发从水平面X、Y延伸至其沿横向方向Y背向面罩嵌件 13的中心的端部,该端部位于相应的侧缘16d上,在竖直方向Z上逐渐向下,从而使得每个空气导引元件16b总体上呈弓形。空气导引元件16b被设计和布置成基本上彼此平行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例如参见图7。
空气导引元件16b在它们之间成对地形成流动通道16c,因此流动通道16c从面罩嵌件 13的中心沿横向方向Y向外延伸。因此,流动通道16c分别由两个彼此直接相邻布置的空气导引元件16b,面罩主体10以及使用者的面部2的相应脸颊表面2b形成。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的使用者的呼出的空气可以朝面罩主体10的内侧呼出,然后沿横向方向Y向左和向右进入两个侧面元件16的各个流动通道16c。使用者的呼出的空气因此可以流过两个侧面元件16的流动通道16c,并且分别在面罩主体10的下方侧向向下倾斜地排放到使用者的周围环境中。在相反的方向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的使用者可以从环境中吸入空气。在两种情况下,与已知的面罩1相比,通过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13,可以使使用者的呼吸更容易,因为空气不必穿过面罩主体10的材料,而是至少可以基本上绕过面罩主体 10而穿过流动通道16c。
两个侧面元件16的空气导引元件16b布置成尤其在竖直方向Z上彼此错开,即设计成相对于面罩嵌件13的在横向方向Y上的中心并非镜像对称,使得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的折叠状态下,两个侧面元件16的空气导引元件16b并排或者在彼此之间布置,这样就能在不使用状态下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的紧凑形式。在这种折叠状态下,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卡扣元件或卡扣机构(例如形式为柔性卡钩结合刚性突起)将面罩嵌件13可解除地固定,卡扣元件或卡扣机构优选地可以形成在两个侧面元件16的侧缘16d上(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嵌件13的图8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一方面,两个侧面元件16 的侧缘16d是凹形的或弓形的,使得使用者在不使用的折叠状态下可以方便地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戴在手腕上。此外,在横向方向Y上在相应的侧缘16d上横向外侧并且在竖直方向Z上相应设有上下保持器16f,其中通常应用于通话手机和听音乐的耳机线可以沿纵向方向X从前面被夹住。这样就能将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横向外侧地保持在相应的侧缘16d 上并且沿竖直方向Z保持在相应的两个保持器16f之间,从而尽可能好地记录使用者在打电话时的话语-尽管佩戴了面罩1-而且操作元件可以尽可能清楚且直观地被使用者携带。

Claims (23)

1.一种面罩(1),
具有面罩主体(10),所述面罩主体被设计成以平面闭合的方式覆盖人的面部(2)的口鼻区域,并且
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元件(11),第一保持元件设计成将所述面罩(1)保持在人的面部(2)的口鼻区域前面,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面罩嵌件(13),所述面罩嵌件至少平行于所述面罩主体(10)布置在所述面罩主体(10)上,并且当正常使用时面向人的面部(2),
其中所述面罩嵌件(13)在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16b),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被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10)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直至其侧边缘(10c)与人的面部(2)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绕过所述面罩主体(10)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13)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c)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1)的周围环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多个空气导引元件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10)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直至其侧边缘(10c)与人的面部(2)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绕过所述面罩主体(10)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13)的至少一个所述流动通道(16c)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1)的周围环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至少部分地彼此平行或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至少部分地朝着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以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间距而构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设计成形成多个流动通道(16c),
其中多个流动通道(16c)设计成沿相同或不同的方向将气流导引向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导引元件(16b)至少部分地朝着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相对于水平线(X,Y)指向斜下方和/或斜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设计成至少部分地以相同的角度和/或不同的角度相对于水平线(X,Y)指向斜下方和/或斜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弯曲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设计成弯曲的,使得在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上以直线进入所述流动通道(16c)的气溶胶在到达人的口鼻区域前撞击到所述空气导引元件(16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元件(14),所述横向元件设计成布置在人的鼻梁(2a)和两个脸颊表面(2b)上,
其中所述横向元件(14)和所述空气导引元件(16b)直接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铰接元件(14b),第一铰接元件(14b)设计成允许所述横向元件(14)和/或所述空气导引元件(16b)适应人的面部(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元件(14)在人的鼻梁(2a)的区域中具有鼻夹(14c),所述鼻夹设计成适应于人的鼻梁(2a)的轮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元件(14)在人的鼻梁(2a)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铰接元件(14d),第二铰接元件(14d)设计成能够将所述面罩嵌件(13)沿所述横向方向(Y)居中地折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保持元件(14a),第二保持元件将所述面罩嵌件(13)与所述面罩主体(10)连接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元件(14a)作为保持钩在竖直方向(Z)上从上方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悬挂在所述面罩主体(10)的上边缘(10a)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限制元件(16a),限制元件保持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元件(16a)作为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的限制钩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环扣所述面罩主体(10)的侧边缘(10c)。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沿所述横向方向(Y)在中心的两侧具有多个空气导引元件(16b),
其中所述空气导引元件(16b)设计成在所述面罩嵌件(13)的折叠状态下沿竖直方向(Z)彼此偏移地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具有至少一个卡扣机构,卡扣机构设计成可解除地将所述面罩嵌件(13)保持在折叠状态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指向外部的凹形侧缘(16d)。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器(16f),保持器用于至少一个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组合的麦克风/操作元件和/或其电缆。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1),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嵌件(13)一体式地形成。
23.一种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1)中的面罩嵌件(13),
其中所述面罩嵌件(13)设计成至少布置成平行于面罩(1)的面罩主体(10)地布置在所述面罩主体(10)上,并且当正常使用时面向人的面部(2),
其中所述面罩嵌件(13)在横向方向(Y)上至少在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16b),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引元件设计成将所述面罩主体(10)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直至其侧边缘(10c)与人的面部(2)间隔开,使得人的口鼻区域至少绕过所述面罩主体(10)地借助于所述面罩嵌件(13)的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c)以空气流通的方式与所述面罩(1)的周围环境连接。
CN202120362437.5U 2020-11-30 2021-02-09 面罩和面罩嵌件 Active CN2158735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1730.1 2020-11-30
DE102020131730.1A DE102020131730A1 (de) 2020-11-30 2020-11-30 Maske und Maskeneinsatz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3534U true CN215873534U (zh) 2022-02-22

Family

ID=7872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2437.5U Active CN215873534U (zh) 2020-11-30 2021-02-09 面罩和面罩嵌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3534U (zh)
DE (1) DE102020131730A1 (zh)
WO (1) WO20221121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5655A1 (de) 2021-06-17 2022-12-22 Joile GmbH Maske, vorzugsweise Alltagsmas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5046A (en) * 1966-09-16 1969-06-11 Louis Sachs Surgical Mask
US6354296B1 (en) 1998-03-16 2002-03-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ti-fog face mask
US7703456B2 (en) 2003-12-18 2010-04-2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cemasks containing an anti-fog / anti-glare composition
US7475982B2 (en) 2006-12-15 2009-01-1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Vapor barrier attachment for eyewear
JP2008229217A (ja) 2007-03-23 2008-10-02 Shiyuuon Yuasa メガネ曇り防止装置付きマスク
KR20090004218U (ko) 2007-10-31 2009-05-07 박경수 호흡이 편한 안면 마스크
KR20110006931U (ko) 2010-01-02 2011-07-08 오길환 김서림방지 마스크
JP2011244858A (ja) 2010-05-24 2011-12-08 Masatoshi Higashii マスク補助具
US20120017911A1 (en) * 2010-07-26 2012-01-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ltering face-piece respirator having foam shaping layer
JP3167627U (ja) 2011-02-15 2011-05-12 光義 越後 呼気上方漏出防止のためのマスク用添設部材および該部材を設けてなるマスク。
KR101532558B1 (ko) 2014-02-07 2015-06-30 정태석 김서림방지용 마스크
KR20150051200A (ko) 2015-04-16 2015-05-11 장종현 마스크용 입김 누출 차단구
KR101552331B1 (ko) 2015-06-11 2015-09-11 이삼준 입김차단용 마스크
KR101785801B1 (ko) 2015-11-23 2017-11-15 주식회사 나루씨이엠 마스크의 호흡용 프레임
JP6288589B2 (ja) 2016-03-09 2018-03-07 株式会社Kdk 眼鏡の曇り防止具
CN107485080B (zh) * 2017-09-13 2020-0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口罩
KR20180003164U (ko) 2018-10-08 2018-11-06 왕종문 마스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31730A1 (de) 2022-06-02
WO2022112122A1 (de)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336B2 (en) Surgical masks
US9457207B2 (en) Facemask with filter inser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borne pathogens
US20060230485A1 (en) See-through mask
US7523750B2 (en) Breathing respirator
KR102079518B1 (ko) 날숨용 필터 조립체가 구비된 마스크
KR20050042986A (ko) 투명 마스크
US20180250537A1 (en) Facemask with Pleated Filter and Continuous Strap
CN115768297A (zh) 防传染面罩
US20110197898A1 (en) Spit prevention mask
WO2017011784A1 (en) Facemask with filter inser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borne pathogens
CN215873534U (zh) 面罩和面罩嵌件
JP4819853B2 (ja) 防護マスク
KR20190115560A (ko) 측면용 날숨배출장치가 구비된 마스크
KR20090117678A (ko) 김서림방지마스크
KR20220025620A (ko) 통기량이 확대되는 투명 마스크 장치
KR100610155B1 (ko) 코장착체를 갖는 마스크
US20220312867A1 (en) Facemask with an Integrated Slit to Exhaust Exhaled Air
KR102476836B1 (ko) 투명마스크
KR20210000416U (ko) 페이스 실드 마스크
CN115460949A (zh) 口罩
CN111450438A (zh) 一种抗菌护目面罩
CN212185206U (zh) 一种防飞溅物的面部防护装置
JP3237336U (ja) マスク
KR200496949Y1 (ko) 비강 및 구강 분리 호흡형 마스크
KR102408131B1 (ko) 필름형 흡배기 밸브 및 상기 필름형 흡배기 밸브가 장착되며, 들숨공간과 날숨공간이 분리된 호흡용 필터 카트리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