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6184U -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6184U
CN215856184U CN202120664275.0U CN202120664275U CN215856184U CN 215856184 U CN215856184 U CN 215856184U CN 202120664275 U CN202120664275 U CN 202120664275U CN 215856184 U CN215856184 U CN 215856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bed
molten steel
steel slag
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42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友照
武国平
魏永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42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6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6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6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属于钢渣处理技术领域。该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包括渣床、耙车以及除尘车;耙车包括车体、耙子以及第一行走装置,第一行走装置与车体连接,耙子连接于车体上并且耙子位于渣床上方,除尘车包括除尘罩、喷淋器以及第二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与除尘罩连接,喷淋器设于除尘罩内。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至渣床上时,除尘车移动至渣罐车倾倒位置,除尘罩收集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的过程产生的粉尘,耙车破碎熔融钢渣时,除尘车移动至耙车所在位置,除尘罩收集耙车破碎熔融钢渣以及喷淋器冷却熔融钢渣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耙车将熔融钢渣分割之后,能够增大熔融钢渣的表面积,提高将熔融钢渣处理成小渣块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渣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熔融钢渣进行回收处理时,通常会通过渣罐车将熔融钢渣倾倒并铺设在渣床上,之后再通过预处理装置将熔融钢渣处理成粒径符合一定要求的块渣,再进行打水、热闷、消解,然后再对消解之后的钢渣进行破碎、筛分以及磁选等。
目前,熔融钢渣的预处理工艺有水淬、风淬、机械破碎、热泼、热闷等,但是这几种工艺均存在将熔融钢渣处理成渣块的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在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以及将熔融钢渣处理成块渣时,均会产生烟尘,而目前的预处装置只能对将熔融钢渣处理成渣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除尘,并不能对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以及将熔融钢渣处理成块渣这两处产生烟尘的地方均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熔融钢渣的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处理装置除尘效果不佳以及对熔融钢渣的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包括:
渣床,所述渣床床面上承载有熔融钢渣,所述渣床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耙车,所述耙车包括车体、耙子以及第一行走装置,所述耙子沿所述渣床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渣床上方,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车体连接并带动所述耙子沿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除尘车,所述除尘车包括除尘罩、喷淋器以及第二行走装置,所述第二行走装置与所述除尘罩连接并待动所述除尘罩沿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喷淋器设于所述除尘罩内;所述除尘罩相对的两端开设有避让所述渣床和所述耙车出入口。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耙子包括第一横梁和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的多个耙齿,多个所述耙齿间隔设置并朝向所述渣床。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耙齿包括第一耙齿和第二耙齿,多个所述第一耙齿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一耙齿单元,多个所述第二耙齿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二耙齿单元,所述第一耙齿单元与所述第二耙齿单元沿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耙齿正对所述相邻两个第二耙齿的间隙处。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耙齿在所述渣床上的投影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耙齿在所述渣床上的投影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夹角,0°<所述第一夹角<90°,90°<所述第二夹角<180°。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靠近所述渣床,所述第一滑槽的槽顶远离所述渣床,所述第一横梁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耙齿朝向所述接渣口方向设有用于避让大渣坨的第一斜面。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侧壁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耙车还包括推渣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渣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推渣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渣床,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接渣口。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推渣板包括第二横梁和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朝向所述渣床,所述推渣板在所述渣床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折弯方向沿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接渣口,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小于90°,所述推板在所述渣床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渣床的宽度相适配。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行走轨道相配合,所述行走轨道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中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装置中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除尘罩连接。
作为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淋器包括喷淋管和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渣床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除尘器设于所述除尘罩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渣床、耙车和除尘车,耙车和除尘车均能够沿渣床的长度方向移动,除尘车能够通过设置在除尘罩上的出入口分别/同时罩设在渣床和耙车外。在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时,除尘车能够移动至渣罐车所在的倾倒位置,并跟随渣罐车倾倒的方向同步移动,通过除尘罩将渣罐车倾倒的熔融钢渣罩住,以减少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时所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在渣罐车倾倒完毕之后,耙车通过第一行走装置进入除尘车的除尘罩内,并且耙车与除尘车同步移动,耙车的耙子在分割熔融钢渣的过程中,喷淋器开启,并对耙子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同时进行喷淋降温,使熔融钢渣迅速的冷却破碎成符合粒径要求的小渣块,喷淋熔融钢渣降温过程中以及耙子破碎熔融钢渣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均通过除尘罩收集处理,从而降低了喷淋熔融钢渣降温过程中以及耙子破碎熔融钢渣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耙车分割熔融钢渣和喷淋器对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喷淋降温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能够避免分隔之后的熔融钢渣回流,并且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与喷淋器喷淋的冷却液体能够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将熔融钢渣处理的小渣块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耙车和渣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耙车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耙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耙齿和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渣床;110-接渣口;120-渣床床面;
200-耙车;210-车体;2101-第一滑槽;2102-第二滑槽;2103-第二斜面; 220-耙子;221-第一横梁;2211-挡板;222-耙齿;2221-第一耙齿;2222-第二耙齿;2223-第一斜面;223-缓冲垫;230-推渣板;231-第二横梁;232-推板;2321- 弯折部;233-筋板;240-升降装置;241-液压系统;250-第一行走装置;2501- 行走轨道;2502-行走轮;
300-除尘车;310-除尘罩;320-喷淋器;3201-喷头;3202-喷淋管;330-第二行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包括:渣床100、耙车200 以及除尘车300,其中,
如图1所示,渣床100用于承载熔融钢渣,渣床床面120上承载的熔融钢渣是通过渣罐车运输,并倾倒铺设在渣床床面120上所形成的。渣床100具有长度方向和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渣床10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接渣口 110。
如图1至图8所示,耙车200包括车体210、耙子220以及第一行走装置 250,其中,
如图1所示,车体210为龙门结构,车体210的中部架设在渣床100的上方,车体210的两端架设在渣床100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行走装置250包括行走轮2502和行走轨道2501,两条行走轨道2501沿渣床100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渣床100的两侧,即渣床100的两侧各设有一条行走轨道2501,并且,行走轨道2501与渣床100的长度方向平行。
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行走轨道2501上各设有至少两个与行走轨道2501 相配合的行走轮2502,第一行走装置250的行走轮2502可转动的连接在车体 210的两端的下端,从而带动车体210沿行走轨道2501移动。当然,车体210 还可以是悬挑式结构,则第一行走装置250的两条行走轨道2501设置于渣床 100长度方向的同一侧,车体210的悬挑方向向渣床的宽度方向延伸。
如图1至图3所示,耙子220沿渣床100宽度方向设置于渣床100上方并与车体210连接,具体的,耙子220包括第一横梁221和多个耙齿222。第一横梁221的两端与车体210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横梁221的中部位渣床100的上方并与渣床100之间具有间隙。耙齿222为长条形结构,多个耙齿222设于第一横梁221与渣床100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耙齿222的一端与第一横梁221 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针对磨损严重的耙齿222单独更换,减少更换的成本;耙齿222的另一端朝向渣床100并在不剐蹭渣床床面120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靠近渣床床面120,并且多个耙齿222沿渣床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对熔融钢渣进行分割破碎,耙齿222的数量以及多个耙齿222之间的间距根据渣床100的宽度以及熔融钢渣破碎之后所需达到的粒径大小而相应的设置。优选的,耙齿222的长度等于第一横梁221至渣床床面120之间的间距,并且耙齿222与渣床床面120相垂直。耙齿222在第一行走装置250的带动下能够对铺设在渣床100上的熔融钢渣切割分离。
需要提出的是,耙齿222除了通过螺栓与第一横梁221可拆卸连接外,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或者其他的锁紧结构实现与第一横梁221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将耙齿222焊接固定在第一横梁221 上。耙齿222采用具有耐磨性能的合金钢制成。
如图1所示,除尘车300包括除尘罩310、喷淋器320、除尘器330以及第二行走装置330,其中,除尘罩310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渣床100和耙车200 的出入口,出入口贯穿除尘罩310相对的两侧侧壁并与除尘罩310的内部空腔连通;第二行走装置330与除尘罩310连接,用于带动除尘罩31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行走装置330与第一行走装置250结构相同,也包括行走轮2502 和行走轨道2501,两条第二行走装置330中的行走轨道2501沿渣床100长度方向设置在渣床100的两侧,即渣床100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二行走装置330 中的行走轨道2501。并且,第二行走装置330与渣床1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行走装置250与渣床10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以渣床100长度方向一侧的行走轨道2501来说明,第二行走装置330中的行走轨道2501与渣床10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行走装置250中的行走轨道2501与渣床100之间的间距,这样,使得耙车200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进入除尘车300内。行走轨道2501与渣床 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行走装置330中的行走轮2502可转动的连接在除尘罩310的下端,从而带动除尘罩310沿第二行走装置330中的行走轨道2501 移动,使得除尘罩310能够移动至渣床100上任一需要除尘的位置。喷淋器320 设于除尘罩310内并与除尘罩310固定,喷淋器320包括喷淋管3202以及设于喷淋管3202上并与喷淋管3202连通的多个喷头3201,喷淋管3202与外界的冷却水源相连接,喷头3201喷出的冷却水能够对熔融钢渣进行降温。除尘罩 310的顶部通过除尘管道与外部的除尘设备相连接,以将除尘罩310内部的烟气和粉尘进行收集排出。这里的管道为软管。
在渣罐车向渣床100上倾倒并铺设熔融钢渣时,除尘车300能够移动至渣罐车所在的倾倒位置,并跟随渣罐车沿渣床100长度方向的倾倒的方向同步移动,通过除尘罩310将渣罐车倾倒的熔融钢渣罩住,对倾倒熔融钢渣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进入外部除尘设备中,以减少渣罐车倾倒熔融钢渣时所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在渣罐车倾倒完毕之后,耙车200通过第一行走装置250进入除尘车300的除尘罩310内,并且耙车200与除尘车300同步移动。由于熔融钢渣具有流动性,因此,耙车200的耙齿222在分割熔融钢渣的过程中,喷淋器320开启,喷头3201喷出冷却液对耙子222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立即进行喷淋降温,使分隔之后的熔融钢渣迅速的冷却破碎成符合粒径要求的小渣块,并不再流动。喷头3201喷淋熔融钢渣降温过程中以及耙子222 破碎熔融钢渣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均通过除尘罩310收集,并通过管道进入外部除尘设备中,从而降低了喷淋熔融钢渣降温过程中以及耙子222破碎熔融钢渣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耙车200分割熔融钢渣和喷淋器320对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喷淋降温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能够避免分隔之后的熔融钢渣回流,并且分割之后的熔融钢渣与喷淋器320喷淋的冷却液体能够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将熔融钢渣处理的小渣块的效率。
在将熔融钢渣处理成小渣块后,需要将渣床100上的小渣块搬运至其他的设备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专门的铲车或搬运车对小渣块进行搬运,铲车或搬运车来回搬运小渣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期间,预处理装置不能对新的熔融钢渣进行处理。对此,本实施例中在渣床100 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了接渣口100,接渣口100的一端与渣床床面120连通,接渣口100的另一端与其他的下游设备连通或者与地面连通,还在耙车200上设置了用于将渣床100上的小渣块推入接渣口120的推渣板230以及驱动推渣板230移动升降装置240。升降装置240的一端安装固定在车体210上,升降装置240的另一端与推渣板230固定连接,以带动推渣板230朝靠近渣床100 的方向移动或带动推渣板230朝远离渣床100的方向移动。
如图2至图8所示,推渣板230沿渣床100宽度方向设置于渣床100上方,具体的,推渣板230包括第二横梁231和推板232,第二横梁231与升降装置 240连接,推板232为矩形直板,推板232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横梁231上,以便于在推板232磨损严重时更换推板232,推板232沿渣床100宽度方向的两端的间距与渣床100的宽度相适配,并且推板232正对渣床 100,以保证能够将破碎后的钢渣沿渣床100的长度方向推入接渣口110中。
如图7和图8所示,进一步的,在推板232上还设有多个筋板233,多个筋板233间隔固定在推板上,并且筋板233的一端与第二横梁231焊接固定,筋板233能够加强推板232的抗变形能力。筋板233设置在推板232背向接渣口110的一侧。
如图5所示,另外,更进一步的,在推板232沿渣床100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弯折部2321,弯折部2321的弯折方向沿渣床100的长度方向弯折并朝向接渣口110所在的渣床100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弯折部2321的弯折的角度小于90°,从而使得推板232形成扩口状结构,以便于在推行钢渣的过程中,能够将钢渣聚集在推板232的中部,减少钢渣从推板232边缘漏出去的缺陷。
需要提出的是,推板232除了通过螺栓与第二横梁231可拆卸连接外,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或者其他锁紧结构实现与第二横梁231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将推板232焊接固定在第二横梁231上。并且,推板232除了为矩形板外,还可以是弯折板、弧形板等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能够将钢渣推入接渣口110即可。
如图1和图6所示,升降装置240为伸缩油缸,推渣板230不会接触到熔融钢渣以及破碎后的钢渣,当升降装置240带动推渣板230靠近渣床100时,推渣板230能够将破碎后的钢渣推行。升降装置240驱动推渣板230向靠近渣床100的方向或远离渣床100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即升降装置240驱动推渣板230沿垂直于渣床床面120的方向移动来实现靠近渣床100或远离渣床100。当升降装置240带动推渣板230上升至最高高度(推渣板230与渣床床面120的最大间距)时,推板232的下端与渣床床面120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渣床床面120铺设的熔融钢渣的最高高度,从而使推板232不会与熔融钢渣接触,这种状态主要是用于耙子分割熔融钢渣的过程中;当升降装置240带动推渣板230下降至最低高度(即推渣板230与渣床床面120的最小间距)时,推板232的下端与渣床床面120贴合,从而将渣床上的所有小渣块推入接渣口 110中。
在需要使用耙子220对熔融钢渣进行分割时,耙车200的推渣板230上升至最高高度。在熔融钢渣经过耙子220和喷淋器320共同作用下形成小渣块之后,推渣板230在升降装置240的驱动下下降,从而使得推渣板230能够将破碎之后的钢渣推入接渣口110中后,直接进入后续的其他工序、或者通过搬运车搬运至其他工序中。
需要提出的是,升降装置240优选为多级升降装置,即伸缩油缸为多级伸缩油缸,这样,在需要推动破碎后的小渣块时,推渣板230能够在升降装置240 的作用下逐级靠近渣床100,既能够降低一次性推动所有小渣块所需的动力,同时,也能够避免一次性推动所有钢渣而可能使得钢渣在推行过程中不断堆积而造成的钢渣高度高于第二横梁231的高度,并使得部分小渣块越过第二横梁 231顶部重新落在渣床100上,造成推渣效果差的缺陷。升降装置240为伸缩油缸时,为伸缩油缸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241也固定在第一行走装置250上。升降装置240除了为多级伸缩油缸外,还可以采用伸缩气缸、齿轮链条机构等其他能够实现对推渣板230升降的装置。
升降装置240为多级升降装置时,升降装置240驱动推渣板230下降过程中为逐级下降,即推渣板230下降一定距离后停止下降,耙车200向接渣口110 移动一次,将一层小渣块推入接渣口110中,之后耙车200回到渣床100长度方向远离接渣口110的一端,升降装置240再次驱动推渣板230下降一定距离后停止下降,之后耙车200向接渣口110再移动一次,将一层小渣块推入接渣口110中;以此类推,推渣板230逐级下降,直至推渣板230的下端面与渣床床面120相贴合,将剩余的所有小渣块推入接渣口110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耙齿222包括第一耙齿2221和第二耙齿2222,多个第一耙齿2221沿第一横梁2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一耙齿2221单元,多个第二耙齿2222沿第一横梁2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二耙齿2222单元,第一耙齿2221单元与第二耙齿2222单元沿渣床100的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形成多列耙齿222,并且,第一耙齿2221 正对相邻两个第二耙齿2222的间隙处。这样设置,熔融钢渣经过第一耙齿2221 切割之后,会进入相邻的第一耙齿2221之间的间隙,而第二耙齿2222正对第一耙齿2221的间隙,从而能够对经过第一耙齿2221切割之后的熔融钢渣再次进行切割,从而提高了耙齿222对熔融钢渣的切割能力和切割效果。并且,采用耙子220对熔融钢渣进行破碎,由于耙齿222在破碎熔融钢渣过程中始终与熔融钢渣接触,因此,熔融钢渣不容易粘接在耙子220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另外,第一耙齿2221在渣床100上的投影与渣床100 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夹角,第二耙齿2222在渣床100上的投影与渣床100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夹角,0°<第一夹角<90°,90°<第二夹角<180°,经过第一耙齿2221切割之后的熔融钢渣会向第一耙齿2221的倾斜方向铲动,而经过第二耙齿2222切割之后的熔融刚这会向第二耙齿2222的倾斜倾斜方向铲动,又由于第一耙齿2221的倾斜方向与第二耙齿2222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熔融钢渣在依次被第一耙齿2221和第二耙齿2222切割之后铲动方向相反,这样既能够保证切割后的熔融钢渣不会向渣床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跑偏,同时又能够使得第一耙齿2221和第二耙齿2222对熔融钢渣具有一定的横切效果,使得熔融钢渣能够更快的冷却和切割破碎成小块钢渣。
另外,对于熔融钢渣在破碎过程中,可能存在未经过破碎就已经结块的大渣坨。这种大渣坨无法被耙子220直接破碎,同时,将大渣坨直接通过推渣板 230推入接渣口110可能会造成接渣口110堵塞或者无法在后续的消解工艺中消解。因此需要对大渣坨运出渣床100另外处理。
如图6和图7所示,对此,本实施例还在车体210的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2101,第一滑槽2101与渣床床面120垂直,并且,第一滑槽2101 的槽底靠近渣床100,第一滑槽2101的槽底远离渣床100,第一横梁22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滑槽2101中,从而使得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 能够沿第一滑槽2101上下移动。另外,在耙齿222朝向接渣口110的方向设有用于避让大大渣坨的第一斜面2223,第一斜面2223是通过将耙齿222的一角切除而形成的。在耙子220向接渣口110方向移动切割熔融钢渣时,第一斜面 2223会首先与熔融钢渣接触,并且熔融钢渣会通过第一斜面2223向耙齿222 提供向上的推力,但由于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自身存在的重量,因此,在切割熔融钢渣时,熔融状态的钢渣所提供的推力小于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 的自重,因此,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并不会因为第一斜面2223而沿第一滑槽2101向第一滑槽2101的槽顶移动,从而使得耙齿222能够对熔融钢渣进行切割,必要时,还可以在第一横梁221上安装配置块来增加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的整体重量;而在耙齿222遇到已经结块的大渣坨时,耙齿222无法将结块的大渣坨切开,使得大块的熔融钢渣所提供的推力大于第一横梁221和耙齿222的自重,从而使得耙齿222能够借助第一斜面2223与大渣坨之间产生的推力而向第一滑槽2101移动,避开大块的钢渣,防止了将大渣坨推入接渣口 110中,并且,当耙车200向远离接渣口110的方向移动时,耙齿222的另一面会与大渣坨接触,而在耙齿222的另一面并没有设置第一斜面2223,耙齿222的另一面是与渣床床面120垂直的,因此,没有能够为耙齿222提供向上移动的推力,从而使得耙齿222能够将大渣坨推行至渣床100远离接渣口110的另一端,之后通过其他工艺和设备对大渣坨进行专门处理。第一斜面2223在高度方向两端的间距大于熔融钢渣产生的大渣坨的最大直径,以使得第一斜面2223 适应不同直径的熔融钢渣。
如图6所示,在第一滑槽2101的槽底还设有缓冲垫223,缓冲垫223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或者麻线制成。当第一横梁221向第一滑槽2101的槽底滑落时,缓冲垫223能够对第一横梁22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横梁221与第一滑槽 2101的槽底直接碰撞。并且,在第一横梁221沿渣床100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2211。挡板2211与第一横梁22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或焊接,第一横梁221两端的挡板2211共同限制第一横梁221沿渣床100宽度方向移动,从而避免了第一横梁221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第一横梁221的端部从第一滑槽2101中脱落。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第一滑槽210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便于耙齿222 避让滑动的第二斜面2103,第二斜面2103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斜面2223的倾斜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2103为第一滑槽2101在渣床100的长度方向远离接渣口110的一侧侧面,并且,第一横梁221的一侧也为斜面并与第二斜面2103相适配,从而使得耙齿222在避让大渣坨时,第一横梁221能够沿第二斜面2103上升,上升时所需的推力更小。
如图6和图7所示,另外,在车体210上还可选择性的设置有第二滑槽2102,第二滑槽2102与渣床床面120处置,第二横梁23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槽2102中,通过设置第二滑槽2102能够使得第二横梁231在下降过程中,能够更加的靠近渣床100,从而减小推板232在竖直方向两端的间距,降低推板 232过长而造成推板232在推动破碎的钢渣过程中变形的情况。并且,第二第二滑槽2102的槽底也设置有缓冲垫223,以防止第二横梁231与第二滑槽2102 之间直接碰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渣床,所述渣床床面上承载有熔融钢渣,所述渣床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接渣口;
耙车,所述耙车包括车体、耙子以及第一行走装置,所述耙子沿所述渣床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渣床上方,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车体连接并带动所述耙子沿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移动;以及,
除尘车,所述除尘车包括除尘罩、喷淋器以及第二行走装置,所述第二行走装置与所述除尘罩连接并驱动所述除尘罩沿所述渣床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喷淋器设于所述除尘罩内,所述除尘罩相对的两端开设有避让所述渣床和所述耙车出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子包括第一横梁和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的多个耙齿,多个所述耙齿间隔设置并朝向所述渣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包括第一耙齿和第二耙齿,多个所述第一耙齿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一耙齿单元,多个所述第二耙齿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至少一排第二耙齿单元,所述第一耙齿单元与所述第二耙齿单元沿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耙齿正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耙齿的间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耙齿在所述渣床上的投影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耙齿在所述渣床上的投影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夹角,0°<所述第一夹角<90°,90°<所述第二夹角<1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靠近所述渣床,所述第一滑槽的槽顶远离所述渣床,所述第一横梁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耙齿朝向所述接渣口方向设有用于避让大渣坨的第一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侧壁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车还包括推渣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渣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推渣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渣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渣板包括第二横梁和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朝向所述渣床,所述推渣板在所述渣床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折弯方向沿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接渣口,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小于90°所述推板在所述渣床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渣床的宽度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行走轨道相配合,所述行走轨道与所述渣床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行走装置中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装置中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除尘罩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包括喷淋管和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渣床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CN202120664275.0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856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4275.0U CN21585618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4275.0U CN21585618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6184U true CN21585618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4275.0U Active CN21585618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6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8077274B1 (pt) Processo de tratamento de rolamento e dispositivo de tratamento de rolamento para tratamento de escória de aço de quantidade total
CN215758792U (zh) 一种道路桥梁除冰装置
CN109098138B (zh) 料斗集沙式铁路轨道除沙车
CN210117386U (zh) 钢渣热破碎及余热回收装置
CN112941252A (zh)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CN111715379A (zh) 用于大块钒渣处理的破碎工艺
CN109853453B (zh) 维护列车轨道的斗轮式除沙装置
CN215856184U (zh) 一种熔融钢渣预处理装置
CN210238407U (zh) 环保型路面清雪除冰综合养护装备
CN111331119A (zh) 一种炼钢环境用子母式移动除尘罩车及除尘方法
CN208748125U (zh) 一种冶金炉窑废渣水淬及尾气有组织排放系统
CN212143849U (zh) 一种低故障率子母式移动除尘罩车
CN109837861B (zh) 斗轮式轨道除沙车
JPH077317Y2 (ja) 脱ガス槽排気ダクト内の付着物除去装置
JP3930793B2 (ja) 片面溶接装置
SK278014B6 (en) Rail transport device for loose material
CN214269106U (zh) 一种盾构机用的带式输送卸料装置
CN203602058U (zh) 一种用于清理斗轮堆取料机台车轮的刮板结构
JPH11336037A (ja) 空隙を有する舗装の透水機能回復方法及び装置
CN211869324U (zh) 一种火车车帮的清扫装置
US3316079A (en) Steel slag handling system
CN220468743U (zh) 一种新型除雪车
CN216459214U (zh) 翻车机料斗仓箅冻煤破碎装置
US3531270A (en) Molten steel slag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7672564U (zh) 一种运输高炉水渣的火车皮车帮刮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